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阿根廷婆婆》书评
2017-12-19 | 阅:  转:  |  分享 
  
《阿根廷婆婆》书评书名:《阿根廷婆婆》作者:吉本芭娜娜插图:奈良美智译者:李萍出版信息:上海译文出版社2016年8月版吉本芭娜娜本名吉本真秀
子,芭娜娜是她的笔名,粉丝因此亲切地称她为“香蕉小姐”。笔者最早读到的芭娜娜的作品是《莎乐美汉堡店》,接着是《橡果姐妹》,然后就是
今天的《阿根廷婆婆》。吉本的作品很美,她的小说就像一首叙事诗一样,流畅质朴深入人心。其作品通常与挫折甚至死亡相联系,主人公会在生活
中遇到美丽又奇怪的人,然后逐渐从逆境中走出,迎来幸福的生活。芭娜娜用诗一般的语言叙述生活,她的作品十分治愈,好多感同身受的读者一边
看书一边哭得稀里哗啦,并在这里寻找慰藉,重拾生活的勇气。言归正传,接下来进入今天作品的分享——《阿根廷婆婆》。首先要说的是书的插
图。插图很有特色,用细细的、歪歪扭扭的线条勾勒世界,就像小孩的涂鸦。插图的作者是奈良美智,日本当代著名艺术家,有了这些插图,小说更
加有魅力。故事情节并不复杂。美津子的母亲患病住院,父亲虽然伤心每天仍然坚持探望,母亲辞世的最后一天他却不知所踪。美津子最后在镇上人
都敬而远之的阿根廷婆婆那里找到了父亲。女儿从最开始不理解爸爸,到后来接受了爸爸和阿根廷婆婆的结合,而爸爸也正是在这里重拾生活的信念
。书中的描写细致入微,往往能从心底打动读者。在母亲去世后,美津子一个人走在孤零零的房间,她发现:“房间还是老样子,母亲没有扔掉的旧
烤面包机、带花纹的热水壶都悄无声息地隐身在昏暗的厨房里。”母亲用过的东西依然在老地方,而母亲已经不在了,美津子的孤单就这样简单而深
刻地铺展开来。后来美津子听到朋友说爸爸在阿根廷婆婆那里,于是决定去找回爸爸。不过在刚刚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美津子大笑了起来。为什么
会大笑呢?显然美津子认为爸爸是不可能和阿根廷婆婆在一起的。为什么“我”会有这种想法呢?来看一下阿根廷婆婆是一个怎样的人:她是一个年
近五十的外国女人,住在其父亲留下来的一栋楼里,很少与外界交往,自己在楼顶开辟了一块菜地,种着各色的花卉和蔬菜。阿根廷婆婆这里教过阿
根廷探戈和西班牙语,后来学生走了,学校自然就解散了,她一个人便养着一大群流浪猫为伴。阿根廷婆婆就是这样一个怪人,不过为了找回爸爸,
美津子还是决定去那栋“阿根廷楼”一探究竟.美津子并不是悲伤的,母亲的离去已然成为了现实,无法改变,她来这了是问父亲为什么在母亲辞世
当天没来,另外也想安慰一蹶不振的父亲。带着这样复杂的感情,美津子来到了“阿根廷楼”。粉的,大红的玫瑰花开在冬日蔚蓝的天空下。我仰头
久久凝视那些足有一人高的玫瑰,看着它们弯曲的枝干,还有花瓣凋谢后的花托。枯草的气味中,有淡淡的甜香飘来。看到门前的景色,美津子似乎
有些理解了父亲。鼓足勇气,去敲门,阿根廷婆婆来开门,看到美津子后,不由分说地给了她一个拥抱,美津子也被她俘虏了。她一边温柔地抚摸着
美津子的头顶一边说着安慰的话,“妈妈不在了,真是难为你了,好了不起的孩子”。说着,她也哭了起来,美津子和阿根廷婆婆就这样在玄关前相
拥而泣。她领着美津子来到三楼,找到了父亲。父亲就坐在房间的最最里面,像一只躲进洞里的田鼠,身上裹着一块块五颜六色的花布,正缩在被炉
里取暖,样子很是狼狈。看到父亲的模样,美津子可怜起了父亲。原来遇到挫折后,男人比女人更脆弱。石碑生意的受挫、母亲的离去让父亲选择和
过去的生活做彻底的决裂,他要选择新的生活,选择阿根廷婆婆。父亲在楼顶用鹅卵石拼起奇怪的图案——一幅曼陀罗画。曼陀罗代表着人类集体的
潜意识,绘制和欣赏曼陀罗能够治愈内心的伤口。父亲说,要在曼陀罗图的中间放上阿根廷婆婆的照片。美津子以为父亲忘了母亲,他却又说:“我
给她凿了一块墓碑”,说着他笑着将海豚形状的白色墓碑拿了出来,美津子接过“海豚”,泪水流了下来。“你妈她喜欢海豚呀。再说,方方的墓碑
多无聊”,爸爸笑着说。“我”想起来小时候去南方的小岛旅行,一群海豚跟着“我”们的船前进,母亲脸上洋溢着笑容,温柔的海风拂动她的长发
,她开心得就像一个小学生。原来父亲正是因为太爱,才不敢去面对母亲的离去。此后,隔三差五的“我”就会去“阿根廷楼”,去看楼顶的菜园、
星空和曼陀罗图,去看美丽的她和父亲。后来,她生下了一个儿子,“我”去医院看她,她安静地躺在婴儿旁边,素面朝天,像个孩子一般。小说的
最后,“我”回忆着和阿根廷婆婆在一起的日子,那段时光,像诗一样美丽:那是五月的一个晴天,到处都是在空中随风飘动的鲤鱼旗。那煎饼的芝
麻香,还有喝的牛奶的味道,至今还记忆犹新。我们斜靠在屋顶护栏上,漫无目的地向下眺望。微风迎面拂过,太阳晒得全身暖洋洋的。(更多优质书评影评请关注贰重生活微信号,公众号:duallife2017)
献花(0)
+1
(本文系一骑荔枝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