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阳县城是天然太极城,汉江和旬河在旬阳县城交汇。由于亿万年来旬河河床不断下切侵蚀、沉淀堆积,使河床形成“S”型图案绕城而过,依然组成一幅天然太极图案。 阴鱼岛和阳鱼岛,首尾相逐,对称互抱,惟妙惟肖,最为奇特的是阴阳鱼眼位置分别生长着一棵千年古柏,历经千年依然枝繁叶茂。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神秘、神奇的天然太极城。 旬阳天然太极城是目前国内唯一世界罕见的自然奇观,是不可再生的旅游资源。 “汉江天外东流去,巴塞连山万里秋。”悠悠汉江,碧水东流至旬阳关口镇张岭村段,突然拐了一个180度大转弯,江面由窄变宽,曲流回肠,碧蓝的江水掩映万家灯火。 水泉坪是旬阳县一个颇有名气的地方,位于仁河口乡政府西北约五公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近千米高的山颠之上,豁然一处方圆近千亩的“平原”。 四周群山环绕,峰峦叠嶂,山雾缭绕,源于王莽山麓的一溪绿水穿坪而过,水泉坪,有水,有泉,有坪,顾日水泉坪。 水泉坪的坪跃然于山顶,一眼辽阔,美丽壮观。 羊山生态旅游区位于旬阳县构元乡,区内陆形多变,深切峡谷、高山草甸遍布,植被覆盖较好,常年温度适宜,夏季七、八月份最高气温不超过30℃,是游客避暑纳凉的好地方。羊山生态旅游区共分为东庵八卦迷宫游乐园、清明河峡谷探险区、八里川观光游览区、羊山民俗文化村、羊山坪中心服务区、环境保育区等六大功能区。 到羊山,不看八里川草甸,就是没有来羊山。羊山村民也把草甸称为“荡”。这里百草丛生,春季山花烂漫,万紫千红,非常壮观。奇怪的是,这草甸里却不长树木,前几年退耕还林,村民在草甸里种上大树却无一成活。还有一件趣事,这草甸中央有一个大地漏,据说直通汉江,深不可测,如果有人往里面扔下一块石头便会阴雨蒙蒙,不一会儿便会下雨,有好事者想要试一下,却被浇得像个落荡鸡一样。更奇怪的是这草甸周围连一块小石头都没有! 蜀河古镇位于蜀汉两水交汇之处,地处两省三县交通枢纽,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西达川汉、北上关中、南下鄂西、东进中原,是汉江上游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商贸重镇,素有“小汉口”之美称。 古镇蜀河人文景点众多,文化积淀厚重,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开放的口岸。明末清初,商品经济日趋发展,湖广移民大量迁入,汉江黄金水道进入鼎盛时期,四方客商纷纷在此定居经商,建商号、开当铺、设钱庄百余家。嘉庆年间,曾任洵阳知县的俨如煜(1822年)所编《三省边防备览》一书中称蜀河:“商贾云集,为汉江小都会”。 从今至留存在蜀河中学外墙上最早广告:“大英帝国哈德门香烟“可见一斑。他们的到来,也促进了蜀河文化繁荣兴盛。为便于聚会和联系,各地客商纷纷依原籍建馆结社,根据不同信仰、不同地域在雄关险道上建起足以令蜀河人引以为豪的众多会馆寺庙。 如:山陕会馆(三义庙)、黄州馆(黄州帝主宫)、回帮的清真寺、武昌帮的武昌馆、江西帮的万寿宫、船帮的杨泗庙及本地帮的火神庙等。因此,古镇的许多名胜古迹都保持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建筑风格和行业特征,蜀河镇因此而成为汉江文化的一个缩影。 黄州会馆位于距旬阳县城63公里处的蜀河古镇,为清代“黄帮”,(即黄州籍客商)所建,据现存光绪元年(1875年)碑记推断,其始建年代约为清代中期,后经分期造作,至同治十二年(1873)全部建筑竣工。现存整个建筑座西北面东南,面对蜀河,南靠汉江,背依山坡,自前至后依据地形作台阶式上升,主体建筑皆以中轴线为基准,层次分明,结构严谨,基本保持我国传统的宫殿建筑布局,尤能鲜明体现出浓郁的南方建筑特色。 主要有蜀河八大件(回民宴席,八凉八热,风味独特)、安康面皮、炕炕馍、酸菜面、特色肉夹馍、剁椒汉江鱼、葱油饼、酸菜面鱼儿、搅团、水晶饺子、砂锅猪蹄、锅巴米饭等。 旬阳特产 拐枣醋 红薯粉条 狮头柑 香菇木耳 小磨香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