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 月 在当当网、亚马逊网、淘宝网及全国各大音乐书店将会同步推出老徐的最新力作 《全国钢琴比赛获奖曲目精选》 我编纂这本书的目的在于,为教学在一线的钢琴老师和业余(六至十四岁)的钢琴学生提供一个参考的指引,此书收集并筛选近年来全国钢琴比赛获奖学生弹奏作品,在曲目的选择上,则尽量做到广泛性、趣味性和音乐性。 这是何等的期待啊! 2017年12月13日晚,郎朗钢琴大师班于中央音乐学院歌剧音乐厅成功举行。当晚,歌剧音乐厅座无虚席,观众热情高涨,对大师班充满期待。我院院长俞峰、党委副书记逄焕磊、苗建华等出席此次活动。 ▼ 老徐觉得两个小时的视频 大家觉得还不够尽兴 那我们就来整理一下 第一首 肖邦《船歌》 郎朗指导陈学弘演奏 一、郎朗强调钢琴“音色多样性” 陈学弘演奏肖邦《船歌》时,郎朗试图从另外的角度开拓,他对声音的想象力:“你的演奏过于‘陆地’,应该找更多‘船’的感觉”、“你可以将固定的音想象成行走的”、“我需要一些透亮的、波光粼粼的东西”。吴思远演奏巴托克《奏鸣曲》时,郎朗引导他将音乐想象成一幅又一幅民间舞蹈的画面,将乐曲不同的声部和小节想象为不同的打击乐器,甚至弹出铜管乐队的效果。 视听经典 船歌(四个版本) 肖邦的《升F大调船歌》OP.60,作于1845-1846年,出版于1846年,呈献给斯托克豪森男爵夫人。船歌(Barcarolle)起源于意大利语中Barca一词,据说是由威尼斯船夫的传唱民歌演变而来,多为6/8或3/8拍,小船起伏荡漾的感觉在歌声中悠悠起伏。后来船歌泛指按这一体裁写成的声乐或器乐曲,比如门德尔松的《威尼斯船歌》,还有肖邦和福莱的钢琴曲《船歌》。肖邦创造性在于将以往典型的船歌6/8拍子,其强拍在第一拍,弱拍在第四拍,变为12/8拍,把强拍放在第一拍及第七拍,弱拍在第四拍及第十拍,并且将旋律线延长,使之更为流畅。
视听经典 肖邦船歌(四个版本) ![]() 第二首 斯科里亚宾《练习曲》 ![]() ![]() 郎朗指导郝一雷演奏 二、郎朗强调演奏的“轻松感、层次感” 他始终让学生注意乐句与音乐情绪处理上的收放自如:“尤其演奏斯科里亚宾、李斯特时,我们总觉得越小心越弹得好,其实越小心弹得越不好”、“太紧张地去突破,反而没有突破感”。当郝一雷与李哲翔展示斯科里亚宾《练习曲》与普罗科菲耶夫《第三钢琴奏鸣曲》时,郎朗强调了更深的呼吸、抒情性的旋律线条的处理:“将句子变大其实更好弹”;同时也要注意音乐情绪的层层推进,“相同乐句的处理不应该一模一样”。 斯克里亚宾练习曲Op.8 斯克里亚宾是俄罗斯著名的作曲家、钢琴家,体现了他继承传统又突破传统的创作轨迹。 Op?8作于1895年,体现了斯克里亚宾早期对浪漫派风格的继承,又不失突破传统的创作轨迹。这套练习曲一共十二首,从宏观来看,斯克里亚宾借鉴了肖邦、李斯特练习曲中调性布局的手法。整套作品分为前、后两部分,并按照大调、关系小调和下属走向模式来安排每首作品。 老徐找来此作品号op.8的12首 ▼ ![]() 第三首 普罗科菲耶夫《第三钢琴奏鸣曲》 ![]() ![]() 郎朗指导李哲翔演奏 三、郎朗强调钢琴踏板的合理运用 对钢琴踏板的处理也是郎朗所强调的重点,他几乎对每位学生都提出了踏板的要求。在陈学弘演奏肖邦时他谈到:“脚应和手一样”、“踩踏板不要非黑即白,要来点灰色地带”。他用斯科里亚宾、霍洛维茨来举例,建议郝一雷多学会运用左踏板来获得更丰富的音色;他生动地要求李哲翔与郝一雷:“等这个音晾干再继续”等等……
普罗科菲耶夫《第三钢琴奏鸣曲》 视听经典 (四个版本) ![]() 第四首 巴托克《奏鸣曲》(Sz.80) ![]() ![]() 郎朗指导吴思远演奏 在大师课结束后的采访中,郎朗谈到:“钢琴虽然只是一件乐器,但可以呈现出如浩瀚宇宙般的艺术,事实上它就是一个宇宙。如果仅仅把它当作一门乐器,为学钢琴而学钢琴,那我们就不必花如此长的时间甚至穷其一生去钻研了。所以我们应该意识到,学习钢琴的同时也是学习艺术,你是一名艺术家而不仅仅是钢琴家。” “让几百年前的曲子在自己手中重生为全新的生命是十分重要的,作曲家本身并不希望每个演奏者把作品弹得很相似,千篇一律不叫 ‘艺术’,叫‘山寨’,这样作品的存在就没有太大意义。总的来说,我认为每天晚上在练琴的时候,都要有新的想法,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住艺术的新鲜血液。”…… 巴托克《奏鸣曲》(Sz.80) 巴托克是20世纪匈牙利杰出的作曲家。他将匈牙利的民间曲调与现代作曲技法相结合,形成具有鲜明个人风格的音乐语言。巴托克创作于1926年的《钢琴奏鸣曲》无论是曲式结构、和声调性还是节奏都体现着现代钢琴音乐与民间音乐的结合。对这首奏鸣曲进行演奏,要注意敲击性的演奏效果、重音效果的表现,踏板的使用和不规则节奏的处理。 这首作品作于1926年,是巴托克钢琴作品中最长的一首独奏曲,也是他所创作的唯一一首钢琴奏鸣曲。这首作品中,巴托克以古老民歌的自然音调式为基础来布局和声,将非韵律节奏作为钢琴音乐的表现手段,通过吸收民间音乐的旋律动机、节奏、调式以及创作手法,创作出全新的、富有民族意味的音乐作品。 郎朗演奏巴托克钢琴奏鸣曲(Sz8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