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印会河经验方“除痰降火方”,灵活运用治多种疾病

 安歌_ 2017-12-19


明医公开课第657期
中医打造个人品牌的助推器



印会河先生是我国著名老中医,1923年生于江苏省靖江县,现为北京中日友好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中医教材编审。印先生治学严谨,实事求是,诊断疾病善“抓主症”,治疗疾病,遣方用药既有原则,又灵活机动,自制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剂,除痰降火方即是其中之一。


除痰降火方药物组成及常用剂量:

柴胡9g,黄芩15g,半夏12g

青皮9g,枳壳9g,竹茹9g

珍珠母50g(先下),龙胆草9g

栀子9g

 

方解:柴胡、黄芩、龙胆草、栀子,清泻肝胆郁火;半夏、竹茹,清降痰热;青皮、枳壳,行气以除痰热;珍珠母除痰镇肝。

 

异病同治,印先生运用此方治疗了许多疑难病证,举例如下。


01

神经性呕吐

本病在消化系统无明显器质性病变,主要是由于精神因素所致的胃肠功能紊乱而产生的呕吐。

 

常见症状:恶心呕吐,食后胀满,心烦易怒,胸胁胀满,口苦,失眠心悸,头昏耳鸣,大便干结,舌红苔腻,脉弦数而滑。

 

症状分析:恶心呕吐,食后胀满,胸胁胀满,口苦,是痰热扰胃,胃气不降的表现;心烦易怒,失眠心悸,是痰火扰心,心肝郁热的见症;头昏耳鸣,大便干结,是火结于内,腑气不通,肝胆之火,随经上炎所致。

 

辨证:气火生痰

治法:除痰降火止呕

方药:除痰降火方加减

柴胡9g,黄芩9g,枳实9g

竹茹9g,龙胆草9g,青皮9g

黄连6g,生姜9g,便秘加大黄9g。


02

内耳性眩晕

本病多由内耳的半规管、迷路及前庭神经疾患或炎症水肿所引起。

 

常见症状:头晕目眩,羞明畏光,耳胀耳鸣,口苦,甚则汗出呕吐,脉弦,苔白腻。

 

症状分析:头晕目眩,羞明怕光,耳胀耳鸣,口苦,是足少阳胆经受病,痰热上攻所致;汗出呕吐,是胆热内蒸;胆热引动胃气上逆,故见呕吐。


治法:清泻肝胆

方药:除痰降火方加减

柴胡9g,黄芩9g,半夏12g

青皮9g,枳壳9g,竹茹9g

龙胆草9g,栀子9g,蔓荆子12g

苍耳子9g,大青叶15g

 

本方为印先生“抓主症”之经验方,凡见头目眩晕,羞明怕光,率先用此,效果良好。


03

狂症

狂症,中医辨证为痰火扰心,印先生反复使用除痰降火方,疗效显著。


常见症状:失眠乱梦,头痛昏胀,烦躁易怒,渐转惊恐狂乱,不避亲疏,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


症状分析:失眠乱梦,头痛昏胀,烦躁易怒,是发病前期的痰火郁结阶段的表现,痰火狂乱,多由此生。大便干结,是痰火内结引起。

 

治法:除痰降火

方药:除痰降火方加减

柴胡9g,黄芩15g,半夏12g

青皮9g,枳壳9g,竹茹9g

龙胆草9g,栀子9g,珍珠母50g(先下)

礞石30g(先下),菖蒲9g,天竺黄9g

远志6g,制南星6g

另:礞石滚痰丸每日上午服10g


加减法解:珍珠母、礞石除痰镇肝,通便下痰;葛蒲、远志、天竺黄、南星,除痰开窍。本方也为印先生“抓主症”的常用方。凡见狂躁、惊恐、抑郁、失眠、乱梦等,而有大便干结者,用之效佳。


04

不寐

常见症状:失眠乱梦,头脑昏胀而痛,心烦易怒,白天困倦思睡,夜晚精神倍增,舌暗红,苔白腻或黄腻,大便干,脉弦滑略数。

 

方药:除痰降火方加减

柴胡9g,黄芩15g,半夏12g

青皮9g,枳壳9g,竹茹9g

珍珠母50g(先下),龙胆草9g,栀子9g

夜交藤15g,莲子心3g,天竺黄9g

胆南星9g

 

此方为印先生治心烦失眠之主方,三十年来愈病无算,也为印先生“抓主症”方。

 

异病同治,举一反三,印先生认为,凡痰厥头痛、痰火癔病等,加减使用此方,均有良效。


END

·

· 版权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