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特种作战经典案例之千里奔袭乌干达

 独坐天明 2017-12-17
  在现代反劫机作战中,以色列特种部队的表现最令人瞩目,而1976年以色列突击队千里奔袭乌干达恩德培机场,解救遭劫机法航班机一役,则被视为反劫机作战中最富传奇色彩的一幕。

    1976年6月27日,一架法国航空公司的A300客机从以色列首都特拉维夫起飞,经希腊雅典机场转停后飞往法国巴黎。当飞至伯罗奔尼撒半岛上空时,这驾A300客机被4名恐怖分子劫持。被劫持的飞机先是降落到利比亚的班加西机场,加油后又飞至乌干达首都坎帕拉的恩德培机场,机上又增加了6名恐怖分子。

    6月29日,劫机犯发表声明,要求释放关押在以色列、德国、肯尼亚、瑞士和法国的53名在押犯,并要求在7月1日14时前作出答复,否则将炸机杀人。6月30日下午和7月1日,劫机犯分两次释放了148名非犹太人乘客,将另外94名犹太人和机组人员扣作人质,关押在机场的旧侯机楼。

    为了救出人质,以政府同时拟定了两套方案:一套是运用外交手段和平解决的A案;一套是利用军事手段解决的B案。7月1日早晨,在人质家属的要求下,以政府表示同意释放在押犯。劫机犯得到答复后,把最后期限主动推迟了72小时。这一决定为以色列实施B案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以色列政府任命空降部队司令谢姆龙准将为营救部队指挥官,并命令他立即组建营救突击队。

    与此同时,以色列的情报机器全速运转起来,很快搞来了关押人质的旧侯机楼图纸、人质的分布和看押情况等情报。以这些情报为基础,谢姆龙准将很快拟定了几套以伞降、直升机机降和运输机机降方式营救人质的方案。经过研究论证后,确定采用运输机机降方式实施营救作战。具体方案是:用4架C-130运输机执行运送任务,8架F-4战斗机执行途中护航任务,1架KC-130加油机为战斗机进行途中加油,1驾C-130飞机执行无线电通信中继任务。另派2驾波音707飞机担负空中指挥和抢救伤员的任务。营救人质计划被命名为“雷电”,担负营救任务的280名突击队员被分成5个组。7月3日下午,以内阁通过了营救人质议案。此时,担负空中指挥的波音707载着以色列国防军副总参谋长阿达姆中将和空军司令佩雷德少将已飞至乌干达边境上空,另一架负责抢救伤员的波音707则秘密转场到乌干达领国肯尼亚首都内罗毕机场。

    7月3日午夜时分,1驾载着以色列突击队员的C-130从天而降,在恩德培机场成功着陆。飞机刚一停稳,脸上涂着黑色迷彩的突击队员乘车冲下跑道,仅3分钟就将关押人质的侯机楼围住。紧接着,另3驾C-130运输机也顺利着陆。

    营救部队部署完毕后,立即发起攻击。经过一阵激烈枪战,7名劫机犯被击毙,另外3名见势不好,丢下人质逃之夭夭。营救部队立即组织人质撤离。在撤离过程中,突击队与乌干达士兵发生枪战,有40名乌干达官兵被打死打伤。为了防止乌空军追击,突击队员炸毁了机场上停放的10驾米格战斗机。

100分钟后,载着突击队员和被救人质的飞机陆续驶向空中,经肯尼亚内罗毕机场加油后,安全返回以色列特拉维夫机场。这次行动,共救出90名人质,3名人质在枪战中死亡,1人失踪。

另:
    以色列由17架飞机组成的庞大突袭机群,从4000公里之外起飞,突然袭击乌干达的恩德培机场,迅疾地抢走了100多名被劫持人质。以军突击队从落地到返航,前后仅用53分钟,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
  劫机事件发生后,以色列内阁一面稳住劫机者,一面进行密谋策划。以色列故意放风,表示同意劫持者的要求。劫持者在其欺骗下,将“死线”日期延至7月4日。与此同时,以军总参谋长果断制定了“乌干达慈航计划”,即迅速派遣突击队突袭恩德培机场,营救被劫人质。
    远程奔袭恩德培,是一个非常冒险的作战计划,因为沿途隔着五六个当时与以色列处于敌对状态的阿拉伯国家。一旦被这些国家的雷达发现,空中将会遭到战斗机拦截,地面将会遇到大部队阻击,以军的飞机和突击队员将无处藏身。但这次行动虽然在战略上看似冒险,但在战术上却是周密细致的。事先,以军准确地掌握了机场的布防情况,突击队进行了巧妙的伪装,并进行了近似“实战”的火线演练。因此,整个突袭行动非常顺利。以军庞大的机群以离地面不到15米的超低空,紧贴着狭长的红海飞行,巧妙地躲过了沿途阿拉伯国家的雷达,神不知鬼不觉地降落在恩德培机场。飞机刚刚停稳,突击队员便冲出跑道,迅速抢占了塔台,捣毁了机场的全部设施,在极短时间内抢走了被劫人质。待乌军大部队赶到,以军的飞机早已无影无踪了。这一事件发生后,整个世界为之哗然,外界纷纷评论“这是近代史上最勇敢、最果断的行动。”
  冒险,虽然是兵家大忌,但却常常能起到“出奇制胜”的效果。战争实践证明,在军事对抗中,奇与险常常是结伴而行的。要想取胜于敌,重要的一条就是敢于从奇处着眼,从险处动手,在“不可能中寻觅可能”,在危难之中求安全,在险恶之中求成功,最高明的计谋是敌人认识不到的计谋,最高明的行动是敌人没有料到的行动。可以说这也是用兵打仗的要旨。实际上,在人们认为不可能取胜甚至认为必将遭受危难的时空里,往往隐藏着一线光明,隐藏着一条通向胜利的坦途。敢冒奇险,方有奇胜。军事指挥员在危急情况下具有冒险和创新精神,善于在复杂的形势中抓住最关键环节,并大胆果断地实施作战,这是对指挥员素质最本质的要求。战争史上,这种以奇险制胜的战例不胜枚举。战争与其它社会生活一样,容易使人形成一种思维定式,感性的直观会使人看不到事物的真相,思维的“直线运动”常常把人的判断引入歧途。因此,在特定条件下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反而可以出乎意外地取胜。当然,冒险一定要“奇”之合理,“奇”之实际,“奇”之可行,而不能凭主观臆造,孤注一掷地贸然行事。在未来高技术战争中,借助于高技术手段,奇险之战可能会增多,我们既要有所了解,为我所用;也要有所警惕,防敌偷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