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有男孩,这几件事越早知道越好

 天地人和w 2017-12-18



作者:钱志亮

来源:钱志亮工作室(ID: qzlgzs)

你眼前的小男孩,终有一天会成为有担当的男人。

家有男孩,这些事越早知道越好 来自洞见 11:29

♬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洞见主播沐风朗读音频

有位哲学家曾经说:“在所有的动物中,男孩是最难控制和对付的。”

家有男孩的父母肯定有过这样的体验,自从这个小家伙出生以后,有着旺盛的活力,每天上蹿下跳,时不时惹出点祸来,让他往东偏往西,越说不可以他越是想尝试…… 

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男孩,终有一天会成为有担当的男人。

如何才能教好男孩,就成了不少父母面临的挑战。

01

爸爸是男孩的榜样 

每个男人的人生之初,不自觉地把父亲当成了自己的榜样,男孩从父亲身上,建立性别认同感,他会观察并模仿父亲的语言和行为,也会从父亲与母亲的互动中,学会男女之间的相处模式。 

简单来说,对男孩子的行为起决定性影响的往往是爸爸。 

绘本 《朱家故事》中,爸爸无视妻子家务上的付出,每天大喊:“亲爱的,早餐呢?快点儿!”

爸爸的行为被孩子看在眼里,他们也有样学样,每天大喊:“妈,早餐呢?快点儿!”故事的结尾,孩子终于在爸爸的带动下,主动分担家务。

看,这就是父亲的作用。

不仅如此,父亲还会影响男孩的性格特质,每个男孩是跟随着父亲,学习如何成为一个男人的。 

02

相比讲道理、暴力,男孩需要的是规则 

大人常常认为,与女孩子相比,男孩似乎更难管,更难沟通。 

其实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男孩的大脑对语言的重视度不高,而女孩大脑中主要的语言中心,发育得更早更发达,加上男孩体内睾丸激素的作用,所以更加容易表现出易怒、烦躁,使得他们很难听得进去道理。 

既然讲不听,于是很多家庭在养男孩时,要比养女孩更“暴力”一些,以强压强,不听话就打,打到服为止。 

然而事实是,不少叛逆的男孩,往往都是经常被父母用棍棒呼来喝去。

后台有位家长留言:“儿子特别皮,他爸爸会打,但是越打越皮,越打越犟,不知道怎么办”。 

打骂孩子次数多了,孩子就会对父母的训斥无所谓了。男孩子对秩序敏感,他们真正需要的是规则。 

清楚的告诉孩子界限在哪里,孩子越规马上给出反馈,而非事后打骂。规则一旦建立,就需要坚决执行,不因孩子哭闹撒泼而退缩。 

定好规矩之后,可以留给男孩们多一些的自由空间。 

03

正确理解“男儿有泪不轻弹”

在我们传统文化中,认为男孩应该勇敢地面对生活,当他们表现出脆弱的一面时,就会被父母或社会中的其他人视为一种懦弱或者羞愧。 

前段时间在小区楼下,看到一个小男孩不小心磕到手,他妈妈走过来说:“就碰一下,男子汉,哭什么!” 

我们经常会碰到类似的场景,一看男孩子哭,就忍不住犯嘀咕:这孩子会不会太娇气?太软弱了? 

其实,哭只是一种再正常不过的情绪流露,不论男孩女孩都一样。

允许孩子哭,他的情绪得到理解,内心才会更加有力量,阻止孩子哭,犹如完全忽视孩子的感受。 

男孩子看似粗心顽劣,其实也有一颗敏感的心,哭的时候,也需要是爸爸妈妈的理解和接纳。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

当你的小男孩哭泣的时候,恰恰是他最需要你帮助的时候。

04

舍得让男孩吃点苦

在一些家庭,长辈们怕孩子吃苦,而承担孩子的责任,特别是男孩,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能满足的尽量满足,即使这个孩子什么也不做,大人也能样样帮他想到。 

每个男孩长大后要接受各种社会挑战,小时候就学会独立承担力所能及的事、体验点挫折非常重要。 

一次家务劳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参加体育运动,这些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都是锻炼吃苦的场合。

当然,“让男孩吃点苦”并不是提倡过度穷养孩子,不给孩子花钱,不给孩子穿漂亮的衣服,重要的是让杜绝娇生惯养,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05

妈妈适当地在男孩面前示弱 

父母经常抱怨,孩子一点都不知道体贴父母,从来不懂得心疼身边的亲人。

其实不是孩子不愿意,而是父母从未给过孩子机会,控制不住一颗大包大揽的心。 

其实妈妈们大可以在儿子面前表现得弱一点,给孩子一点爱他人的机会,让孩子感受到被大人需要。 

《妈妈是超人2》胡可就经常向儿子“示弱” ,让儿子安吉和小鱼儿帮自己克服一些困难。

在胡可眼中:“男孩子的妈妈一定要懂得示弱,让你的儿子有机会成长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让孩子帮你买买菜、倒杯水等等,这种被妈妈信任和依赖的感觉,是给予孩子最好的成长礼物。 

有个懂得适当示弱的妈妈,孩子会渐渐懂得身为男子汉的责任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