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孔凡章诗词述论 | 刘梦芙(四)

 泮溪别馆 2017-12-16

星非昨夜人何在,花有他生我不如。




《回舟全集》签名本:

著名诗词家孔凡章先生(1914一1998)诗词遗著《回舟全集》精装繁体竖排本,凡《回舟集》、《续集》、《三集》、《四集》、《后集》五种,经弟子刘梦芙精心编校,2017年9月由黄山书社出版。陈永正先生题签,书首有孔先生照片与手迹。除分赠友人、弟子外,尚有部分存书。全书960余页,定价98元,加邮费总计110元。欲购此集者请与王希颜(微信:1310285065联系,刘梦芙先生将为购书者题签。《印数有限》


注:自《回舟全集》发售以来收到一致好评,为此小编建立一个微信群,凡入群者皆为成功购买者,福利也同时带到了本群(即凡购买回舟全集者有优先订购即将发售的已绝版的《梦苕盦诗文集》、《翠楼吟草》以及相关一系列 书籍。价格依旧不会高于孔网。有待商定。另外即将还有一次线下活动,预计在上海,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孔凡章诗词述论


[二]典丽精工的艺术风格


孔先生娴熟驾驭传统诗体,《回舟》诸集中五七言古体与律诗、绝句俱备,但造诣最深的当属七言古体与七言律诗。关于七言古体尤其是“梅村体”歌行,前文已多有论述,兹略作补充,而重点谈其律诗艺术。

孔先生自云:“因忆平生吟事,于万仞杜陵,惟怀高山之仰止;而三复梅村,转慕东山之可即。因不揣镂冰无学,窃冀私淑梅村”(12)。说杜甫诗的境界太高,难以攀跻,不得已转求其次,学习梅村。这是先生谦抑之辞,实则其诗不但继承了老杜忧国忧民的精神,也汲取了杜诗不少艺术因素;而学清初江左三大家之一的梅村诗有所发展创新,又谈何容易。广州名诗人徐续为《回舟三集》撰序云:“其七言古诗文绮光丽,气韵流动,远继元白而不减梅村。《玉玲珑曲》、《端州巨砚行》、《粤海风华颂》诸作,最著者也。五七言近体亦复声华格律得唐人遗响。司空图曰:‘雾馀水畔,红杏在林。月明华屋,画桥碧阴’,君其有之矣”(13)。北京诗家苏仲湘序《回舟后集》云:“盖有以旷代之才而为诗人者,有以积学之富而为诗人者,有以昭明史识而为诗人者,有一于此,皆足彪炳,而丈乃三兼之。丈早岁即秉磅礴大才,入学府,坟典无不窥。及后饱览世变,蒿目时艰,酿蓄于心,发为歌吟,以诗穷情,以诗咏史。拙句有云:‘文心国脉铸雄哀,万卷书承八斗才’,书此意也。三渊灵合,汇为巨浸,泱漭绵长,泽润无既。《杨花》、《玉玲珑》、《芳华》、《涉江》诸曲,不让《长恨》、《圆圆》,为世争诵,必传百代,皆可见之。丈之歌诗,胎息唐音,法度雅正;复运逸才,因时变化,嘘吸风云,组合新徵。成篇如精金润玉,粹为一体,集罕弱篇,章罕弱句,制极人工而巧同天授,洵世所难能者。集内近体沉郁以兼清逸,法度森森;歌行绵密典丽,而灵动如龙翔凤翥;倚声隽美高华,夺姜吴之席。诗国正宗,词坛轨则,不假他求矣”(14)。两家之序,皆概论孔先生诗歌成就,指出艺术方面典雅精美的突出特色。

关于吴梅村诗,前人评价颇高。“吴之独绝者,征词传事,篇无虚咏,诗史之目,殆曰庶几。……谓少陵后一人也,谁曰不宜”(程穆衡《鞶帨卮谈》)!“靳荣藩引张如哉曰:‘王荆公以少陵诗为沈着痛快。或问义山,曰:彼亦自有沈着痛快处。余服膺梅村诗,谓可追配少陵者此也,惊心动魄,殊移我情。人但诧其骏雄,服其宏丽,而不知惟沈着斯以痛快耳”(靳荣藩《吴诗集览》)。“梅村诗有不可及者二:一则神韵悉本唐人,不落宋以后腔调,而指事类情,又宛转如意,非如学唐者之徒袭其貌也。一则庀材多用正史,不取小说家故实,而选声作色,又华艳动人,非如食古者之物无不化也。盖其生平,于宋以后诗,本未寓目,全濡染于唐人,而己之才情书卷,又自能澜翻不穷;故以唐人格调,写目前近事,宗派既正,词藻又丰,不得不推为近代中之大家”。“梅村身阅鼎革,其所咏多有关时事之大者”。“梅村熟于两《汉》、《三国》及《晋书》、《南北史》,故所用皆典雅,不比后人猎取稗官丛说,以炫新奇者也”(赵翼《瓯北诗话》)。“伟业少作,大抵才华艳发,吐纳风流,有藻思绮合、清丽芊眠之致。及乎遭逢丧乱,阅历兴亡,激楚苍凉,风骨弥为遒上。暮年萧瑟,论者以庾信方之”(《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吴梅村祭酒诗,入手不过一艳才耳。迨国变后诸作,缠绵悱恻,凄丽苍凉,可泣可歌,哀感顽艳。以身际陵谷沧桑之变,其题多纪时事,关系兴亡,成就先生之业,亦不幸之大幸也。七古最有名于世,大半以《琵琶》、《长恨》之体裁,兼温、李之词藻风韵,故述词比事,浓艳哀婉,沁入肝脾。……七律佳者,神完气足,殊近玉溪”(朱庭珍《筱园诗话》)。“近代七言律诗最为沉雄者,首推吴梅村。盖能以西昆面子运老杜骨头者。自义山、遗山而后,殆无其匹”(林昌彝《射鹰楼诗话》)。“诗贵矜炼,贵雅洁,贵沉着。至梅村,可谓矜炼到极处矣”(胡薇元《梦痕馆诗话》)。“祭酒受业张溥之门,其诗沉博瑰丽,上宗四杰,下掩元、白,学者称太仓体”(王豫《种竹轩馀话》)(15)。上引诸评,一是指出梅村诗在内容方面多写明清易代之际的重大时事,寓家国兴亡之感,继承了杜甫以诗为史的传统;二是说吴诗体裁上以七古成就最高,开创了对后世颇有影响的“梅村体”,其次为七律。在风格方面宗法唐人,歌行在初唐四杰和元稹、白居易的基础上变化创新;七律词藻绮丽、使事典雅似李商隐,而情感意境之沉痛苍凉则似老杜。梅村诗这些思想与艺术上的特点为孔凡章先生所继承,而因时代之不同,孔先生诗自然发生新变,如果学习古人亦步亦趋,就成衣冠优孟了。孔先生诗同样多写时代题材,如前文所述,青年时期作品呼吁抗战救亡,批判当局的晏安腐败;晚年则正面讴歌文化英贤与建设成就,同时又有诗词文化传承的忧患意识,就总体而言,其思想情感积极奋发的因素居多,七言歌行较之梅村,有一种雄杰伟丽的气象,篇幅也更为宏大。孔先生的七言律诗在《回舟》诸集中数量最多,风格上一如梅村之濡染唐人,不沾宋诗习气,其显著特点为格调高华,风神俊逸,声律谐婉,对仗精工,而情思蕴藉,富于书卷,不似梅村诗之激楚,却别有雍容尔雅的气度。青年时代律诗已见前文所述,晚年七律工力则更为深湛,兹引数章:

雉堞参云未可扪,雄关深键国西门。前秦车骑於梦,后蜀旌旗杜宇魂。万派嘉陵今有向,群峰太华独成尊。馀年竟及清平日,窗外黄河照泪痕。(《车过西安》)

迷离妖梦爱憎淆,瓦砾琼琚一例抛。有限年光驹过隙,无边尘劫燕归巢。诗储心冢将谁寄,酒避愁城只自潮。风雨凄凉幽谷冷,伤心兰蕙溷蓬茅。(《感怀》)

郊西犹是旧青山,何处朱颜梦亦艰。独夜酒痕新未浣,少年诗句老频删。龙蛇岁月文章贱,鸥鹭江湖意态闲。缓步芳尘归去晚,落花如雨过菱湾。(《闲步偶成寄各地诗友》其四)

袷衣才换此登临,高阁凭窗百感深。文运中兴关国运,人心左袒识天心。猩红正酿林花色,蛾绿初回水木阴。名下诸公皆俊彦,抗衡风雅岂吾任?(《中华诗词学会龙吟阁雅集》其二)

尘昏明镜懒频揩,百世传薪梦未谐。换骨难为清意态,文身终是旧形骸。更无遐想空思冀,微有幽情愧渡淮。安得诗城种杨柳,春深飞絮满天街。(《戊辰迎春偶赋》其三)

孔先生的七律融合了杜甫、李商隐、陆游、元好问诸家诗的优长,早年诗多结合时局以言志,情感悲愤而意态雄杰,晚年诗则意境趋向深婉平和,纵有锋芒,也含而不露,这是阅尽沧桑、勘破世相的自然结果。在艺术方面有如老杜所言“晚节渐于诗律细”,诗之修辞、对仗、章法、句式与音节、声韵都精心锻炼,力求毫发无憾,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在构思立意的同时,孔先生高度重视律诗的词藻美和音韵美,因而推崇唐诗的风神格调,不喜宋人黄庭坚、陈师道的瘦劲拗峭之体和苏轼的豪率。他在诗中常常感叹年迈体衰,难以创造新的意境,为传统诗词增添蓬勃的生机;然而其诗绝无老年人常见的颓唐衰飒、敷衍凑合,往往有极为新美的语句,闪耀着思力深透之后自然流露的光芒,连许多诗学颇有造诣的中青年都叹为莫及。

在当代诗坛,孔先生的作品影响甚为深广,一类诗是前文论述的长篇歌行,一类诗即为七律,而七律中最突出的是每年旧历年岁末或开年所作的组诗《迎春曲》。这类诗的写作开始于1987年,题为《八七年元旦迎春试笔并柬各地诗友》,共七律四章,第一首描绘京城节日的盛况:“一夜天街瑞雪飘,承平箫鼓沸春潮”,“火树星桥飞爆竹,琼羹霞盏进芳椒”;然而尾联却说“幽忧此意无人会,词笔燕云太寂寥”,偌大的京城,应该是全国人才会萃之地,但没有几位真正的诗人。第二首说“任是盆花也笑人,星星双鬓尚迎春。万缘可绝诗难绝,一意求新句未新”,表现诗人爱诗的情怀和创新的意向。第四首则表达广结海内外诗友、共兴风雅的诚挚之心:“书生习气未知悛,遍访诗人结胜缘。继往天犹留我辈,开来时不待他年。文章正重新篇帙,曲调应存旧管弦。自有乾坤留气类,敢期双鲤赐瑶篇”,希望得到诗友们的理解和支持,多多寄赠好诗给他。1988年,作《戊辰迎春偶赋》四首,京中几位诗友收读后和诗,孔先生用原韵又作四首奉答,从此每年都作迎春七律组诗。而在1987年前,孔先生在诗界的交往主要是京城几位老人,他觉得圈子太小,不足以形成开新的风气,于是“遍访诗人结胜缘”,主动向京外的朋友联系,要求介绍各地诗人,不问其身份、年龄、职业、地位,只要作品水平高,“但寄其姓名地址作品,殊不惮木桃木李之先投也”。孔先生的提请很快得到四方的回应,向他写信寄诗的越来越多,一两年间从数十人增加到数百人。那时电话尚未普及到市县一般居民家庭,更不用说互联网,惟一的联络方式是信函,孔先生自购复印机复制诗稿一一回寄,而每年春节前必作和必寄各地诗友的便是组诗《迎春曲》。各地诗人也纷纷答和,开始不过十多人,后来扩展到千人之众,其中有著名的老辈诗家和中青年诗人,甚至有学诗不久的十七、八岁山村女孩;职业也形形色色,有学者、作家、书画家、医生、中小学教师,还有部队军官、工人、农民、商人,可谓诗坛盛事。面对和诗者如此之多,其中不乏才华卓异、工力深厚者,孔先生每年作《迎春曲》都精心构思,力求有新句新意,锤炼完美,篇数从早先的四首增到八首、十首,内容多写一年间各种生活感受,并对未来寄以期望。所谓“诗可以群”、“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诗人远隔千万里相互赠诗和诗,本来是一种传统,有沟通心灵、加深情谊的作用;唱酬切磋,更可激发灵感、提高诗艺,但容易出现的弊病是大家作诗同题同韵,未免限制思路,才情不足者便敷衍应酬,语意浮泛,转失真情。孔先生作诗除对老友外,极少和人之韵,作《迎春曲》更是抒自我情怀,也从不要求诗人们和诗;但因先生品德高尚,诗艺精美,乃众望所归,无形中成为诗坛领袖,是以每年《迎春曲》之和诗纷至沓来,数量逐年增长。这一诗事持续到1998年初,前后共十二年,《回舟》诸集中存《迎春曲》组诗约百首以上。1998年冬季,仍作同题诗十章,因《回舟四集》已付印,孔先生逝后由弟子补入《回舟后集》。《迎春曲》集中反映了孔先生的七律艺术,引录其中一组(《迎春漫兴·庚午十二月杪》):

峨嵋山月照梁州,此夕京华动旅愁。心力抛残甘覆瓿,尘氛见惯合回舟。梅花诗赋新年夜,蕉叶情怀旧日秋。已是乾坤无净土,更堪烽火海西头。

少日风情未尽灰,琴台往事首重回。书中残蕊三秋菊,笛里新声五月梅。酒阵阮刘方避敌,词场张宋不烦媒。而今漫写迎春曲,已是星星两鬓催。

都门一卧岁华奔,深处灵台有刃痕。梦里犹萦长别恨,吟边难忘未酬恩。水仙窗畔新黄绽,云母盆中旧绿存。锦瑟春风无限意,玉溪诗句太销魂。

万事浮云强乐天,世尘无忤冀无愆。寒灯步韵酬新雨,净几焚香饯旧年。自有乘轩忧国是,偶因接席晤时贤。向来高处多风雨,莫赋洪崖笑拍肩。

酿雪天寒畏枕衾,旧尘何处枉追寻。别来无恙交亲远,逝者如斯岁月侵。世路不平春亦冷,人心叵测海同深。清宵总是轻辜负,欲向梅花诉此心。

时世妆成孰与偕?夜阑枯坐类心斋。每违日计晨兴晏,欲挽风骚宿愿乖。虚座端应师有若,幸民端合托无怀。姗姗来未春消息,早乞清阴满六街。

重帏不觉夜深寒,启牖才惊日上竿。客里年光侵鬓易,吟边情绪会心难。盆花欲绽香先发,砚水频加句未安。莺燕迎春啼不住,蓬山何处问芳兰。

下里讴吟率旧章,锤金敲玉未当行。延宾每慕宣阳里,卜筑曾邻背郭堂。北地楼台春舞燕,东风箫鼓岁逢羊。天涯师友如相问,为报思君咏陟冈。

七律组诗,始于杜甫《秋兴》八首、《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诸将》五首、《咏怀古迹》五首。组诗中的每首诗有其主旨,可独立成篇;而各首又共同围绕同一诗题,互为补充,交相映发,描写多方的题材,展现广阔的境界,这就突破了单首诗仅五十六字的限制。孔先生继承这一传统的体式,以组诗集中抒发丰富的情思,诗中题材广泛,诗笔自由驰骋。上引迎春组诗,第一首以思乡起兴,转写客居京华之愁,尾联引入美国在中东发动海湾战争的时事,以加深感慨。第二、第三首回忆青年时代的情恋,缠绵怅惘,无限低徊。第四、五、六、七首分写客居的生活和暮年的心境,有对年光易逝、世路不平的感伤,对无力挽救诗道衰微、解人难得的喟叹,还有对国事的忧虑、对春天实为美好未来的期冀,而种种思绪都颇为含蓄蕴藉,笔锋深敛,风格温厚雅正。第八首作为组诗的末章,首联言自己作诗水平不高;次联言接待客人与选择居处环境,含有见贤思齐的谦挹之意;三联扣住诗题写迎春在羊年;尾联寄托新年之际对天涯师友的思念,馀意悠悠不尽。组诗中各首前后呼应,共同抒写迎春的情怀,形成一个圆满的整体,典雅高华的辞采结合顿挫悠扬的声韵,达到律诗艺术美的极致。

孔先生七律,极为讲究对仗的工整精巧,十几组百馀首迎春诗作中有大量佳联警句。诸如“诗梦落花金谷水,乡心明月锦官城”、“缤纷岁月浮生梦,寂寞星辰昨夜心”、“飨客广储邀月酒,买书移用聘花钱”(《壬申迎春曲》)、“心声夜静闻真我,梦影年衰见故人”、“腹笥渐空诗意窘,心灯如晦世缘深”、“悬壁历书更日月,隔帷灯彩幻烟霞”、“万事云烟高枕畔,百年心力彩毫中”(《癸酉迎春曲》)、“诗道已濒强弩末,琴心常似抚絃初”、“五夜情怀乌孝赋,百年身世凤衰歌”、“柳色又回曾忘恨,蕉心谁解最深层”、“紫蝶化身留枕恨,青蚨随手换书回”、“枕边断梦芙蓉影,书里残英茉莉香”(《甲戌迎春曲》)、“白傅梦魂江上曲,黄初词赋洛中吟”、“万变乾坤增阅历,一身家国忆艰辛”、“诗成世外销魂夜,酒尽人间纵目初”、“时代车轮留旅辙,京华簪组束诗魂”(《乙亥迎春曲》)、“有如河岳冰心在,无定阴晴雪意滋”、“吟社诗笺莲叶紫,游人裙褶柳条青”、“手泽故人连璧锦,心期永夜博山灰”、“偶开桃蕊红丝砚,因忆梅花碧羽裙”、“移几澜生灯下茗,入帏风袅案边兰”、“素心漫寄空山蕙,青意初萌曲岸杨”(《丙子迎春曲》)、“买新花似迎宾客,理旧函如晤友朋”、“往事昙花留怅惘,旧时明月转朦胧”、“寂寞吟庭闲露井,迢遥归路怨星河”、“星非昨夜人何在,花有他生我不如”、“天上琴筝喧日夜,人间松柏耐阴晴”(《丁丑迎春曲》)、“龙钟屡覆灯前茗,狼藉生憎枕畔书”、“炉香暗祷慈悲佛,药力难医忏悔心”、“银管急书方构草,玉壶轻注不惊花”、“酿寒雪意衣先觉,感世风怀笔最珍”、“残局尚迟周鼎弈,旧人惟有汉槎来”(《戊寅迎春曲》)、“补过苦求填海石,立身深愧在山泉”、“半面窥人花影慧,一杯怀旧茗香徐”、“江湖鬓发回舟晚,时代诗文下笔难”、“眠迟总为诗成癖,食减因疑病渐沉”(《己卯迎春曲》),……真乃好语珠圆,澜翻不尽。《迎春曲》之外的七律或单篇或组诗,精彩的对仗也俯拾即是:“一半秋光诗梦冷,二分春色酒容妍”、“天心禁苑销霜雪,敌手诗坛畏友朋”、“已同枯木经秦火,漫咏幽兰步楚尘”、“春华辞镜心犹壮,冷雨催诗手自呵”、“继往天犹留我辈,开来时不待他年”、“黄沁梅脂瓶影活,绿匀兰骨箭香浓”、“风骚一发存诗笔,月旦双眉愧镜奁”、“秋江烟水殷勤涉,春雨楼台寂寞凭”、“涉世久安青白眼,入时愁试浅深眉”、“初弦夜咏迟眉月,半臂寒生报首秋”、“山河浩劫无前例,风雨清吟葆正声”、“棋战未消风势急,剑魂长共月光寒”、“鬓发秋心添一白,梦魂春水共双清”、“山河影自云烟出,天地心从草木知”、“无闻久绝登龙想,传世翻萌附骥心”、“笺裁露井闻吟絮,门对春溪忆浣花”、“眉痕黛色初三月,身影红衣第四车”、“难浣市廛伧侩色,羞成时世美人妆”、“唐宫旧事红成恨,魏国芳名紫最娇”、“十一亿心皆望治,五千年史敢轻忘”、“碧眼更添当日倨,丹心空系后人思”、“野史凄风闻蜀碧,深仇皦日誓炎黄”、“口诛倏愧蛙鸣井,皮相难窥鹤在天”、“万里关河知己感,五更风雪断肠宵”、“凌波缟袂从容下,照夜明珠寂寞清”、“触景杯蛇归战栗,入时裘马睨轻肥”、“清时日月成空老,高处风雷敢妄登”、“慷慨山河龙战影,艰难坛坫凤衰吟”,……无论是写历史、写时代的大题材、大感慨,还是写极平凡的生活和常见的景物,都能融铸为精警灵动的对仗,出句与对句之妙,往往出人意表,令人莫测;而且字字工细,浑成无迹。许多陈旧的典故和词藻,一经化用,便能翻出新意;普通的应酬庆祝,也不落凡俗。盖律诗八句,中间四句两联有如堂中梁柱,既要扣题表现丰富的情思与意境;又要注意属对的工整、词采的优美、音节的和谐,并与首尾两联呼应,笔势要开阖宕折,气脉要一体贯通。历代诗家皆为此殚精竭智,在诗中炼出一联警句,便能光照全篇,为人传诵。而凡手之作,则堆砌拼凑,对仗求工却传乏灵动的神韵,以至全篇板滞,或内容空洞,故七律作者极多但罕有圣手。孔先生集老杜、义山、放翁、梅村诸家七律艺术之大成,极人工磨琢之精巧而归于自然浑化,富有个人的审美情趣与显著特色,不愧为当代传统诗坛的一流大家。

钱谦益为吴梅村诗集作序云:“夫诗有声焉,宫商可叶也;有律焉,声病可案也;有体焉,正变可稽也;有材焉,良木苦可攻也,斯所谓可学而能者也。若其调之铿然,金舂而石戛也;气之熊然,剑花而星芒也;光之耿然,春浮花而霞侵月也;情之盎然,草碧色而水绿波也。戴容州有言: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间,以此论梅村之诗,可能乎?不可能乎?文繁势变,事近景遥,或移形于跬步,或缩地于千里。泗水秋风,则往歌而来哭;寒灯拥髻,则生死而死生。可能乎?不可能乎?所谓可学而不可能者信矣,而又非可以不学而能也。以其识趣正定,才力宏肆,心地虚明,天地之物象,阴符之生杀,古今之文心名理,陶冶顿挫,归乎一气,而咸资以为诗。善画马者曰:天闲万厩,皆吾师也。安有撑肠当腹,蝉吟蚓竅,而谓之能诗者哉?玄黄金碧,入其炉韝,皆成神丹,而他人则为掇拾之长物;么絃孤韵,经其杼轴,皆为活句,而他人则为偷句之钝贼。参苓不能生死人,朱铅不能饰丑女。故曰有学而愈能,有愈学而愈不能。读梅村诗者,亦可以霍然而悟矣”(16)。钱氏言梅村诗之声色光气,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即,看似玄虚,不可捉摸,但实为钱氏数十年读诗作诗的深切体验。诗中的声调和词采较易辨识,但“光”与“气”则骤难把握,指的是诗中蕴蓄的情感深厚,个性鲜明,充分流露于字里行间,与语言的声律藻采水乳交融,给读者以深刻而完美的印象。诗人的情思与性格抽象难言,只能通过文字引发读者的领悟与想象,依据各自的体验来理解诗的意境。“光”和“气”以及诗话中常说的“珠圆玉润”、“豹彩龙文”、“气若幽兰”、“鲸铿春丽”、“金相玉质”等等,都只是比譬,将抽象的情感喻为具体的事物,启发读者领略诗心与诗艺之美。再好的诗,细看只是一个个、一行行文字,但深入诗境之后,掩卷沉思,对整首诗会产生许多美妙的想象,诗人的言笑行止、喜怒哀乐如在目前,焕发出人性真善美的光辉,使读者的心灵受到感染,这就是诗的移情作用。但诗中蓬勃的光气并非为诗者人人可有,只有达到一流大家的境界方能具备;也只有诗学深湛的读者才能确切把握,珠玉之真品非人人可识。而中国传统诗论中常用的术语,如“风骨”、“风神”、“气象”、“神韵”、“格调”、“性灵”、“肌理”、“韵味”、“骨力”等等,无不具体而抽象,各自有丰富的内涵、灵活的解释,这与西方文学批评诸如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等迥然不同,不是逻辑思维或实事求证的框架所能限制,因此今人用西方学术观念阐说中国诗歌,不是凿枘不入,便是削足适履,失却本来面目。

钱谦益提到诗可学而能,但有愈学而愈不能者。意思是说诗的格律、章句、词藻,有关诗歌渊源正变、风格流派的知识,经过学习都可掌握,可写出中规中矩的诗;然而大诗人独有的性格与才情是不可学的,勉强去学则非驴非马,终身不能成家。孔先生虽极为欣赏梅村,力学其诗的声采法度;但因所处时代不同,性格与生平际遇迥异,诗歌的思想内涵与风神气象必然随之大变。在风云变幻、国难频仍的二十世纪,孔先生坚持儒家的道德和处世的中庸之道,不以个人微力违抗时代洪流却善葆清白的品格。他讴歌文化精英和建设成就,但无颂圣之谀辞;他批判十年浩劫和社会不良现象,但绝不剑拔弩张;诗中体显的是高雅的格调、雍容的气度,深含悱恻的情思和对美好理想的期冀,达到儒家主张的温柔敦厚、美刺得宜、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境界。民国著名学者刘咸炘(鉴泉)论《诗》云:“《诗序》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主文而谲谏、发乎情,止乎礼义’。郑氏《笺》曰:‘谓譬喻,不斥言,不直谏’。不斥不直,即温柔敦厚。温柔,故戒刚直;敦厚,故戒浅薄。主文者,与他经(按:指《诗经》外的经书)之主质殊也。惠,爱也,情之厚也。良,善也,情之正也。所以异于谿刻儇薄也。潘德舆论《诗》举《大雅》曰:‘柔惠且直’。直即良也。后世诗词应事摹物,大半无志。其有志者,又不修节,粗厉以为古,直廉而不婉,是不温柔也。瘠率以为真,枯放而无风,是不敦厚也。无情不得为诗,而情之真、笃则类于愚,故郑氏注曰敦厚近愚。忧有狐之无裳,乐苌楚之无知,徘徊于《远游》,愤懑于《天问》,下至后之诗人,恨花怜草,问月劝风,皆所谓愚也。而云失愚者,直情径行,哀而伤,怨而怒,发而不止也。愚即释氏所谓痴,不痴非情之至,而过痴则非情之正也,故曰僻。文人愤慨于穷通,荡士流连于声色,苟以异为高,往而不返,皆所谓僻也”(17)。孔先生为诗,在思想道德层面上直承《诗经》风雅颂的人文精神;抒情言志恪守中正之道,重视文采声律,但不走极端,形成典雅精美的艺术特色。《回舟》诸集中名篇络绎,焕发儒家人格修养的光辉;使读者如观温润之玉,如沐檀麝之香,获得丰美的艺术享受。



下一期:[三]《回舟》诸集中的词





孔凡章先生《回舟全集》孔凡章诗词述论(一)

孔凡章诗词述论 | 刘梦芙(二)

孔凡章诗词述论 | 刘梦芙(三)


未完待续








光影掬塵室

我見青山多嫵媚

料青山見我應如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