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郑人有且买履者》教学设计

 山湖微波 2017-12-19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注释、工具书、参考资料自主学习,正确理解韩非子寓言及故事的深刻含义。发展学生阅读古文的基本功。

2、把握体现文中的思想感情及高超的说理艺术。

3、启发和引导学生涵养德行,提高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

翻译文中的重要语段,了解作者所表现的思想观点,领会韩非子语言的特色。

【教学难点】

体会韩非子“法”“术”“势”相结合的法家思想,进一步思考其在当代社会中的现实意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诵读法  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导学引领:

剪辑《百家讲坛》韩非子精彩片段播放。

他是法家大代表人物,他的书中充满了寓言和小故事。他一生主张富国强兵的变法运动,结果却以悲剧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人生。

(请学生简述课本P112页《韩非子》选读中的人物简介。)

二、初步了解:

1、检查预习,翻译四则选文。

要求:细读注释,落实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和特殊的文言句式。学生可分组进行,四组各重点检查相应翻译的语段,提出疑点、难点;也可摘录重点语段,字字落实翻译。

古今异义:

论世之事,因为之备(古义:从而给……;今义:介词,引进表原因的人或事物;连词,连接分句,表因果关系。)

请许学者而行宛曼于先生(古义:读书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词类活用:

而民说之,使王天下(王,名词用作动词,统治)

曩将罪之(罪,名词用作动词,治罪)

故先以其女妻胡君(妻,名词用作动词,以女嫁人)

其家甚智其子(智,意动用法,以为……智)

其父不自罪于教子非也(罪,名词用作动词,怪罪)

以娱其意(娱,使动用法,使……欢乐)

而自知其益富(知,意动用法,以……为聪明)

特殊句式:

(倒装句)其父不自罪于教子非也。

何不试之以足?

宁信度,无自信也。

(被动句)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乐羊以有功见疑。

厚者为戮,薄者见疑。

为人妇而出,常也。

2、概括评述

要求1:或用一句话概括所摘录语段的主旨;或用一句话发表自己的见解,谈谈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填补下面图表中的空白。

提示:文段一旨在说明治理天下,应当研究当时的社会实际,从而准备和采取相应的措施。(与时俱进,不墨守陈规。)

文段二旨在说明对于先王的言论后人难以确切的理解,根本没法拿来解决眼下的实际问题。因此,治理天下要重视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①批判盲目效古的做法②批判今世学者曲解古人之意③批判迂腐思想④讽刺死守教条的人。)

文段三旨在批评做官的人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反对巧诈,肯定拙成。(①巧诈不如拙成②讽刺自作聪明的人。)

文段四旨在说明人聪明不难,难的是能正确对待自己的聪明,告诫人们要谨慎处置。(明白事理不难,难的是明白事后怎样处理。)

要点图解:(多媒体制成图表填空题,更加直观清晰。)

              材料        观点        寓言成语

第一则    上古时代圣人先贤起到积极的作用,时代变化了,以往圣明的做法不适合新时代了。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与时俱进、宜时治世    守株待兔

第二则    先王的言论后人难以确切的理解。  盲目效古、悖行天下    卜妻如裤

郢人燕说

郑人买履

第三则    乐羊食子,同一事件,不同结论;秦西巴释麑,不同角度,不同认识。    巧诈不如拙诚

自作聪明人之可悲        卫人嫁女

第四则    郑武公伐胡,掩人耳目。    人聪明不难,难的是正确对待自己的聪明。    智子疑邻

三、梳理探究:

1 如何理解文中几则寓言的比喻义?(要求预习中查成语词典整理成卡片)

2 韩非子主张“不期修古,不法常可”,反对“法先王”,其精神实质是什么?(思考与练习一)

3 节选的部分选文在写作上有何特色?和庄子寓言有何不同?

提示:

⑴善于用大量的譬喻和寓言故事来论证事理,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

⑵总的说来,韩非清醒而实际,立足于现实寻求达到功利目的的有效手段是他最关注的。历史总是发展变化的,儒、墨、道、法各派基本上都承认这一点。韩非认为,与其用渺茫广远的先王之道来治理当今的社会,不如依据当今社会的实际,采取适当的治理理论和方法。与其他学派的迂阔或者理想色彩浓厚不同,韩非子的法家思想和理论更能切合当时社会发展的实际。毋宁说,韩非子是立足于当时的社会实际,为统治者出谋划策。

⑶韩非思想尖锐,又很自信,体察无微不至,思考深邃冷峻,表达幽默风趣。所以文风峻峭、锋利无比,语气坚决而专断。

四、迁移运用

杀猪教子

曾子的妻子上街。小儿子扯着娘的衣襟,又哭又闹,要跟着去玩。曾子妻被闹得没有法子,就弯下腰哄他说:“小乖乖回去吧,妈妈回家来就杀猪给你吃。”小儿子咽着口水,方才罢休。妻子从街上回来,只见曾子正拿着绳索在捆肥猪,旁边还插着一把雪亮的尖刀。妻子慌了,连忙跑上去拉住他说:“你疯啦!我是故意骗骗小孩子的。”曾子严肃地说:“你怎么能欺骗孩子呢?小孩子什么也不懂,只会学着父母的样子,现在你欺骗孩子,就是在教孩子去欺骗别人。做母亲的欺骗自己儿子,做儿子的不相信自己母亲,这样还有家教吗?”曾子说完, 就一刀戳进猪的喉咙里。

请全面理解韩非子《杀猪教子》寓言故事,

五、作业设计

从下列题目中任选一题完成作业。

1  观看CCTV《百家讲坛》节目《韩非子》一辑,写一篇人物评论《我眼中的韩非子》,不少于600字。

2 读韩非子《酒酸与恶狗》《扁鹊见蔡桓公》《鲁相嗜鱼》等经典寓言,写一篇读书心得,作为“阅读经典读书交流会”发言稿。

 

教学反思:

吕思勉先生说:“我国学术,只有先秦时候的诸子百家之学纯为我华夏民族的自创。“先秦诸子对社会人生各方面的问题,有异常敏锐深刻的洞察。他们或者教人以种种智慧的、积极的方式因应社会人生问题,或者启发人们对种种社会人生问题进行反思。这些睿智的思考现在看来仍然富有引导和启示意义。

先秦诸子散文原创性之强、哲思之深、风格流派之多、影响之远,在备课过程中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如何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让选修课堂关注学生个体,进行有针对的教学也成为教学实践中的存在的一个难题。

在韩非子《郑人有且买履者》一课的教学中,我主要从四个环节来设计课堂①了解背景 知人论世②抓住重点掌握材料③理性反思 自主探究④关注现实联系当下。第一环节,利用视频资料展现名家的精彩评论,吸引学生走进经典,关注历史;第二环节,主要针对学情,落实韩非子选文中的文言字词,发展学生阅读古文的基本功;第三环节,有侧重地进行探究学习,把握选文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了解用以支撑观点的关键材料;最后一个环节,引导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和他人交流切磋,互相启发,共同提高。在整体上即抓住阅读文本,又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共同构建起学习的空间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