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善堂马宝琳:行医就是手艺人的活

 巨蟹名月 2017-12-17

原载:经济日报

我从小耳濡目染学习中医,后又学习西医,1995年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临床医疗系,工作后师从我国著名心血管专家胡大一教授。行医近20年的最大感受是,医生要追求工匠精神,行医就是手艺人的活。本文由治房颤不射频的北京行善堂中医诊所创始人马宝琳原创,转载必须保留版权信息。

手艺人都有共同的特征:个性化手工生产、痴迷钻研和追求精益求精、受人尊重。其中个性化手工生产是手艺人的行业特点,痴迷钻研和追求精益求精是核心,这就是国家倡导的工匠精神。医疗的供给侧改革,核心是呼唤医生的匠人精神。

现实中,有的医生看起来更像是流水线上的工人,越来越依赖仪器设备而忽视了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基本上要根据物理化学检查和指南来看病,比如:碰到胸疼患者,先做心电图,发现有心肌缺血,然后做造影,造影发现冠状动脉有75%以上的狭窄,诊断明确,符合放支架的指征,然后放支架,并根据指南给予ABCDE治疗(ABCDE是规范的治疗方案,也叫临床路径),治完后出院。

按照诊疗规范和临床路径来治病,本来是为了保证医疗质量,是好事儿,但也有副作用,这个副作用就是让医生失去了思考能力。

上述的患者,放了支架后还疼,但又没有血管狭窄怎么办?还有很多患者,有像冠心病的胸疼胸闷的症状,但冠脉造影没有血管狭窄,多项检查也正常,这类患者的病痛是真实的,如何解除他们的病痛?这类患者很多,指南上没写怎么治,流水线解决不了,这就需要匠人精神,仔细去研究、探索解除病人的痛苦。

我从1999年就开始研究这类病人,为什么要研究呢?因为看到患者难受,按照指南给人家治不好病,自己觉得丢人。经过15年坚持不断的研究探索,我发现心脏交感神经在心脏病中起着非常巨大的作用,但我们现在的常规治疗只是关注血管,而忘记了神经;我也发现标准化应用的西药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比如患者伴随着失眠,西药只能给安定类的药物,但失眠有晚睡、早醒、多梦,多梦有噩梦和不是噩梦,这些不同的失眠表现按照中医辨证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我用中西医结合的理论,成功研究出了以心脏交感神经节生物阻滞术(简称:生物针)和八大汤方为核心的治疗方案,治疗房颤、心脏神经症、早搏、阵发室上速、单纯气短和血管狭窄<75%的冠心病等,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现在我创办的行医堂心脏专科就是专门治这几个病,患者满意度高。尤其是治房颤,不用做射频,效果比射频还好。当一个手艺人,就要拿出让自己陶醉的作品;当一个医生,就要把病给人家治好。这些年,我的头发白了一半,但看到患者满意的笑容,值了!

不单是心内科这样,其他科室也这样;无论西医还是中医,针对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同一种病在不同的人身上,也是不一样的,行医这个手艺活儿,必须在指南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治疗。

在行医的过程中,医生的痴迷和精益求精追求的是一种境界。古代的中医针灸高手,扎针都讲究辨证、运针、行气,讲究子午流注和灵龟八法,通俗一些讲,就是要分清经络脏腑到底哪里有病,是虚还是实、是寒还是热?同样一个穴位是上午10点效果好,还是中午12点效果好?是要补还是泻?总之,就是非常讲究!讲究的结果是有效!而现在很多针灸医生,扎针和栽葱一样,噗噗噗捅进去拉倒,效果当然就不一样。本文由治房颤不射频的北京行善堂中医诊所创始人马宝琳原创,转载必须保留版权信息。

俗话说,不疯魔、不成活儿。手艺人的成长有三个层次:工匠、匠人、大师。小学徒的时候动手多、动脑少,模仿多、创造少,基本就是工匠,相当于主治医师;工匠不断追求精益求精,经历了疯魔阶段,手艺更有进境,有独特见解,有超凡技艺,就是匠人,相当于主任医师;有些匠人完成从术到道的升华,有了自己的指导思想和方法论,成了一派宗主,就是大师。

手艺人还有一个共性,就是对自己严格要求,不合格的产品首先自己砸烂了,不用别人砸,作为医生也要这样,当然了,医生不是神仙,不能百病皆治、治一个好一个,所以我们行善堂就坚持 “没把握的坚决不治、有把握的就说试试”的理念。

当前,部分医生缺乏匠人精神原因在于,从晚清到新中国建立这100年来的战乱打断了传统文化传承,以前的医学教育过于强调标准化而忽视个性化。加上患者普遍认为医生的手艺不值钱,人们只愿意为药品、大型检查和耗材付钱。

培育医生的匠人精神,关键要让医生的手艺值钱,自古以来手艺人都是市场定价,手艺高就卖得贵,所以,只有让医生看病的手艺值钱,才能让医生沉下心来去痴迷钻研和追求精益求精。建议改革医生薪酬体系,让医生的劳动价值得到充分体现,提高医生的智力服务价格,让医生做一个有匠心、善治病的手艺人。 (北京行善堂中医诊所 马宝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