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 在中国传统住宅建造中, 庭院是必不可少的建筑符号, 是东方人绵延至今的居住情结。 不论是文艺皇帝李煜的“秋风庭院藓侵阶”, 还是诗魔白居易的“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 亦或者诗神苏轼的“深深庭院清明过,桃李初红破”…… 散落于唐诗宋词中零零落落的“庭院”, 无不记录了各个朝代文人墨客 一致钟爱的生活形态。 直到今天, 人们依然对庭院式生活怀有深深的眷恋。 诚如林语堂所言: 宅中有院,园中有屋, 屋中有院,院中有树, 树上见天,天中有月。 不亦快哉! 在苏州桃花源、上海桃花源和南京桃花源大获成功后, 融创正谋篇布局,在一二线城市的大山大水里, 再造一批“小桃花源”。 以苏州桃花源为代表的融创系“桃花源”, 曾荣膺CNN评出的“2016年全球最贵房产”。 如今,融创决定将产品线下沉, 为厌倦“城市病”的中产, 提供诗意的隐逸之所。 从去年起,融创在南京、上海等地,已连落三子。 以南京玖溪桃花源的开盘为标志, 一批“小桃花源”将陆续进入市场。 “小桃花源”一般择址大城市近郊, 被大片山水环抱,是典型的郊野园。 在建筑形制上,“小桃花源”删繁就减, 强调视觉上向大自然的退让。 在园区规划上,更轻松自由, 往往加入花海、球场等当代生活元素。 最后,“小桃花源”的“小”, 还体现在总价上。 基本上,400万起就能拥有一套。 [以上文字资料自层楼] [项目平面图] 本图来源:苏州园林股份 [融创玖溪桃花源鸟瞰效果图] 设计在景观设计中提取传统文化,与现代景观设计相结合,物以载道,内涵与形式融合。结合传统文化,营造儒雅静谧的气氛,施以文趣雅致的内容。运用“简约、疏朗、舒适”的现代造园手法,演绎中国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方式,营造休闲、娱乐、静心、养生的极佳环境。贴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满足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追求和向往。 [入口] 由云松岛主景、自然垒墙 和引入入胜的幽深竹林组合而成, 期望还原再现桃花源的场景 和“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文人气节, 以三棵云松为组合的港湾式梦境入口岛 让人渴望有那么一种留恋的冲动。 入口的竹林、松景和石墙苔绿 曲径通幽的竹林夹道 [云亭守望] 竹林尽处豁然开郎,梅花坡上有亭悠然而立,亭旁奇松盘居,巧妙隐喻了岁寒三友的相聚或每个人可在此停留或前行的一处风景。 [桃花源门庭] 梅林尽处忽见门上一匾上书有“桃花源”三字, 而门庭广场一松一石与枫树真正的 形成了停车坐爱枫林晚的美妙与内涵。 [双庭园记] 经回廊花园到达桃花源演示中心有二庭院, 一为水庭一为禅庭, 用简洁与明快手法, 在中式园林与日式园林的赏心悦目中悠然而然, 让心灵回归宁静的优雅。 水庭以镜面水映照万物、 一树、一峰(卧)的简洁与明快手法, 让树升向空间,让石卧于水面; 而石庭则以卧石与静松 再现沉稳与深沉的禅意与沙粒的宽广与平复心灵; 期望水、石双庭让使用者在中式园林 与日式园林的赏心悦目中悠然而然。 展示中心另一侧则是枯山水, 形成一石、一水二个完全不同的庭院格局, 生活就在山与水中互换,诗与画中互意。 如果说水园占满了空灵与静谧, 那石园则占据了禅意与四季, 所以造园就是一个个人情怀和思想的过程, 对生活的感悟、对生命的尊重、 对生机的渴望、对心灵的寄托, 文化修养、审美情趣起了决定性作用。 粼粼线条荡漾在方寸之间, 仅有的绿色如海岛。 [陶然乡趣园] 离开售楼中心后, 人们可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一派溪流潺潺, 竹海摇戈、茅草浅显中 忽然绿树掩映下“见素之庭”顿然眼前。 [见素之庭] 但见花开四季,朴树横翠, 草木扶疏,转折处又见抱朴之巷。 [巷道] 庭院深深深几许, 一路绿树环绕、峰回路转的静街府门, 亦可拾阶而上, 一个个不同主题的宅院别墅跃然心上。 ![]() ![]() 宅院胜景由瓮城素见启幕、巷道抱朴入胜、 及第家门层层递进,似画卷舒展而开。 [宅院入胜] 庭院深深深几许, 一路绿树环绕、峰回路转的静街府门, 亦可拾阶而上, 一个个不同主题的宅院别墅跃然心上。 中式院落在由屋宇、围墙、走廊 围合而成的内向私密空间外, 院子里的情景由树木、亭廊、 荷塘、平台、石栏、小径、花架及小菜园构成。 设计希望春花幽竹、夏聆鸟鸣、秋藏锦绣、冬观瑞雪, 每个院子将四季美景尽纳于院里眼中。 庭院就是重新寻回生活的情趣、 花的芬芳、水的清净、抚琴雅集, 更有清风和阳光的生活从未如此淳朴、自在过, 所以我们从不同视角去观察、去布置、去营造, 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 九千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项目信息: 景观设计单位 :苏州园林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景观施工单位:上海北斗星景观(入口、售楼中心、中式样板展示区);南京大源景观(农园部分) 感谢上海北斗星景观提供部分图片素材及文稿来源 景观派 | 新锐景观设计服务平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