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四大名绣”到底名在哪儿?

 丁香紫芫 2017-12-18

独坐纱窗刺绣迟,紫荆花下啭黄鹂。

愁绪满怀无释处,手把花锄出绣闺。

玲珑绣扇花藏语。宛转香茵云衬步。

“刺绣”作为中国传统手工艺之一,已经有2000、3000年的历史。古代的时候家家有刺绣,户户有绣娘。每个女孩都会有自己的绣绷,年幼时,母亲会一针一线地教女儿刺绣。除了能够用刺绣补贴家用之外,也可以用它们取悦自己和家人。家家必有意,有意必吉祥。

刺绣可以概括为针线活,但却分齐针、套针、扎针、长短针、打子针、平金、戳沙等几十种手法;技法也纷繁复杂,有错针绣、乱针绣、网绣、满地绣、锁丝、纳丝、纳锦、平金、影金、盘金等等几十种。

明末清初,刺绣的发展日益成熟,绣品也愈益市场化,所以中国的“四大名绣”出现了——苏绣,湘绣,粤绣,蜀绣。由于不同的绣法和风格,四大名绣都有自己鲜明的艺术特色。

苏绣

艺术特点:山水能分远近之趣,楼阁具现深邃之体,人物能有瞻眺生动之情,花鸟能报绰约亲昵之态。

特有技法:套针为主,善用同色、近色晕染,仿画秀、写真绣效果逼真。

苏绣又有“东方明珠”之称。苏州地区气候温和,盛产丝绸,妇女多善绣。三国时期就有关于苏绣的记载,宋代苏绣技艺就已十分成熟,清代苏绣更是发展到了顶峰,苏州被称为“绣市”而名扬四海。

苏绣后来吸收了西洋画的写实风格,光线明暗强烈,立体感非常强。因此,苏绣的仿真绣效果极其逼真,仿画秀效果更甚于画。

湘绣虎,苏绣猫。苏绣会将一根头发丝细的线分成二分之一,四分之一,更绝的还会分成十二分之一,二十四分之一。而绣猫一般是双面绣,无论从正面还是反面看,小猫都栩栩如生,眼神灵动。将千万个线头处理得无影无踪,正是苏绣的厉害之处。

湘绣

艺术特点:绣花花生香,绣鸟能听声,绣虎能奔跑,绣人能传神。

特有技法:独创鬅毛针法用来表现动物毛发,“以针代笔”,“以线晕色”。

湘绣的历史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图案之精美,手法之细腻,让人惊叹。湘绣将中国的诗词、山水画、书法等艺术与刺绣融为一体,形成湘绣的特色。以针代笔,以线晕色将不同事物的纹理、物象刻画得精细入微。以中国山水画为基础,追求一种形似神更似的状态,湘绣因而被称赞“绣花花生香,绣鸟能听声,绣虎能奔跑,绣人能传神”。

湘绣善于用丝绒线绣花,将绒丝浸入溶液中防止起毛,形成独特的“羊毛细绣”

湘绣独创的鬅毛针法能将动物的皮毛表现得根根分明,鬅毛针法将针的一端呈放射状撑开,撑开的一头线较疏、较粗,另一头更加细密,这样绣出来的毛发就像一头长进肉里,栩栩如生。

粤绣

艺术特点:布局满密,好金银绣。

特有技法:留水路,钉金绣,垫高绣。

粤绣包括潮绣、广绣两大分支,不同于其他绣种的一点是,绣工多为男性。粤绣相比于其他绣种,画面更加繁密饱满,很少有留白的部分,都会用花花草草填满。

粤绣好留水路,“留水路”是指在每一个刺绣面积之间留出0.5mm的空白,既能使层次更加突出,还能更凸显刺绣主体。“垫高绣”也是粤绣的独门绝活,在绣底上铺上棉絮再以金银线上绣,形成一种独特的浮雕效果。

华美的粤绣除了一般绣线,还会采用大量的孔雀毛和马尾捻缕作线,有的甚至就采用金线、银线,也就是“钉金绣”,或者“盘金绣”

蜀绣

艺术特点:色彩细腻明快,针脚细密精美。

特有技法:衣锦纹满绣、绣画合一的线条绣。

蜀绣最早见于西汉的记载,图案配色鲜艳,红绿是常见的颜色。苏绣善绣小动物,湘绣善绣狮虎等猛兽,粤绣善绣立体的动物,那么蜀绣最常出现的就是熊猫和鱼。蜀绣以软缎、彩丝为主要材料,其针法有128种,尤其是刻鳞针,能将鱼鳞一片一片细致地刻画出来。

蜀绣逐渐形成严谨细腻、光亮平整、构图疏朗、浑厚圆润、色彩明快的独特风格。它的艺术风格被概括为“严谨细腻的针法,淡雅清秀的色彩,优美流畅的线条,中国水墨画的格调”。

刺绣作为一种传统的工艺,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难觅踪迹,只有钱包、手帕等小物件上,我们才能一瞥其光华。但很多的手艺人几十年如一日地在默默研究、精进着自己的手艺,时装设计师们也在将蜀绣,粤绣等绣种带上T台,向世界展示刺绣的魅力,还有更多的爱好者们自发组织相关的研习活动。

刺绣,这门精彩绝伦的艺术,将会在一代代的传承中获得永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