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灵魂的诉求与归宿

 书蠹之家315 2017-12-17
             灵魂是生命存在的精神层次,灵魂是主宰生命的抽象层次。

          关乎灵魂,许多人不承认,人们只承认肉体,肉体是可见的,具体的。中国古代没有关乎灵魂的说法,在中医中有魂魄的说法,但是也是臆测,带着神秘主义色彩。在儒家的文化中,仁义礼智信是提出来了,但是这些是基于什么而发挥作用的?是精神层次?还是灵魂?修身是肉体之身,还是灵魂与肉体的双重修身?没有言说。道家也没有灵魂的说法,道法自然,这是人们的基本遵循。无为不为,这是人们基本的方法。佛家没有关于灵魂的解释,佛家是明心见性。总之在中国文化的版块上,灵魂从来是淡化的,那么灵魂是不是不存在?灵魂是虚构的吗?
          在现代心理学中,也没有解释灵魂,心理学只是对人的意识,认知,情感,理智等展开讨论。来自古希腊的《灵魂学》才是研究灵魂的,灵魂被看成是生命的本能,灵魂主宰生命,并寻求一种质的存在,既是肉体,也是精神指向,也就是理念信仰。灵魂的安顿之地就是信仰。既然不承认人有灵魂,也就无需信仰,既然承认人是有灵魂的,就自然会寻求灵魂的居所---信仰。
         中国人一般是以道德安顿人生的。据于德。这是具体的现实的安顿,按照这种说法,只要是人按照道德而言行,人生就是井井有条的,合理合法的。但是道德是从何而来?为什么人需要道德?再度追问,道德是实现人的灵魂的工具,人不能为道德而道德,道德的目的是实现灵魂之所以是其所是,也就是说,从灵魂而言,道德还是浅层次的。所以说,灵魂的安顿道德是第一层次,第二层次是信仰。

           信仰与生命的关系,生命为什么要有信仰?


           什么是信仰?信仰就是生命在进程中的认知,认为世界的存在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唯一的,生命于此是息息相关的。基于血缘关系形成的是现实生命最可靠的基点,----家。家是血缘关系形成的,家实现了人的生命在现实世界的最基本的依据,自己是从何而来的?自己的后面是谁?这样生命对自身就有是清除具体的。没有家的人就没有自身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自己是谁的感知。其次是国家民族,这是同一文化形成的社会关系,同一国家民族的人具有认同感,这形成稳定的社会关系,这是生命的外在关系。
         基于人的血缘关系,社会关系之外,是不是就满足了人的精神需求?不是,人还有智慧,认识一切,古人的穷理尽性了命,就是信仰追求。追问自己从本源上从何而来,到何处去?这就是需要信仰。信仰的标的就是自己的生命的起点是什么?终极是什么?这关乎哲学,也关乎宗教。人对彼岸的思考,产生信仰,人对信仰的追求安顿灵魂。这是生命的第二层次,也是生命的本质。基于信仰,超越血缘关系,社会关系,人们在同一信仰中找到新的社团。在宗教上表现极为明显。宗教就是有同一信仰形成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把同一的信仰作为基础,不同信仰的人又称为陌生人。
        生命为什么要有信仰?信仰是生命对自身认为唯一真实 的追求,人把自己认为是唯一真实的东西变成一种文化模式展开,这就是宗教仪式,文化活动,以及各种交流方式。这是生命自觉的行为,也是生命的本质显现。即使是在血缘关系中,不同信仰的人也是有矛盾的,所以信仰是地血缘关系的超越,也是对生命本质的肯定。信仰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所以,人的层次是,第一血缘关系,第二是社会关系,第三是本质信仰关系,安顿灵魂在信仰的层次,安顿肉身在家园民族的层次。在信仰层次形成的新的关系,超越了一般性的社会关系,成为新的超越了血缘关系和社会关系之后的较高的层次,在这样的层次,生命认知自己的灵魂是什么?回应灵魂的追求是什么?并自觉自明地实行灵魂的诉求,这都是生命自觉自愿的。生命在这里才是其所是。

            从人血缘关系,社会关系,信仰关系看生命的本质存在。儒家关乎血缘关系,社会关系之后就没有下文。虽然提出闻道的层次,但是这个层次 是被淡化的。只要的是血缘关系和社会关系中实现生命价值。对生命的本质层次,信仰,灵魂就很少论述。也就是孔子对性与命的层次较少论述。儒家就是在血缘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层次寻求自己价值的。道家超越血缘关系,也超越社会关系,出家,摆脱二者对生命的束缚,追求自由境界。成仙。道家承认仙人是存在的,自己可以成仙。生命是可逆的,可以羽化升天,可以长生不死。这形成道教,道教相信画符可以救助苦难,可以改变现实的困境。佛家对血缘关系进行重新改组,认为血缘关系是前世的缘分偶然聚合,生命苦难是牛马转变,人的生命可能在下辈子变成牛马,人的生命在畜类和人类中可以穿行代替。在社会关系上,佛家主张与人为善,普度众生,人人平等,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生命最终是成佛。
          就上述看,道家相信成仙,可能是接近信仰。佛家的成佛不是信仰,因为佛还是肉身。是世俗兑现。佛家最终修成的舍利子也是具体可感的。儒家没有终极信仰,修齐治平足矣。都是在现实的层次。满足于社会关系,血缘关系。人死之后就变成鬼。祭祖就是对亡灵的祭奠。慎终追远。所以,三教基本不涉及信仰。最接近信仰的是道家。
           基于上述,中国人基本满足于血缘关系,社会关系。对善的追求大于对真的追求。对唯一的真实,许多人不予理睬。所以中国人基本没有超越血缘关系,社会关系,也就没有也不必寻求信仰。因为除肉体具体可感之外,人们不必寻求灵魂,也就不必寻求灵魂的居所---信仰。这在文化的形态上是清晰的。只有超越血缘关系,社会关系,再度审视生命的本质真实,追寻这个唯一的真实,才能发现灵魂,也才能为灵魂而主宰肉体。为灵魂寻求信仰。这是生命的较高层次,也是认识的较高层次。
           满足于血缘关系,社会关系,就无需信仰,因为这二者的关系都是具体可循的。在认识未能达到对上述二者关系的超越时,无需信仰,也就发现不了灵魂。实际上,信仰是认识的结果,也是对自身和世界的本质真实的追寻的结果。不能超越血缘关系,社会关系就看不到灵魂,也就无需信仰什么。只有“具体的需要”和实际的功利。这满足于血缘关系和社会关系。在这二个层次,生命就是肉体,力量和肉体的衰老力量的衰弱,被退休遗忘,因为这个层次是实际的功利需要。在灵魂的层次,没有衰老,没有死亡,只有永恒真实。佛教的心经中似乎在暗示这个层次。不生不灭,无老死,无苦集灭道。儒没有涉及。道家涉及到永恒无限的层次,涉及生命的永恒---成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