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谁持彩练当空舞——藤原佐理书风初探 |云谷

 常乐B 2017-12-18

谁持彩练当空舞

——藤原佐理书风初探

 

文:吴周剑

 


      日本书法史上,最璀璨的书作无疑是平安时期的“三笔三迹”。“三笔”指的是平安前期的空海、嵯峨天皇、橘逸势;“三迹”则指的是平安中期的小野道风、藤原佐理、藤原行成。


“三笔”的作品,更多是对我国晋唐时期书法的继承。此前的飞鸟、奈良时期,是日本书法的黎明时期,是对中国书法的纯粹模仿。进入平安时期后,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更趋频繁。当时的日本社会以学习汉文化为目标,并派遣大量遣唐使来中国学习优秀文化,因此文化氛围空前繁荣。以二王为代表的晋唐书法在日本受到热烈的追捧。“三笔”的出现,为平安中后期的书法发展奠定了基础。


(嵯峨天皇的作品带有明显的欧阳询笔意)



平安中期,随着唐朝国运的日渐式微,以及担心航海的危险等因素,日本停止了向中国派出遣唐使。唐朝灭亡后,日本加速了全盘国风化的进程。不得不说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的国家。经过长时期对中国文化的摄取和咀嚼,此时的日本结合自身国情,酝酿、发展了属于本民族的文化。文学、绘画、雕塑等领域均呈现出了和风文化的倾向。在书法领域,“三迹”的正是在这股浪潮中出现的。在继承晋唐以及“三笔”的基础上,开始萌芽了日本独特的书道艺术,即“和样”书风。


(小野道风《玉泉帖》)


(《玉泉帖》局部)



 小野道风标志着“和样”书风的确立,藤原佐理是继承和发扬,至藤原行成则发展到了鼎盛的阶段。正因此,处在过渡时期的藤原佐理,融合了各家书风,开创了一种洗练柔润且富有弹性,畅快淋漓而又变化丰富的书法格局,极富艺术感染力。


(藤原佐理《诗怀纸》)


 藤原佐理早期的作品,如《诗怀纸》,可以看出很明显的师法小野道风的痕迹,这是当时的一股潮流,藤原佐理也裹挟其中。此时的作品气韵生动,笔法精熟,中实且圆润。


(左为藤原佐理《诗怀纸》选字,右为小野道风《屏风士代》、《智证大师谥号敕书》选字)


 同是作于天元五年(982年)的《恩命帖》以及《女车帖》,佐理初步形成了其独特的书风。这两帖的文字更趋向于假名化,线条流利且富有弹性,墨色变化上大虚大实,章法参差错落,将草书的抒情性表现的淋漓尽致。作于正历二年(991年)的《离洛帖》,堪称佐理书迹中最精彩的一篇。这件作品的线条更加的丰富,笔势雄健,笔法以及结体上加入了更多魏晋的元素,同时继续着他大胆而前卫的章法处理,整张作品元气淋漓,韵律无穷。以上三件作品,可以看出佐理对小野道风《玉泉帖》风格的继承和发扬,同时融合了魏晋笔法、假名书法,使他的作品格外的新奇而又不乏古韵。

①所谓假名,就是将汉字的偏旁部首的一部分省略或整个汉字草化,再加以简化而创造出来的文字。


(藤原佐理《恩命帖》)


(《恩命帖》局部)


(藤原佐理《离洛帖》)


(《离洛帖》局部)


作于长德三年(996年)的《头辩帖》,则明显受到怀素《自叙帖》的影响,中锋用笔,使用篆籀笔法,线条厚实沉稳,墨色浓淡干湿极尽变化,作品显得凝练而富有韵律感。


(藤原佐理《头辩帖》)


(《头辩帖》局部)


从以上作品可以看出藤原佐理十分擅长吸收各家的优点,并进行合理的糅合实践。他继承了法度而后能以抒发自己的心性为目的而作书,得法而能纵笔。作为二王流派的一个分支,这位异国书法家的作品中蕴含的艺术元素以及艺术感染力,是跨域了国界的。



试探究藤原佐理书风特色:

  • 连绵而松动的草书线条。连绵在他的草书作品中是最显著的特点。书法的时间特性在这里得到了极大的释放。他甚至牺牲了丰富的提按,而换来了前所未有的自由与畅快。然而并非一味的连绵,而是随着情感的生发与艺术表现的需要,巧妙的处理连和断的关系,因此其作品中充斥的韵律感和节奏感令人激动。值得一提的是后期的假名书法将这一特点无限放大,但因假名文字的过于简单导致造型效果不佳,技法的简化也导致假名书法的艺术魅力大打折扣。除此之外,线条的松动赋予了作品绵厚的特质,如老酒飘香。

  • 线质的丰富。《诗怀纸》中的中实圆润;《恩命帖》中的中侧转换,显然是借鉴了二王书法中侧切的笔法,侧锋入纸而后迅速转到中锋再行笔,因此此帖带有浓厚的二王手札的特色,十分精彩。而至《头辩帖》则十分纯熟的运用了篆籀笔法,再现了怀素《自叙帖》的风采。

  • 结体的新奇。细看佐理作品,在释读上会有一定的障碍。这其中必定有假名文字带来的影响,由此也导致了许多字的结体与中国古代经典有较大差异。然而这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其新奇的结体经过艺术化的处理,而显得别有趣味。

  • 墨法的超前运用。在佐理之前,很少有在墨法处理上如此极致的作品出现。小野道风的《玉泉帖》给了他启蒙。在他的作品中,墨色的对比及其强烈,视觉效果十分震撼。

  • 章法的大虚大实。藤原佐理极端的运用了阴阳对比原理,将粗与细、浓与淡、大与小、连与断、枯与湿等对比因素一览无余的呈现在他的作品中,同时又显得和谐生动,艺术感染力大大增强。

  • 情感的抒发。值得一提的是,《恩命帖》、《女车帖》以及《离洛帖》均是藤原佐理写的谢罪信。他常嗜酒成性,饮酒后又醉如泥人,故有“如泥人”的绰号。因饮酒误事,所以在他的这些信札作品中总是自责、谢罪,大开大合的作品里蕴含着他内心翻腾的情感。


  近年来,随着二王书风的崛起,人们学习书法出现了唯“二王”是从的现象。取法的面窄了,因此撞车现象不可避免的发生,渐渐的发现展览中大家写的都一样,有人笑称这是“展览体”。这其中有取法雷同的原因,更有书者入古不深,取法表面,甚至直接学习获奖者,取法今人的原因。因此有些书家在取法上别开生面,力求在自己的作品中展现新的面貌。取法日本“三笔三迹”是不少书家求新的途径,以下几位书家的作品中似有藤原佐理的影子。

   

(金泽珊十届国展获奖作品)


(陈海良作品)


(陈海良作品)


(李广志二届临帖展取法藤原佐理的临创作品)


参考书目:

黄诗君:日本“和样”书风的借鉴与转化

韩天雍:日本书法经典名帖《三笔三迹》

马亚楠:日本“和样”书法与“唐样”书法略说

贺静彬:试论日本平安文化的同化特征




歡迎關註“雲谷來風”個人公眾號



吳周劍,書法愛好者

個人微信號:csyssjcq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