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梵高失去左耳的男人,和支持了他一生的男人

 方竹云天图书馆 2017-12-17

作者:大葵花哈士奇 

编辑:Calo


如果有什么画家能真正称得上“家喻户晓”,文森特·梵高(Vincent van Gogh)必定是其中之一。但梵高对此毫不知情——他的声名大噪和影响深远,统统发生在他去世之后。

生前,他在一封信中这样写自己:“大多数人是怎么看我的?一个无足轻重的人,一个怪人,还是一个难以相处的人呢?可能我就是一个在社会上毫无立足之地、比最轻贱的人还要落魄的无名小卒吧。”

“没关系。”他写道,“假设确实别人是这么看我的,那我想让人们在我的画作中看到,这个无名怪人的皮囊下,有着什么样的一个灵魂。”

至少有两个男人在梵高生前触碰过这个怪人的灵魂。人们提到梵高短暂和充满悲剧色彩的一生时,总是绕不开这两个人:梵高的弟弟提奥(Theo van Gogh)和画家高更(Paul Gauguin)。


“我亲爱的提奥”

在现存的800多封梵高信件中,有超过650封信是梵高写给提奥的。其中写最早的一封时,梵高才19岁。这样的书信往来一写就是18年。在一封封以“我亲爱的提奥”开始的信件里,研究者们得以窥探梵高的部分生活经历与内心活动。

19岁的梵高。图片来源:Van Gogh Museum

在人生的头27年, 梵高基本上是个啥也干不好的倒霉孩子。身为家中的长子,他没少让父母担心。谈了几次让父母大动肝火的恋爱,工作丢了也只得请家人帮忙张罗。在荷兰和英国各地,梵高尝试着各种的工作。刚开始做画商,后来在学校当教师,最后跑去试着当牧师,每次都失败而归,而且一次比一次落魄。

他弟弟提奥却在职场顺风顺水。他是一名颇有成就的画商,一直对梵高支持有加。1880年,一事无成的梵高从教堂离职回家,就连父母都受不了他,认为应该送他去精神病院。提奥看不下去,暗中给钱梵高维持生活之余,鼓励梵高去画画,并用自己的钱资助他去皇家美术学院接受正式的培训。

21岁时的提奥。图片来源:Nationaal Archief Nederland/wikimedia

梵高去了,开始了他的艺术生涯。那一年,他27岁。

过了几年,由于两兄弟距离得近,提奥干脆叫梵高去巴黎与他同住。但兄弟同住时间并不长。“我感到他身体里好像有两个人,一个温和有礼又天赋极高,另一个却自私自利无情无义……”提奥曾经委婉地表示,和梵高一起生活实在太挑战人的忍耐力了。

梵高从提奥住处看出去的景色。图片来源:Van Gogh Museum

当时的梵高很可能已经在遭受精神病的折磨,他的性格变得越来越古怪,而且难以与人相处。但兄弟情谊毕竟战胜了摩擦,两人以和好告终。尽管后来梵高离开了巴黎,但兄弟二人依然书信不缀。而直到梵高生命的最后,提奥都没有停止过对梵高的关心与资助。梵高从颜料置办到生活开销,几乎处处都依赖提奥。

在提奥的介绍下,另一个在梵高艺术生涯中举足轻重的人——保罗·高更——也进入了梵高的生活。


让梵高失去左耳的人

1887年,梵高在巴黎通过提奥认识了保罗·高更。这位印象派画家随后成为梵高最在意的朋友之一。

他们对彼此的艺术都很欣赏,还曾特地交换了画作。梵高很敬佩高更,觉得高更的艺术有一种超前性,自己可以向高更学习;高更一方面很欣赏梵高的《两朵向日葵》(Two Sunflowers),另一方面认为提奥将会是自己在艺术界发展的一大助力。这两个当时都还没出人头地的画家,惺惺相惜地成为了好朋友。

一年后,厌倦巴黎大城市生活的的梵高移居去了法国南方的阿尔勒(Arles)。梵高租了一个房子,称它为“黄房子”(Yellow House),并打算以此为基地,设立一个艺术家社区(“Studio of South”)。

梵高1888年的画作《黄房子》,1888年,图片来源:Van Gogh Museum

他写信邀请部分艺术家朋友,但最终欣然前来的,只有高更一人(尽管前提还是提奥同意给高更提供路费和部分报酬)。好友的到来让梵高满心期待,他费尽心思,画了很多作品来装饰房子。一系列现在著名的画作就在这段时间问世,比如向日葵系列。高更则带来了一卷20米的黄麻帆布,两人开始一同作画。

如果说提奥与梵高的兄弟之爱是在书信中流露的,那么高更与梵高的火花则在画作中可见一斑。梵高和高更都热爱自然,在艺术上也都喜欢灿烂的色彩和简明的线条。在黄房子同住的日子里,两人不断地画了相同或类似的主题,如花朵、乡景和人物。还画下了对方作画中的样子。

高更画的《梵高画向日葵》。图片来源: Van Gogh Museum

梵高画的高更肖像。图片来源:Van Gogh Museum

然而,艺术理念上的分歧成了让这对好友频频争吵:梵高倾向于写生的方法,认为应该面对着景物、人物来描绘,而高更则偏重于艺术的抽象性,认为应该从回忆中留下的景象作为下笔的出发点。他们各持己见,谁也没办法说服谁。最终由于争吵不断,高更扬言要离开阿尔勒。

有一回,高更和梵高一起画一位咖啡店的女主人,除了笔触和对色块的运用有共同点外,呈现出来的效果却仍然十分迥异。左:高更《阿尔勒的夜间咖啡店》;右:梵高《Ginoux女士》。图片来源:wikipedia;METs

1888年12月23日,和高更的又一次争吵成了压倒梵高的最后一根稻草。高更称极度愤怒的梵高情绪失控、拿了一把剃刀威胁高更,最终以他自残左耳结束。另一些历史学家则推测,是高更在自卫中用剑割伤了梵高的耳朵,而梵高为了保护朋友保持沉默。

无论当时事实如何,与高更的这场争执让梵高的精神崩溃,情绪状况变得更加不容乐观了。震惊而恐慌的高更当夜就赶忙离开了黄房子,并且于次日通知提奥此事,然后迅速离开了阿尔勒。他再也没有见过梵高。但二人的友谊并没有以此告终——尽管在黄房子不欢而散,高更和梵高后来仍然保持着友好的通信。

直到两年后,梵高自杀。


自杀的天才

割耳闹剧结束后,梵高到圣雷米的精神病院呆了一年之久。到1890年,本来生活总算有了些起色。这一年,梵高的画作终于开始引起了一些人的注意。提奥很高兴,赶紧将10幅自家兄弟的作品递去参加了法国学院沙龙一年一度的展览盛会。

提奥的儿子也出生了,并以梵高的名字——文森特——为儿子命名。梵高来拜访的时候,提奥迫不及待地拉他到摇篮边,兄弟两人看着熟睡的宝宝,眼中泛起了泪光。梵高高兴地画了一幅画送给跟自己同名的侄子,早春开花的树象征着繁盛的生命力。

梵高1890年的作品《杏树花开》。图片来源:Van Gogh Museum

当时也许谁也没想到,能画出如此生机盎然的画作的人正在走向死亡。5月,梵高搬到了一个叫瓦兹河畔欧韦的市镇,并自觉地入住到了一个精神病院。那一段时间,他得知提奥家可能出现经济危机,这让大多数时候都依靠提奥的资助生活的梵高变得愈发痛苦,焦躁不安。

7月27日,梵高拿着一把左轮手枪,独自走到麦田中,对准胸膛扣下了扳机。子弹被肋骨挡了一下射偏了,没有马上终结他的生命,失去了意识。在麦田中昏迷一阵子之后,梵高再次醒来,寻找手枪无果后,他蹒跚地回到了他的住所。

闻讯的提奥大惊失色,马上赶到他身边陪伴他。大约30个小时后,梵高在痛苦的折磨中死去,年仅37岁。 提奥看着梵高一点点咽气、身体渐渐变冷,内心的苦涩与崩溃无以言表。

保罗·加塞《临终床上的梵高》。图片来源:Paul Gachet/wikimedia

听说梵高自杀消息后,多位艺术家纷纷向提奥致信表达惊诧与哀思。只有昔日朝夕相处的高更,没有对梵高的死感到特别意外。“不管人们对他的死感到多哀伤,我并没有特别悲痛,因为我早就预料到了。我知道他苦苦地挣扎,想要与自己的疯狂抗争。死亡对他而言反而是好事,他终于不用再被折磨了……

“如果他能看到那么多人为他致哀,他当初就不会想要寻死了。”提奥则在写给他母亲的信中说。不知道如果梵高没有死去,会觉得他这个“朋友”和自己的兄弟谁说得比较对?

8月1日,悲痛中的提奥提笔写信给妻子:“……就这样一切都结束了……我很想念他(梵高);所有的东西似乎都无时不刻不令我回想起他。”经受不住兄弟去世的巨大冲击,罹患麻痹性痴呆的提奥在仅仅6个月后也与世长辞,时年33岁。

1903年,贫病交加的高更则在希瓦瓦岛逝世。和为他失去耳朵的梵高一样,高更直到死后才开始扬名。

在梵高多年穷困潦倒、身心备受折磨的生活中,提奥一直是梵高最重要的家人、朋友和支持者。而高更是梵高在艺术创作上的重要交流对象,彼此的赏识让梵高很高兴,高更的出现也给梵高一直压抑的生活中带去了一点欢跃的气息。在梵高短暂而灿烂的十年艺术生涯里,提奥和高更也许比谁都更靠近,梵高那融在画作中的、当时几乎无人在意的心灵。

梵高1889年创作的《自画像》。图片来源:Musée d'Orsay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