一个始终不甘于世俗洪流中沉沦的理想主义者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为了利益蜂拥而至,为了利益各奔东西,芸芸众生,谁又脱得了这个俗? 人要生存,人要发展,谁又会没有属于自己的利益? 传说乾隆一次下江南的时候,在镇江金山寺,看到过往的船只,便问当时的一位高僧:长江中船只来来往往,这么繁忙,一天到底要过多少条船啊?高僧笑答:只有两条船。乾隆有些不解:怎么会只有两条船呢?高僧说:一条为名,一条为利,整个长江中来往的无非就是这两条船。 ![]() 是的,从古到今,人活一世,无论贫穷富贵,无论逆顺穷达,都少不了与名利打交道。 有时,名可以带来利,利可以彰显名,名与利从来就是一对难以分开的孪生子。 有时觉得活的累了,便不禁问自己,从前碌碌却因何? 其实,无非就是名利二字吧。 然而,人过四十才慢慢发觉,中年的自己就像爬在半山腰的一位行山者,时常会掐着腰喘着气,看看来时的路,望望前方的岭,或沟沟坎坎,或平平坦坦,或跌跌撞撞,或顺顺利利,遇到的好些景,见到的好些人,碰到的好些事,却已成过眼云烟。 ![]() 尽管还要继续前行,也照例会遇到新鲜的景,见到新鲜的人,碰到新鲜的事,心底却早已没了最初的兴奋。 虽然有时仍然离不开名利二字,但早已没了当初那份无畏的执迷与盲目的坚持。慢慢就会觉得,得失不过如此,心里自然也就轻松了许多。 从此,不论身居何位,身处何地,身在何时,绝不会再给自己画张大饼在墙上挂着,从此不再迷失。 所谓的不惑,大抵就是这样一种心境吧!既不会再留恋于一域之风景,也不会再执迷于一时之得失。 ![]() 或许一路走来的确付出了不少,也失去了不少,但也一定获得了不少——那就是生活从此多了一份从容,少了一份纠结;多了一份淡定,少了一份盲从;多了一份宁静,少了一份躁动;多了一份快乐,少了一份忧郁。 万事得之坦然,失之泰然,顺其自然,内心安然。 我想,四十而不惑,或许并不是孔老夫子的什么人生感悟,而是上天对人的一种眷顾,让人在得失间寻得了一种人生智慧,也让人因此活得更加轻松自如。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