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详注第六十四章

 有而无限 2017-12-18


原文: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

王弼注:以其安不忘危,持之不忘亡,谋之无功之劳,故曰“易”也。

今译:处在安全的境地依然提防危险,持有的时候防备着失去了,在尚无作为的时候就谋划,所以说在事情没有发生的时候容易预防。

备注:(1、《周易系辞下》:“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

2、韩非子《喻老》:“晋公子重耳出亡,过郑,郑君不礼。叔瞻谏曰:‘此贤公子也,君厚待之,可以积德。’郑君不听。叔瞻又谏曰:‘不厚待之,不若杀之,无令有后患。’郑君又不听。及公子返晋邦,举兵伐郑,大破之,取八城焉。晋献公以垂棘之璧假道于虞而伐虢,大夫宫之奇谏曰:‘不可。脣亡而齿寒,虞、虢相救,非相德也。今日晋灭虢,明日虞必随之亡。’虞君不听,受其璧而假之道。晋已取虢,还反灭虞。此二臣者,皆争于腠理者也,而二君不用也。然则叔瞻、宫之奇亦虞、郑之扁鹊也,而二君不听,故郑以破,虞以亡。故曰:‘其安易持也,其未兆易谋也。’”

原文: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王弼注:虽失无入有,以其微脆之故,未足以兴大功,故易也。此四者,皆说慎终也。不可以无之故而不持,不可以微之故而弗散也。无而弗持则生有焉,微而不散则生大焉。故虑终之患如始之祸,则无败事。

今译:虽然从非物质的非存在物成为了实际存在的东西,但是它们物质的一面仍然弱小,不足以造成大的影响,所以说容易消除、改变。上面四个方面说的都是要保持谨慎直到最后。不能因为问题尚未形成,尚未具备形态就不注意它,不可以因为问题小就不去及时消除、解决。不具形态的东西不去注意就会变成有形的事物,小的问题不解决就会发展成大问题。所以像忧虑事情起步阶段的阻碍和困难一样忧虑事情终了时的祸患,事情就不会失败。

原文:为之于未有,

王弼注:谓其安未兆也。

今译:应该在问题出现之前预防,说的是在没有征兆的时候将问题解决。

原文:治之于未乱。

王弼注:谓闭微脆也。

今译:在祸乱产生以前治理,说的是影响安定的因素还尚未壮大的时候将其平息。

备注:(苏辙《老子解》:“方其未有,持而谋之足矣;及其将然,非泮而散之不去也。然犹愈于既成也,故为之于未有者上也,治之于未乱者次也。治乱祸福之来,皆如彼三者,积小成大。圣人待之以无为,守之以无执,故能使福自生,使祸自亡。譬如种苗,深耕而厚耔之,及秋自穰。譬如被盗,危坐而熟视之,盗将自却。世人不知物之自然,以为非为不成,非执不留,故常与祸争胜,与福生赘,是以祸至于不救,福至于不成,盖其理然也。”)

原文: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违者败之,执者失之。

王弼注:当以慎终除微,慎微除乱。而以施为治之,形名执之,反生事原,巧辟滋作,故败失也。

今译:应当一直保持谨慎的态度来去除微小的隐患,从细处着眼来消除混乱。而以妄自施加影响的方法来治理,用行政法律手段来控制,反而生成了是非的根源,取巧或通过不正常手段获取利益的行为盛行,必然会失败。

备注:(淮南子《人间训》:“事者难成而易败也,名者难立而易废也。千里之堤,以蝼蚁之穴漏;百寻之屋,以突隙之烟焚。尧戒曰:‘战战栗栗,日慎一日。’人莫蹪于山,而蹪于垤。是故人者轻小害,易微事,以多悔。患至而后忧之,是犹病者已惓,而索良医也,虽有扁鹊、俞跗之巧,犹不能生也。”)

原文: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王弼注:不慎终也。

今译:不谨慎收尾。

原文: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

王弼注:好欲虽微,争尚为之兴;难得之货虽细,贪盗为之起也。

今译:热衷于自己欲望的满足虽然是小事,但是由此争名夺利的现象就兴起了;难得的器物虽然微不足道,但是以不正当手段取得这些东西的行为就盛行了。

备注:(苏辙《老子解》:“圣人知有为之害,不以人助天,始终皆因其自然,故无不成者。世人心存于得丧,方事之微,犹有不知而听其自然者;及见其几成而重失之,则未有不以为败之者矣。故曰‘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原文: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

王弼注:不学而能者,自然也。喻于学者过也。故学不学,以复众人之所过。

今译:不通过学习而就具备的能力,是自然具有的。这是为了说明治学之人的过错。圣人所学的就是普通人不学的自然无为,还原世人所犯的错误。

备注:(韩非子《喻老》:“王寿负书而行,见徐冯于周涂。冯曰:‘事者为也,为生于时,知者无常事;书者言也,言生于知,知者不藏书。今子何独负之而行?’于是王寿因焚其书而舞之。故知者不以言谈教,而慧者不以藏书箧。此世之所过也,而王寿复之,是学不学也。故曰:‘学不学,复归众人之所过也。’”

2、苏辙《老子解》:“人皆徇其所欲以伤物,信其所学以害理,圣人非无欲也,欲而不欲,故虽欲而不伤于物。非无学也,学而不学,故虽学而不害于理。然后内外空明,廓然无为,可以辅万物之自然,而待其自成矣。”)

原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今译:以辅助万物的自然成长,而不敢造作施为。

备注:(1、韩非子《喻老》:“夫物有常容,因乘以导之,因随物之容。故静则建乎德,动则顺乎道。宋人有为其君以象为楮叶者,三年而成。丰杀茎柯,毫芒繁泽,乱之楮叶之中而不可别也。此人遂以功食禄于宋邦。列子闻之曰:‘使天地三年而成一叶,则物之有叶者寡矣。’故不乘天地之资而载一人之身,不随道理之数而学一人之智,此皆一叶之行也。故冬耕之稼,后稷不能羡也;丰年大禾,臧获不能恶也。以一人之力,则后稷不足;随自然,则臧获有余。故曰:‘恃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也。’”)

全文今译:泮:散,解。

局面安稳时容易把握,事情没有迹象时容易谋划,问题脆弱时容易分解,问题细微时容易散失。应该在问题出现之前预防,在祸乱产生以前治理。合抱的大树是从细小的根芽生长起来的;九层的高台是一筐一筐的土垒起来的;千里的远行开始于脚下的每一步。

违背道妄作为的就会失败,过去执着的就将失败。所以圣人不妄为,所以无失败可言;不我执,所以也没什么不能放下的。人们做事情,常常是在几乎就要成功的时候失败的。事情要完成的时候还能够像开始的时候一样的谨慎,就不会失败了。所以圣人的欲望就是没有欲望,不看重难得的财物;圣人所学的就是普通人不学的自然无为,还原世人所犯的错误。以保持万物自然的状态,而不是轻举妄动、肆意妄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