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矛盾纠纷“三不出一不上交”:“余庆经验”谱新篇

 铁捻山 2017-12-17

17年前,贵州省余庆县小腮镇桥底村民组进行农村自治组织“组管会”第一次选举,选举会上,村民们通过了“小纠纷不出组、矛盾不上交”的矛盾化解机制,当年就创造了矛盾纠纷零上交的记录,由此成为“三不出一不上交(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难事不出县、矛盾不上交)”的“余庆经验”开端。长期以来,余庆县群众安全感始终保持在95%左右,社会矛盾化解率达到 98%以上,群众安全感和治安满意度测评始终位居全省前列,今年,余庆县再捧全国综治“长安杯”。“余庆经验”得到了中央及省里的充分肯定。在成绩面前,余庆县委、县政府没有止步不前,而是进一步探索基层社会治理及矛盾化解机制,谱写了“余庆经验”新篇章。


“六小活动”激发基层自我服务活力

和景湾新村

走进白泥镇明星社区和景湾新村,一幢幢依山而建的两层“小别墅”进入视线,远看建筑风格统一,近看细节又有所不同。“和景湾新村是一个易地扶贫搬迁形成的新村,搬迁时我们统一提供了参考建筑方案,但是施工是由村民自己做的,可以在不影响新村整体风格的情况下,根据需要修改方案。”余庆县委政法委副书记蔡辅兵介绍说。与新村房屋造型一样达到共性与个性平衡的,还有这里的基层自治工作。

2015年初,和景湾新村118户405人陆续入住,其中有60%的村民是从其他9个乡镇易地扶贫搬迁而来。由于人员情况复杂,各有各的生活圈子和习惯,一度沟通交流难、相互信任难、团结互助难“三难”交织,矛盾纠纷时有发生。在明星社区的组织推动下,和景湾新村通过村民内部推举身有特长的领头人,相继成立了安全巡逻组、环境卫生组、矛盾纠纷化解组、文艺演出组、红白理事组、法律宣传组,共同开展排查小隐患、控制小苗头、调处小纠纷、提供小服务、解决小困难、整治小环境的“六小活动”,使新村面貌大为改观。而在自我服务的过程中,村民们也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真正融入一个新集体。和景湾新村组建至今,没有一例犯罪记录,没有一起纠纷出村。“如果当时把他们的内部矛盾交由外部力量来解决,恐怕会事倍功半,村民也不会这么快打成一片。”蔡辅兵说。

目前,“六小活动”已在全县得到推广,为“余庆经验”注入了新的内涵。


“微心愿”搭建党群连心桥

“我叫潘福建,隔壁邻居都投诉我,叫我不要喂猪,希望社区给我解决养猪的地方。”在子营街道子营社区居委会的“微心愿”墙上,一位居民用便笺纸写着自己的心愿,而社区党支部书记则在下方签上了“认领人:王黔松”。墙上留言除了居民的诉求外,还有“袁艺恬的书包漂亮,我也想要”这样充满童趣的孩子留下的心愿。一旁的“回音壁”上,公示着微心愿的收集落实情况以及当事人满意度反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