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创新先河之引领③:燃起陶瓷王国的烧造之火 | 重读郑州

 邙山居士不称兄 2017-12-19
重读郑州│第七篇


 创新先河之引领

   作者:阎铁成





燃起陶瓷王国的烧造之火


  • 水、火、土的完美结合孕育了一种新的物质,由粗犷、朴实的陶器,到温润、洁净、雅致的瓷器,凝结历代工匠的智慧与心血,积聚时代与民族的精华,陶瓷创造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科技、工艺、文化史上的奇葩,成为外国语汇里中国的代名词。

    出土于郑州新密峩沟遗址的9000年前灰陶人头像 / 上左    出土于郑州商代遗址的3600年前的青釉瓷尊 / 上右


    出土于郑州巩义的唐代三彩双龙尊


  • 陶器是人类利用天然物质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出来的第一种新的物质,它是随着史前人类进入穴居生活而出现的。据最新考古成果,中国至迟在距今2万年到1万年前的旧石器前时期向新石器时期过渡阶段就开始了陶器烧造的历史,经过“泥片贴筑法” “泥条盘筑法”,特别是发明了轮制技术后,中国陶器先后呈现灰陶、红陶、彩陶、黑陶、白陶、釉陶等五彩缤纷的艺术世界,开辟了人类生活的新境界。积累了1万多年的制陶的经验与智慧,中国人在公元前16世纪创造出了比陶器更为精美耐用的新器物,这个用瓷石做坯料、外施釉汁、以1000度以上高温烧造出来的新器物就是更深影响人们生活的瓷器。尽管这一时期的瓷器被称为原始瓷,但是它具备了后期瓷器的所有要素,以它为起点,东汉(公元25—220年)的青瓷、南北朝时期(公元420—589年)的白瓷、唐代(公元618—907年)的青花、北宋(公元960—1126年)的釉变、元代(公元1279—1368年)之后的彩瓷,中国人在造型、釉色、烧制和装饰上不断创新,借鉴并融合了其他工艺的精华,将 “形”、“意” 之美发挥的淋漓尽致。淳朴洒脱的民俗意趣与恢弘典雅的皇家风范,千余年来精彩纷呈,一路辉煌璀璨,展现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人文精神和审美情怀。


出土于郑州大河村遗址的7000年前彩陶双连壶


  • 郑州在距今1万年前就开始了制陶历史,李家沟遗址中数量众多的夹砂陶残片,展示了郑州人那个时期创造中国陶器的卓越智慧。裴李岗遗址中,陶器的使用已非常普遍,并且不限于生活器皿,开始了陶艺的制作,陶狗、陶羊是目前发现的中国人最早的陶制艺术作品。仰韶时期郑州众多的遗址中,美轮美奂的彩陶世界令人叹为观止,郑州人将对生活和自然观察,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艺术思维毫不吝惜地刻画书写在陶器之上。夏王朝时期,作为中国的王国之都,郑州灰陶大气、庄严,所展现的王者风范,令其他地区所望尘。历史进入公元前16世纪,中国原始瓷器产生了,郑州人再一次用自己的创新铸造辉煌,迄今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原始瓷就在郑州。自此之后,郑州人在中国陶瓷制作发展中不断书写新的篇章。巩县窑的唐代青花、密县的白地黑花瓷、登封窑的珍珠地刻花、郑州窑的柴瓷等都是中国瓷器的扛鼎之作,为瓷器创新发展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10000年前的夹砂陶作


中国人在1万年前即开始陶器的制作,在江西万年仙人洞、湖南道县玉蟾岩等地都发现了陶器碎片。而在郑州新密李家沟,一次就出土陶器残片200多片,是同时期遗址中发现最多的。这时期的陶器还是夹砂陶,反映了制陶初期陶泥未经淘洗,较为原始的状态。


郑州李家沟遗址出土的陶片




9000年前的陶艺之美


距今9000年前后,陶器制作已有较大的进步,器形和种类都有了极大地丰富,不仅有罐、壶、钵、碗,还有鼎、瓮、盘、豆、盂等。陶器表面也有了绳纹、篦纹、指甲纹等装饰纹。郑州这一时期的裴李岗遗址出土了大量的红陶器,尤其是发现了陶制猪首、羊首,生动反映了先民们丰富的精神生活和审美情趣。这也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时代最早的陶制艺术品。


郑州裴李岗遗址出土的陶塑猪首、羊首


郑州裴里岗遗址出土的三足红陶钵




6000年前的斑斓彩画


距今6000年前后,陶器制作进入成熟阶段,胎质纯净细腻,表面磨制光滑,火候一般较高,陶色更加鲜亮,部分陶器表面施有陶衣,并有用黑、白、红等颜色彩绘的图案花纹,成为色彩斑斓的彩陶器。这一时期,遍布郑州山山水水间的各处遗址都有彩陶的出现,而且独具风采,出类拔萃。仅大河村遗址出土的彩陶上面就有30多种花纹图案,有植物纹、鱼网纹,有直线、曲线、圆点、弧线等几何图案,纷繁多样,新奇别致,明快简洁,柔美劲健,展现了郑州人精彩的艺术世界。


 郑州地区出土的彩陶器



仰韶_彩绘陶罐


出土于郑州大河村的白衣彩陶钵/左    出土于郑州后庄王的彩陶右罐/右


出土于郑州西山遗址的彩陶罐 / 左列   出土于郑州大河村的彩陶罐 / 右列




3600年前的瓷器之光


中国是瓷器的发明国,但长期以来,所见实物多为汉代烧制,直到20世纪50年代郑州商代一座墓葬的发掘,才改变了人们的认识。这座墓葬出土了一件大口尊,非陶也非今天的瓷器,经过专家用仪器检测和研究,发现它的胎骨是以高岭体土制成,烧制温度到达了1200度以上,胎色灰白细腻坚硬,吸水性较弱,器的里外表面遍施光亮晶莹黄绿色釉,这些基本特征与瓷器所应具备的条件相近。不过这些瓷器胎体的原料质量还不够精细,胎色白度不高,器表的釉层较薄,胎和釉结合较差,因此,专家们将与陶器有本质区别但还未完全达到瓷器标准的器物定名为原始青瓷,并将商代(公元前16世纪-前11世纪)定为中国瓷器的源起时期。近50年来,郑州地区不断有原始青瓷的出土,展现了中国瓷器初创时期的风采。



 郑州商代遗址内出土的原始青瓷


商代青釉瓷尊




三彩与青花的摇篮


在郑州巩义北山口镇水地河、白河、铁匠炉村一代的白河两岸台地和与此紧密相连的站街镇大、小黄冶村一代的黄冶河两岸台地上,遗存有大规模古代烧瓷窑址,这些瓷窑,始烧于北朝,发展于隋,盛于唐,式微于宋、金,被称为巩县窑。巩县窑早期生产青瓷,隋代开始生产白瓷,另外还生产黑釉、青釉和茶叶末釉瓷器。尤其珍贵的是,在唐时期窑址中发现了青花瓷和三彩陶。巩县窑的器物有碗、盘、壶、瓶、罐、枕以及明器等。巩县窑是中国烧造瓷器时代早、规模大、烧造工艺高、持续时间长的一处遗址,它在民窑的基础上发展成为官窑烧造器皿和供应瓷器原料的窑口,在西安唐大明宫和扬州以及南海沉船中都发现了巩县窑的产品。对于研究中国白瓷的起源与发展提供了资料,对研究盛唐时代陶瓷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三彩和唐青花瓷窑址的发现,为中国这两个重要陶与瓷品类的发展找到了源头,在中国陶瓷史和经济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巩县窑遗址和烧制的各类陶瓷器



黄冶窑三彩器装饰图案



唐青花瓷罐及展开图


唐三彩仕女


三彩枕


唐三彩骆驼


唐三彩瑞鹤盘/左     唐三彩罐/右


唐  白瓷瓜棱罐


唐  白瓷罐/左    唐  白瓷壶/中


唐三彩陶砚


唐三彩雕花杯


唐三彩双龙尊


唐三彩镇墓兽


出土于郑州的瓷器和三彩器


巩义瓷窑遗址全景


黄冶窑作坊遗址


白河窑唐代窑炉


唐三彩外销线路图




大美珍珠地的源起


唐宋之际,郑州密县、登封一带制瓷业非常发达,密县窑、登封窑在中国陶瓷史上地位重要。密县窑产品以白瓷为主,其次为黑瓷和青瓷,还有少量的酱瓷、黄釉瓷。瓷器主要是小型器,有碗、盘、壶、盒、灯、罐、杯、注子、枕、俑及围棋子、象棋子、骰子等。特别是其中发现了早期的珍珠地划花工艺,证实此工艺源于密县窑。珍珠地划花,源于唐代金银器上的錾花装饰,其工艺是用管状竹木或金属工具,在施好化妆土的胚体上戳印而成,圆点周围露出胚体本色,中心是白色,在施以透明釉,经高温烧造后形成色调对比强烈的艺术效果。登封窑在登封曲河一带,以白釉为主,珍珠地划花作品最多,主要为瓶,制作工艺复杂,立体感极强,雅致精美,仅存的几件珍珠地划花瓶被故宫以及美国、日本博物馆收藏。


 密县、登封窑烧制的瓷器


珍珠地童子枕


宋代白釉珍珠地牡丹纹瓷枕


密县瓷窑遗址出土的卧鹿枕


牡丹纹瓷枕


 白釉珍珠地瓷灯


珍珠地刻花梅瓶

白瓷黑花碗


密县窑遗址随处可见的窑具和碎瓷片


密县窑遗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