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体检发现增生、结节、息肉、囊肿怎么办?和癌有关吗?

 西域居士008 2017-12-16

一个“病”字,足以让人神经绷紧。当你拿到体检报告,看到“增生”“结节”“囊肿”等字眼时,内心一定是非常崩溃的,有的人甚至会忧心忡忡、坐立不安。所以,今天小编就带你了解一下体检常见病中哪些病不需要太在意,哪些病需要进一步治疗。


增生 大多不会癌变

增生是医学病理学的概念,可以理解为过度生长,是由于外界或自身原因刺激细胞或组织等过度生长而产生。

大多数增生是良性的,不会恶变;但有些可以转为恶性,甚至引发癌症。增生是否会造成危害,主要看增生的部位、大小、性质。


乳腺增生——大多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在医学上,有些乳腺增生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最典型的莫过于经期引起的乳腺增生。

注意:如果体检报告提醒的“超声触及肿块,发现低回声结节伴钙化等字样”,也只是超声提醒的一个信号,判断其是良性和恶性,还需做微创穿刺组织的病理检查诊断。


前列腺增生 PSA升高要注意

前列腺增生(BPH)是中老年男性常见疾病之一,但有增生病变时不一定有临床症状。前列腺增生是一个可治可不治的疾病。一般来说,只要患者没有因夜尿增多、尿频、尿急等症状影响睡眠和工作,完全可以不治疗。


如果是恶性的结节,一般来说,他的PSA(前列腺癌的肿瘤标记物)也会随之升高。PSA是个非常敏感的指标,不管升高多少,都应及时咨询专科医生。

 

骨质增生 不可逆但可以减轻病情

随着年龄的增长,骨质增生不可避免,大多数情况下,不用紧张。临床上,大部分骨质增生没有症状,不会引起任何不适。但发现疾病后,要注意生活中保持正确姿势,不超负荷工作,坚持规律、适量的体育锻炼,延缓或减轻骨头的退变进程。

息肉 多发息肉易恶变

息肉(polyp),是指人体组织表面长出的赘生物。若某一部位有两个以上的息肉,又称为“多发性息肉”。通常体积较小、带蒂的炎性息肉,不会发生癌变;一旦超过2厘米,及时切除则是防止其癌变的最有效措施。


胆囊息肉  1厘米以下无症状只需观察

B超发现的“胆囊息肉”只是一个影像学诊断,并不是病理学诊断,有可能是以下3种情况:

1. 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息肉,下次复查可能就看不见了。

2. 炎性息肉。这些“息肉”的患者多数没有症状,无需治疗;少数人表现为消化不良和上腹隐痛等不适,需要处理。

2. 瘤性息肉。如果是胆囊腺肌增生症,一般不用处理,定期复查即可。如果“息肉”超过1厘米,其实可能是胆囊肿瘤,例如胆囊癌,50岁以上者(特别是女性)发生机会较高,“息肉”可无节制地增大,要及时做手术切除。


结肠息肉  一旦发现不可轻视

结肠息肉,通俗地说,是长在肠管内的一个肉疙瘩。结肠息肉往往随时间推移逐渐长大。研究发现,超过90%的结肠癌由结肠息肉转变而来,这个过程一般需5~10年,但个体差异较大。多数患者没有临床症状,只有很少一部分患者出现便血、粘液便、腹痛、大便次数增多、便秘等异常;因此,发现结肠息肉就要立即进行下一步的肠镜检查,以免贻误病情。


囊肿 九成会和主人“和平相处” 

囊肿通常是一种良性病变,它可以长在人体表面,也可以长在内脏里;一般都不会癌变,有的囊肿甚至终生不会被察觉,和主人一辈子“和平共处”。但也有些囊肿不能忽视。


卵巢囊肿  一旦发现及时就医

卵巢囊肿可以是良性、交界性、恶性的,但卵巢囊肿不是激素依赖性肿瘤,不会因绝经就逐渐消退,它可生长成巨大囊肿。有的卵巢肿瘤可能发生扭转或破裂,引发感染、出血等,非常危险。时间长了,还有恶变风险,因此一旦发现,就应当及时就医,否则后患无穷,而且卵巢恶性肿瘤常常临床症状隐匿,发现时有的已是晚期,所以应该定期及时体检。


附睾囊肿  无症状者不需治疗 但要定期检查

属于良性疾病,根据囊肿的位置或大小,多有阴囊坠胀感,有时会有局部不适,包括下坠或疼痛等。一般无明显症状,无特殊不适,病变发展缓慢。无症状者不需治疗,无症状者不需治疗症状较重或囊肿体积较大且已婚有子女者可行手术摘除。手术有可能破坏附睾管因而影响生育,未婚患者宜慎重。


单纯性肝囊肿  小于5厘米不用治

体检查出了“肝囊肿”,不等于得了肝癌。肝囊肿大多是先天性的。由于囊肿生长缓慢,大多数人无任何明显症状。一般小于5厘米的肝囊肿,不需做任何治疗,但有必要定期(每隔6个月或12个月)到医院做B超复查。若大于5厘米以上,应该到医院接受治疗。


肾囊肿 体积增大出现不适需要手术

大多数肝囊肿体积很小,囊液多为透明液体。但如果囊肿逐渐增大,压迫肝脏和临近脏器,出现腹胀不适等,就需要手术干预。对于情况良好、无特殊不适症状的患者,肾囊肿不需要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生长缓慢,但若囊肿体积增大,压迫到血管、神经,或是发生感染症状等情况,需及时手术治疗。

 

结节离癌症还很远 多数是良性

本质上说,结节是一种体积比较小的肿物,稍微大一些的叫包块,可发于身体任何部位,多数结节是良性。两种结节要重视。一是皮肤结节。二是有癌症家族史的人出现结节。比如直肠癌家族史的人,直肠息肉转变成癌的可能性较大,不要忽视定期体检。


肺部结节  1厘米后再增大要做活检

早期肺癌平均5年的生存率有55%—70%,小肺癌则达到了75%—95%,所以,发现肺结节,尽快取得准确的病理学诊断是最关键的。

肺癌是个慢性发展的过程,由小结节发展到肿块通常需要几年的时间。肺上的结节若超过2厘米,则很可能演变成肿瘤。若CT检查后发现1厘米左右的小结节,则可以密切观察,一旦增大就需手术切除。40岁以上的烟民,此外还有肿瘤家族病史的人群,应定期进行肺癌低剂量CT筛查,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就能及早进行治疗。


甲状腺结节 95%都是良性,结节大于1厘米,要定期检查。


如果结节直径小于1厘米,可以静观其变。但如同时伴有甲状腺肿瘤家族史或者能摸到转移结节时,就要对结节做进一步检查。即使被确诊甲状腺癌也不必恐慌,因为它是“惰性肿瘤”,很懒,不爱转移,也不爱进展。至于是否选择手术,需要专科医生评估。 



总结


“结节、包块、囊肿”等字眼,有时也笼统地写成“占位病变”,对此不必恐慌,它们有可能是肿瘤,也可能不是肿瘤。肿瘤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常说的癌症是泛指所有恶性肿瘤。

恶性肿瘤的癌前阶段,也叫“癌前病变”,是指人体细胞已经发生一定程度的异常改变,但还没有发展到真正的癌症阶段,仍然不是癌症,有一定的可逆性。

总之,我们要正视癌症,但也不能闻癌色变,要远离疾病,但也不能讳病忌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锻炼、保持良好的心情、定期体检才是拥有良好身心的制胜法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