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南岳古镇文脉
2017-12-17 | 阅:  转:  |  分享 
  
南岳古镇文脉(以佛教文化为主要文脉)1、南岳基本概况:在《南岳志》中的前言有一言“南岳,及湖南之衡山,五岳之一”可见南岳的发展离不开衡山,而
衡山之所以出名离不开中国的风水之学。“南岳配朱雀,秩礼自百王”“五岳祭秩皆三公”,而‘寿比南山’这一词正是来源于南岳衡山,可见正
是南岳古镇的山水是为风水之宝地,正如“山不在高有仙则灵”,而又由于统治者的喜好与南岳自身的风水宝地相结合,使南岳成为历代帝王巡守礼
祭之地,是国人重要的精神家园。因此可以说南岳的发展起源于它的水,而南岳古镇后来经发展布局恰好形成凤凰布局,又进一步佐证它的风水之好
。2、南岳古镇之精神文脉:南岳起之为风水,然一个地方的长远发展是离不开精神文化的支撑,而南岳发展成为千年古镇正是正是由于它有丰富的
精神文脉支撑。南岳,琳宫绀宇相望,书院黉门比连。这里不仅仅是道教的‘洞天福地’还是儒教的‘潇湘洙泗’,更是佛教的‘天下法源’。而在
东汉末年佛教文化引进南岳,在唐朝时期由于诗人文化进一步发展,到宋朝后先是商业文化发展,更是因为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造成经济重心南移,
统治者注意到南岳这一风水宝地,南岳由此开始了祭祀文化的繁荣,而佛教文化在东晋末年最为兴盛,而在二战时期,南岳的抗战文化开始起源积淀
,到了现代南岳旅游文化发展兴盛。我们可以看出南岳精神脉络为“风水文化→诗人文化→祭祀、朝圣文化→抗战文化→旅游文化”。而调查可知南
岳大庙不管在外地人还是本地居民看来,都是人们必去之处,更甚之有“南岳人家不种田,赶个八月好过年”的说法,而八月正好是南岳大庙的生辰
,而南岳大庙是属于佛教建筑,它的出名是由于佛教文化的支撑,可见南岳精神文脉中一佛教文化为主流。3、南岳空间文脉:提起南岳我们首先想
到的是南岳衡山→南岳大庙→祝圣寺→黄庭观→南岳水帘洞→古典建筑这里我们亦可看出南岳主要以佛教文化为主,我们来到古镇看到几乎所有商店
都卖祭祀用品,而据当地财政局反映2016年由于政府禁止山上上香,当地经济收入严重下滑,可见支持佛教文化在当地发展是非常重要的。4、
总结分析:(1)、南岳古镇的发展离不开历史文化的积淀,更离不开佛教文化的繁荣。因此要想保证当地的经济发展政府政策必须保护历史文化,
延续文脉。并发展与佛教相关产业。(2)、南岳以旅游业发展为核心,佛道儒三教和谐发展为南岳古镇的旅游业提供良好的精神根基。因此规划南
岳古镇时不能把这三个特色忽略。(3)、南岳古镇作为千年古城,在现代发展规划过程中急功近利,导致南岳古镇发展存在特色隐隐有衰落趋势,
因此在规划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是协调发展,传承历史,延续文脉,不要让南岳古镇再发展中失去“凤凰”之宝地。(4)、在调查、访谈中可知,在
规划发展过程中,对于古建筑的保护存在极大问题,现在古镇中的古典建筑90%为后期直接重建,这使得这些建筑失去了历史价值,更是使古镇少
了一个空间文脉,因此在古镇发展规划中应该尊重历史,保护其根本,而不是生搬硬套。
献花(0)
+1
(本文系衡阳ozqrds7...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