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慢练 - 帕尔曼分享练琴经验

 typlr2d 2017-12-19

小提琴教育大师加拉米安是20世纪最重要的小提琴教育家之一,他出生在伊朗的一个亚美尼亚人家庭,在俄罗斯受教育,后来移居法国和美国。他是纽约茱莉亚音乐学院小提琴系主任。他的学生包括了世界上第一位女性交响乐团第一小提琴手维达·雷诺以及后来的帕尔曼,祖克曼,郑京和等等。他强调对于学习小提琴来说,上课不是全部。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在家练琴。小提琴家取得的每一个成就,都是在家一天一天地练出来的。张世祥教授的教学理念也深受加拉米安的影响,他写了不少关于“什么是练琴”的文章,详细分析了学生在家练琴的几个常见问题。



小提琴演奏家里奇说:“只有慢练才能使你进步得更快”。帕尔曼在回答人们“如何练琴?”的问题时,只用了六个字:“慢练” 、“短小” 和“反复”。



那么孩子们和家长们都领会了练琴的精髓,知道如何在家如何练琴吗?作为教师,张教授不仅仅在课上讲授小提琴的学习技巧,还时常关心学生是否知道如何回家练琴,常常检验学生在家练琴的状况和成效,并为他们分析找出问题。是的,一般孩子们是不知道如何在家练琴的。张老师十分了解这一情况,明白口头讲授如何练琴是不够的。张教授制作的超过7000多小提琴教学视频其中最大的一个成效就是给学生和家长们一个具体的练琴指导。这套视频除了有着科学合理的小提琴技巧教程安排,更是按照科学合理的练琴方式来安排每个课程的。其目的就是更好地将科学合理有效的练琴贯彻下去,把教师的课堂延续到学生的家里。



慢练
每个老师都会对学生说要慢练。但是,孩子们真的在家慢慢练习了吗?大部分孩子总是迫不及待地越拉越快。这是很正常的,拉得快,孩子们常常会有成就感,觉得自己进步的。可是,他们往往不会去倾听自己的声音,质量往往达不到要求。在快速中,忽略了音准和节奏的问题。那么如何解决呢?张老师制作的分句练习视频以及和节奏器慢速练习的视频就是一个很好的陪练视频,带着你慢速练习。孩子跟着这个视频练琴,就会时时提醒他们要慢练,欲速则不达。 




短小
孩子们在家练琴,常常会从头到尾一遍一遍地拉。他们是在“演奏”而不是在“练琴”。张老师制作的分句练习视频把一个曲子分成几个短小的乐句,以便孩子们一句一句地学习,一句一句地练习。孩子们最强的学习方式就是模仿,认真观看演奏示范,弓法和指法,有声音,有乐谱,有示范,这就是”声像乐谱“的好处。张老师的小提琴教学视频就是根据孩子们的学习特性而制作的。  




重复
重复是练琴的一个重要部分。重复练习困难的乐句,而不是从头到尾重复演奏。跟着分句视频练琴,并认真研究对比自己拉的声音,指法和弓法是否正确,而不是把错误重复20遍。家长也可以帮助把孩子的练琴录制下来,反复播放给自己看,并和教学视频相比较。也只有看了自己的练习,听到自己的声音,才知道问题在哪里。在重复练习中改正错误,提高练琴效率。



除了授课,张老师还一直在研究提高小提琴教学法。他把下面这段帕尔曼关于练琴的谈话发给了他所有的学生,从各方面给学生和家长们鼓励和支持。这里,我们也与广大琴童和家长们共享。


 


帕尔曼:慢速练琴!我会对孩子说,如果你慢慢练,你也会忘记得更慢!举个例子,如果你把海绵放到水里,很快拿出来,是挤不出多少水的。但是,如果你把海绵浸泡在水里足够长,再拿出来,海绵就会吸满水了。对于大脑也是有一样的,如果你慢慢地正确地练习某个曲子,那么它就会印在你的大脑里,并产生成效。当然,最好跟着节奏器练习。节奏器应该成为你最好的朋友。 家长们应该确保孩子们在家慢练,但是应该是有组织有成效地慢练。
但是,不要忘了,最重要的是孩子是否对音乐有热情,热爱音乐。孩子练琴是因为他喜欢还是因为妈妈要他练琴。
如果这个孩子真的显示出他的音乐天分,那我会对他说慢练非常非常重要。  
主持人:您的练琴模式是什么?
帕尔曼:我的父母不是音乐家,所以我也是自己练琴。有个阶段,我也不喜欢练琴,总是试图逃避练琴。但是,我每天至少练习一个小时的音阶和练习曲。因为我的俄罗斯老师非常严格,坚持要我练习音阶和练习曲。我练习音阶和练习曲是为了避免老师和家长找我麻烦,所以我就按照他们的要求做了。(观众大笑)但这证明这件事我至少是做对了。
我会每天练3个小时,夏天的时候我会练5个小时,直到我18岁。到结婚时,我停止练琴了,我想我孩提时代的苦练终于可以结束了。当然,我花了一年的时间才意识到,我还是需要练琴的。(观众大笑) 当然,这期间我还是拉琴的,就是没有通常的练琴模式。我相当于放了一年的假,然后才意识到我还是需要好好练琴的。这就是我的练琴历史。 



 -  The En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