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秦国灭亡无关律法严酷,反倒是秦庭惊变废除法律引大乱

 人众众人 2017-12-19

题记:秦国自商鞅变法开始到秦始皇统一中国总共历时将近一百五十年,秦国法律一直都是贯彻到底的,秦国没有变弱,反而一直都是强大无比,在秦始皇时期,秦国国土远比六国加起来还多,也就是说秦国在这些固有土地施行变法也已经取得了成效,为何秦二世一即位这种局势就完全翻转呢?这到底是法律太严还是另有其他原因呢?

秦帝国统一中国没多久,秦帝国便灭亡了,其灭亡原因堪称无奈。其内忧与废长立幼的效果是一样的,一般情况下,任何一个国家发生这种情况均会发生动乱。君臣猜忌导致名将被戮,造成国无良将可用。外患是则就多了,首先是对匈奴用兵,追匈奴七百里,南取百越,北筑长城,这些都是工程量极大之事,随便放一朝代,这随便一件便可造就无数显赫贵族及君王的丰功伟绩。因此,可以说,秦始皇太过急功近利了,而且又缺乏合适的继承人,最为无奈的是自身死于外出途中,这种事放在任何朝代都会造成政权动荡。

实际上,秦帝国是中国史上唯一一个法制国家,也是唯一时代。其灭亡可说是内忧与外患相绞杀的结果。于内部,由于发生了宫廷政变,秦始皇的两大器重之臣赵高、李斯相互勾结,欲图篡权夺位,从而矫诏背旨,改立秦始皇的次子胡亥。这一次的宫廷政变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惨烈的一次政变,在这次政变当中,赵高与李斯将胡亥变成为傀儡,通过胡亥之手,诛杀忠臣良将,进行了一次政变的大清洗。比如,赵高与李斯的第一件事就是诛杀蒙氏兄弟。

蒙氏兄弟是秦王室最为倚重的朝廷忠臣,在秦国已经立世三世之久,蒙氏兄弟在秦始皇初期一直担任着宫廷禁军的首领,足见秦始皇对蒙氏的重视。从胡亥方便来看,胡亥对蒙氏兄弟也是很器重的,蒙氏兄弟如果没有死必然是秦国王室最为倚重的力量,这对赵高等篡权人非常的不利,因此,赵高便使用计谋,充分利用胡亥篡位的夺嫡之心,赐死了蒙恬蒙毅两人,于是,秦国的一支主力部队便因此被烟消云散了。

蒙恬的生死其实便关系了整个秦国的安危,这是牵一发动全身的事。倒不是说蒙恬本身有多么大的号召力,主要是蒙恬之死便意味着秦国法制的灭亡。秦国的三权分立是秦国在一百多年时间之内的立国之本,根据商鞅立下的法制,秦国对领兵将领的任命上具有一套完善的制度,这套制度包含着升迁与进爵方式。胡亥通过君主专制的权利,赐死了蒙恬,则秦军统帅的位置就空了出来,胡亥凭借一纸任命书便更迭了秦军统帅,这便说明了秦国的军权已经被收回,军事将领失去了军权,就无法保证秦军的建制独立,也就是说,秦军在胡亥时期,已经回到了战国时期山东列国的政治体制当中,即,秦军可被君权干涉,可被朝臣所干涉,当年,赵国就是因为内臣摄政使得李牧被杀身亡的,因此,蒙恬之死也就注定了秦国的命运会像赵国一般。这也就是为何当初纵横天下的秦军会在楚汉大军的合击之下兵败如山倒。

优己/著 收录 《纷争》

本文系 社科哲学家、童话作家优己 原创发表

学汉语读历史,交流儿童教学与教育请找 优己导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