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资治通鉴》之人心难测

 读书与积累写作 2017-12-20

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是很脆弱的,尤其是在拥有相对大的权力时,身在高位就会感到危险就在身边,毕竟是关于身家性命的事,而且不止是一个人的性命。尽管表面上可以显得很忠城,但是还是背地里怎么做又有谁知道呢?

汉景帝时因为晁错的上书,汉景帝决定削弱诸侯王的势力,这引起的各个诸侯的不满,最终起兵反叛汉朝,其中势力最强的是吴王刘濞和楚王刘戊。在吴王刚开始起兵时,他的臣下有一个叫田禄伯的将军,向他提出军事建议:说:“大军集结向西进攻,没有可以出奇兵的通道,难以成功。我请求给我五万人马,另外沿长江、淮河逆流而上,占领淮南、长沙,攻入武关,与大王主力军队会师,这也是一路奇兵。”而吴王的太子却反对不同意这条建议,因为太子也担心他会半路反叛,或是自立为王,拥兵自重。他的担心也不是不可能的,毕竟在那个年代拥有兵权虽然不至于推翻一个汉朝,但至少在那个年代,安身立命还是可以的。如果吴王采纳他的建议。沿长江、淮河向上游兵,然后占领淮南、长沙就算不至于成功造反,但至少也有了可以跟汉朝谈判的条件吧。但是他不肯听,也就是说他命中的这一次轰动一时的举动,也只是在为汉朝的历史添上几分精彩而已。命中没有的事,再牛逼也只是过客。

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用人不疑的,每一朝的天子都会猜疑你是否忠,甚至因为猜忌而不敢把大权放出,最终自己的军事生涯也因此而结束了。

秦王赢政在还没有统一六国之前,他派兵攻打楚国时,就曾发生过一幕。秦国有名的大将王翦,在秦王想要攻打楚国时,兽问过李信要多少人,而李信说二十万足已,而王翦说要六十万,结果不信王翦的话,最终失败了。然后秦王又请王翦出山,而王翦还是要六十万的士兵才肯出征,然后秦王给了他全国的兵力,奏了六十万的士兵,可谓是巢出动呀。而守卫奏朝国都是士兵,老弱病残,没战斗力了。

真正的聪明,是人在官场进则高官厚禄,退则全身而退。王翦深暗为官,对这一点还是可以游刃有余的。他在出任之前就在向秦王索要出任的报酬,为子孙置办田地家产。在他走的时候还在跟秦王讲不要忘记秦王对他的承诺,而在行车打仗的途中还不断地向秦索要土地家产。看似是贪婪好财无尽。其实他在为自己安顿后方,为的是不让秦王有所怀疑,自己拥兵太重了,换做是哪个皇帝也不会安心的。平常有个几万的人,说不定哪天就被削了兵权,贬为平民了。何况是六十万的全国兵力,假如王翦真的一去不回,或着是倒戈相向的话,秦王拿什么来阻挡,全国已经倾巢而出了。那么秦朝就不会有后来的统一六国了。谁能不担收,谁能不害怕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