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北京的商品包装环保吗--北京志

 老北京的记忆 2017-12-19

现代商品包装复杂,华而不实,造成巨大浪费,不少人开始怀念老北京的包装,认为绿色环保,应该提倡。

老北京商品包装中,确有简单、朴实、环保的一面。比如过去包装肉类、熟食多用荷叶,荷叶可加工食品,丢弃后无污染;此外,大量使用马莲草,过去卖鱼、卖菜等都用此物,它是马兰花的叶,韧性强,生长快,是一味中药,过去早点铺捆油条也用它;再有就是点心等多用牛皮纸,可重复利用,熟练者包出来的纸包,造型紧实、挺拔、优美,行话叫“一方印”。

不同的商品,老北京的包装不同,比如水果用柳条筐,切糕用木纸,咸菜用小油篓,干果用“倒僧帽”纸袋,糕点用蒲包等。

老北京的包装材料,绝大多数取自天然,在人口较少、商业不甚发达的时代,尚可应付,随着商品经济的极大繁荣,这些天然材料显然不够用。以肉类交易为例,现代人均食肉量是老北京的数十倍,加上城市人口增加了10多倍,今天显然无法提供这么多包装用的荷叶了。再比如马莲草,初期大家都用它捆扎,可市场发展了,供不应求,只好改用稻草,但稻草也有季节限制,不得不改用纸绳,可纸绳不耐湿,不结实,只好改成今天的塑料绳。

在今天,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巨变,牛奶消费大幅增加,再用传统循环奶瓶的方法,不仅跟不上,而且卫生难保障。此外,老北京服装、日用品等消费少,今天人们的生活已离不开它们,这些工业品该如何包装,老北京也没有好的解决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老北京的包装简单,多出于成本考虑,是被动环保,并非主动环保,否则也不会有“货卖一张皮”的说法,况且所用的材料未必都是绿色的,以牛皮纸为例,制造牛皮纸需消耗大量木材,此外要使用烧碱、硫化碱等化学品,用它直接接触食物,未必是正确的选择。

况且,老北京的商品包装并不都环保,比如历史上月盛斋的酱肉,就曾出过铁盒装,而其他相对名贵的商品,也大多会过度包装,比如传统的锦盒、木盒等,极费人工,虚张声势,只是消费群体不大,故影响有限。

传统包装多是节省物力浪费人力,比如蒲包,工艺繁杂,盛放一次糕点后,基本也就丢弃了,蒲草无污染,但编蒲包需人工,如果没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这种既漂亮又绿色的包装,是无法传承下去的。

(本文背景资料源自《北京志·综合卷·

人民生活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