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碧海丹心照琼崖】琼纵的后勤保障:住和行 | 星夜行军 露宿山林

 哈哈狮的信箱 2017-12-19

一九二八年的琼崖红军医院旧址(在今琼海市阳江镇岭脚村)。 海南日报记者 武威 翻拍


琼崖红军用过的医疗器械和草鞋。 (资料图片选自《琼岛丰碑》)


  文\海南日报记者 单憬岗


  琼中什运乡便文村风景美丽,可远眺高耸的山脉,可聆听潺潺的小河,红瓦白墙的新式民居充满黎族风情。可在70年前,当琼崖纵队首次代表大会召开时,这里还是一片茅草房。

  据琼中史志办退休老干部谢晋颀介绍,1947年为迎接琼纵到来,周边几个村里村民组织起来1个月就盖起40多间茅草房,还用茅草盖起1座100多平方米的大礼堂。如今旧址的茅草房已不复存,旧址旁的几株榕树仍根深叶茂。

  40多间茅草房,这是解放战争时期特委领导机关和琼纵总部在便文村的住宿条件。可想而知,在更为艰苦的土地革命和抗战时期,在更为基层的琼纵各部队,宿营条件是如何艰苦。而宿营和行军是战斗生活的重要环节。琼纵老战士、原儋县政协副主席吴震海说:“琼纵部队的战斗生活概括为六个字:行军、作战、宿营。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周而复始,年年如此。”

  那么,除了作战,琼纵战士日常的宿营与行军是如何进行的呢?

  

  “每人只带一个包袱、一张被单、一张草席、一个公文袋、一件蓑衣,活动到哪里,就在哪里的山坡或树林里过夜。”老革命王大权曾撰文回忆率本地独立队创建社蛮根据地的往事。

  那是1946年1月,王大权任临高新成立的波莲乡民主政府乡长,率队在临儋交界地区活动,由于没有固定驻地,只能流动宿营。晚上下雨,各人只能把行李背在身上捆紧,身穿蓑衣,头戴竹帽站起来,任凭风吹雨打。雨过天晴,各人才解下蓑衣铺在地上垫底,再铺草席,卸下行李睡觉。

  8个月后,王大权等人选在距社蛮村三公里处建乡政府。那里四周茅草茂密,树竹丛生,建材随手可得。独立队10多人一齐动手,不到10天时间,就建成了茅草与竹木搭建的宿舍、伙房,成为独立队固定的宿营地。

  这是琼崖革命时期战士宿营的一个缩影。关于琼纵的住宿,吴震海在其《琼崖纵队的衣食住行》中进行了详细回忆。他认为琼纵的住宿分为三种情况。

  “第一种是临时住在老百姓家。”吴震海说,主要是部队行军途中,路过山区根据地村庄时,如果时间允许,可以住下来休息或过夜。但当时山区群众的房子都是小小的茅草房。每户只能住下几个人,大多数战士都睡在村中树林下面。

  “第二种是以团为单位,在山区根据地搭建茅草房居住。”吴震海说,当时他所在的琼纵一总队九团主要活动在儋县和白沙境内,以排为单位,在根据地南井山搭起一排排茅草房,再用林木做床架,竹片当床板,铺上席子就睡大觉。但住的时间不长,每年部队集中休整只有三五次,每次10天左右。

  “第三种是住在深山野岭。”吴震海说,这分为两类情况。一类是部队经常长途行军作战,为了保密必须走山区、住在山区。例如,1950年2月,九团接到总部命令要求3月5日下午赶到儋县雅星乡丰猛村集结,迎接第一批渡海先锋营。九团于3月2日出发,走山区,穿越山岭,涉水过河,时而昼息夜行、时而昼行夜息,按时抵达目的地。另一类是敌人“围剿”时,为保存革命力量,部队撤入深山。

  部队在深山野岭如何住宿?吴震海说,一句话就是“天作蚊帐地当床”。在深山里找些树枝放在地上、铺上草垫,躺上去很快就进入梦乡。但深山野岭的环境很恶劣。一是蚊叮虫咬。山区蚊虫极多,部队没有蚊帐,战士们夜夜被蚊虫咬,脸上、手脚都起了斑斑红点。不少战士还因此患上疟疾。二是山蚂蝗偷袭,人们熟睡后偷偷来吸血,睡醒后衣服上留下斑斑血迹。三是毒蛇猴群的干扰,有的战士野营时被毒蛇咬伤。而炊事班常遭受猴群捣乱,炊事班留给外出执行任务战士的饭菜,半夜经常被猴群偷吃。四是下雨。部队野营最怕下雨,尤其是冬天,因为没有雨衣,衣少被薄,每逢雨夜只好挤在一起坐等天明。

  

  “李振亚曾率队连夜行军,化装突袭敌军据点。”《李振亚传略》的作者邱德盈是李振亚的家乡广西藤县人,熟悉琼纵副司令员李振亚的事迹。

  邱德盈在书中记载,1945年夏,为建立五指山中心根据地,李振亚和挺进支队政委符荣鼎率部向白沙县挺进。国民党守备第二团驻守在白沙细水乡罗任村,要挺进五指山必须先消灭这股敌人。

  为摸清敌人情况,李振亚亲率10名驳壳班战士化装奔赴罗任侦察。为绕过敌人的前哨警戒线,他们在黎族战士的向导下,晚上出发,不走大路走小路,攀藤爬壁,越涧跨沟,跋涉前进。林深苔滑,跌倒了又爬起来,继续前进。脚趾踢破了,山蚂蟥咬得鲜血直流,但谁也不吭一声。

  经过一夜急行军,他们顺利到达罗任,隐蔽在茂密山林中;夜间观察敌人驻地灯火,判断布防情况;白天又借丛林的隐蔽,摸清敌人的行动规律。经过几天认真侦察,他们把罗任的情况摸得一清二楚,在随后的罗任战斗中,顺利打垮了守敌。

  这是琼纵山区行军的一个经典镜头。对于琼纵的行军,吴震海也有详细的回忆。

  “战争年代,琼纵的指战员除了排以上干部发胶鞋外,战士都是草鞋。”吴震海说,指战员们就依靠“11号自行车”,吃不好、穿不好、睡不好,却爬山涉水,走遍琼崖大地。特别是远程征战急行军,非常艰苦。除身上背带枪支弹药外,还要背行李、米袋、装水的竹筒和椰壳碗,总重量三四十斤。

  “特别艰苦是炊事班。”当时琼纵炊事班全是女兵,每个连队有七八名炊事员。她们行军中除背带自己的行李外,还要挑一对箩筐,筐内装有米、油、盐和菜盆等;有的还要背饭锅、铁锹和锄头,负重五六十斤。

  吴震海说,部队在行军中,经常遇到六种情况。一是长途行军时,不少战士脚底起血泡。经卫生员处理后,继续出发。二是流汗多,战士口渴,竹筒里的水喝完了,只好喝河水、溪水、田水,因为水不干净,经常有人肚疼拉稀。三是经常遇到大风大雨的袭击,战士没有雨衣,尤其是冬天,冷得发抖,也常有人感冒。四是山路崎岖不平,急行军或者夜行军时经常有人摔倒,有时走在悬崖峭壁上就更危险。五是行军中常有山蚂蝗偷袭。六是行军中有时会同敌人发生遭遇战。

  “琼纵的衣食住行,就是琼纵的革命优良传统的一部分。”吴震海最后说。

  琼总三支队的 

  海南“小长征”

  1941年,琼崖抗日独立总队第三支队历时半年之久,一路征战绕过半个海南岛,辗转行程1000多公里,被誉为海南历史上的“小长征”。

  那是1941年夏天,琼崖抗日独立总队组建第三支队,张开泰担任支队长。三支队刚组建1个月就接到总队的命令:从白沙县向东转移,与兄弟部队汇合,保卫琼文抗日根据地。

  8月初的一天傍晚,在白沙七坊乡岭脚村外的草坪上,三支队300多名指战员举行向东转移的誓师大会,张开泰号召全支队发扬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精神,完成战略转移的伟大使命。入夜,这一被称为琼崖武装斗争史上的“小长征”开始了。

  那年,从白沙到琼文地区的主要通道都有日军重兵把守,三支队不得不绕道琼岛南半部。他们走过8个县份,走过黎村苗寨,穿过深山密林,爬越高山峻岭,历时半年,驰骋大半个琼岛,行程1000多公里。他们走一路打一路,多次击退日伪军的前堵后截,冲破敌人的层层封锁线,克服了人们难以想象的种种困难,终于完成了向东转移的使命。

  “小长征”的政治影响不可低估。当时琼崖西路的白沙、昌感和南路的乐东、崖县、保亭、陵水等县,我党的地方抗日武装力量还很薄弱。第三支队像一股坚强铁流,大大激励了当地军民的士气。(单憬岗)



来源:海南日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