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漂客的孤独:逃离了深圳来到武汉,但依然逃不脱城市里的孤单

 银月子爵 2017-12-19

近日,在网上看到一个关于58同城《你是孤独星人吗?》的大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六成以上受访者患有城市孤独症。而对于我们80后这一代人来说,这种城市孤独感尤为强烈。

逃离了深圳来到武汉,但依然逃不脱城市里的孤单

我就是一个典型的80后代表,十年寒窗苦读,从贫穷落后的小山村来到灯火辉煌的城市,我从来不觉得自己幸运,相反,从农村涌向都市的这一波进城运动现在看来却相当惨烈。

2007年大学毕业,我就千里迢迢从东北坐硬座火车经过三十多个小时到深圳的新公司报道,第一家公司做了两年,由于要跟生产,白班晚班两班倒,上晚班更累人,从晚八点到早八点,车间没有凳子,除了晚上十二点吃夜宵、凌晨四点半吃早餐各有半小时的休息时间之外,其他时间一律都要站着。车间要保持恒温恒湿,冷气从头顶一个劲往下灌,那个滋味别提有多难受。早上下了班,出车间门,太阳照在身上,人都是发晕的,深一脚浅一脚踩到宿舍,往镜子前一照,脸上毫无血色,连洗澡的劲都没有了,有好多次我都是直接合衣躺下。有时候一觉睡到天黑,然后直接去上班;有时候中午就醒了,然后无论如何睡不着,晚上又拖着沉甸甸的步伐去上班,然后又是一个不眠夜。有好几次睡到一半突然小腿抽筋疼醒,然后不得不坐起来把腿绷直,等缓过神以后再重新躺下。现在想来实在是心酸。

逃离了深圳来到武汉,但依然逃不脱城市里的孤单

那份工作我做了两年,因为实在熬不住倒班的生活,万般无奈选择了辞职。亲爱的看客们,你们现在可以想象为什么有一段时间深圳某公司有那么多人跳楼,不是因为工资低,不是因为工作环境太差,而是一个人这样周而复始地在生产线从事简单的机械操作以后,回到宿舍,他只想睡觉,睡完了继续上班,然后回来再睡觉。他甚至都不知道同宿舍的人叫什么,因为宿舍人员换了一波又一波。没有朋友,更没有亲人,没有娱乐生活,似乎看得见的前途就摆在那里了,时间长了人就容易走极端。那是一种深入骨髓的孤独。

我的第二份工作相对体面一点,再不用上夜班了,周末也不用加班,也认识了一些朋友,不工作的时候我会约朋友们出去玩,大小梅沙和梧桐山是我们常去的地方。因为我是深圳户口,去香港的次数无限制,所以也常去香港。我不喜欢跟很多人结伴同行,大多数时候我都是一个人去,在下午的三四点钟,在海关人流稀少的时候,一个人过海关坐地铁去红磡,然后走到维多利亚港。那时候刚好夜色初上,华灯璀璨,维港的人也不多,找个地方坐下来吹着海风,看着海上的船来来往往,一直坐到海风渐冷,最后一班地铁快要发车的时候我才起身去地铁站回深圳。我以为只有我一个人那样子,看看身边,很多人都只是这样坐着,你看这个世界有多漂亮,可是每个灵魂都是孤独的。

逃离了深圳来到武汉,但依然逃不脱城市里的孤单

2013年,我初回武汉时有很多地方都不习惯,拥挤的交通,糟糕的空气,以及混乱的就业环境,但我还是努力适应。在武汉,去的最多的地方还是长江边上,徒步在长江大桥上,还有司门口的户部巷,还有午夜穿梭于两岸的长江轮渡上……在汉口的江滩上,即使夜很深了,还是有很多人坐在那里看着江水发呆,你不知道他们为什么那么晚了还不回去睡觉,但他们一定是有故事的人。每个地方都有孤独的人,而大都市就是创造孤独又承载孤独的地方。

再后来我在武汉安家、结婚生子,再以后就没有那么多时间跟朋友相聚、去想去的地方。而是整天围着家在转,心里装的都是老婆孩子,看似时间都被占用了,没有时间去孤独了,但偶尔午夜梦回,在妻儿都熟睡的时候,披衣起床坐在阳台上,吹着冷冷夜风,看着点点寒星,孤独感还是会一阵阵袭来。在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男人最怕一夜之间就丢了工作,最怕父母深夜的长叹,最怕因为自己赚钱少让妻儿活得憋屈。年龄越大,话也越少,越不喜欢跟人没心没肺的聊一场,因为每个人都有难处,每个人都是在艰难地活着。人只要活着,就没法排遣孤独,因为孤独与生俱来,随时潜伏在内心深处,在不期然间将你吞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