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后妃传--魏晋后妃

 未懂书馆 2017-12-17
第14章 魏文帝曹丕皇后甄洛


  甄洛,中山无极(今河北省定远县)人,上蔡令甄逸的幼女,懂诗文,貌艳丽,是三国时着名美女。甄洛生前只是魏文帝曹丕的妃子,死后其子明帝谥予“文昭皇后”。

  甄洛生长在世宦之家,家中有3位哥哥和4位姐姐,她是排行最小的五妹,不仅美色艳人,而且博览群书、通晓经史。她读书明理,了知天下大事,更对朝政的得失、政治的明暗有自己的见识,俨然是位足不出户而知天下事的才女。

  东汉末年,群雄角逐,刘汉王朝分崩离析,手握重兵的董卓纵火焚烧洛阳宫室,造成大批饥民流离失所,面对残破不堪的动荡局面,官宦大户的甄府却大发国难财,将屯积的大量粮食换取饥民的金银珠宝。这样的做法,让甄洛非常不满,年仅10岁的甄洛为父母指出:“趁火打劫定会招致饥民的愤恨,日后对自家将招来不测;倘若将粮食拿出来周济亲朋好友、左邻右舍,一旦有变,将会有个照应;广济灾民,才是积德免灾之道。”短短数言,足见甄洛富有非凡的胆识和眼光。后来,袁绍听说自己统治的区域有一位这样美貌贤淑的女子,于是派人为他的次子袁熙求亲,娶甄洛为儿媳妇。婚后不久,袁熙北上幽州,留甄洛在邺都(今河南省临漳县)侍奉母亲,她日夜陪伴着袁绍之妻刘夫人,送茶送饭,尽心尽力。

  204年,曹操举兵攻下邺都,曹丕闻甄洛美色,率部众抵袁府,只见堂上坐着一位年纪较大的妇女,旁边有一位年青女子惶恐地伏在妇人的膝上,看不清相貌。曹丕说明来意,说他奉曹丞相之命保护袁家妇女,大家不必惊慌,并请年轻女子抬头相见。实际上,这位年青女子就是甄洛,年长的妇女就是袁绍的妻子刘夫人。刘夫人扶起甄洛,曹丕的双目便被吸住了,只见她匀称的身姿,芳泽无以复加,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皓齿。由于看得入神,曹丕下意识地把手中宝剑一松,“当”的一声跌在地上,吓得厅上婆媳俩又紧紧抱在一起。后来,曹操知道儿子曹丕已坠入爱河,便把甄洛许给曹丕为妻,这就是“曹丕乘乱纳甄氏”的故事。曹丕不仅迷恋甄洛的美貌,更爱她的文才,每逢邀请文人墨客饮宴时,都让甄洛一同饮酒赋诗。但甄洛心里清楚,曹丕因情窦初开才会如此宠爱自己,又因曹袁两家世仇,作为再嫁女子,不应该任性妄为、恃宠而骄。所以她鼓励曹丕广纳妻妾、诞育子嗣,对后宫的宠姬们也显示出宽容大量的情怀,不仅如此,甄洛对曹丕之母卞夫人也恪尽孝道,诚意可嘉。婚后,甄洛生了儿子曹睿和女儿东乡公主,曹操和卞夫人更加喜欢甄氏了。

  黄初元年,33岁的曹丕称帝后,本应该册立甄洛为皇后。曹丕反而一时拿不定主意。这时能与甄洛争夺皇后之位的只有郭女王,郭女王长得也十分美丽,而且比甄洛年青,就是没有生下儿子。于是,郭女王利用曹睿是不足月生下来的,诬称甄氏怀孕两个月后与曹丕结婚,曹睿是否为曹家骨肉,很值得怀疑。曹丕以此事询问甄氏,甄洛妒火上涌,知道此事是郭氏挑拨,便大骂曹丕连对自己的亲生骨肉也怀疑,有损曹门家风。甄洛本来就比曹丕大5岁,这时曹丕33岁,甄氏38岁,已是人老珠黄,对曹丕早已失去吸引力。此时曹丕身边已有几位美女,再加上汉献帝刘协的两个女儿。最终,比甄洛小两岁且颇有心机的郭女王,用尽心计当上了皇后。

  原来,曹丕没有称帝之前,他的父亲曹操在究竟由曹丕还是他的弟弟曹植称帝的问题上也曾一度犹豫不决。论才华,曹植要高于哥哥曹丕。而论权计,曹植则不及曹丕。在这关键时刻,郭女王积极为曹丕出谋划策,“后有智数,时时有所献纳。文帝定为嗣,后有谋焉”。郭女王当上皇后,又在曹丕面前大说甄洛的不是。受人诬陷而心情郁闷的甄洛,少不了发些牢骚。为了抒发自己心中的郁闷之情,甄洛写下了一首名为《塘上行》的诗作留传于今,全诗基调非常凄楚,十分真切地反映了她入宫后由宠到衰的悲惨境遇。诗中写道:

  蒲生我池中,绿叶何离离。岂无蒹葭艾,与君生虽离。

  念君去我时,独愁常苦悲。想见君颜色,感结伤心脾。

  念君常苦悲,夜夜不成寐。莫以豪贤故,弃捐素所爱。

  莫以鱼肉贱,弃捐葱与薤。莫以麻枲贱,弃捐菅与蒯。

  倍恩常苦枯,蹶船常苦没。教君安息定,慎莫致仓卒。

  与君一别离,何时复相对。出亦复苦愁,入亦复苦愁。

  边地多悲风,树木何搜搜。从君致独乐,延年寿千秋。

  谁知她的这首诗却引来了杀身之祸,曹丕听了甄洛对自己不满的牢骚话,顿时大怒,于221年赐甄洛自尽,时年40岁。甄洛死后,安葬在邺城。郭皇后怕甄洛鬼魂向阎王告状,于是下令在安葬时把甄洛的头发披在脸上,用糠塞住她的口,叫她的魂魄无法控诉冤屈。这样使这位高贵美丽的绝色佳人落得死后披发覆面、以糠塞口的悲惨命运。

  226年,魏文帝曹丕死去,皇太子曹睿即位,是为魏明帝,追谥生母甄洛为“文昭皇后”,并立寝庙祭祀。
第15章 晋武帝司马炎皇后杨艳


  杨艳,字琼之,弘农华阴(今陕西省华阴)人,晋武帝司马炎的皇后,魏国的贵族杨文宗之女,姿容美丽,性狭隘。谥“武元”,故称“武元杨皇后”。

  杨艳是曹魏时期通事郎杨文宗的女儿,由于母亲赵氏早死,父亲杨文宗另娶他人,杨艳只好寄居舅父赵俊家。她才貌俱佳,少女时有人为她看相,说她乃是“极贵”的后妃之相。后来司马昭听说杨文宗有个贤淑的女儿,于是为长子司马炎聘杨艳为正室。魏元帝咸熙二年,司马炎建立晋朝,称晋武帝,册立杨艳为皇后。杨皇后为司马炎生下了3子3女:毗陵悼王司马轨、晋惠帝司马衷、秦献王司马柬、平阳公主、新丰公主、阳平公主。

  在杨皇后的3个儿子里,长子司马轨早逝,次子司马衷天生弱智,三子司马柬则聪明伶俐。按理来说,司马衷既是白痴,皇位就应该传给同为嫡子的司马柬了。但是杨皇后却坚决反对,说必须立长,非要司马衷做太子不可。她自然知道白痴皇帝可能带给国家的恶果,但是作为母亲,她却觉得自己对于儿子的天生白痴负有很大的责任,因此,她一定要拿最好的一切补偿给司马衷不可。再加上武帝司马炎偏偏在这方面与杨皇后颇有同感:他也是长子,却从小不得父亲司马昭的欢心,所以,他就将司马衷当作是当年的自己一样,也希望给予他补偿。于是夫妻同心,其利断金,不管群臣怎么争辩,白痴司马衷还是在9岁时坐上了太子宝座。

  然而,白痴肥胖的司马衷在儿时看着可能还有几分可爱可怜,然而渐渐长成之后,却蠢得无以复加。有一次,他听说民间发生了饥荒,有不少百姓都被饿死了,居然瞪着眼睛问左右侍从:“他们怎么会饿死呢?没米饭吃,可以吃肉粥嘛!”司马衷的“独到见解”令朝野一片哗然,就连他自己的老师卫瓘都不愿袒护他,当着晋武帝的面说皇帝的宝座“可惜”。司马炎也渐渐觉得自己当初的决定失误,想要改立太子。杨皇后闻讯后却勃然大怒,指责司马炎不遵“立长”的“古制”,坑害儿子。司马炎迫于后院大火,只得罢休。

  如果说杨皇后立储犯了大错,在为白痴儿子选老婆的事上,她更是大错特错。晋武帝泰始八年司马衷13岁,到了选太子妃的年龄,晋武帝拟立瓘卫的女儿为太子妃,然而杨皇后却坚决反对,非要立大都督贾充的女儿不可。原因是贾充的老婆郭槐送了大量金银珠宝给杨皇后以及她的亲戚侍从。司马炎虽认为贾充之女性妒、貌丑,可是却经不住杨皇后苦苦相求而最终以贾充之女贾南风为太子妃。贾南风生性嫉妒,太子宫中其他姬妾怀孕,都被剖腹杀死。晋武帝大怒,准备废去太子妃贾氏,杨皇后又代为求情,说:“贾充有功晋室,贾南风年轻不懂事,虽有妒杀之罪,看在她父亲的面上,不可废掉她。”在杨皇后的庇护下,贾氏才没有被废。

  在贾南风入宫的第二年八月,司马炎大规模征选美女。由于武帝广纳后宫,又在灭吴后把吴后主孙皓宫中5000名美女收进宫中,致使武帝每每流连,冷遇了杨皇后,所以杨皇后心中极为不满。有一次,武帝诏令天下送名门之女进宫以作挑选,杨皇后不想让这些美女进宫夺宠,于是只取其中皮肤白皙的,美艳绝伦的一概不选。其中有卞氏女,武帝一见倾心,可是杨皇后却令其归家。为此,武帝亲自请求杨皇后让卞氏留下,杨皇后却以卞氏女三代为魏后,如今只为妃嫔怕是委屈了她而拒绝。结果,武帝大怒,决定亲自挑选,因而纳了不少美女为妃嫔,其中有一位胡贵嫔很受武帝宠爱。

  杨皇后眼见武帝多内宠,气恨交加,很快便抑郁成病倒下。这位胡贵嫔非常有意思,被司马炎选中的时候,嚎啕痛哭。旁人制止道:“小心被皇帝听见。”她回答说:“我死都不怕,还怕什么陛下!”后来她在皇帝面前也照样如此,司马炎从来都听不到她的一句好话。然而司马炎却是越骂越精神,反而对她专宠,给予她仅次于皇后的待遇。晋武帝泰始十年,杨皇后病危,害怕晋武帝立胡贵嫔为皇后,便把堂妹杨芷推荐给武帝,希望在自己死后立杨芷继承后位,武帝答应了她的请求。泰始十年秋,杨皇后去世,终年37岁,被安葬在峻阳陵。
第16章 晋惠帝司马衷皇后贾南风


  贾南风,平阳襄陵(今山西襄汾)人,西晋惠帝司马衷皇后,又称惠贾皇后。其父是西晋的开国元勋贾充。贾南风其貌不扬,生性残酷,惠帝黯弱无能,贾南风大权独揽,将朝廷完全置于自己控制之下,终于引发了“八王之乱”。大一统的中国,从此陷入了300多年的分裂割据局面。

  丑恶之女入选皇宫

  晋惠帝之皇后贾南风据史书上形容,她“丑而短黑”、“短形青黑色,眉后有疵”,而且性格好妒,为人精明凶悍。但偏偏就是如此之人却名正言顺地被迎娶进皇室后宫,成为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又黑又丑的皇后。

  贾南风之所以能被晋皇室选中,成为当时太子司马衷的太子妃,不是因为她的貌美贤惠,也不仅是凭借高贵的门第,更重要的是依靠其父及荀勖等人的计谋。贾南风的父亲贾充,是西晋的开国元勋。司马氏夺取曹魏朝中的实权后,贾充成为司马昭手下的心腹,是一个凶恶的打手。魏主曹髦对司马氏的篡位野心忍无可忍时,他指使部将杀了魏主,对司马氏立下大功。后来又参与定策篡位。司马氏代曹为帝,建立西晋王朝后,贾充官拜车骑将军、散骑常侍、尚书仆射,被封为鲁郡公。贾充为人谄媚邪佞,仗着当初杀过曹髦,后来又帮着司马炎做了世子,如今做了皇帝的司马炎对他的宠信,便与临淮公荀觊、侍中荀勖等人结为党羽,经常受到一些正直大臣排挤。

  泰始七年七月,晋武帝司马炎根据侍中任恺等人的建议,任命贾充都督秦、凉二州军事,速率大军荡平叛乱。秦、凉二州位于今甘肃、宁夏一带,贾充不愿前往,但皇命难违。正在不知所措之时,其同党、好友侍中荀勖给他出了一个主意。荀勖说,皇上正为太子司马衷选太子妃,如果设法让太子娶贾充的女儿为太子妃,便可以免除这趟苦差事。其实荀勖是害怕贾充离京,自己势小力孤,没有依靠,所以才自告奋勇愿为其说媒。这对贾充来说也是一件大好事,既可以免除出征,在朝廷中又有了靠山,因此千恩万谢拜托荀勖去活动。这一边贾充又马上指使夫人郭槐用重金买通司马炎的皇后、皇太子生母杨艳,以及皇后身边的贴身近侍,让她在宫中制造舆论,说贾充的女儿如何贤惠。郭槐还给皇后送上厚礼进行贿赂,杨皇后是个非常愚笨的人,收得彩礼,满心欢喜,又听得近侍常在旁说贾家女儿何等贤惠,便不分真假,一个劲地在武帝面前夸奖贾家女儿何等贤淑,坚决主张纳为太子妃。武帝说:“朕闻贾妻生得黑短且性妒,女儿们与她相似,再说贾家没有儿子,说明人丁不够兴旺,纳贾女怕是不妥。人说卫瓘之女身长貌美,而且卫家世代忠良,子孙蕃盛。两家相比,还是纳卫女为是。”两人各持己见,互不相让。于是,杨皇后请武帝找些大臣商议一下再说,武帝只好答应。第二天,武帝设宴召一些宠臣来为太子议婚。其中荀觊、荀勖等都在座。几个人早已串通一气。荀觊向司马炎说:“贾充女姿德、淑茂,可以参选。”荀勖说:“充女才色绝世,若纳东宫,必能辅佐太子,有后妃之德。”几人一致认为将贾家女纳为太子妃最为合适。武帝这才订下这门婚事。就这样,贾充之女贾南风便应诏纳进皇宫,立为太子妃。

  凶狠毒辣铲除异己

  贾南风虽是女流,但她善于钻营,精于权术,历史上写她“妒忌多权诈”,使得司马衷既害怕她,又受她的诱惑,喜欢她。贾南风不仅外貌丑陋,而且心灵更丑陋,她生性奇妒,而且心狠手辣。入宫为太子妃后,把太子司马衷看管得很严,其他妃嫔都不敢接近太子。东宫妃妾只要有人怀孕,一旦被贾南风发现,他便立即杀掉,而且亲自动手,毫不留情。有时甚至以戟刺怀了孕的姬妾,胎儿随即堕了下来。司马炎知道后,怒不可遏,决定把她废掉,武悼皇后杨芷(杨皇后杨艳的从妹)劝司马炎说:“贾充是国家的有功之臣,贾妃是他的亲女儿,不能因为妒忌的小过,就掩盖了他有功于国家的大德啊。”武帝身边的一些只顾自己私利的奸臣也拼命为贾南风辩解,说:“太子妃年少不懂事,妒忌是女人常情,随着年龄的增长,自会改过。”武帝素以仁慈宽厚着称,于是没有再提废太子妃另立之事。

  晋武帝和朝臣们对太子司马衷的才识和能力,是很了解的,但却不承认,因为一旦承认就等于承认自己在立太子的问题上实属可笑、荒唐。为了堵住大臣们的嘴,他们还专门演了一出测太子智力的把戏。贾南风怕暴露出丈夫的无能,即想出一条让外人替太子作答案的诡计,才算蒙混过关,使皇太子得以保住了太子位,并顺利取得皇位。

  太熙元年四月,晋武帝去世,太子司马衷即皇帝位,是为晋惠帝。晋惠帝下诏,立贾南风为皇后,立儿子司马遹为皇太子。尊杨芷为皇太后。由于晋惠帝痴呆,无法总理朝政,大权落入大臣杨骏之手。

  杨骏是晋武帝的皇后杨氏之父。晋武帝自太康灭吴之后,天下无事,遂不再留心朝政,整日沉浸在酒色之中,朝中一切事务皆依赖后党杨氏。此时杨骏、杨珧、杨济位居三公,时号称“三杨”,可谓权倾一时。为此,尚书褚契、郭奕曾上书晋武帝,说:“骏小器,不可以任社稷之重。”武帝不以为然。司马衷即帝位,任杨骏为太傅,做辅政大臣,凡朝中之事,杨骏均要过问。这下皇后贾南风不甘心了,当初自己情愿嫁给一个白痴,为的就是有朝一日攫取朝廷大权,参与朝政,然而她的企图屡为杨太后、杨骏抑制。一味专权的杨骏与权欲熏心的贾南风之间形成了不可调合的矛盾。经过激烈的明争暗斗,贾南风终于在永平元年三月借汝南王司马亮和楚王司马玮之手,诛杀了太傅杨骏及卫将军杨珧、太子太保杨济等,“皆夷三族”。之后,贾南风又废皇太后杨芷为庶人,徙于金墉城,第二年迫害致死。这一系列的宫廷政变最终导致了八王之乱。事变后,汝南王司马亮为太宰,和太保卫瓘一起辅政。司马亮颇专权势,卫瓘当年曾经奉劝司马炎易太子,贾后早有怨恨,此二人执政,又使贾南风无法插手朝政,于是同年六月,她又以惠帝诏令为名,利用楚王玮捕杀司马亮和卫瓘。接着便翻脸无情,把责任全部推到司马玮身上,以“司马玮矫诏”,擅自杀戮大臣为罪名,仓促逮捕司马玮并斩杀了他。

  贾南风擅政期间,荒淫无度,贾、郭(贾后母郭槐)两家恣意横行,贿赂之风盛行,政治昏天暗地。她暴虐无度、监杀无辜,引起长达16年之久的八王之乱,使皇族内部互相残杀,造成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乱世之秋。

  陷害太子惨遭厄运

  贾南风暴风雨般地连扫三重障碍,得以独揽朝权。当朝廷刚刚稳定后,贾南风又把注意力转移到太子身上。太子司马遹是宫女谢玖所生,为司马衷长子,自幼聪颖伶俐,武帝司马炎十分喜爱这个长孙。也正是因为司马遹的聪明机智,促使司马炎最终没有废除司马衷。司马炎在临死前遗诏让司马衷即位后,立司马为太子。惠帝即位后,尽管贾皇后百般反对,还是遵照遗命立司马遹为太子。然而司马遹长大后却很不争气,既不好学,又整天与人鬼混,不务正业,这正中贾皇后下怀。为了实现自己废太子的目的,贾后又密令太子左右侍从故意怂恿、诱导太子进一步放荡堕落,纵声酒色,为罢黜太子制造借口。皇太子在侍从左右的唆使下,更加肆无忌惮,胡作非为。司马遹曾和太监、宫女们在一起开酒肉铺子,他还有一手“绝招儿”,不管是酒是肉,他一提就知道分量多少,而且分毫不差。甚至在东宫开店经商,自为店主,让侍从前来买酒割肉,店主亲自动手卖货收钱。

  贾南风自己没有儿子。元康九年秋天,她把妹妹刚生下来的儿子抱来冒充自己所生,取名慰祖。接着便更加加紧了废黜太子的活动,准备立自己的养子为皇太子。299年十二月,贾皇后诈称惠帝有病,派人召太子进宫。然后派一心腹侍女陈舞迎候太子,请太子饮酒,把太子逼醉。然后把事先准备好的公文和笔纸拿出,说皇上让他抄写一份公文。太子问:“是何公文?”答曰:“这是别人代太子起草的祝福万岁安康的祷文,需太子亲自抄写。”太子由于大醉不辨真假,便照样摹抄下来。其抄写的内容是:“陛下宜自了;不自了,吾当入了之。中宫(指贾后)又宜速自了;不自了,吾当手了之。”贾后拿到这一反书后,派人呈送惠帝。最后,在群臣的竭力劝阻下,贾皇后作主免太子为庶人,将太子幽禁于金墉城。

  贾南风废太子一事,引起了朝中大臣的怀疑。不久,贾后怀孕生子一事和授意伪造反书让太子抄写一事都暴露出来,多数大臣愤愤不平,有人策划废掉贾后,让太子复位。此时,赵王司马伦在其心腹孙秀的策划下,正在实施一箭双雕之计:即先促使贾南风杀了太子,再借为太子报仇杀掉贾南风,这样自己就可以夺取大权。于是,孙秀就散布谣言,说金殿禁卫军将废皇后迎太子复位。贾南风听到风声后十分恐惧,立即派人杀了太子。司马伦乘太子被杀、人心愤恨之机,联合梁王司马彤、齐王司马冏等,经过密谋策划,发动政变,矫诏使齐王司马冏入宫“逮捕皇后”。当齐王司马冏说“有诏书要拿后”时,贾后说:“只有我可以下诏书,你哪里来的诏书?”齐王司马冏也不与她争辩,命人将她绑了,押到堂上。

  此时,赵王司马伦早挟惠帝在此,司马伦向惠帝历数贾后谋杀太子的罪状,逼惠帝废贾后为庶人,惠帝只好照办。随后贾家老少和贾后党羽,皆被处死。贾后被押在金墉城监禁5天后,赵王派人带着将她赐死的诏书,逼贾南风喝下了一杯金屑酒。至此,贾南风这个恶贯满盈的女人就这样结束了她的生命。
第17章 晋惠帝司马衷及前赵国主刘曜皇后羊献容


  羊献容,晋朝时泰山南城(今属山东)人,祖父羊瑾,父羊玄之。永康元年,晋惠帝司马衷贾后被废,羊献容继为皇后。此后数年,西晋政局动荡,她多次被废立。永嘉五年,匈奴汉国攻破洛阳。光初元年,刘曜成为汉帝,封王妃羊献容为皇后。羊献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做过两国皇后的女人。

  五废五立险中生存

  羊献容出身在泰山南城。羊氏家族自汉代以来世世高官,羊献容的祖父羊瑾曾做过宰相,父亲羊玄之做过尚书郎。前皇后——丑陋而凶狠的女人贾南风,把持了朝政,挑起了八王之乱,最后事败被诛,皇后的位置就空出来了。因为羊献容的外祖父孙旂当时任平南将军,投靠了当时手握朝政大权的赵王司马伦。野心勃勃的司马伦急需给司马衷安排一个有利于自己的皇后,以控制后宫,于是立羊献容为皇后。但在羊献容将要入宫之际,却发生了衣服着火的不祥之兆。入宫以后,她的父亲随即“拜光禄大夫、特进、散骑常侍,更封兴晋侯”,后来“迁尚书右仆射,加侍中,进爵为公”。对她的家族来说,自然是得意了,然而对年轻的羊献容来说,这场婚姻注定是不幸的。她的丈夫就是有名的白痴皇帝司马衷,他在史书上最出名的事迹是:天下荒乱、百姓饿死之际,他竟疑惑地问:“何不食肉糜?”因此,羊献容在宫中的生活可想而知。羊献容不是贾南风,贾后与那个白痴皇帝一个丑一个傻,一个狠一个呆,倒是两情相悦,而她自然跟一个傻子没什么共同语言。

  永宁元年,羊献容当上皇后不到一年,赵王司马伦僭位称帝,改元建始。同年,齐王司马冏为河间王部下所杀。此后,东海王与河间王、成都王长年混战。至光熙元年,东海王越先后杀成都王颖、惠帝和河间王颙,奉惠帝之弟司马炽继位,是为怀帝。

  这就是所谓的“八王之乱”。这场祸乱长达16年之久,不仅令晋室元气大伤,更使生灵涂炭。都城洛阳及关中是主战场,受害尤其严重。单单灭赵王伦一役,就“自兵兴六十余日,战斗死者近十万人”!由于边防废弛,诸王混战中又引胡人参战,所以杂居北方的胡人乘时而起,最终覆灭了西晋。

  羊献容无可避免地卷进了这场毫无廉耻与仁慈可言的同室操戈、骨肉相残的闹剧。孙秀当政时,随着当政诸王在洛阳城里像走马灯一样地轮换,羊献容竟然先后被五废五立。

  永兴元年二月,成都王颖“表废皇后羊氏,幽于金墉城”。当年七月,东海王越等讨伐颖,右卫将军陈眕入洛阳,宣布大赦,复后位。八月,奉河间王颙之命,右将军、冯翊太守张方领军入洛阳,废后。十一月,张方挟制惠帝迁都长安,尚书仆射荀藩等留守洛阳,复皇后羊氏。永兴二年四月,时已任京兆太守的张方,再次废后。同年,金城太守游楷之养子昌假称东海王越的命令,从金墉城迎接羊后入宫,以她的命令发兵讨张方。事起仓猝,百官知道被骗后,合力诛杀了游昌。十一月,驻守洛阳的立节将军周权,诈称平西将军,立后。洛阳令何乔杀了周权,再次废后。不足两年间,羊献容如傀儡一般被几个武夫说立就立,说废就废。堂堂国母,就连一个小小的洛阳县令,也能够废掉她。晋室之礼崩乐坏,竟至于此。最惊险的是她险些被河间王颙矫诏所杀,幸亏有人求情她才免于一死。

  光熙元年六月,河间王败逃,惠帝回到洛阳,她又复位了。可是,这年十一月,惠帝被弑,怀帝继位。怀帝给了她一个“惠皇后”的尊号,让她住到弘信宫里,平平淡淡地供了起来。

  异邦封后甚得宠爱

  就在晋王室自己杀得不可开交之时,与汉人杂居的匈奴、羯、鲜卑、氐、羌等民族趁势崛起。匈奴人刘渊先称大单于、汉王,更于晋永嘉三年称帝。其后,他不断派兵攻晋,占领了上党、太原、河东、平阳等大郡,他的侄子始安王刘曜,随楚王刘聪攻洛阳,京师大震。

  永嘉四年,刘渊死,儿子刘和嗣位。不久,刘聪杀刘和而自立为帝。永嘉四年十一月,刘曜再与河内王刘粲以4万军队攻晋,汉并州刺史、汲郡公石勒领军2万会合之,围困了洛阳。各镇无人救应,晋太傅、东海王越又带走4万士兵,搞得洛阳城里“宫省无复守卫,荒馑日甚,殿内死人交横;盗贼公行,府寺营署,并掘堑自守”。在石勒大破晋军,掳杀了一大群晋王公以后,刘曜与石勒会合了汉前军大将军呼延晏27000兵马,于永嘉五年五月攻破洛阳城。洛阳城破对中原晋室江山来说,是一场大浩劫,可是却使羊献容的命运出现了神奇的转机。

  刘曜攻入洛阳,对貌美端庄的羊献容一见倾心,纳为妃子,对她相当宠爱,以至称帝后立她为皇后。羊献容为刘曜先后生下了三个儿子,分别是刘熙、刘袭和刘阐。刘曜因为宠爱羊献容的缘故,甚至废掉了喜爱的前妻卜氏之子刘胤,而以羊献容的长子刘熙为太子。

  羊献容不但貌美而且聪慧过人。一次,刘曜问她:“我比起司马家的那小子如何?”羊献容回答:“这怎么能相提并论?陛下您是开国圣主,他则是个亡国暗主,他连自己跟妻儿都保护不了,贵为帝王却让妻儿在凡夫俗子手中受辱。当时臣妾真想一死了之,哪里还想得到会有今天?臣妾出身高门世家,总觉得世间男子都一个模样;但自从侍奉您以来,才知道天下真有大丈夫。”这一番话确实为羊皇后心底的肺腑之言,说得刘曜感动万分。于是刘曜更加疼爱她了。

  322年,羊献容病逝,刘曜悲痛至极,专门为其修建陵墓。谥“献文皇后”,可谓极尽哀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