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涉世浅,点染亦浅;历事深,机械亦深。故君子与其练达,不若朴鲁:与其曲谨,不若疏狂。


译文:
一个刚踏入社会的人阅历很浅,所以沾染各种社会不良习惯的机会也较少;一个饱经世事的人,经历的事情多了,城府也随着加深。所以君子与其 处事圆滑,不如保持朴实的个性:与其事事小心谨慎委曲求全,倒不如豁达 一些才不会丧失纯真的本性。


一个人立身于社会,假如他处世的经验还很短浅,同时也没被浮世的恶习所感染,即使已经感染也不太深的话,这种人自然还能保留纯洁天真的本性。反之,假如经历了人间种种惊涛骇浪,历经了人海中的艰难险阻与沧桑,他的经验比较多而世故也就比较深,这种人往往心存险诈任何坏事都敢作。

因此大凡一个有修养的君子,遇事并不一味只求圆滑练达,而是特别注重抱朴守拙的忠厚作风。例如社交场合中的礼仪是很必要的,然而假如太过份虚伪,就有失做人的纯真之道。
可是假如做人太讲求练达和圆通,就会变成一个老奸巨猾不受欢迎的人,如此反而不如保持一切都不加修饰的纯朴面目。假如一只狡猾奸诈的狐狸和一只不为猛虎的牛犊之间,人们当然喜欢牛犊而不喜欢狐狸,这就是练达、曲谨不如朴鲁、疎狂的证明。
——摘自《菜根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