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六味医典治小儿麻疹

 循天园 2017-12-17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常发生于6个月~9岁的儿童,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节多见。麻疹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病菌通过讲话、咳嗽、打喷嚏时的飞沫进行传播。麻疹的潜伏期为8~12天,患病儿会出现发热、全身不适、食欲不佳、精神不振、咳嗽、流涕、打喷嚏、咽痛、声哑、眼结膜充血、流泪、怕光等症状。2~3天后,皮肤上即可出现针尖大小淡红色皮疹,并在口腔颊部黏膜处见到麻疹斑,皮疹大约25天出齐,2~3周后痊愈。部分患儿可能并发病毒性肺炎,应及时进行治疗。注射麻疹疫苗可以预防麻疹的发生。

1.【组成】葱白、香菜各30克,酒糟120克,醋适量。

【制配】将葱白、香菜洗净同捣烂,加酒糟120克蒸热,用纱布包好,从头面到手脚都熏擦,冷则再蒸再熏擦,然后盖被发微汗。与此同时,家中烧开水,内加醋,使蒸汽湿润空气和皮肤。

【功效】治疗麻疹。

2.【组成】葱白5根。

【制配】将葱白捣烂敷脐上。

【功效】治疗麻疹初期。

3.【组成】生大蒜1瓣。

【制配】将大蒜去皮捣烂成饼,敷涌泉穴。1~3岁敷2小时,4岁以上敷3小时;有单侧鼻出血者,敷对侧,双侧出血则敷双侧。

【功效】治疗麻疹密布、高热不退、鼻出血。

4.【组成】鲜葱250克。

【制配】将鲜葱洗净切段放入大嘴茶壶中隔水炖,以纸或塑料管套在壶嘴上,让患者对着壶嘴约一尺,吸入葱气,每次吸20分钟,隔1~3小时吸1次,次数不限。

【功效】治疗麻疹期的高热哮喘。

5.【组成】(带须)鲜葱250克。

【制配】将葱洗净后放入大嘴茶壶中加水煮沸。用硬纸筒套住壶口,让患儿以鼻对纸筒近约一尺,将葱气吸入,边煮边吸,每次吸20分钟,1~3小时吸1次。

【功效】治疗小儿麻疹。

6.【组成】鲜葱白、鲜香菜、鲜紫苏叶各等份,面粉适量。

【制配】将葱白、香菜、紫苏叶混合捣烂,加入面粉适量,再捣,调匀如膏状备用。用时取药膏敷贴于肚脐和两足涌泉穴上,盖上纱布,用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敷药2~3次后,麻疹出透,热退。

【功效】治疗麻疹隐现出不透,伴有高热,烦躁不安。

7.【组成】大葱1把。

【制配】将大葱去粗皮,连须捣烂如泥,用纱布包好。用时敷肚脐,其余用布包擦劳营穴、涌泉穴、尺泽穴、委中穴等穴位,从天突穴擦至剑突穴,从大椎擦至腰部,每2小时搽1次。

【功效】治疗麻疹应出不出或疹出不齐。

8.【组成】鲜香菜60克,葱白、生姜各30克。

【制配】将香菜、葱白、生姜均切碎用布包好。用布包蘸上热酒在全身从上到下皆擦,但应避风。着重擦疹点未出部分或虽出而疹点较少部分,须盖上棉被保温。

【功效】治疗麻疹初始。

9.【组成】鸡蛋1个,生葱3根,胡荽子2.5克。

【制配】生葱、胡荽子用水煎将鸡蛋放入药汤内煮熟。将熟蛋趁热搓患儿身上,从头部至躯干,再到上下肢,蛋冷再煮再搓,连搓3~4遍,盖棉被取微汗,麻疹出透、热退。

【功效】治疗麻疹。

10.【组成】连须葱白1根,樱桃核30颗,白糖适量。

【制配】将樱桃核捣烂,与葱白同煎,再放白糖调味。每日服2次,连服3~4天。

【功效】治疗麻疹初起。

11.【组成】雄黄5克,大蒜20克,50%的浓度酒精100毫升,甘油、香油各少许。

【制配】将大蒜捣烂,雄黄研为细末,然后一同浸入酒精里面。48小时后取出,用纱布过滤,再放入甘油调匀,最后加入少量香油即成。每侧鼻腔滴入1~2滴,每隔1~2天1次,连滴鼻腔3次。

【功效】治疗麻疹。

12.【组成】芦根30克,鲜萝卜120克,葱白7根,青橄榄7个。

【制配】将芦根、鲜萝卜、葱白、青橄榄入锅煮汤。将药汤代茶随意饮。

【功效】治疗麻疹。

注意事项:

忌食生冷酸辣及油腻食物。饮食宜清淡,宜用容易消化而富含营养的流质、半流质食品,如豆浆、藕粉、赤豆或绿豆粥,或用青菜、豆腐、萝卜、竹笋、香菜煮汤做菜。

作者:段二虎编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