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年勾留是西湖

 一小百合 2017-12-16

石耀辉

天下西湖三十六,个中最美数杭州。第一次亲近西湖是十年前的2003年,当时我是去绍兴参加鲁迅文学院秋季笔会,仅在杭州停留了一天,但就是这一天,此后,“三面云山一面城”的西湖就在心中难以割舍了。没有想到的是,直到今天才得以重游。

与十年前不同,这次杭州西湖之旅,我是从晚上观看西湖音乐喷泉开始的。夜幕下的西湖,朦胧而美丽,岸边依然是游人如织。随着音乐声响起,湖面亲水平台上喷射出五彩水花,演绎着一幕幕璀璨迷人的优美画面。因为离得有些远,角度也不够太好,觉得不够尽兴,所以第二天晚上我又专程前往,占据到一个最佳位置,一连看了三场。背景音乐依然有谭晶演唱的《人间西湖》,歌中唱道“我的心中有一座湖,远山近水入画图,桃红柳绿春来早,客来客往船如故,山外山,楼外楼,留下浪漫爱满湖,天上明珠,人间西湖,多少美丽传说,风流千古。”歌声从变幻多姿的水幕中流出,水柱在悠扬动人的歌声中摇曳,时而如出水芙蓉般舒展开放,时而如仙女下凡般长袖善舞,时而又如彩旗猎猎迎风飘扬,真让人如闻仙乐,如临仙境。如果不是亲身经历,真不会想到,白日里风情万种的西湖,在夜幕下竟还能演绎出如此美轮美奂的场景。

早在到杭州之前,我就想好了去西湖必看的两个地方,一是钱王祠,另一个是苏东坡纪念馆。第二天一大早,我就沿湖边左行,径直来到柳浪闻莺景区,钱王祠就在这里。我到钱王祠主要是来寻找“元曲四大家”之一的郑光祖遗迹的。郑光祖,字德辉,平阳襄陵(今襄汾)人,约生活在1254-1324年,是元代著名的杂剧家和散曲家,所作杂剧在当时“名闻天下,声振闺阁,伶伦辈称郑老先生,皆知其为德辉也。”他与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齐名,后人合称为“元曲四大家”。据元代钟嗣成《录鬼簿》记载,郑光祖早年习儒为业,元朝灭掉南宋后,他以儒才补授杭州路为吏,此后一直生活在杭州,后因病去世,火葬于西湖灵芝寺。而钱王祠的前身就是灵芝寺。但我到这里后四处打听,最终也没得到到一点有用的信息,就连西湖博物馆的研究人员听我讲过后,也觉得很新鲜,还感谢我带给他们的信息。想不到当年声名赫赫的“郑老先生”,如今在他的魂归之地西湖竟然落得这般寂寞,好在今天终于遇上了一个远道而来的乡亲。我想,西湖胸怀如此宽广,曾接纳了这么多古今英才,总有一天会把郑光祖的英名展示给游人的。

作为“苏迷”,十年前初游西湖后,还曾写过一篇《追随苏东坡》的文章,但我当时还不知西湖有座苏东坡纪念馆,事后就曾悔恨不已,这次再不能留此遗憾了。从钱王祠出来后,几经询问,终于在苏堤的映波桥附近处找到了绿树掩映中的“杭州苏东坡纪念馆”。冒着茫茫细雨,在苏东坡雕像前留个影,我就入馆参观。苏东坡一生曾两次来杭州为官,第一次是通判,第二次是是知州,前后五年,政绩斐然。为疏浚西湖,他在向朝廷呈《乞开杭州西湖状》中说:“杭州之有西湖,如人只有耳目,使杭州而无西湖,如人去其眉目,岂复为人乎?”苏东坡组织了二十万人治理西湖,并且以诗人的想象力,给杭州人民留下了一道芳堤,一湖碧水,还有数百首诗词和无数民间传说。那首著名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早已成为吟诵西湖的千古绝唱: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自从苏东坡此诗之后,西湖便又有了一个芳名“西子湖”。因此,在杭州百姓心中,苏东坡才是杭州的终身市长。纪念馆不大,主要展示着苏东坡的一生经历。分为“长留学士住东湖”、“东坡原是西湖长”、“人间有味是清欢”等几个专题。匆匆浏览后,我在纪念馆的留言簿上写道:久慕高名今入馆,十年勾留此湖山;若能早生一千年,愿做苏粉不做仙。在馆内纪念品柜台前,我还欣喜地买到了到苏东坡的《寒食帖》拓片。刚刚来时还是细雨如酥,当再走上白堤就已雨过天晴、白云如练了。还不到半日,就已饱览雨湖、晴湖美景,怎不让人尽兴而归。

离开西湖后,西湖的水、西湖的烟柳、荷花不时在我眼前浮现。我一直在想,西湖究竟美在哪里?虽说每个喜欢西湖的人可能都有自己的理由,但我觉得这么多的人热爱西湖,其交集就在于西湖山水与人文的完美结合。一个地方如果仅有山水风景之美,则缺乏深度和内涵,而仅有历史文化之厚重,则缺少了观赏性和愉悦性。只有杭州西湖恰恰将两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达到了别处难以企及的高度,而且与城市生活融为一体,是零距离呈现在你眼前,融入人们的生活中。徜徉在杭州西湖,一处处园林宛如一挂明丽夺目的项链,环湖而聚,使人徒步少时就能到达一处,坐赏湖光山色,这是国内任何地方所没有的。我想这大概也是歌曲《人间西湖》想要表达的深意所在吧!

回头再看看西湖的这些景观和传说,每一则都是那样的美好。不是一个一个的,也不是一对一对的,而是一串一串的。我忽然发现,西湖的好多景观都是和“三”联在一起的。最为著名的当属“西湖三堤”:白堤、苏堤、杨公堤。杨公堤为明代杭州太守杨孟英所建,他虽没有白、苏二人的诗名,但也被誉为“白苏以后贤太守”,杨公堤在苏堤西侧,也有六桥和苏堤六桥相衬相映,合称西湖十二桥。西湖有“三岛”:小瀛洲、湖心亭和阮公墩,就连小瀛洲上还有个“三潭印月”。西湖还有“三塔”:老衲一般的雷峰塔,美人一般的保俶塔,将军一般的六和塔。“西湖三贤”自然是非白居易、苏东坡和“梅妻鹤子”的林和靖莫属了。

西湖这般山水,自然成为许多名人的终归之地。西湖原有栖霞岭下的岳飞庙和岳飞墓,三台山麓的于谦祠和墓。清代大学者袁枚曾写道:江山也要伟人扶,神化丹青即画图。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诗中的“岳于”就是岳飞和于谦。南明抗清将领、诗人张苍水,生前就誓言要和岳飞、于谦分西湖荣光三席。1664年7月,张苍水因叛徒出卖被清兵所俘,临刑前面向西湖山水,坦然一声:好山色!从容就义。张苍水后被葬到南屏山荔枝峰下,与岳飞、于谦遥望,终于实现了他“惭将赤手分三席,感想丹心借一枝”的夙愿。这三位英雄还被称为“西湖三杰”。此后的三百多年,张苍水墓被修了八次,今年正好是张苍水蒙难350周年,我们应该记住这位民族英雄。

西湖还长眠着近代三大名人。近代著名思想家、革命家章太炎,章太炎因为仰慕张苍水的为人,遗嘱埋骨张苍水墓旁,最终死得其所。近代民主革命志士秋瑾女士,生前就言定埋骨西泠,在她遇害后,好友徐自华、吴芝瑛冒着生命危险,遵照她生前约定,把她安葬在西泠桥畔,吴芝瑛亲书墓碑,徐自华撰写墓志铭。后经多次反复,直到辛亥革命胜利后,秋瑾遗骨又再度迁回西泠桥畔,并在临湖处筑了秋社和风雨亭。1912年,孙中山亲临致祭,亲笔写下“巾帼英雄”挽帐,这四个字如今被镌刻于西泠桥畔的秋瑾汉白玉雕像底座正面。近代著名文学家、翻译家、有“诗僧”之名的苏曼殊,也因为喜爱西湖山水,多次来此游览、居住,还在灵隐寺著梵文典八卷,在佛学史上留下影响,在他去世后,由南社社友柳亚子等人集资,将他葬于西子湖畔的孤山北麓。

西湖还是著名的“三大爱情故事”发生地,梁山伯祝英台读书万松岭,白娘子永镇雷峰塔,苏小小西泠结同心。与这三个传说故事相应,又有了“西湖三大情人桥”:断桥、长桥、西泠桥,并且还引申出了“西湖三怪”:第一怪是断桥不断,原意是指白娘子“断桥不断肝肠断”,而今据说情侣在断桥上携手走过,还可以缘定三生呢!第二怪是长桥不长,长桥是指梁山伯与祝英台十八里相送途中经过的一座小桥,但因两人来来回回走了十八次,依依不舍,就被后人命名为了长桥,看来是“长桥不长情意长”啊!第三怪是孤山不孤,孤山之名源自皇帝称孤道寡,并非孤独。孤山既是风景胜地,又是文物荟萃之处,南麓有文澜阁、浙江博物馆和中山公园,山顶有西泠印社,西麓有秋瑾之墓,东北坡还有宋代隐居诗人林和靖的放鹤亭,这里既有慷慨激昂的爱国志士,也有吟风弄月的风雅才子,还有才情卓绝的古代女子。人中之极,无非英雄美人,这不正是天下大众的人心所思、人心所向吗?孤山应是西湖的文化灵魂所在,自然不孤啊!

离开杭州前,我在西湖文化广场买到一本西湖的书,书名竟然也是《西湖三十景》。原来,早在康熙帝三次巡幸南下时,西湖就有了最早的十景之名。1985年,杭州又选出了西湖十景,2007年,杭州再次评出西湖新十景。2011年,西湖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对如此一座心灵家园般的名湖,我的两次浅尝辄止之行,只可说刚刚走到西湖边上,想要读懂西湖,走进西湖,那是需要一些时日的。郁达夫曾刻有一枚闲章:家在富春江上。如今我想说,心在西子湖上。

欢迎加入三晋文化书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