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图文:2017年A股人均盈利2.48万

 秋天的海 2017-12-19

图文:2017年A股人均盈利2.48万

  楚天都市报讯 楚天都市报记者徐蔚

  又到岁末算账的时候了。截至上周五,沪深两市最新市值为61.84万亿元,较2016年年末的55.68万亿元增加了6.16万亿元,剔除新股后增加了3.31万亿元,这平均到1.33亿户A股投资者身上,人均盈利2.48万元。如果按照持仓投资者数量计算的话,人均盈利将会更多。看起来颇为靓丽的数字,却在网上被不少散户吐槽为“被平均”,自称“又给市场拖后腿”了。数据和投资者感受出现明显背离,问题在哪?数据显然是真实的,但却无法反映A股市场的全貌。以总市值来看,显然是有所增加,但增加的部分却不能和个人投资者划上等号。

  约七成散户亏了钱

  以往结合技术面进行题材跟踪、炒股风格“短平快”的谭先生无奈表示,“今年操作不好,亏了20%。”

  一权威财经网站的调查显示,今年收益为正的投资者仅占29%;亏损超20%的散户投资者比例高达55.4%,亏损在20%以内的股民也有15.6%。而造成指数走牛、账面亏损的主要原因,是多数投资者“做错”了。今年市场是白马股的天下,但调查显示,仅2成股民称今年主要投资白马股,超过5成股民称主要投资成长股,另外24.9%股民表示主要买的是周期股。

  相较散户投资者而言,机构投资者则在今年收益不错。一位私募人士表示,今年机构方面的投资收益预计在10%~20%区间,因为今年市场风格更偏向价值股投资,重视个股基本面以及盈利质量,机构有研究的优势。

  在市场投资风格发生变化的同时,A股市场投资者的结构也在逐步发生变化。“结构上散户占比下降、机构占比上升,在机构投资者中,绝对收益类资金占比上升。”海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荀玉根在近期报告中指出。

  19只股票赚了A股4.3万亿

  正如很多股民都看到的,今年的行情是结构性的,个股分化严重。记者查询万得资讯数据显示,剔除新股后A股共有3030只个股,年内收益为正的仅有693只,占比为22.87%。剔除当年上市新股,今年市值实现增长的A股公司只有789家,占比26.09%,而市值缩水的公司达到了2228家,占比73.68%。

  而在 789家市值增长的股票中,真正扛大梁的股票更少,印象最深刻的当属贵州茅台。这只股票今年已经实现翻倍,光这一只股票就给A股市场增加了4150亿元的市值,超过整个A股市值增量的十分之一。

  此外,中国平安今年股价上涨了104.42%,市值增长6504亿;工商银行,涨幅39.70%,市值增长5274亿;建设银行,涨幅34.14%,市值增长3850亿。以上四只股票加起来贡献了A股2017年一半的市值增量。

  记者了解到,今年市值增量超千亿的19只个股在2017年市值增量是4.3万亿,剔除新股,比整个A股整年的增量还要大。也就是说其余3000多只个股严重拖了A股的后腿,跌去了9000亿。

  因此,投资者的感受和A股总市值的增加出现落差,也就情有可原了。券商人士提醒,对于散户投资者来说,想要摆脱“不赔指数光赔钱”的窘境,调整自己的投资组合是关键。A股市场和国际接轨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价值股、白马股成为主流将会长期存在,同时减少操作的频率,如此才能不“被平均”,享受主流指数上涨带来的成果。

(楚天都市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