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专题调研报告修改版
2017-12-17 | 阅:  转:  |  分享 
  
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调研报告姓名:覃丽莹学号:16610124目录1.实习目的32.实习方法33.概况33.1区位分析43.2历史沿革44.现
状分析54.1清河坊街区肌理54.1.1清河坊街巷肌理较为规整,街巷肌理保存较完好54.2清河坊街区巷道格局64.2.1清河坊街道
布局井然有序,整齐划一64.3河坊街建筑84.3.1独具特色的清末民初中西文化交融的建筑风格84.3.2以典型的江南水乡徽派建筑风
格为主84.3.3建筑风格保存基本完好94.4清河坊文化特色94.4.1街区以五大文化特色为主,文化特色丰富94.4.2文化特色传
承力度减弱,文化特色发展走低115调查分析125.1街区发展满意度调查125.1.1人们对街区发展较满意125.2清河坊经营状况调
查135.2.1清河坊商业环境状况有待改善135.2.2商家经营现状有待提高145.3存在问题调查145.3.1清河坊在目标与定位
存在一定的偏差145.3.2清河坊建筑更新单一145.3.3市井民俗保护文化保护不当145.4保护与开发建议145.4.1明确目标
,准确定位145.4.2立足整体,落实规划155.5对衡阳市南岳古镇松麓历史文化街区的启示156.结语15□报告完成人:覃丽莹、
李雪辉、万赟、杨少平、胡国安、田思、李翠菲□实习时间:2017年11月6日□调查地点: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指导老师:罗凯、李强、
袁佳利、杨楚星、陈驰、贺伟、邹君、曾灿1.实习目的将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通过了解清河坊历史文化街区,感受清河坊历史文化街区的
成功之处,学习在规划设计中历史文化街区在保护与开发在现实中的应用2.实习方法1、实地调研法2、问卷调研发3、访谈调研法4、文献调研
法5、拍照法、观察法、踏勘法6、绘图法3.概况清河坊-----大井巷历史文化街区东起中河路,西至华光路,南起吴山北侧,北至高银巷
,同时间东延伸到元宝街胡雪岩旧居及源丰祥茶号旧址,向北延伸至祠堂巷于谦旧居,总用地面积约1.93万年方米,该街区一期工程自200
0年6月启动保护维设,至2001年10月已基本修缮(修复)完成,并开街投入使用。清河坊兴与南宋,其地商贾繁盛。逮至明清,更趋繁华,
徐渭曾以“八百里湖山知是何年图画,十万家灯火尽归此处楼台”一联赞之。清河坊茶文化、药文化、食文化和众多的百年老字号商铺文化,加上各
种民间艺人及市井民俗的小摊小市,充分体现市井民俗风情特色。3.1区位分析清河坊历史街区坐落于杭州市上城区吴山北麗,南面繁华的延安路
特色商业街,毗邻西湖、柳浪闻莺、城隍阁等杭州著名的风景区图表1区位图3.2历史沿革清河坊历史街区——杭州历史上最著名的街区,
也是杭州目前唯一保存较完整的旧街区,是杭州悠久历史的一个缩影。清河坊的历史起源于南宋。南宋定都杭州,筑九里皇城,开十里天街(今中山
中路)。清河坊因张俊的清河坊郡王府得名。清河坊街在南宋至解放前夕这一带仍为杭城商业繁华带。清河坊兴于宋盛于清,街区现存古建筑大多建
于明末清初,1999年3?月,河坊街面临被拆困境,经过努力,拆迁工程终于暂停了。清河坊从2000年4月8日的时候开始,上城区政府
对清河坊的历史建筑群进行保护与开发,形成以街引商、以街带商、以商兴旅、以旅促荣的良性循环。?2002年10月,杭州清河坊历史街区在
改造与保护工程正式启动一年半之后,正式开街。460米长的步行街浓缩了明清时期杭州的市井风貌,成了市民和国内外游客关注的焦点。经改造
后的清河坊历史街区,正在逐步形成具有浓郁传统气息的文化、娱乐、商业及游览街区。已成为"杭州人常来,外地人必到"之处。它的修复和改造
,为杭州留下了一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4.现状分析4.1清河坊街区肌理4.1.1清河坊街巷肌理较为规整,街巷肌理保存较完好图表2
清河坊街巷肌理图4.2清河坊街区巷道格局4.2.1清河坊街道布局井然有序,整齐划一图表3巷道格局图表格1巷道格局调查表巷道名
称宽度巷道保存情况(质量)道路铺砖巷道环境公共服务设施完善程度大井巷2m良好石板砖良好较完善中山中路4m良好石板砖良好较完善河坊街
3m良好石板砖良好较完善华光路3m良好石板砖良好较完善安荣4m良好石板砖良好较完善中山中路4m良好石板砖良好较完善河坊街3m良好石
板砖良好较完善华光路3m良好石板砖良好较完善安荣巷4m良好石板砖良好较完善4.2.1.1巷道基本保持原状,历史风味浓厚政府政策庇护
。上城区政府对清河坊的历史建筑群进行保护,同时又开发新的街景,依照"修旧如旧"的原则,严格按原有风貌加以保护。4.2.1.2道路环
境良好公共服务设施较完善,垃圾桶数量齐全,间距合适。环卫工人定时定点打扫,路面没有明显垃圾,卫生良好。4.3河坊街建筑河坊建筑风格
主以沿街二进木构架坡顶建筑、多进石库门建筑、西洋风格的水泥砖木建筑、不临街的院落式建筑为主要建筑风格。街区建筑大都保持着清末初马车
时代的规模、尺度和风貌。中山中路以西洋风格建筑为主,?大井巷以传统院落式作坊型商业建筑为主,?打铜巷以传统手工作坊为主,各变,从中
国传统到西洋古典(一层皮),从木构土屋到早期现代主义,从山地民居到街坊石库门,从徽派商铺到江南店坊,琳琅满目。巷弄呈树状盲端状,无
贯穿街坊的巷道。图表4建筑手绘图4.3.1独具特色的清末民初中西文化交融的建筑风格河坊街建筑受风格受皖南文化和浙北文化的共同影
响,独具特色,加之近代建筑形式和技术的影响,使不同时期的建筑风格并列杂陈,街区整齐的巷道格局上规整的徽派建筑体现了河坊街的历史文化
气息,建筑以砖、木、石为原料,以木构架为主,梁架多用料硕大,且注重修饰,还广泛采用砖、木石雕,表现出超高的修饰艺术水平。同时清末传
进的西洋建筑与和河坊街得古建筑意外和谐的共同保留下来,体现了河坊街与外来文化在碰撞中融合。4.3.2以典型的江南水乡徽派建筑风格为
主清河坊都是在真正的古老建筑的基础上修旧的,不是重新建造的仿古建筑,民居,建筑依水势而建,白墙黑瓦,借景为虚,造景为实的建筑风格,
强调空间的开敞明晰。清河坊的建筑多是外墙比较薄,而建筑结构也没有北方稠密。抗冻和抗震不如北方,多数为水泥混凝土结构,石砌结构较少,
多为木构。有雕花窗框,回廊,斗拱,飞檐。4.3.3建筑风格保存基本完好河坊街作为较早确立的历史文化保护街区,它的建筑风格虽然在发
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受到损坏,但由于及早纳入保护范围,在旧城更新中河坊街得以保留传统的徽派建筑风格与特有的早期引进的西洋建筑风格。并在
规划中确定了历史文化街区的性质为传统山商业行街。4.4清河坊文化特色4.4.1街区以五大文化特色为主,文化特色丰富清河坊历史文化街
区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它保留了杭州悠久的历史文脉,积聚了丰富的历史人文遗产,折射出杭州的变迁历史,特别是近现代杭州建筑的风貌特
点。其所涵盖的内容极为丰富,包括建筑、医药、商贸和风俗等的文化,体现了清河坊历史特色街区独有文化特色,同时也是杭州整个城市的历史面
貌的缩影。清河坊的文化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五部分:茶文化、饮食文化、中医中药文化、民间民俗及民间工艺文化、古玩字画和工艺美术品。4
.4.1.1茶文化——以茶会“民间”方式诠释茶文化在旧时茶馆是市井百姓最常去的地方。现如今清河坊老字号茶馆仍然繁盛聚集,有翁隆
盛茶庄、太极茶道、古青茶楼等。每年四月,中国茶都杭州都会举办历史文化底蕴厚重的茶会民间活动,2009杭州茶会在清河坊开幕,以传统
“民间”方式诠释茶文化。天福茗茶茗陶轩茶行4.4.1.2中医药文化——与旅游服务业相互融合清河坊中的老字号中医药馆有着悠
远的历史文化底蕴支撑。位于吴山北麓大井巷,以药店古建筑为基础创建而成的胡庆馀堂古建筑群由晚清"江南药王"胡雪岩创建,现保存完整,清
河坊中的老字号中医药馆又有着现如今政府政策的力度扶持。现清河坊老字号中药铺有胡庆余堂、方回春堂、种德堂、保和堂等,虽然中药铺数量不
多,但却是清河坊一大特色。我们也调查到,杭州是以清河坊中医特色街区为基础,把中医药产业、中医药文化与旅游服务业相互融合,树立了中医
药推广的成功典范。胡庆余堂保和堂4.4.1.3饮食文化特色——聚集杭州特色名小吃清河坊的饮食文化承接杭州饮食文化,但同时又
具有其地方性特有的历史典故等文化,将杭州风味饮食文化、清河坊饮食文化相互融合。代表性面条餐饮状元楼原开设在清河坊的一家没有店名画馆
,状元馆的来历也同同仁堂相类似有一个家喻户晓的典故。万隆火腿也是一家有近一百四十年历史的百年老店,鲁迅先生任教浙江师范学堂时,曾多
次光顾万隆。其他清河坊的知名餐饮店铺还有西乐园、新丰小吃、药膳坊、万隆、景阳观等,同时清河坊吸引了诸多特色小吃商业店铺的入驻。王
润兴酒楼状元馆4.4.1.4古玩艺术特色——依托晚清建筑发展清河坊是杭州唯一一座保存较完好的老城区,历史文化的长久积淀,再加上
它有着全国保存最为完好的晚清工商业古建筑,使得古玩艺术相当别具一格。在这里,对于杭州本地人针对的是古玩字画的销售,其荣宝斋、宝贤堂
、麒麟阁、雅风堂等都是古玩艺术的聚集地,总聚集了古玩十一家,字画十七家,工艺美术品七家,占了总销售额的百分之十。经过走访式调查,也
拍摄到有陶瓷的专业鉴定地。4.4.1.5市井民俗特色——多样新奇,代表地方文化特征这里所讲的市井民俗,包括了老作坊、手工艺、吴越人
家、评谈、说唱、杂耍等诸多内容,内容丰富,最能体现地方文化特征。能够带动区块经济起到对外宣传的作用。清河坊整条街上现有商家总数大概
三百多家,还有街中间的民间工艺亭五十个,大桥底下有一些卖旅游工艺品的小摊等。整条街是以丝绸用品、工艺品和餐饮为主,工艺品和丝绸是主
要利润源,工艺品总共有二十六家,丝绸有二十七家,这两大块占了销售额的百分之二十五左右。整条街上老字号商铺张小泉剪刀、王星记等都能在
此寻得踪迹。木制工艺品亭手工艺品亭张小泉剪刀铺王星记店铺市井民俗图4.4.2文化特色传承力度减弱,文化特色发展走低清河坊
一方面由于现代文化与现代娱乐方式的发展,使得河坊街文化发展受到冲击,河坊特色文化虽然丰富,但一些市井民俗文化渐渐消失,走在河坊街我
们已再难找到评谈、说唱、杂耍,多彩的民俗表演已有销声匿迹之势。另一方面,由于河坊街人口老龄化渐展,新一代受到经济发展的影响另谋高就
,河坊街特色文化在寻找下一代传承人受到严重阻碍,这使得文化特色传承力度减弱。再有文化特色在传承过程中,在特色文化的细节内容部分流失
,造成文化魅力减弱,这使得文化特色发展走低。5调查分析清河坊历史文化街区从拆到被保、从规划施工到开街运营都得到了各界的关注,这其中
有欣喜也有失望,出去主观感受回到事物本身,河坊街有历史遗留的不足,也有现代人造就的失误。从最初的呼吁保护到最后的落实,河坊街的历史
生命得到延续,但在现代的城市空间格局定位中却很难把握。经调查发现清河坊历史文化街区的规划比较完善,巷道格局规划较为整齐,主要分为南
宋御街,河坊街,中河中路、西湖大道、大井巷、高银街、光复路、后市街、华光路、定安路、打铜巷为主要街道。而又由于清河坊不仅仅拥有得
天独厚的文化遗产,更是因为它优越的地理位置,清河坊在保护与开发中都有较完整的规划,且保护资金较为充裕,且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也是清河
坊保护获得的有力支撑。5.1街区发展满意度调查5.1.1人们对街区发展较满意图表5街区发展满意度调查走访过程中,10%满意街区发
展状况,68%的人比较满意街区发展现状,7%的人认为街区发展一般,15%对街区发展不满意,人们对街区发展较满意是因为街区服务设施较
完善,建筑风貌、巷道格局保存较完好,且清河坊自古就是杭州繁华地段,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区位优势突出,客源较充足,客源来源较广,
加上历史文化丰富,底蕴深厚,清河坊的茶文化、药文化、食文化及众多的百年老字号商铺文化,文化丰富多样,市井民俗风情特色丰富市井民俗风
情保留较完整。政府高度重视,规划较完善,资金较充足。另外清河坊在发展过程中清河坊在目标与定位存在一定的偏差,清河坊建筑更新单一,与
表现保护的“原真性”不符,建造式样较为单一。街区保护有其表,却未有其韵。商业经营环境状况较差,商业经营现状较差。街区人口结构老龄化
,消费能力减弱,社区精神和文化认同减弱,这些都是造成街区发展不满的原因。5.2清河坊经营状况调查清河坊整条街上现有商家总数大概30
0多家,还有街中间的民间工艺亭50个,大墙底下有一些卖旅游工艺品的小摊等。清河坊的定位主要是针对以下五部分:茶文化、饮食文化、中医
中药文化、民间民俗及民间工艺文化、古玩字画和工艺美术品。表格2特色商铺数量调查表名称餐饮古玩字画工艺美术品丝绸中医中药店滋
补品数量35111772766同时清河坊也是杭州老字号的集聚地。整条街上总共有老字号21余家,如采芝斋、王星记、义源金店、张小泉剪
刀、同仁堂等都在此寻得踪迹。王星记李宝赢堂吴越人家羊汤饭店同仁堂元泰绸布庄5.2.1清河坊商业环境状况有待改善
清河坊内商业以社区服务性质的业态为主,较为杂乱。从业种的数量来看,坊内餐饮类、服饰类和日杂类商业排在前三:位;而从其营业而积来区分
,排在第一位的是中餐类,其次是工艺品类,然后是特产类;总体来看,坊内的餐饮配套较为成熟。商业业态连续性差,难以形成消费链。坊内商业
配套设施不齐,仅有1个停车场,1座公共厕所,对经营造成一定影响。街沿宽度和高度配搭不合理。5.2.2商家经营现状有待提高整体经营状
况不仕,平均租金水平很高,坊内商家普遍反映经营压力较大。商业未形成规模化和特色化。为商业服务的配套设施不齐,影响经营效果(如大道沿
线无街灯、缺少停车场及公共侧所等)。外地游客停留在清河坊内消费的较少,一般以本地消费者居多,普遍消费水平不高。大街作为快速通道,
没有中途停留的节点,影响消费者的消费。5.3存在问题调查5.3.1清河坊在目标与定位存在一定的偏差对于清河坊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在
现今应是整体把握,全面分析,使其成为一个具备各种因素和谐发展空间的有机体,由于道路的拓宽,改建而形如对于马头墙的矫正出现了堆到重建
的做法,对门窗的更换,设计施工中没有节点大样的细微推敲,等等。最后难以避免的出现了重复,单调的街区意向。5.3.2清河坊建筑更新单
一与表现保护的“原真性”不符,建造式样较为单一。对于清河坊年久失修、破败不堪难以重新利用和风貌较差的建筑,规划中采用更新的办法对其
进行重建和更新,河坊开街后给人的感觉像“仿古一条街”。5.3.3市井民俗保护文化保护不当对于清河坊的特色民俗文化有点销声匿迹、比如
老作坊也没能进一步发展完善,而特有的传统评谈、说唱、杂耍等,游客若不特意去寻找根本发现不了,而清河坊现在更多的是发展药文化特色、古
玩艺术特色、饮食文化特色,然这些通过访谈我们发现虽然都是老字号商店,但因为宣传力度、技术水平的提高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游客到清河坊
更多的是感受清河坊的特色街道、及建筑。5.4保护与开发建议5.4.1明确目标,准确定位街区在保护开发过程中要明确它的发展目标,河坊
街得发展定位为传统商业步行,因此在规划发展过程中,要完善经营环境,政府提供政策,扶持传统商铺发展,把打造成一个走向国际的历史文化传
统商业步行街。5.4.2立足整体,落实规划在规划设计中注重保存文物古迹、保护好街区的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对于建筑的修整中,除了采用
传统材料和工艺,应在形式设计上,注重建筑构件本身在历史的形式过程中出现的细微、丰富的差别性,从现代思路出发的同时,也应对建筑做旧处
理尺度做出准确把握。清河坊在保护过程中拥有资金优势、比较完善的规划方案,落实规划编制,落实街区历史建筑、街道格局、空间肌理及景观界
面的保护。大力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街区保护与开发的过程中,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与街区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同时注重历史文化的原真性
。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保护并重,突出地域文化的整体性和居民生活的延续性,提升街区活力。注重文化特色传承人的培育。5.5对衡阳市南岳
古镇松麓历史文化街区的启示(1)制定保护规划分期实施方案,在保护好历史遗产同时,协调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2)在规划发展历史文化街
区的过程中,需要适当对街区进行整治,整合景观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做好地段功能的定位和地段交通的重组与街区协调发展,改善街区的居住环
境条件以及商铺经营条件。(3)在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中,不仅把握整体,更应注重细节,尤其是在历史建筑方面,使历史建筑能够体现历史韵味
,防止出现照搬照套现象。(4)协调松麓历史文化街区的建筑风格,在保护传统建筑风貌的同时,注重剔除不符合历史风貌的建筑,同时协调街巷格局的绿化景观,注重历史文化街区风景的和谐统一。6.结语(1)清河坊历史文化街区目前的街道格局保存基本完整,但对于老字号的经营、市井优秀民俗文化的发展要加大投资力度,扶持发展。(2)清河坊历史文化街区在历史建筑、传统民居的保护与恢复过程中,存在“仿古一条街”,与表现保护原真性不符。在未来规划发展中应该落实历史文化街区规划原则,同时落实控制性详细规划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内容。(3)在历史文化街区规划发展中,要吸收先进的规划理念,强调和重视街区的整体格局保护。将历史文化街区的优势与机遇相结合,可以发现清河坊街区的历史文化和建筑特色是对旅游者的重要吸引,杭州市的客源地经济增长,就意味着历史文化街区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获得了更有发展力的空间。对历史街区的优势的凸显,可以为历史文化街区增加客源量,进一步提高知名度,从而获得更多的政府支持,营造好的发展环境。这个策略依靠内部优势,利用外部机会,从宏观角度出发,体现了整体方面的研究视角,可以清河坊历史文化街区发展建设提供依据。82
献花(0)
+1
(本文系衡阳ozqrds7...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