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ience:做科研时掌握的技能是一生的财富

 解螺旋 2020-08-27

作者:麦子(转载请注:解螺旋·医生科研助手)

你想离开科研去做别的工作,总会遇到三姑六姨作不可思议状曰:小Y啊,你都研究XX有十来年了吧,就这么扔掉那十几年的青春多浪费啊~

你才浪费=_=那十几年的科研经历所学到的东西,大多都内化成你的固有能力。有些表现出来成你的行为习惯,有些没表现出来,只是看你会不会转化而已,哪有这么容易扔掉呢。

Science杂志邀请了几位PhD,谈谈他们离开实验室之后,如何把当初的科研技能转化成新的工作技能。

学习新领域

Kenneth Gibbs Jr.,美国国家普通医学科学研究院,培训、人力发展及多样化部门,项目总监

学习新领域的技能是我在读研究生时get到的,现在我在别的领域管理科研基金,仍受益匪浅。我读研时,对干细胞和相关的调节信号很感兴趣。但那时我没有任何干细胞背景,所以要读很多很多的文献,钻研很多陌生术语,找到一点感觉之后,还要找本领域有经验的人交谈,来打磨自己的知识。

当我转去做政策研究,我便对影响博士、博士后事业的因素很感兴趣,以及它们在不同种族、民族、性别中的区别。同样,这也意味着我要埋头读相关的文献,又是一堆不熟悉的术语,然后找人交谈。学习的领域变了,但方法和过程没变。

一个比较纠结的问题就是,学习的时候要不要向人求助。有时候我们会担心自己问了问题就显得不入流,尤其当你处于一个边缘群体时。我是个黑人,做科研的黑人,时常感觉到这个问题的尖锐。但仍要克服畏惧心理,学会问问题能节省很多时间,提高效率。我后来一次一次地感受到,如果求助的话,人们其实很愿意帮你的。

简明地交流

Christopher Stern,L.E.K咨询公司,生命科学顾问

我博士、博士后时期的课题和导师都强调,交流是一种重要的技能,不管是在科研领域还是在其他领域。只有当实验和结果能被有效交流时,科研人员们才会认为它们是优雅的,有转化价值的。申请基金时,研究者必须清楚阐明项目逻辑,以及将来的实验计划。提交供同行评审的文稿或作Presentation时,他们又必须高效地总结数据,来向同行们介绍自己的假设和结果。

现在我是一名策略顾问,每天工作要用到的核心技能仍然是书面和口头交流,只不过工具和风格变了。在L.E.K.,我们交流工作方法、结果、建议的媒介通常是PPT。我们要尽量在一张幻灯片中谋取“简洁”和“全面”的平衡。顾问工作的节奏很快,死线很近,同事很忙,于是简明的口头交流就非常重要。我的团队要在一个一小时的会议上,向挑剔的客户阐明并维护我们的策略,事关几百万乃至几十亿美元的商业策略;或者,我只有2分钟时间在电梯里就某个分析方法的优势说服管理总监。

在这份工作中,成功决定于清楚、简明、有说服力的口头交流。

管理时间

Sheila Cherry,Fresh Eyes编辑公司总裁兼高级编辑

做博士后时我就发现,我需要好好分配一下我的时间,才能驾驭各种长线短线任务。我养成了一种习惯,就是每天一大早都要写下当天该完成哪些任务,或某个任务中的哪些步骤,然后分配好一天的时间来最大限度地利用。比如,我可能要在去检查动物之前就开始做某个实验,或在参加研讨会之前回到实验室做另一个实验。

现在我是一家编辑公司的老板,不得不戴上更多更复杂的头衔——编辑、总监、客服代表、营销员、作家、老师、簿记员,所以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小心翼翼地维护自己的效率,比以往更为重要。我仍然在每天早上给当天的任务列个表,每周也有个总规划。此外,我还给某两三个任务优先权,在回复Email之前就要处理好(我最近在我Email的签名栏注明,只在一天的某个时间段回复邮件)。没有规划的话很容易就陷在邮件里不能自拔,规划好了,就能避免把自己最有效率的时间段(尤其是早餐之后)浪费在不需要花太多精力的任务上。

拆解复杂问题

Jennifer Reininga-Craven,杜克大学医学院,研究发展副主任

把复杂的问题概念化,包括把它们的基本元素解构出来,再建立新的概念,并提出一系列合理的解决方案。这种能力,不管是在我以前做遗传学研究时规划实验,还是现在做研究发展专家编辑基金,都使我左右逢源。

做博士后时,我要提出一个研究方案,来调查新的实验环境下酵母菌的表型变异。我首先要明确实验设计的变化有多微妙,如细胞密度,实验周期,菌龄等,如何发生作用,影响表型。然后,我才能用这些信息来设计实验,得出原本可能会被忽略的有意思的实验结果。

现在我编辑基金,我得先对该研究的领域有个总体的了解,接下来要明确对该研究最有利、最合理的元素是哪些。此后,我才能帮助研究者把逻辑进一步加强,比如建议他们加上更有说服力的信息,或圈出那些累赘的、容易让评委困惑的论述。

跟各种听众互动

Kyle Nakamura,Illumina公司,现场应用科学家

作为现场应用科学家,我要跟各种性格、气质、背景、专业水平的客户合作,有时候还会有各方人士同处一室的情况。我能驾驭这种场面,正是因为我有经验把自己的交流风格跟各种各样的听众相调谐。

在研究生时期,我不放过任何一个能锻炼交流能力的机会:指导新生,参加院外研究组联会,给学院录取工作、院系活动打下手。做博士后时,上头要建一个核心设施我也去帮忙,跟各种学科的学术客户合作。

我也花了很多时间锻炼学术外的交流技巧。我给学武术的学生做指导,向各种群体提供志愿帮助,包括高危青年和监狱中的囚犯;参加各种形式的科普活动和朋辈心理咨询。

对那些需要锻炼交流技能力的博士生和博士后,我强烈建议大家离开你的小窝窝,在学术圈以内和以外都多找找机会。

批判性思维

Joshua Hall,北卡罗莱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科普及科研后教育项目主任;Hello  PhD播客创始人及主持人

作为一名科研人员,你掌握了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技能,找到症结所在,提出正确的问题,然后收集合适的数据,一步一步引出解决方案。即使我现在离开生物医学研究实验室7年了,仍然在用这些技能。

我经营的教育项目,旨在改善科学界的公平性和包容性,同时为科研和公众建立联系。在有限的时间和资源里,一定要确保我们投入的每次努力都能打在靶子上。评估教育项目跟在实验室里做研究没有太大区别。你找到一个问题,它就成为你的理由,来鉴定一个项目为什么是对时间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你提出假设,为什么这个项目会有影响力,如何产生影响力。你得想想哪些数据最适合用来评估你的假设,又是什么方法能最好地收集那些数据。然后你分析那些数据,根据结果对项目做出判断。在走上现在的岗位之前,我在实验室待了近十年,那些数据收集和分析能力简直成了我的第二天性。

参考资料:Transferring skills beyond thelab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