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萌”翻了旧金山的一头“小犀牛”

 自华居 2017-12-18

萌”翻了旧金山的一头“小犀牛”

——解读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藏商周青铜器暨“小臣艅犀尊”

梅林

美国文化之旅的第五站,是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旧金山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西海岸的圣弗朗西斯科半岛,是一座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城市,拥有世界著名高等学府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斯坦福大学和全美专门收藏亚洲艺术品且规模最大的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

追踪:一个热爱东方艺术的大实业家的“惊人”手笔

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的发起人,是芝加哥的大实业家布兰德治,1952年至1972年任国际奥委会主席。此人极其喜爱东方文化,在其一生所收藏的逾过7700件的藏品中,其中绝大部分是中国古代艺术品。1959年,布兰德治同意将自己收藏的部分中国古代艺术品捐给旧金山市,条件是旧金山市必须建立一座新的博物馆用于收藏和展览这些藏品。1966年,博物馆建成,正式向民众开放。而布兰德治准备向旧金山捐赠第二批收藏品时,他又提出要求,旧金山市必须成立一个独立的管理机构来负责管理这些艺术品,并将这些艺术品用于当地民众的东方文化教育,所需的教育经费3亿美元由政府提供。为此旧金山市专门成立了由精通亚洲各国艺术品的专家、文物保护专家组成的“亚洲艺术委员会”,主任则由市长直接任命,负责筹集管理博物馆所需的大部分资金,而旧金山市政府仍然负责博物馆的建筑维修、安全保卫和充足的资金,以保证博物馆的正常运营。1973年,此前一直名为亚洲艺术文化中心的博物馆正式更名为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1975年,布兰德治去世,此前他以一颗博大的胸怀倾其所有把自己的全部藏品7700余件都捐给了博物馆。 如今,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的藏品超过17000件,美国最大的亚洲艺术品收藏博物馆。

溯源:青铜器体现着远古先民的精神诉求

青铜器的发明和使用,使人类文化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即青铜时代。世界上最早进入青铜时代的地区是两河流域和埃及一带,大约开始于公元前3000年,中国则大约从公元前2000年的夏代开始进入青铜时代。商代青铜器的使用已经广泛涉及于生产、生活以及战争等方方面面。西周时期,青铜器则逐渐演变成体现当时森严的社会等级制度的“礼器”。春秋晚期以至战国,由于铁器的推广使用,青铜器的社会使用越来越式微并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中国的青铜器,以商周时期的最为精美。不仅种类多,做工精,造型奇,纹饰美,器上也多刻有铭文,其所蕴含的史料价值、政治属性、文化含义和所呈现的神秘色彩,使其更具非凡的艺术魅力。青铜器总体可归纳五类:食器,如鼎、鬲、甗、簋、簠、敦、豆等;酒器:爵、角、斝、觚、觯、觥、尊、卣、壶、彝等;武器:戈、矛、铍、戟、钺、剑、箭簇、盾钖等;乐器:铙、钟、镈、铎、句耀、錞、铃、鼓、钲等;水器:盘、盉、匜、鉴、缶、盂等。而无论是哪一种器具,使用器皿的种类和数量往往象征着使用者的身份地位,这些反映礼法制度下的青铜器总称为“礼器”。比如鼎,本来只是一种食器,此时则演变成立国的重器,权力的象征:“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钟,天子可用钟四组,诸侯三组,卿大夫两组,士一组。青铜器的纹饰,大体上可分为几何形、动物形和宴乐、射箭、狩猎、战斗等人类活动的三个类别,对于研究远古时期先民们的政治、文化、信仰以及经济社会生活等具有极高的价值。

商代的青铜器,饕餮纹是主题纹饰。饕餮是一种想象中的神秘怪兽,纹样象征古代传说中的一种贪吃凶兽—饕餮的脸面,其特点是以鼻子为中轴作对称形,宽鼻圆眼,横眉裂口,形象诡秘、神异、凶狠、恐怖、森严、狰狞,呈现一种“狞厉的美”。《礼记*表记》记载,那时候的商人“尊神先鬼”,凡事必先占卜,询问鬼神的旨意,他们把饕餮纹铸在用于祭祀的青铜器上,就是想借此表现神力的巨大莫测,表达对神灵祖先的敬畏和崇拜,显示自己与鬼神的接近和与众不同,寻求神鬼的保佑庇护,使自己的统治神圣而合理化,并且以凶制凶祈福辟邪,因此,饕餮纹饰是一种具有鲜明的宗教文化的特征和丰富的宗教文化内涵的文化符号。

凤纹是周王朝青铜器纹饰的“主旋律”。为什么呢?周王朝的兴起,首先要归功于周文王的德政奠定了“周”的繁荣强盛,而后才有武王的军事征战取代了商朝的天下。“凤鸣岐山”,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著名的典故。岐山是周朝的发源地,当年周文王在岐山,有凤皇栖息鸣叫,时人以为“文王有德故有凤来仪”,是周兴盛的吉兆。自此,凤就成为了800年周王朝的“吉祥物”。从西周早期到中期,青铜器上大量使用风纹而达到了一个高峰,因此称之为“凤纹时代”。其时的凤纹饰特征,眼睛大而圆,腹部饱满,足爪粗壮,头颈高昂,呈现出一种阳刚、雄浑、肃穆、之美,正是周人以偏僻小国“小邦周”取代中原上国“大邑商”赢得天下之阳刚进取的精神力量之完美体现。

巨“萌”:最珍罕的镇馆之宝——“小臣艅犀尊”

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的馆藏三大强项之一,是以中国商周时期为主的青铜器,总共800多件,在全球博物馆界声名遐迩。这里的青铜器的展区,弥漫着一种浓郁的远古神秘的气息,琳琅满目的展品基本上多为青铜器礼器,鼎、尊、觥、斝、簋、焦、匜、鉴、卣等品类丰富,其纹饰华丽,造型奇特,制作精美,风格多样。其中,最吸人眼球的是一头“萌萌的小犀牛”,它是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藏800多件中国青铜器中知名度最高也是最珍罕镇馆之宝——“小臣艅犀尊”。作为中国青铜器的象征,“小臣艅犀尊”曾经多次刊登于国际上诸多有关青铜器学术期刊的封面之上。那么,仅仅24.5厘米高的“小臣艅犀尊”,何以成为收藏宏富而闻名世界的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呢?

原因有五:其一,出处非常明确。清道光年间山东寿张县梁山出土了一批青铜礼器,时称“梁山七器”,此尊即为其中之一。其二,年代极其久远。它是现存唯一的一件以双角犀牛为造型的商代晚期青铜器,制作年代约在帝乙、帝辛时期,距今已经大约3000年了,不知几历沧海桑田之变迁。其三,艺术风格独特而鲜明。此尊的造型,采用了写实的艺术创作方法,以犀牛为表现对象。商代的青铜器讲究造型凝重纹饰繁缛,而“小臣艅犀尊”则以纯朴天然稚拙圆浑的艺术审美即可独领风骚。其造型整体看起来滚圆敦实,憨厚可爱:大大的脑袋,微张的大嘴,高高耸立的大耳朵,溜圆的小眼睛,仿佛在微笑,又好像在谛听,显得那么可爱又那么机灵,那么憨厚又那么调皮,“它”来自大自然,而又充满着人类童年时期的美好感情,令人不得不感叹远古工匠们那种淳朴自然的表现手法和由之而生的巧夺天工的艺术魅力。得之自然而又超越自然,乃艺术的最高境界。说到犀牛,在现在人们的心目中似乎是中国内陆不沾边的。但是历史果真如此吗?非也。李先登先生对此问题作过认真的研究,他在《漫谈青铜犀尊》一文提出,汉代及其以前,长江黄河一带温暖湿润,仿佛现在的东南亚,犀牛很多。商代称之为“兕”。《殷墟文字乙编》中有记载,说一次田猎获兕71头。《墨子.公输篇》说“荆有云梦,犀兕麇鹿满之”。商周开始,盛行用犀革制甲用于作战护身,所以《国殇》开篇即有“操吴戈兮披犀甲”的诗句。汉代以后,随着大陆气候变冷和大量的捕杀,中国境内已经没有犀牛了,只有在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有双角犀了。其四,珍贵的史料记载。此尊器内底部刻有27字铭文,虽然只是区区27个字,却完整地记录了发生在商代晚期的一件重大历史事件。铭文为:“丁巳,王省夔京,王锡小臣俞夔贝,唯王来征人方,唯王十祀又五彡日”。大意为:时在王十五祀,王征伐人方(诸侯国名),回返途中,停留在夔(地名),赏赐小臣“俞”海贝。“小臣艅犀尊”就是小臣“俞”受赏之后为纪念此等荣耀而专门制作的青铜礼器,用以禀告祖先和传诸后代子孙。其五,古朴雍容的书法之美。在中国书法史上将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上的铭文字体,总称为金文。以“小臣艅犀尊”铭文为代表的商代的金文书法,是在夏朝以来的甲骨文的基础上产生的,其字体瘦长,间有肥笔,笔意刚健,笔势雄强,笔力遒劲,结体严谨,行气疏朗,神韵凝重,呈现一种古朴雍容的高古审美。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