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未来芜湖什么样?

 洁洁赢 2017-12-19

芜湖的城市整体风貌结构是什么?山水相间、精致繁华的芜湖,未来将如何呈现?

2017.12月18日,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芜湖城市景观风貌规划暨总体城市设计》(以下简称《设计》),在国内首次全面运用大数据及场景化模拟等24项创新技术,对芜湖城市发展中的核心问题予以解剖,系统挖掘和创造城市空间特色,提出山水、都市、人文三副骨架、十个体系的城市整体风貌结构,打造“山水相间,精致繁华”的美丽芜湖。

三副骨架体现芜湖城市特色

总体城市设计是基于城市总体规划框架,运用系统性思维方式和技术方法,从三维空间的角度对城市空间形态进行设计,其目的是提高城市空间的活力和质量,是为设计而展开的“设计”,主要用于指导下一层次城市设计和地块区块建设规划的编制,为其提供理论支撑。

据市城乡规划局总工程师戴安江介绍,《设计》的主要框架以三副骨架为基础,对城市空间系统进一步划分为多层次、多维度的十大体系。

山水骨架包括山水格局体系、生态环境体系、水绿空间体系。山水格局体系,强化芜湖“半城山、半城水”的格局特点,以赭山、神山为核心,沿长江及青弋江沿岸形成山丘体系;以长江、青弋江为水脊,龙窝湖、曹姑洲、荆山湿地为三心,扁担河、裕溪河等为水环,环绕主城,并将凤鸣湖、银湖等城内的湖塘河渠连成水网,打造日常化、生活化、差异化的芜湖水岸景象。

生态环境体系,在原有核心保护区基础上,增加依托湿地、山林、水系的核心保护区范围,增加生态廊道数量。

水绿空间体系,依托长江、青弋江形成三条蓝脉,串联曹姑洲、龙窝湖、荆山生态区;以裕溪河湿地、梦湖湿地、漳河湿地为核心打造三条绿脉;沿长江、凤鸣湖、扁担河沿线打造三条主要绿带

都市骨架包括中心职能体系、道路交通体系、观景眺望体系、标志轮廓体系。中心职能体系,《设计》通过大数据分析,依据人的活动规律,形成一主三副六片的结构体系。

道路交通体系,大的层面,形成环形加放射的交通格局,呼应两江三城的城市总体空间结构;微观层面,强调快道慢街,营造生活化的慢行分区。结合快速道路及芜湖山水、历史资源,打造数十个慢游览区;并在慢游览区基础上,进一步打造若干个慢生活区,同时打造数条芜湖特色街道。

观景眺望体系,对芜湖眺望点进行分级评价,最后得出三级眺望体系,打造长眺短望、古今相望的整体眺望结构。

标志轮廓体系,在长江和青弋江交汇处,形成地标簇群的集聚区域,打造若干核心标志。并结合不同进入芜湖的交通方式,确立不同类型的城市地标,塑造城市门户形象。

人文骨架包括历史承载体系、观览游憩体系、风貌色彩体系。历史承载体系,依托老城及神山历史片区打造主要历史联系环线,并向南北发散,联系各历史片区。老城区为芜湖的历史核心,对古代及近代的职能建筑复兴,形成五大历史文化片区。

观览游憩体系,以山水、历史、都市为主题,打造3种品位特色游线,分别为泛湖越丘游、开埠江城游、缤纷乐活游,并基于不同的参与方式,设计乐观、乐跑、乐骑、乐航4类乐活游览路径,形成独特的芜湖观光途径。

风貌色彩体系,强化芜湖城市中心以历史文化风貌为主,向外沿过渡为现代文化和产业文化风貌的圈层式特征。城市色彩层面,老城区延续原有的城市基底,以暗红色系色彩控制为主,新区主要控制为低调的灰色系。

指导城市设计的“设计”

“编制《设计》的主要目的,还是从尊重芜湖城市发展规律,延续城市历史文脉着手,依托两江三城的空间格局,顺应山水同城的生态基底,加强对城市的整体谋划与管控,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彰显城市景观特色,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戴安江说。

“这个《设计》是芜湖首次编制和发布,虽然并非法定的规划,但却具有极大的引导意义。通俗地说,就是指导城市设计的‘设计’,从城市总体的角度去把控,更好地体现芜湖的城市特色。”市城乡规划局规划科科长童身权说。

《设计》的发布,体现了芜湖对城市发展更高的要求,突出以人为本。“打个比方,受以前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等历史原因影响,芜湖有山有水,但在‘显山露水’、山水相连方面并未做到最好,在鸠兹广场就不一定能很好地看到范罗山、赭山,多少是芜湖特色历史文化的一个缺憾。类似的这些,都是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据介绍,下一步,我市将在《设计》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现有的规划体系,做好《设计》与其他相关规划的有效衔接和有机融合,进一步引领城市建设。在城市建设项目新建及改扩建、棚户区改造等中,都将充分吸纳本次规划成果。“要使广大市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传承城市文脉。”戴安江表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