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俗谚语,预知气象|口口相传的天气预报(上)

 天生爱书 2017-12-17

民俗谚语,预知气象|口口相传的天气预报(上)

民俗农谚是祖祖辈辈的庄稼人,在春种秋收的岁月历史长河中,积攒下来的经验之谈。那时候科技部发达,没有准确的天气预报,气象卫星观察。靠这先人的智慧,摸着石头过河,寄望五谷丰登,得一碗粗茶淡饭,养儿育女。好在很多时候还特别好用灵验,就这么野草疯长似的流传下来。

漫长过程里少不了有先见之明的人再次总结,验证修撰,才能成就菁华。

这里收录的是其中一小部分,一并奉上粗浅的解释。因年代久远,现在教科文发展迅猛,有些词义衍生义已生出变化,还有地域方言俚语的诸般影响,可能不太准确,望识者诸君教鉴,不甚感谢。

初一落雨初二散,初三落月半——农历每月初一下雨,到初二则会放晴;若是初三下雨,则往往会一鼓作气下到十五,难于估计。

雨不浇上元灯,日晒清明种——从唐朝开始,中国岁时节令有所谓“三元”,指正月十五上元,七月十五中元和十月十五下元。 上元也就是天官大帝诞辰,代表天官赐福;中元为地官,赦罪;下元为水官,解厄。正月十五若不下雨,清明节就会晴朗,晒农作物的种子,以利春耕。

顶看初三,下看十八——农历每月初三日。十八日如是下雨,则会继续往后下。

民俗谚语,预知气象|口口相传的天气预报(上)

立春落雨至清明——农历立春这天下雨,则到清明节这个时间段的雨量都会较多。古诗有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说明立春下雨的几率还是很大的。

春寒雨多,冬寒雨散——春天气温低,雨水必然多;冬天温度低,则雨水相反稀少,“干冷”一词大概就专指冬天。

春黑冬白,雨仔泄泄——春天黑云浓重,冬天白云连篇,则愁雨连绵不绝,一时半会儿停不了。

早春晚播田——立春日如在头年十二月内,是早春,播种不过早也不过迟,按季节办事。

春雾曝死鬼,夏雾做大水——观察早晨的雾气强弱,预测一天的晴雨。

春南夏北,无水磨墨——春天吹南风,夏天吹北风,多半雨水较少,有旱灾的忧虑。

二月二打雷,稻尾较重锤——二月二龙抬头,是地公生日,若是遇上打雷天,可以预期今年稻米丰收在望。

春风有雨病人稀——农历春风日有雨,则病人减少,本年气候宜人,少突发瘟疫疾病,适合老弱病残生活。

雨打五更日晒水——晚上五更天忽然下雨,到中午必然放晴。

一点雨一个灯,落到明朝也不晴——若是一个雨点一个水泡,则这场雨下的时间会比较长,下到明早也未必会住雨。

清明风若从南起,定主田禾大有收——清明时节若有南风吹,可预期今年是五谷丰登之瑞年。

三月死泥鳅,六月风拍稻——三月过分酷热难耐,泥鳅热死,预兆台风会及早来临,六月稻米会遭遇毒手,被其摧残蹂躏,欠收之年。

四月芒种雨,五月无干土,六月火烧埔——芒种日下雨,则五月少有晴天,到六月又干旱无雨,酷热异常,总之气象反常。

西北雨,落不过田埂——夏天的暴风骤雨来自西北方向,是快枪手,下得快,也停得快。

未食五月粽,被褥不甘放——一年之中还没吃过端午粽子,那么厚衣被褥都不要过早收起来,因为要过了端午节才会真正热开。

这里的时令节气都以参看农历(阴历)为准,不用西元纪年。希望在活学活用的过程,再次传承发扬这些先辈的智慧结晶。

民俗谚语,预知气象|口口相传的天气预报(上)

————————————————————————————————————————

◎ 题图 / 撰文 陈桥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