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二章文明世界的晨曦:美索不达米亚/比较文明史

 RK588 2017-12-20

                      第二章文明世界的晨曦:美索不达米亚

 

     两河文明:美索不达米亚

 

《圣经·创世记》中说,有四道河流从伊甸园中流出,其中第三道河叫底格里斯河(Tigris River),第四道河叫幼发拉底河(Eupharates River)。这两道河其实滥觞于土耳其的高原(有人认为这里就是《圣经》中伊甸园所在的地方),从北向南,最终汇流入波斯湾。

两河之间的平原是亚洲西部最肥美的土地,称为美索不达米亚(Mesopotamia),这个名称来自于希腊文,意思是“两河之间的地方”,是西亚古代文明起源地,所以西亚文明又称“两河流域文明”,也就是美索不达米亚文明。这个大的文明区域联结起了西北部土耳其的安纳托利、波斯、印度和埃及,幅射地中海沿岸、小亚细亚、巴勒斯坦和叙利亚,而且古代中国长安至大秦,即中国到地中海岸边的亚里山大里亚城之间的丝绸之路也从这里经过,显然西亚是一个处于中枢地带的重要文明,是连接众多古代民族与国家的纽带。

美索不达米亚可以有两种理解,从广义来说指现在叙利亚和伊朗的部分地区与伊拉克境内的土地,其东北边界就是札格洛斯山脉(Zagros Mountains),西南则是阿拉伯高原,东南直到波斯湾,西北到托鲁斯山(TaurusMountains)。狭义的美索不达米亚则专指两河之间地区,从巴格达(Baghda)到巴比伦( Babylon)这一个狭长的地带,古代文明遗址几乎全部集中于此,这里古代城邦荟萃,聚落密布。

从历史环境而言,美索不达米亚分为三大区,北方区就是伊拉克东北部与札格罗斯山区,这是文明起源地,陶器与新石器时代的农业经济在这里产生。中部地区是陶鲁斯山以南到两河之间高原地区,这里气候较为干旱,曾经是亚述帝国所在的区域。最南的地区是两河平原,古代社会中这里分为两部分,南部是苏美尔王国,北部是阿卡德帝国,也是传说中的伊甸园所在地。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分布图)

    欧洲人习惯把亚洲西部地区称为中东或是进一步分为中东与近东,这是以距离欧洲的远近来划分的,离欧洲最近的称为近东,稍远的为中东,更远的如东亚地区的中国印度日本朝鲜等国,就成为远东。所以东亚国家如中国日本等出版的一些名为“远东日报”、“远东大辞典”等,其实是从欧洲人的观念来看中国或日本的。

精确地说,这一地区应称为西亚,是亚洲大陆西部的总称,由于亚洲东、南、北三面都被海洋所包围,分别是是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所以西亚是大陆上唯一不与外海相接的地区,只有它的东部与地中海相接,而西南部则伸向了波斯湾,从地域总体来看,内陆性与沙漠是重要的地理特征。

西亚地区和民族国家包括:阿富汗、伊朗、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土耳其、塞浦路斯、叙利亚、黎巴嫩、以色列、巴勒斯坦、约旦、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也门、阿曼、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巴林。美索不达文明的中心是今日伊拉克的两河流域,历史上以巴比伦为中心城市,欧洲人习惯称为“巴比伦尼亚”。

从文化源流来看,这里与北非埃及、南亚印度、地中海等古代文明互相联系,又是古代波斯、阿拉伯和圣经文化的起源地。所以米索不达米亚文明其实是世界上最复杂的文明之一,是多种文明交汇和互相促进的地区。这里既是文明起源地,也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古往今来,无数民族在这里征战,是名符其实的世界古战场。两河流域在西亚是最富饶的地区之一,《圣经》中的伊甸园就在这里,世界工业化进程中,两河地区与波斯湾又以盛产石油而闻名于世,自古于今都是西亚的经济中心。

公元前4千前开始,最早出现的是苏美尔和阿卡德的城邦,公元前19世纪巴比伦王国在这里建立。在两河流域北部还出现了亚述帝国,亚述帝国经历了1000多年的变化,被新巴比伦王国所取代。从公元7世纪起,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兴起,两河流域伊斯兰化,从此两河流域再没有离开过伊斯兰教,虽然11世纪起曾经先后被塞柱尔突厥人、蒙古人所征服,但实际上伊斯兰信仰已经在这里根深蒂固。16世纪以后,奥斯曼帝国统治了伊拉克,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才被推翻。

苏美尔人的太阳历

近年来,由于两伊战争、海湾战争与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入侵伊拉克,石油生产与国家政治经济都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失,甚至收藏在博物馆的古代文物都受到一定影响。据伊拉克国家博物馆负责人说,大约有17000件古代文物可能遭到破坏,这些文物中不乏7000年前的稀世珍宝。这也是两河古代文明的历史厄运,不由令人深感惋惜。

 


 二 新石器时代与文明诞生

 

美索不达米亚的新石器时代有五种主要文化,从公元前7000年直到公元前3500年:

第一是耶莫文化(Jarmo Culture),从公元前7000年开始公元前6500年,定居生活方式与农业生产开始在这里出现,在耶莫遗址出土了陶器,石器工具,人工栽培的小麦和大麦,驯养的山羊和狗,是世界最早的农业生产起源地之一。

最早出现的陶器类型中有两种极具特色,一种是生殖崇拜的女性裸体,这种陶塑流传极广,从土耳其的安纳托里亚高原直到约旦河谷地,女神主要有伊什塔特与娜纳等人。女神崇拜与生殖崇拜其实密切相关,各民族早期阶段都不同程度地产生过这种崇拜,产生原因是人类繁衍生息的需要,也与社会发展中的女性的历史地位有关。

另一种则是公牛雕塑,这也是最早的生殖力象征之一,在西亚地区早期也较为流行。村庄聚落加遗址加泰土丘所发现的女神,这是最古老女神之一。安耶利哥的女神像,这两幅像都是上古女神,生殖崇拜色彩鲜明,体型丰腴,赤裸身体,具有伊甸园里的人物特性,据《圣经》所述,在未食用智慧果之前,人不着衣而没有羞耻之心。

苏美尔时代的女神就大不相同了,这时的女神名叫伊西塔(也作伊什塔尔),也就是所谓的伊纳娜女神,不再赤身裸体,反而一身戎装,手持弓箭,她的地位也很重要,是守卫着海枣果仓库的女神,也是战争之神。所以她竟然站立在一头俯伏的狮子身上,古代西亚沙漠草原上狮子是人类最凶猛的敌人,当时人以降伏狮子为荣。

最有趣的要数迦南人的女神,它是介于生殖女神与战神之间的类型,既象生殖女神那样赤裸身体,但同时又是战神,各方面特征都是二者兼而有之,这反映出美索不达米亚文化的基本特性,这是多个民族、多种文化的互相濡染,混合在一起,所以会产生这种现象。

第二个时期是哈苏纳文化时期(HassunaCulture),从公元前6500年到6000年,农业生产技术进步,农田水利开始,建立了村落,陶器生产显示其重要性。


第三时期为萨马拉文化(SamaraCulture):公元前6000年到公元前5500年,著名的陶泥文明时代,以彩陶业著称于世,值得注意的是,其时代与中国仰韶文化几乎同期或是稍早可以断定,从世界范围来看,彩陶最发达的时代就是这一时期,根据世界古代文明发展规律,我们将其定为扩展期。


第四时期是哈拉夫文化((HlafCulture)公元前5500到公元前4500年,这一时期的城邦中已经出现了大型房屋和建筑,可能是古代神庙,街道初具规模,陶器开始变得更加精美,达到高峰期。


  这个时期的陶器主要是红陶,其造型古朴,质地较粗糙,但在同时期的古代陶器中已经相当领先。

第五是欧贝德文化,从公元前5000年(另一说为4300年)到公元前3500年,这是一个从石器时代向铜器时代转化的过程,铜石并用的局面维持相当长的时期,人们喜爱使用一种石印章(stamp-seals),这是泥板文书出现之前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

由于西亚地区诸民族斗争激烈,历史舞台风云变幻,各种文化互相影响,所以陶器发展极不平衡,起伏大,一段时期比较精美,但可能另一时期就风格迥异。这与中国古代陶器的历史统一性恰形成鲜明对比。哈拉夫陶器已经相当精致,工艺水平远超过任何一个历史时代。但是到了公元前4000年前后的苏萨时代早期,艺术风格为之一变,苏萨城位于美索不达米亚的苏西安纳平原,这里的陶土取材纯净,色彩如绿宝色一样晶莹,质地薄而透明,被称为“蛋壳陶器”,用手指一弹叮铛作响。

重要的是,这一时期的陶器装饰的完美,表明当时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高度发达,刻符形象华美,寓意深刻,预示着文字的创造在即。内容涉及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动物人物、农业渔业、采用了几何图形,象形符号、艺术写实等各种手段。

法国罗浮宫藏著名的罗浮苏萨羱羊陶杯的图案与中国半坡和以后的马厂陶器十分相近,它的构图具有几体图形特征,分区明显,划分三个层次,最上为水鸟,中间层是装饰性的图案,最下层是三只羊。苏萨陶器给西方学者以深刻印象,受到高度评价,所以当看到其他古代东方陶器时,难免认为是受到这种陶器的影响,其实从时间上来说,这种陶器的时代稍晚于中国仰韶等地区。当然,历史总有难解之谜,我们可以看到,现存于法国罗浮宫的苏萨彩陶碗与半坡陶器更是极为相象,甚至连绘的万字形图都一样,笔者在相关的论著中已经详细讨论过两者的同与异,说明了古代陶器图案的基本规律。

在苏萨后期,一种从南方来的欧贝德陶器北上,这种陶器是从波斯湾沿河北上,其来源不明。以笔者之见,它就是来自于中国的仰韶陶器,经过中亚帕米尔高原,取道波斯,传入美索不达米亚。

欧贝德陶器特别是其晚期产品,由于使用快轮大量生产,烧结温度高,产品质地显得薄而脆,略似玻璃。装饰图案也出现了单一化的倾向,主要是网状纹、水波纹、菱形纹、三角形等几何图案。

  美索不达米亚的陶器终于在欧贝德文化的晚期终结,显赫一时的陶器艺术退出历史舞台。

综观五期发展,主要趋势是从北向南推进,前四期主要在北方,后期欧贝德则位于南方,结束于波斯湾附近。公元前3000年以后,陶器的地位逐渐下降,但是与陶泥器具关系密切的泥板文书却兴盛起来。

无可怀疑的是,在亚洲的东方与西方,中国与美索不达米亚,有两种古代陶泥文明几乎同时萌生,扩展和达到高峰,最终又走向衰落。有趣的是几个世纪之后,同样的一幕在地中海与印度上演,两种陶器时代相差无几,陶器的造型、图案的构图与画法也基本相同。

总体来说,西亚彩陶器起始年代稍晚于中国,考古学家们在这里最早的发现的成熟彩陶器年代大约是5500年以前,彩陶最为发达的时代是在萨马拉与哈拉夫,接近于中国的仰韶文化时代。最早的陶器则稍晚于中国的仙人洞和裴李岗遗址。

从公元前3000年起,米索不达米亚进入城邦与文字时代,也就是苏美尔(Sumer)时代,这里位于平原南部,开始出现城邦群,主要有埃利都、乌鲁克、尼普尔、基什等,揭开文明史新的一页。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20世纪中期以后才得到认真研究的,西方学者们对其作出巨大贡献,但是亦无可讳言,有不少学者猎奇性的论著,有失史实,如哈里特·克劳福德(Harriet Crawford)的《神秘的苏美尔人》、等著作,在中国流行极广,但是近年来受到西方学者的质疑,其中年代不准,有意夸大和渲染的毛病极为突出。我国与其他一些国家的学者的一些关于美索不达米亚的著作受其影响,也存在这种不足。

 

三 世界文明的重要贡献:泥板书写与楔形文字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重要贡献是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体系,这种文字形状如同楔子,所以称为楔形文字,它一般刻写在泥板之上,所以亦称泥板文字。当然,泥板文字应当包括有其他了些文字,不过最重要的仍然是楔形文字,所以这个名称仍然是通行的。根据国内外对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研究的成果,泥板文字应用后的历史阶段如下:

1、苏美尔早期王朝时期:阿卡德帝国统一美索不达米亚之前,公元前3500年前后的古代图画文字开始,根据《苏美尔王表》等推算,大约为公元前3500到前2900年前后;

2、阿卡德帝国时代:约公元前2288-前2147年。

3、乌尔第三王朝时代:公元前2111-前2004年;

4、巴比伦王国时代:公元前2004-前1595年;

5、古典帝国时代:公元前1400-前323年,多个民族在美索不达米亚建立王国,直到波斯帝国灭亡。1

 

1 楔形文字与符号化

 

图画文字受到一定的限制,一是刻写笔画繁琐,速度较慢,不能适应全面迅速记录反映的要求。二是只能表达具体与直观的对象,如日月水火、风雷雨电、鸡犬牛马等,不能反映深刻复杂的事物,这一点相当关键,人类社会与个体的思维一同前进,要求文字能书写抽象的概念和复杂的情感,大到国家、家庭、婚姻、战争等事物,小到个人的喜怒哀乐,都不宜于记叙。于是,创造出一种以符号为主要功能的文字成为方向。

公元前3300年前后,正值美索不达米亚的乌鲁克第四期,泥板文字开始在流行,最初的书写是象形文字,以后逐渐演变成为一种独特的刻符文字,这种文字形状象一个楔子,人们取用拉丁文命名它为“楔形文字”(cuneiform),也有人称为丁字头文字等。从美索不达米亚的苏美尔人、阿卡德人、巴比伦人、亚述人等,经历了长期的传承与递进,这种文字迅速流传,遍布安纳托利亚高原、伊朗高原、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印度等各地。古代世界首次出现了一种大范围内的统一文字,取代了埃及、印度、伊朗等各地的原始文字,成为书写公文,写作诗歌、记录历史的规范文字,其历史地位前所未有。

楔形文字是一种什么性质的文字?为什么历史选择了这种文字?历来说法不一,笔者认为,楔形文字具有表音、表意与简单的拼写及多种功能,这些功能是以前的各种文字都没有全面具备的,这是它的基本特征之一。但是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文字是一种符号化的书写文字,符号化就是用具有符号性质的指示符取代图画性质的形象描绘,这是一种根本的进步。这种进步的本质在于它表明了人类思维方式中的抽象思维取代具象思维,当然,这并不是说明具象思维以后并不存在,只是说明人类思维的高级阶段中,抽象思维的地位更为重要。文字中的抽象思维发展必然导致符号文字取代象形文字,这是一个历史事实。

 

2 泥板文书起源和陶算子

 

最早出现的是陶泥制作的“陶算子”(token),这是用来记录实物数字的一种用陶泥制作的球形物体,人们用它来计算牛羊头数、货物的多少,是一种泥板的记账本。也有人认为这些陶算子其实是货物上的封章,是说明货物的,陶算子形态多样,有的制作成物体的形状,货物运到后或是开封后,就可能丢弃。另一种与文字起源有关的就是印章,美索不达米亚与古印度河流域都有印章出现,各种材质的印章都有,相对来说,美索不达米亚印章石制的多,可能与当地出产宜于冶印的石材有关,黑曜石是一种常用的材质。美索不达米亚陶算子出现相当早,从公元前8000年就开始出现,到公元前4000年前后,它们的样式就相当整齐而规范。无论是陶算子还是印章,上面所书写的都最早的符号,这种符号有数字也有物体,成为符号化的开端。

从公元前3200年的乌鲁克公元2900年的到捷姆纳萨期,泥板文书经历了从早期的象形文字到符号化的楔形文字的进化。我们应当注意到,这一时期大约是中国的仰韶文化到龙山文化时期,根据我们的分析,中国仰韶刻符基本具备了符号化的特点,也就是说,如果仅从时间上来看,中国文字的出现可能早于美索不达米亚的楔形文字。但是无可讳言,中国仰韶陶文的字数与影响是无法与大量的楔形文字相比的,据统计,已经发现存世的泥板文书多达5万片以上。而且是一种体系化的书写,符号数量相当多而全。最重要的是,楔形文字作为一种语言文字体系,在西亚、埃及和波斯等古代民族中通用,这是其他文字所无法比拟的。

 

4 楔形文字解码cracking or deciphering codes

 

泥板文字书写是一种连续性书写,即从右向左开始,再转向下一行从左向右,这种书写具有连续性,但缺点在于会将写过的字抹掉。以后改为从左向右的书写。

符号分类:从最早的苏美尔文字到以后的阿卡德、巴比伦和波斯等的文字,楔形文字经历了巨大的变化,种类也相当繁多,但是基本上保持了这种文字的特点,依据这种文字不同时期的流传,可以作以下简单的分析:首先,这种文字是注音文字符号,并且使用音节拼音,但并不是字母文字,因为它仍然在使用有象征意义的文字符号,这是一种根本的特性。

楔形符号主要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实物符号,即是物体的名称,这种符号构成的方式是以物体的局部或是全部来代表这个实物,是从象形文字发展出来的。作为文字表达方式,相当于中国六书中所说的“象形”。第二类是不同程度的抽象化了的符号,相当指事或是会意的表达方式。第三种是所谓的专指符号,例如牛羊猪鸡等常见的符号。第四种是数字,用来计算数量。

我们举例来看它的进化过程与使用方式:

 

乌鲁克      捷姆纳沙   亚述时期     新巴比伦

   


(楔形文字“牛”AB的演进过程)

 

    乌鲁克时期牛字具有象形特征,到了捷姆纳沙时代就已经完全符号化,亚述人的楔形文字有一个特点,有头没有尾巴,这只牛就成了没有尾巴的牛,而新巴比伦的牛字终于成为一头完整的牛,但已经与乌鲁克人的牛相去甚远了。

 这个演进过程西方学者早就有过总结,如戴维·迪林格尔(David Diringer)就曾经制作过著名的楔形文字表,以几种动物文字为例,说明了文字从象形到抽象的过程,这个表格在中外关于楔形文字的论著中都相当多见,我们不再引用。

有人认为,西亚的楔形文字可能与中国古代文字有关联,如其中“天”的解释曾经引起中国人的关注,因为它近似于中国陶文与甲骨文中的“帝”,中国古代有天帝的信仰,有人曾经推测,中国古代的天帝观念与美索不达米亚的天有关。其实不知道,这个字早在仰韶时期的半坡陶文中就有,如果二者真的有关系,那么并不是象有人所推测得那样是从美索不达米亚传播过来,反倒有可能是从中国传播过去的。

 

               

 (左侧为美索不达米亚楔形文字的天字;中间为甲骨文中帝的几种写法;右侧为仰韶半坡陶文中的帝)

甲骨文中的帝字主要有以下几种解释:

第一,帝即上帝,也是天帝,是殷人祖宗崇拜的一种表现,郭沫若认为:“凡风雨祸福、年岁之丰啬,征战之成败,城邑之建筑,均为帝所主宰,足以证明殷人已有至上神之观念。惟据《山海经》而言,至上神之帝即帝俊。则卜辞之帝若上帝亦当即夔即高祖夔也。”1至上神并不意味着是唯一的神,世界宗教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一神教,信仰唯一的神,如基督教、伊斯兰教等。第二类是多神教,信仰多位不同的神,其中可能有最高的神。一神教大多后起,古代宗教中大多数是多神教。

第二,帝字象形花萼,暗喻女性生殖崇拜,因为其形状与女阴相似。这种主张曾经在甲骨文中有一定影响。

第三,王国维等人主张:帝为积薪焚於示前,这个象形字来之于古代祭祖时燃烧的柴火。

第四,帝字象草制的偶像,也是一种祖宗崇拜的说法。

    笔者认为,在中国陶文中的所映的帝舜时代中,古人将人神合一,对祖宗的崇拜也就是对天神的崇拜,帝这个字就是最初的天字,由于对天帝与人祖的合一,所以将天与日月星辰分开,另作制作一个图象,类似于小部族的图腾,但其实是天的符号,用以祭祀。在农业生产社会中,这种符号与谷物相近,此即所谓谷神。无论是美索不达米亚的天,还是中国的天字,都是最早的谷神符号。

其次是犁字,楔形文字中的这个字形状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将三角形解为牛角,状似牛拉犁地。另一种解释如同一个有锐角的利器。其实我们已经看到,楔文中的牛字并非这种形状,而当时处于石器时代,尚无铁器,应当是利于有锐利边缘的贝类来收割,所以应是贝类的象形字。这个字与中国陶文刻符与甲骨文其实都有一定的关系,


(楔形文字中的“犁”字)     (仰韶陶文中的犁字)

 

     仰韶陶文化中,虽然已经有了麦字等农作物,但是没有收割与耕种的器具刻符,现在我们可以看出,陶文中的三角形其实就是犁字,其实由于上古时代,无论是种还是收,可能都是一种农具,把一个利器加上木柄,既用之于耕地,也用之于收割。

 

                               (甲骨文中的辰字)

    关于这个辰字的来历,陈梦家曾作了详尽的说明:

    “辰於古文字象蜃之形。郭沫若“释干支”以为辰象蜃形,‘实古之耕器……故农、辱、耨诸字,均从辰。’这是对的。后世铁制的耨,如《农政全书》所画的,……其形近首蛤壳与半月。起初当是用天然蚌壳磨利其弧形而凸的长缘,手握其背而耨之;其后则取蚌之任何一部分磨其一端成锹头式的,如城子崖图版四九·三,它的刃是凸出的。”

  应当说这种解释是合理的,也与笔者关于美索不达米亚楔形文字的犁字的解释相合。裘锡圭再次肯定了这种看法,并指出已经出土的实物如石器与蚌壳证实了这一点,其余如徐中舒等人也赞同这种看法,应当说基本肯定为事实。现在,经过与楔形文字的比较,更明白这一现象的普遍性。中国陶甲文字,历来从历史来证的多,从共时来证的少,现在则当有新的发现。

楔形文字中的麦字与陶文中的麦字是完全一样的,这并不奇怪,两种文字的起源都与象形文字有关,这是最靠的解释。当然也有一种可能,就是曾经存在过古代彩陶器的流传,

 

  (楔形文字的麦字)       (半坡陶文中的麦字)

    彩陶器上刻有图案与符号,这种符号与图案从一种文化传入另一种文化,得到推广,也是可能的。从时代来看,中国陶文时代稍早一些,有可能是随着农业栽培的交流所产生文字互相影响。

原创文章,转载需显要位置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