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黄帝内经集注( 张志聪)素问:卷二 上
2017-12-20 | 阅:  转:  |  分享 
  
卷二上

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此篇言天地水火,四时五行,寒热气味,合人之藏府形身,清浊气血,表里上下,成

象成形者,莫不合乎阴阳之道。致于诊脉察色,治疗针砭,亦皆取法于阴阳,故曰《阴阳应

象大论》。

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道者,阴阳之理也。太极静而生阴,动

而生阳,天生于动,地生于静,故阴阳为天地之道。万物之纲纪,总之曰纲,周之曰

纪。万物得是阴阳,而统之为纲,散之为纪。变化之父母,《天元纪论》曰:物生谓

之化,物极谓之变。《易》曰: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朱子曰:变者化之渐,化

者变之成,阴可变为阳,阳可化为阴,变化之道,由阴阳之所生,故谓之父母。生杀之

本始,天以阳生阴长,地以阳杀阴藏。神明之府也。阴阳不测之谓神。明者,阴阳

合而灵显昭著也。神化天之五气,地之五行,以生万物,故为神明之府。

治病必求于本。本者,本于阴阳也。人之藏府气血,表里上下,皆本乎阴阳,

而外淫之风寒暑湿,四时五行,亦总属阴阳之二气。至于治病之气味,用针之左右,诊别色

脉,引越高下,皆不出乎阴阳之理。故曰治病必求其本,谓求其病之本于阳邪本于阴邪也,

求其病之在阳分阴分气分血分也。审其汤药之宜,用气之升味之降,温之补苦之泄也。此篇

论治道当取法乎阴阳,故首提曰治病必求于本。后节曰治不法天之纪,用地之理,则灾害并

至。天地者,阴阳之道也。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积阳至高而为天,积阴至厚

而为地。承上文而言,治病者当法天地阴阳之理。阴静阳躁,地之阴,主静而有常;天

之阳,主动而不息。阳生阴长,阳杀阴藏。春夏者,天之阴阳也,故主阳生阴长;

秋冬者,地之阴阳也,故主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天主生物,地主成物。故

阳化万物之气,而吾人之气由阳化之;阴成万物之形,而吾人之形由阴成之。寒极生

热,热极生寒。阴寒阳热,乃阴阳之正气。寒极生热,阴变为阳也;热极生寒,阳变

为阴也。邵子曰:动之始则阳生,动之极则阴生,静之始则柔生,静之极则刚生。此《周

易》老变而少不变之义。故阴阳之理,极则变生。人之病亦然,如热甚则发寒,寒甚则反

热;治病之道亦然,如久服苦寒之味,则反化火矣。寒气生浊,热生生清。清气

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胀。此阴阳反作,病之从逆

也。寒气下凝,故生浊阴;热气上散,故生清阳。如清气在下,则反上而下降,故生飧

泄;浊气在上,是反下而上凝,故生胀。此吾身之阴阳反作,气之逆从而为病也。此论阴

阳之体位,各有上下。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

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此承上文而言,阴阳之位各有上下,而阴阳之气上下

相交,然后云行雨施,而化生万物也。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虽在下,而地气上升为云,

天虽在上,而天气下降为雨。夫由云而后有雨,是雨虽天降,而实本地气所升之云,故雨出

地气。由雨之降,而后有云之升,是云虽地升,而实本天气所降之雨,故云出天气。此阴阳

交互之道也,而人亦应之。此篇言天地之阴阳,与人之阴阳相合,是以一节言天地阴阳水

火,一节言清浊藏府精形,以天人相间而言也。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

人之清阳,本乎天而出上窍;人之浊阴,本乎地而出下窍。言人之阴阳,犹云之升,雨之

降,通乎天地之气也。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腠者,三焦通会元真之处。理

者,皮肤藏府之文理。言清阳之气通会于腠理,而阴浊之精血走于五藏,五藏主藏精者也。

清阳实四支,浊阴归六府。四支为诸阳之本,六府者传化物而不藏。此言饮食所

生之清阳充实于四支,而浑浊者归于六府也。夫脾主四支,又曰手太阴独受其浊。盖浊中之

清者,由脾之转输而充实于四支;浊中之浊者,归于六府也。首言清阳之在上,次言发于外

内之腠理,此言充实于四傍。盖阳气者若天与日,位居尊高,而运用于六合九州之外内者

也。

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水性润下,故为阴;火性炎上,

故为阳。清阳上升,故为气;浊阴下降,故为味。盖以水火而征兆气味之阴阳也。味归

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阴为味,阴成形,地食人以五味,以养此形,

故味归形。阳化气,诸阳之气通会于皮肤肌腠之间,以生此形,故形归气。阳气生于阴精,

故气归于精。水谷之精气以化生此精,故精归于化也。精食气,形食味。水谷之精

气以生此精,精食气也。五味入胃以养此形,形食味也。化生精,气生形。水谷之

精气以化生此精,诸阳之神气以生养此形。盖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气味化生此精

气,以生养此形也。味伤形,气伤精。夫形食味,精食气。如饮食之气味太过,则

反伤其精形矣。精化为气,气伤于味。精为元气之本,气乃精之化也。形食味而味

归形,味伤形则及于气矣。此节论饮食之阴阳气味,以生精气之阴阳而养此形。

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王氏曰:味有质,故下流于便溺之窍;气无

形,故上出于呼吸之门。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

阳之阴。味为阴,而味厚者为纯阴,薄者为阴中之阳。气为阳,而气厚者为纯阳,薄者

为阳中之阴。此阴阳之中而又分阴阳也。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

厚则发热。味厚为阴中之阴,降也,故主下泄;味薄为阴中之阳,升也,故主宣通。气

薄为阳中之阴,降也,故主发泄;气厚为阳中之阳,升也,故主发热。此节论气味之阴阳升

降。

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

气,少火生气。夫气为阳,火为阳,合而言之,气即火也。少阳三焦之气生于命门,

游行于外内,合于包络而为相火,然即少阳初生之气也。归于上焦而主纳,归于中焦而主

化,纳化水谷之精微而生此精,以养此形。故承上文而言,五味太过,则有伤于气,而阴火

太过,亦有伤于气矣。盖气生于精,而精之所生,由气之所化。形食其味,而味之入胃,亦

由气化,以养此形,是气之不可有伤者也。故曰: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盖阳亢则火

壮,而生气反衰;阳和则火平,而气壮盛矣。如火壮于内则食气,气盛于内则食火。食,犹

入也。言火壮则气并于火,气盛则火归于气,气火之合一也。如火壮于外则散气,火平于外

则生气,故曰相火为元气之贼。欲养此精气形者,又当平息其火焉。王子方曰:壮火之气,

少火之气,是气即火之气也。

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言气味固分阴阳,而味

中复有阴阳之别。辛走气而性散,甘乃中央之味而能灌溉四傍,故辛甘主发散为阳也。苦主

泄下而又炎上作苦,酸主收降而又属春生之木味,皆能上涌而下泄,故酸苦涌泄为阴也。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马氏曰:用酸苦之味

至于太过,则阴胜矣。阴胜则吾人之阳分不能敌阴寒,而阳斯病也。用辛甘之味至于太过,

则阳胜矣。阳胜则吾人之阴分不能敌阳热,而阴斯病也。所谓阳胜则阴病者,何也?以阳胜

则太热,彼阴分安得不病乎!所谓阴胜则阳病者何也?以阴胜则太寒,彼阳分安得不病乎!

重寒则热,重热则寒。苦化火,酸化木,久服酸苦之味,则反有木火之热化矣。辛

化金,甘化土,久服辛甘之味,则反有阴湿之寒化矣。所谓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气增而

久,夭之由也。寒伤形,热伤气。气伤痛,形伤肿。阳化气,阴成形。寒则

阴盛,故伤形;热则阳盛,故伤气。气无形故痛,阴有形故肿也。故先痛而后肿

者,气伤形也;先肿而后痛者,形伤气也。夫形归气而气生形,阴阳形气

之相合也。故气伤则转及于形,形伤则病及于气矣。以上论气味阴阳寒热偏胜之为病。

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泻。

此以下论天之四时五行,人之五藏五气,外感六淫,内伤五志,亦有阴阳寒热之为病也。风

性动摇,故风胜则动。热气伤阴,故热胜则肿。燥伤津液,故燥胜则干。寒气伤阳,故神气

乃浮也。湿淫所胜,则脾土受伤而为濡泻之病矣。风热,天之阳气也。寒燥湿,天之阴气

也。乃四时五行之阴阳偏胜而为病也。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

暑燥湿风。天之十干,化生地之五行;地之五行,上呈天之六气。故在地为水,在天为

寒;在地为火,在天为暑;在地为金,在天为燥;在地为土,在天为湿;在地为木,在天为

风。天有四时五行之生长收藏,而化生阴阳之六气也。此言天之四时五行成象成形者,而应

乎阴阳也。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化五气者,化五行之气也。

肝志为怒,心志为喜,脾志为悲,肺志为忧,肾志为恐,以五气而生五藏之志也。此言人之

五藏,化生五气五志,有形无形者,而应乎阴阳也。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喜

怒由内发,故伤阴阳之气。外淫之邪由皮毛而入于肌络藏府,故寒暑伤形。马氏曰:举喜怒

而凡忧思恐可知矣,举寒暑而凡燥湿风可知矣。王子方曰:四时之气总属寒暑之往来,五志

内伤亦归重阴阳之二气,故下文曰:暴怒伤阴,暴喜伤阳。《本神篇》曰:顺四时而适寒

暑,和喜怒而安居处。是以五行五气论阴阳可也,以寒暑喜怒论阴阳亦可也。若胶执于文字

以论阴阳,则固矣。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厥气上行,满脉去形。多阳者

多喜,多阴者多怒。喜属阳而怒属阴也。是以卒暴而怒,则有伤于阴矣;卒暴之喜,则有伤

于阳矣。阴阳之气,厥逆上行,则五藏之气满于脉,而离脱于真藏之形矣。此言寒暑伤在外

形身之阴阳,喜怒伤于内藏气之阴阳也。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经

曰: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若喜怒不恒,寒暑过度,则表里

阴阳俱损,生何可以固久乎!此总结上章之意。故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承上文

而言,天有四时之寒暑,人有五气之阴阳,合而论之,在天阴阳之邪,又由吾人之阴阳气化

也。是以受天之阴邪而必阳,受阳邪而必阴。王子方曰:此篇论天之四时五行,合人之五藏

五气,是以有言天节,有言人节,有分而论者,有合而论者。故曰:冬伤于寒,春

必病温;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

湿,冬生咳嗽。秋冬,时之阴也。寒湿,气之阴也。冬伤寒,秋伤湿,谓之重阴。冬

伤寒而春必温,秋伤湿而冬咳嗽,乃重阴而变阳病也。春夏,时之阳也。风暑,气之阳也。

春伤风而夏伤暑,谓之重阳。春伤风而飧泄,夏伤暑而秋病痎疟,乃重阳而变阴病也。夫寒

邪伏藏,春时阳气外出,化寒而为温热也;暑气伏藏,秋时阴气外出,化热而为阴疟也。此

天之阴阳,又由吾身之阴阳而变化也。伤于风者,上先受上;伤于湿者,下先受之。阳病

者,上行极而下,故变为飧泄之阴病矣。阴病者,下行极而上,故变为咳嗽之阳证矣。此四

时之阴阳,又由吾身之阴阳而升降也。痎疟,三阴疟也。王子方曰:故曰者,引《生气篇》

之文以证明之也。

帝曰:余闻上古圣人,论理人形,列别藏府;端络经脉,会

通六合,各从其经;气穴所发,各有处名;谿谷属骨,皆有所

起;分部逆从,各有条理;四时阴阳,尽有经纪;外内之应,皆

有表里。有信然乎?帝言人之藏府形身,与天之四时阴阳,外内相应,惟上古圣人

能论理人形,与天地参合,是以岐伯论天之五方五气五色五音,地之五行五味,以应人之五

体五藏五窍五志也。六合,谓十二经脉之合也。足太阳与足少阴为一合,足少阳与足厥阴为

二合,足阳明与足太阴为三合,手太阳与手少阴为四合,手少阳与手厥阴为五合,手阳明与

手太阴为六合,各从其经,正而相通也。气穴者,经气所注之穴,有三百六十五穴,以应一

岁,而各有定处,各有定名也。谿谷者,大小之分肉连于骨而生起也。分部者,皮之分部

也。皮部中之浮络,分三阴三阳,有顺有逆,各有条理也。言天地之四时阴阳,尽有经纬纪

纲,应人形之外内,皆有表有里也。岐伯对曰:东方生风,风乃东方春生之气,故

主生风。风生木,寅卯属木,春气之所生也。木生酸,地之五行,生阴之五味。酸

生肝,阴之所生,本在五味,故酸生肝。此言内之五藏,外之筋骨皮肉,皆收受四时五

行之气味而相生,故曰外内之应皆有表里也。肝生筋,筋生心。肝之精气生筋,筋

之精气生心,内之五藏合五行之气,而自相资生也。肝主目,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

辨五色,故目为肝所主。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

味,道生智,玄生神。承上文而言,在天之五方五气,在人之五藏五体,在地之五

味五行,皆阴阳变化之为用也。阴阳变化之道,其在天为玄。玄,幽远也。玄生神,神者阴

阳不测之谓。是以在天为六气,而在地为五行也。其在人为道,道者,阴阳五行不易之理

也。道生智,智者五藏之神志魂魄,因思虑而处物,是以人之五藏生五神化五志也。其在地

为化,物生谓之化,化生万物,而五味之美不可胜极也。神在天为风,在地为

木,在体为筋,在藏为肝。按《天元纪论》曰:阴阳不测谓之神。神在天为风,

在地为木;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天为寒,

在地为水。故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此阴阳不测之变化,是以在

天则为风为热为湿为燥为寒,在地则为木为火为土为金为水;在体则为筋为脉为肉为皮毛为

骨,在藏则为肝为心为脾为肺为肾;在声则为呼为笑为歌为哭为呻;在变动则为握为忧为哕

为咳为栗;在窍则为目为舌为口为鼻为耳;在色则为苍黄赤白黑;在味则为酸苦甘辛咸;在

音则为宫商角徵羽;在志则为喜怒忧思恐。此皆阴阳应象之神化也。在色为苍,薄青

色,东方木色也。在音为角,角为木音,和而长也。在声为呼,呼,叫呼也。在志

为怒,故发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变动,藏气变动于经俞也。握者,拘急之象,筋之

证也。在窍为目,目者,肝之官也。在味为酸,木之味也。在志为怒。肝者,

将军之官,故其志在怒。怒伤肝,用志太过,则反伤其体矣。悲胜怒。悲为肺志,

以情胜情也。风伤筋,能生我者,亦所能害我也。燥胜风。燥属西方之金气,四时

五行之气,有相生而有相制也。酸伤筋,能养我者,亦能伤我也。辛胜酸。辛为金

味,故能胜酸,金胜木也。

南方生热,南方主夏令,故生热。热生火,夫火生热,今以在天之热而生

火,正阴阳不测之变化。火生苦,炎上作苦,火生苦味也。苦生心,苦,心之味

也。味为阴,藏亦为阴,故味生藏。心生血,血乃中焦之汁,奉心神而化赤,故血者神

气也。血生脾。由本藏之所生,而生及相生之藏。心主舌,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能

知五味,故舌乃心之主。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体为脉,在藏为

心,风寒暑湿燥火,天之阴阳也;木火土金水火,地之阴阳也;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

怒悲忧恐,人之阴阳也。在天成象,在地成形,人则参天两地者也。先言体而后言藏者,人

秉天地之生气,自外而内也。在色为赤,南方之火色也。在音为征,征为火音,和

而美也。在声为笑,心志喜,故发声为笑。在变动为忧,心独无俞,故变动在

志,心气并于肺则忧。在窍为舌,舌者,心之官也。在味为苦,火之味也。在志

为喜。心中和乐则喜。喜伤心,过于喜则心志自伤。恐胜喜。恐为肾志,水胜火

也。热伤气,热则气泄,故热伤气。寒胜热。有亢害则有承制,阴阳五行之自然

也。苦伤气,苦乃火味,故亦伤气也。咸胜苦。咸为水味,故胜苦。

中央生湿,中央主土而灌溉四傍,故生湿。湿生土,在天为气,在地成形,

以气而生形也。土生甘,土主稼穑,稼穑作甘。甘生脾,地食人以五味,甘先入

脾,故主生脾。脾生肉,脾之精气,主生肌肉。肉生肺。五行之相生者,以所生之

气而相生也。脾主口,脾气通于口,脾和则能知谷味,故脾主口。其在天为湿,

在地为土,在体为肉,在藏为脾,人之形身藏府由五行五气而生,五气五行又

归于神化。在色为黄,中央土色也。在音为宫,宫为土音,大而和也。在声为

歌,脾志思,思而得之则发声为歌。在变动为哕,气逆于肺胃之间则为哕。胃之上

肺之下,脾之分也,故脾气变动则为哕。在窍为口,脾者,主为卫,使之迎粮,故脾窍

在口。在味为甘,土之味也。在志为思。因志而任变谓之思。脾主运用,故所志在

思。思伤脾,五藏化五气,以生五志,用志则伤气,气伤则藏伤。怒胜思。怒为肝

志,故能胜思。湿伤肉,脾主肉而恶湿,故湿胜则伤肉。风胜湿。风乃木气,故胜

土湿。甘伤肉,味伤形也。酸胜甘。酸乃木味,故胜土之甘。

西方生燥,西方主秋金之令,故其气生燥。燥生金,因气而生形。金生

辛,因形而成味。辛生肺,因味而生藏。肺生皮毛,因藏而生形。皮毛生

肾。肺气主于皮毛,因金气而生肾。肺主鼻。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故肺

主开窍在鼻。其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体为皮毛,在藏为肺,在天为

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人为万物之灵,在体为皮毛,在藏为肺者,感天地

之形气而化生也。在色为白,肺金之色也。在音为商,西方之音,轻而劲也。在

声为哭,肺志在悲,故发声为哭。在变动为咳,藏气变动,则及于喉而为咳。在

窍为鼻,鼻者肺之窍也。在味为辛,金之味也。在志为忧。精气并于肺则忧。

忧伤肺,过则损也。喜胜忧。喜则气散,故能胜忧郁。热伤皮毛,秋令燥热,

反伤皮毛。寒胜热。严肃之令复,则炎烁之气消。辛伤皮毛,气主皮毛,辛散气,

故伤皮毛。苦胜辛。火味胜金也。

北方生寒,北方主水,故生寒。寒生水,形生气而气生形也。水生咸,水

味咸,故咸生于水。咸生肾,味之咸者,主生养肾。肾生骨髓,肾之精气,生长骨

髓。髓生肝。肾之精髓,复生肝木,言五藏之相生,由天之五气地之五味之所生也。肾

主耳。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故肾气所主在耳。其在天为寒,在地为

水,在体为骨,在藏为肾,五方生五气,五气生五行,五行生五味,五味生五

体。五藏者,言人本天地之形气而生成也。其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体为骨,在藏为肾

者,言天地人之成象成形者,皆本于阴阳不测之变化。在色为黑,色有阴阳也。在音

为羽,声有阴阳也。在声为呻,呻者,伸也。肾气在下,故声欲太息而伸出之。在

变动为栗,栗,战栗貌。寒水之气变也。在窍为耳,肾开窍于耳。在味为咸,

水之味也。在志为恐。肾藏志而为作强之官,故虑事而时怀惕厉也。恐伤肾,《灵

枢经》曰:恐惧而不解则伤精。明感肾也。思胜恐。思虑深则处事精详,故胜恐。寒

伤血,寒甚则血凝泣,故伤血。王子方问曰:风伤筋,湿伤肉,以本气而伤本体也。在

心则曰热伤气,在肾则曰寒伤血者,何也?曰:气为阳,血为阴,火为阳,水为阴,心主火

而为热,肾主水而为寒,是以热伤气而寒伤血者,同气相感也。下文曰:阴阳者,血气之男

女也;水火者,阴阳之兆征也。心肾为水火阴阳之主宰,故所论虽与别藏不同,而亦是本气

自伤之意。燥胜寒。燥主秋热之令,故能胜寒。咸伤血,咸走血,故食咸则伤血

矣。甘胜咸。甘为土味,故能胜咸。莫子晋问曰:五方注释,曷多不同?曰:阴阳之

道,变化无穷,是以五方之经文,亦少有差别,愚故引经注经,各尽其义。学者引而伸之,

总不外乎阴阳之大道也。故曰: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天覆于上,地载于

下,天地位而万物化生于其间。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阴阳之道,其在人则为

男为女,在体则为气为血。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在天地六合,东南为左,西

北为右,阴阳二气于上下四傍昼夜环转,而人之阴阳亦同天地之气昼夜循环,故左右为阴阳

之道路。水火者,阴阳之兆征也;天一生水,地二生火。火为阳,水为阴。水火

有形,故为阴阳之征兆。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干知大始,坤以简能,而生万

物。故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阴静于内,阳动于

外,阴阳动静,而万物化生。上文论天地阴阳之气运用于上下两傍,此复言阴阳之气又有外

内之所主也。在天地则天包乎地之外,其在人则阳为阴之卫也。

帝曰:法阴阳奈何?帝言何以取法天地阴阳之气,而为调治之法也。高士宗

曰:按以下岐伯所答,如阳胜则身热,阴胜则身寒,乃阴阳偏胜之为害也。如能知七损八

益,是能调养吾身中之阴阳损益,而不为邪所伤也。如人之右耳目不如左明,左手足不如右

强,乃法象天地四方之盛虚也。如贤人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傍人事以养五藏,

乃取法天地以养人也。如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嗌,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是天地之气

而应象于人。如暴气象雷,逆气象阳,是人之气而应象于天地也。如善用针者,从阴引阳,

从阳引阴,是取法阴阳之道,而为用针之法。如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是取法阴阳

之理,而为诊视之法也。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阳病治阴,阴病治阳,是审别

阴阳,而为救治之法也。此篇论天地阴阳,五方五行之气,以应人之形身藏府。至于诊治调

养,亦皆取法乎阴阳,故曰《阴阳应象大论》。岐伯曰:阳胜则身热腠理闭,

喘粗为之俯仰,汗不出而热齿干,以烦冤腹满死,能冬不能夏。

阳胜乃火热用事,故身热。热在表,则腠理闭;热在里,则喘粗。阴胜在腹,则为之俯;阳

胜在背,则为之仰。阳胜于周身,则汗不出而热也。肾主精液,齿干,精液竭矣。心主血

液,烦冤,血液枯矣。腹满,中焦之生气绝矣。此阳热偏胜之死证,然能苟延于冬,则不能

幸免于夏。盖言人之阴阳,又配合天地四时之阴阳而为生死也。阴胜则身寒汗出,

身常清,数栗而寒,寒则厥,厥则腹满死,能夏不能冬。此阴阳

更胜之变,病之形能也。阴胜则阳虚,故汗出。阴寒在表则身常清,在里则数栗

而寒也。四支为诸阳之本,表里俱寒,则四支厥冷。四支厥逆,则腹虚满矣。乃阴寒偏胜之

死证,得夏月之阳热,尚可救其阴寒。此阴阳之变,能为形身作病也。帝曰:调此二

者奈何?岐伯曰: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

衰之节也。女子以七为纪,男子以八为纪。七损八益者,言阳常有余而阴常不足也。然

阳气生于阴精,知阴精之不足,而无使其亏损,则二者可调。不知阴阳相生之道而用此调养

之法,则年未半百而早衰矣。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男子以八为

期,故四十而居半。阴气,肾气精气也,阴气渐虚,则起居自倦矣。年五十,体重,

耳目不聪明矣。经曰:肾虚肝虚脾虚,皆令人体重烦冤。又曰:液脱者,骨肉屈伸不

利。年五十而精液血液皆虚,是以体重而不轻便也。精气虚而不能并于上,则耳目不聪明

矣。年六十,阴痿,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俱出矣。

人年六十,已逾七八之期,天癸竭,肾气大衰,而阴事痿矣。九窍为水注之气,精水竭而精

气衰,则九窍为之不利也。精竭于下,水泛于上,而涕泣俱出矣。《解精微论》曰:精神去

目涕泣出。王子方曰:调此二者,重在七损,故曰阴气自半,曰体重,曰阴痿。夫起居动作

为阳,耳目九窍为阳,曰起居衰矣,曰耳目不聪明,九窍不利,自阴虚而衰及于阳也。故

曰:知之则强,不知则老,知七损八益,而能固守其精,则阴阳俱盛而筋骨壮

强。不知阴阳所生之原,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至半百而衰老矣。故同出而名异

耳。神气生于阴精,故同出于天乙之真,而有精气神三者之异名耳。智者察同,愚

者察异。愚者不足,智者有余。察,知也,省也。智者省察其阴阳同出于天

真,不妄作劳,则阳完而阴亦固矣。精神内守,则阴盛而气亦外强。知阴阳之交相生固,则

精气常为有余。愚者止知名之有异,如烦劳则阳气外张,而不知精亦内绝,如逆之伤肾,则

春阳之气亦无所资生。不知阳为阴之固,阴为阳之根,而精气恒不足矣。有余则耳目

聪明,身体轻强,老者复壮,壮者益治。有余则阳气充而耳目聪明,精血

足而身体强健,精神完固,能却老而全角,壮者益充满而賓士也。王子方曰:上文曰体重,

耳目不聪明,此节曰耳目聪明,身体强健,又见其阴阳互相资益之妙。是以圣人为无

为之事,乐恬憺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

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此言治世之圣人与逸世之真人至人不同,寿仅可以百

数,然亦有修身之道,而寿命无穷,与天地终始。行所无事,则外不劳形,内无思想。恬憺

虚无,则精神内守,真气从之。其知道者,亦归于真人。高士宗曰:此节照应首篇之圣人外

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精神不散,亦能寿敝天地,无有终

时。

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阴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地不

满东南,故东南方阳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强也。此言天地阴阳之所不

能全,惟其阴阳精气运行,故能生长收藏,化生万物。其在人亦当配天地以养头足,勿使邪

气居之。天不足西北者,阳中之阴不足也,故西北方阴也,而人之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左为

阳而右为阴,阴不足于上也。地不满东南者,阴中之阳不足也,故东南方阳也,而人左手足

不如右强也。右为阴而左为阳,阳不足于下也。帝曰:何以然?岐伯曰:东方

阳也,阳者其精并于上,并于上则上明而下虚,故使耳目聪明而

手足不便也;西方阴也,阴者其精并于下,并于下则下盛而上

虚,故其耳目不聪明而手足便也。天有精,地有形。东方阳也,其精气上升而

并于上,并于上则上盛而下虚,故使人之耳目聪明,而手足不便也。西方阴也,其精气下降

而并于下,并于下则下盛而上虚,故其人之耳目不聪明,而手足便也。此以天地之左右而言

也。王子方曰:上篇论阳气生于阴精,此复言天有精,而精气上下交并,是阴精又生于天

也。故俱感于邪,其在上则右甚,在下则左甚,此天地阴阳所不能

全也,故邪居之。此以形身论之,其在上则右虚,在下则左虚,是天地阴阳之所不

能全,而人身亦有左右之不足也。上文言天地左右之上下,此言人身上下之左右。王子方

曰:俱感于邪,然后知虚处之病甚。故天有精,地有形,天有八纪,地有五

里,故能为万物之父母。天有所生之精,地有所成之形,天有八方之纪纲,地有

五行之道理,其精气交通于九州八方之外,故能为万物生长之父母,以非止于上下之交并而

已。清阳上天,浊阴归地,是故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纲纪。故能

以生长收藏,终而复始。言天地之体位,虽有东西南北之不足,而神明为之纲

纪,故能以生长收藏,终而复始,化生万物。神明者,生五气化五行者也。惟贤人上配

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傍人事以养五藏。上配天以养耳目之聪

明,下象地以养腰以下之不足,节五味,适五志,以养五藏之太和,虽有贼邪而勿能居之

矣。此篇曰圣人曰贤人,谓惟贤圣能法则天地,逆从阴阳,恬憺虚无,精神内守,可使益

寿,无有终极之时,而皆归于真人也。天气通于肺,肺藏属乎干金,位居至高,而主

周身之气,故与天气相通。此复言非惟头之上窍通乎天,从腰以下象地,而五藏六府九窍六

经皆与天地之气相通。惟贤人能法天之纪,用地之理以治身,故灾害不能及也。地气通

于嗌,嗌乃胃府之门,主受湿浊之气以入胃,故与地气相通。《太阴阳明篇》曰:喉主

天气,嗌主地气。风气通于肝,风生木,木生肝,外内之气相通也。雷气通于

心,雷,火之发声也。心为火藏,气相感召,故与心相通。谷气通于脾,脾为土

藏,而主司转运。谷气,山谷之通气也,故与脾气相通。雨气通于肾。肾为水藏。雨

气,寒水之气也。六经为川,六经,手足三阴三阳之经脉也。外内环转,如川流之不

息。肠胃为海,肠胃受盛水谷,如海之无所不容。又胃为水谷之海而外合海水,肠为受

盛之官。九窍为水注之气。精气通上窍,水浊出下窍。以天地为之阴阳,阴

阳者,天地之道也。以天地之道,通乎身之阴阳。阳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也。汗

出于阴液,由阳气之宣发,故曰阳加于阴谓之汗。雨乃地之阴湿,亦由天气之所化施,故可

方人之汗。阳之气,以天地之疾风名之。风出于地之隧谷,阳气发于里阴,以

疾风名之者,言阳气之行身有道,无少逆滞者也。暴气象雷,热气象阳。气暴如雷

火之发,气逆如阳热之胜。此复言阳气之如风,行于上下四傍,无暴无逆也。故治不法

天之纪,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至矣。人之阴阳,通乎天地,天有八纪,地有

五理,为治不取法天地之阴阳,则灾害至矣。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天之邪

气,始伤皮毛,由皮毛而至肌肉筋脉,由经脉而入于藏府,故如风雨之骤至,而易入于内

也。独言风者,风为百病之长而能开发皮腠。故善治者治皮毛,阳气者,卫外而为

固也。天之阳邪始伤皮毛气分,故善治者,助阳气以宣散其邪,不使内入于阴也。其次

治肌肤,邪在皮毛,留而不去,则入于肌肤矣。肌肤尚属外之气分,亦可使邪从外解,

故其治之次也。其次治筋脉,邪在肌肤,留而不去,则入于经络矣。经脉内连藏府,

外络形身,善治者知邪入于经,即从经而外解,不使内干藏府,此为治之法又其次也。其

次治六府,《金匮要略》曰:经络受邪入藏府,为内所因。邪入于经,留而勿治,则入

于里矣。故止可从府而解。其次治五藏。治五藏者,半死半生也。五藏之脉

属藏络府,六府之脉属府络藏,藏府经气联络相通,邪入于内而又不从府解,则干及于藏

矣。邪在五藏经气之间,尚可救治而生,如干藏则死矣,故曰半死半生也。夫皮肤气分为

阳,经络血分为阴,外为阳,内为阴,府为阳,藏为阴,邪在阳分为易治,邪在阴分为难

治。以上论为治之道,当取法乎阴阳。故天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藏;水谷之

寒热,感则害于六府;地之湿气,感则害皮肉筋脉。天之邪气,由形

层而入于里阴,故感则害人五藏。水谷入胃,寒温不适,饮食不节,而病生于肠胃,故害于

六府。清湿地气之中人也,必从足始,故感则害皮肉筋脉。夫藏为阴,府为阳,经脉血分为

阴,皮肉气分为阳。天地之邪有阴有阳,水谷之气有热有寒,而病人之形身藏府亦有阴阳之

别也。

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

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观过与不及之理。见微得过,用之不

殆。此言用针者当取法乎阴阳也。夫阴阳气血,外内左右交相贯通。故善用针者,从阴而

引阳分之邪,从阳而引阴分之气。病在左者取之右,病在右者取之左,以我之神得彼之情,

以表之证知里之病。观邪正虚实之理,而补泻之。见病之微萌,而得其过之所在。以此法用

之,而不致于危殆矣。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此言善诊者,宜审别其阴阳也。夫色为

阳,血为阴,然色有阴阳,而脉有阴阳。故善诊者,察色按脉,当先审别其阴阳。审清

浊而知部分,夫色有清明,有浊暗。五色之见于面也,各有部分。审清浊则知病之从

来,知部分则知病之所在。视喘息,听音声,而知所苦。《金匮要略》曰:息

摇肩者,心中坚。息引心中上气者,咳。息张口短气者,肺痿唾沫。又曰:吸而微数,其病

在中焦实也,当下之则愈,虚者不治。在上焦者其吸促,在下焦者其吸远,此皆难治。呼吸

动摇振振者,不治。又曰:病人语声寂然,喜惊呼者,骨节间病。语声喑喑然不彻者,心膈

间病。语声啾啾然细而长者,头中病。《平脉篇》曰:病人欠者,无病也。脉之而呻者,病

也。言迟者,风也。摇头者,里痛也。里实护腹如怀卵物者,心痛也。此以望闻而知其病之

所苦也。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观四时所应之脉,而知病之所主者何藏。

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以治。寸主在上为阳,尺主在下为阴;

浮为在表为阳,沉为在里为阴;滑主气为阳,涩主血为阴。审察脉之上下表里气血,而知病

之生于阴生于阳,而以法治之也。无过以诊,则不失矣。夫诊有五过,诊无差误,

则治之不失矣。

故曰:病之始起也,可刺而已;其盛,可待衰而已。此以下言治

病者,亦当取法于阴阳也。夫针石所以治外者也。病之始起尚在于外,故可刺而已。其病盛

者,勿去其针,待其衰而后已。言始起在外在阳,盛则在里在阴也。故因其轻而扬

之,因其重而减之,因其衰而彰之。病之始起则轻而浅,久则重而深,故因

其轻而发扬之,因其重而少减之,因其病势少衰而彰逐之。盖病之盛者,不可急逆。经曰:

微者逆之,盛者从之。避其来锐,击其隋归。此之谓也。形不足者,温之以气;

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形,谓形体肌肉。精,谓五藏之阴精。夫形归气,气生形。

温热气胜者,主补阳气,故形不足者,当温之以气。五藏主藏精者也,五味入口,各归所

喜,津液各走其道,故五味以补五藏之精。《灵枢经》曰:诸部脉小者,血气皆少,其阴阳

形气俱不足,勿以针,而当调以甘和之药可也。是不足者不可妄用其针,又当温补其气味。

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人有三部,在

上为阳,在下为阴。病在胸膈之上者,因其上而发越之;其在胸腹之下者,因其下而引去

之;其在中者,宜从内而泻泄之。此言病之有上下阴阳,而治之有法也。其有邪者,

渍形以为汗。渍,浸也。古者用汤液浸渍取汗,以去其邪。此言有邪之在表也。其

在皮者,汗而发之。邪在皮毛,取汗而发散之。其慓悍者,按而收之。气

之悍利者,宜按摩而收引。其实者,散而泻之。阳实者宜散之,阴实者宜泻之。此

言病之有表里阴阳,而治之亦有法也。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阴阳者,天之道也;

刚柔者,地之道也;参合天地之气者,人之道也。阳病治阴,阴病治阳。治,賓士

也。如感天之阳邪,则当治人之阴气,阴气盛而阳热之邪自解矣。如感天之阴邪,则当治人

之阳气,阳气盛而阴寒之邪自散矣。此邪正阴阳之各有对待,而善治者之有法也。定其

血气,各守其乡。承上文而言,如邪在气分,则当守其阴血,而勿使邪入于阴。如

邪在血分,则当守其阳气,而勿使阴邪伤阳。定其血分气分之邪,而各守其部署。盖阳邪伤

气,阴邪伤血,气血内守,则邪不敢妄侵。此即上文对待之意。血实宜决之,气虚

宜掣引之。经曰:邪之所凑,其正必虚。实者邪气实,而虚者正气虚也。血实者决之使

行,气虚者掣之使升,盖阳气发原于下也。上节言各守其阴阳气血,使邪之不敢妄传,此复

言其在血分而血实者,宜行血以驱邪,邪在气分而气虚者,宜提掣阳气以助正。此又邪正对

待之一法也。按此篇论天地人之阴阳相应,而针石诊治亦皆法乎阴阳,故曰:天地者,万物

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盖阴阳之在人为男为女,在身为气为血,故末结其气血

焉。

阴阳离合论篇第六

黄帝问曰:余闻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大小月

三百六十日成一岁,人亦应之。今三阴三阳不应阴阳,其故何

也?按此篇论三阴三阳之气,皆出于地之阴,出则为阳,合则归阴,与天地定位日月呈象

之阴阳不同,故帝设此问,而名曰《阴阳离合论》也。《阴阳系日月论》曰:天为阳,地为

阴。日为阳,月为阴。其合之于人,腰以上为天,腰以下为地。故足之十二经脉以应十二

月,月生于水,故在下者为阴;手之十指以应十日,日主火,故在上者为阳。曰大小月三百

六十日成一岁,人亦应之,与《日月论》文义相同。岐伯对曰:阴阳者,数之可

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

要一也。数,上声。阴阳者,有名而无形,不可胜数,然其要道归于一也。《易》曰:

一阴一阳之谓道。莫子晋曰:天地定位,日月运行,寒暑往来,阴阳出入,总归于太极一气

之所生。天覆地载,万物方生。未出地者,命曰阴处,名曰阴中之

阴,则出地者,命曰阴中之阳。天覆地载,万物方生,言有天地然后万物生

焉。然天地之化育万物,由四时之阴阳出入,而能生长收藏,为万物之终始。未出地者,命

曰阴处,言处于阴中而为阴中之阴,则出地者为阳,其名曰阴中之阳,言从阴中所出而为阳

也。阳予之正,阴为之主。向明处曰正。予,我也。言在地之气乃阴中之阴,故阴

为之主。以我所主之气,而向明处欲出者为阳,故曰阳予之正也。如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

明,乃室之向明处也,后曰太冲,乃阴为之主也。是以三阳皆根起于阴。故生因春,

长因夏,收因秋,藏因冬。失常,则天地四塞。生长收藏者,地之阴阳

也。春夏秋冬者,天之阴阳也。此复言地气之出入,又因天气之四时,而为之生长收藏。此

天地阴阳离合之常理,失常则天地四时之气皆闭塞矣。夫天有阴阳,地有阴阳,三阴三阳之

气虽出于地,而又当与天之阴阳相交。阴阳之变,其在人者,亦数之可数。

天地之阴阳,数之可十可百,推之可千可万。阴阳之变,其在人者亦不可胜数也。如人之身

半以上为阳,身半以下为阴,手之十指为阳,足之十二经脉为阴,背为阳,腹为阴,左为

阳,右为阴,外为阳,内为阴,府为阳,藏为阴,与三阴三阳不相应也。

帝曰:愿闻三阴三阳之离合也。离则为三阴三阳,合则为一阴一阳。岐

伯曰: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南面者,人君听治之位,故

曰圣人。然人皆面南而背北,左东而右西,以圣人而推及于万民也。南面为阳,故曰广明。

背北为阴,而曰太冲。太冲乃阴血之原,位处下焦,上循背里,是以三阴以太冲为主。太

冲之地,名曰少阴。太冲所起之地,为足少阴之处。少阴之上,名曰太

阳。少阴与太阳合,阳出于阴,故在阴之上。太阳根起于至阴,结于命门,

名曰阴中之阳。至阴,穴名,在足小指外侧。太阳经脉之根,起于此也。结,交结

也。按《灵枢·根结篇》曰:太阳结于命门,命门者,目也。阳明结于颡大,颡大者,钳耳

也。少阳结于葱笼,葱笼者,耳中也。太阴结于太仓,少阴结于廉泉,厥阴结于玉英。中

身而上,名曰广明。身半以上,天气主之;身半以下,地气主之。阳出于阴,从下

而上,故中身而上,名曰广明。先以前面为阳,此复以中身而上为阳。广明之下,名

曰太阴。太阴主中土,而为阴中之至阴,故位居广明之下。太阴之前,名曰阳

明。太阴与阳明合,并主中土,故位居太阴之前。阳明根起于厉兑,名曰阴中

之阳。厉兑,穴名,在足大指次指之端,乃足阳明经脉之所起。厥阴之表,名曰

少阳。太阳之气在上,故曰少阴之上。两阳合明曰阳明,在二阳之间而居中土,故曰太

阴之前。厥阴处阴之极,阴极于里则生表出之阳,故曰厥阴之表。盖以前为阳,上为阳,表

为阳也。曰上曰前曰表者,言三阳之气也。曰至阴厉兑窍阴者,言三阳之经脉也。手足十二

经脉主三阴三阳之气,在经脉则分为三阴三阳,在气相搏命曰一阴一阳耳。少阳根起于

窍阴,名曰阴中之少阳。窍阴,穴名,在足小指次指之端。少阳主初生之气,故

名阴中之少阳。三阳之气皆出于阴,故曰阴中之阳,而止论足之三经也。是故三阳之

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阴阳之气分而为三阴三阳,故

有开阖枢也。太阳者,巨阳也。为盛阳之气,故主开;阳明合于二阳之间,故主阖;少阳乃

初出之气,故主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抟而勿浮,名曰一阳。开阖

者,如户之扉。枢者,扉之转牡也。舍枢不能开阖,舍开阖不能转枢,是以三经者,不得相

失也。开主外出,阖主内入,枢主外内之间。若抟于中而勿浮,则合而为一阳矣。

帝曰:愿闻三阴。岐伯曰:外者为阳,内者为阴。阳气出而主

外,阴气升而主内。然则中为阴,其冲在下,名曰太阴。阴阳二气皆出于

下,阴气出而在内,是以中为阴。其所出之太冲在下,而冲之上名曰太阴。冲脉为十二经脉

之原,故三阴三阳皆以太冲为主。太阴根起于隐白,名曰阴中之阴。隐白,穴

名,在足大指端。太阴为阴中之至阴。太阴之后,名曰少阴。中为阴,故曰后曰

前,言阴气出于下,而并处于里之中也。少阴根起于涌泉,名曰阴中之少

阴。涌泉,穴名,在足心下蜷指宛宛中。少阴乃一阴初生之气,故为阴中之少阴。少阴

之前,名曰厥阴。少阴主水,厥阴主水生之木,故在少阴之前。厥阴根起于大

敦,阴之绝阳,名曰阴之绝阴。大敦,穴名,在足大指三毛中,足厥阴肝经所

出之井穴。阴在下,故论足之三阴也。十一月一阳初生,厥阴主十月,为阳之尽,故曰阴之

绝阳。两阴交尽,名曰厥阴,故为阴之绝阴。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

厥阴为阖,少阴为枢。太阴者,三阴也,为阴之盛,故主开。厥阴为两阴之交尽,

故主阖。少阴为一阴之初生,故主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抟而勿沉,命

曰一阴。阴气从下而出,在内之中抟聚而勿沉,命为一阴也。阳气主浮,故曰勿浮;阴

气主沉,故曰勿沉。盖三阳之气开阖于形身之外内,三阴之气开阖于内之前后,故曰阳在外

阴之使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阴阳,积传为一周,气里形表而为相成

也。,气之往来也。阴气积于内,阳气传于外,日出而阳气始生,日中而阳气隆,日

晡而阳气衰,日入而阳气内归于阴,一昼夜而为之一周。阴气开阖于里,阳气出入于形表,

而为阴阳离合之相成也。

阴阳别论篇第七

黄帝问曰:人有四经十二从,何谓?岐伯对曰:四经应四

时,十二从应十二月,十二月应十二脉。四经者,春脉弦,夏脉钩,秋脉

毛,冬脉石。四时之经脉,以应四时之气也。十二从者,手足三阴三阳之气,从手太阴顺行

至足厥阴也。应十二月者,手太阴应正月寅,手阳明应二月卯,足阳明应三月辰,足太阴应

四月巳,手少阴应五月午,手太阳应六月未,足膀胱应七月申,足少阴应八月酉,手厥阴应

九月戌,手少阳应十月亥,足少阳应十一月子,足太阴应十二月丑。十二脉者,六府六藏之

经脉也。三阴三阳之气以应岁之十二月,十二月复应有形之十二脉也。此篇论分别阴阳以知

死生,故曰《阴阳别论》。脉有阴阳,知阳者知阴,知阴者知阳。十二经脉

乃藏府阴阳配合,故知阳者可以知阴,知阴者可以知阳,能知阴阳,可别死生。

凡阳有五,五五二十五阳。此节以胃藏藏真,而分别其阴阳也。胃脘之阳

资养五藏,五藏相生而各有五,是以五五二十五阳也。所谓阴者,真藏也。见则

为败,败必死也。五藏为阴,藏者藏也,神藏而不外见者也。如无阳和之胃气,而

真藏之脉见,见则藏气为败,则必死也。所谓阳者,胃脘之阳也。所谓二十五阳

者,乃胃脘所生之阳气也。胃脘者,中焦之分,主化水谷之精气,以资养五藏者也。夫四时

之脉,春弦夏洪,秋浮冬沉,长夏和缓。五藏之脉,肝弦心洪脾缓肺涩肾沉。如春时之肝脉

微弦而长,心脉微弦而洪,脾脉微弦而缓,肺脉微弦而涩,肾脉微弦而沉。夏时之肝脉微洪

而弦,心脉微洪而大,脾脉微洪而缓,肺脉微洪而涩,肾脉微洪而沉。四时五藏皆得微和之

胃气,故为二十五阳也。别于阳者,知病处也;别于阴者,知死生之

期。能别阳和之胃气,则一有不和,便可知病处。能别真藏之阴脉,则知肝脉至者,期十

八日死,心脉至者,九日死也。此论真藏为阴,胃气为阳,与上下二节论经脉之阴阳不同

也。

三阳在头,三阴在手,所谓一也。此复论十二经脉之阴阳也。手足三阳

之脉,手走头而头走足,故曰三阳在头;手足三阴之脉,足走腹而腹走手,故曰三阴在手

也。十二经脉虽有手足阴阳之分,然皆一以贯通。手太阴肺脉交于手阳明大肠,大肠交足阳

明胃,胃交足太阴脾,脾交手少阴心,心交手太阳小肠,小肠交足太阳膀胱,膀胱交足少阴

肾,肾交手厥阴心包络,包络交手少阳三焦,三焦交足少阳胆,胆交足厥阴肝,肝复交于太

阴肺,故所谓一也。别于阳者,知病忌时;别于阴者,知死生之期。能

别于阳之脉证者,知一阳二阳三阳之发病,及阳结之为病也。至于三阳搏鼓三日死,二阳俱

搏十日死。忌,死忌也。言别于阳者,知所病之证,及死忌时也。别于阴之脉者,知一阴二

阴三阴之发病,及肝之心心之肺,以至于阴搏之死证。此论别手足三阴三阳之脉证也。谨

熟阴阳,无与众谋。此总结上文之意,所谓阴阳者,胃脘之阳,真藏之阴,手足之

三阳,手足之三阴也。言审别阴阳之脉,谨熟之于心,应之于手,无与众相谋论也。所谓

阴阳者,去者为阴,至者为阳;静者为阴,动者为阳;迟者为

阴,数者为阳。此审别十二经脉之阴阳也。夫藏为阴,府为阳,手足之阴阳乃六藏六

府之经脉,故当以脉之来去动静迟数,而分别其阴阳。凡持真脉之藏脉者,肝至

悬绝急十八日死,心至悬绝九日死,肺至悬绝十二日死,肾至悬

绝七日死,脾至悬绝四日死。此审别真藏胃脘之阴阳也。悬绝者,真藏脉悬而

绝,无胃气之阳和也。急者,肝死脉来急益劲,如张弓弦也。《六节藏象论》曰:天以六六

为节,地以九九制会。计人亦有三百六十五节,以为天地久矣。此气之数也。木生于地,故

死于九九之数;肺主天气,绝于六六之期;水火本于先天,故死于生成之数;脾土寄于四

季,故绝于四日之周。五藏死期,总合大衍之数。按王氏皆以天地生成之数论之,马氏论天

干之五行相克,其间多有不合。夫藏府具五行之气,各有阴阳刚柔不同,不必执一而论。是

以以下阴阳相搏,亦止少阴太阳死于天地生成之数,余皆不合也。此节论真藏脉见之死期,

与后节阴阳相搏之死期,又少有异同也。

曰: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其传为风

消,其传为息贲者,死不治。此审别三阴三阳之发病也。二阳者,足阳明胃经

也。夫人之精血,由胃府水谷之所资生,脾主为胃行其精液者也。二阳病则中焦之汁竭,无

以奉心神而化赤,则血虚矣。水谷之精,脾无转输于五藏,则肾无所藏而精虚矣。男子无

精,有不得为隐曲之事;在女子无血,则月事不得以时下矣。此病本于二阳,而发于心脾

也。精血两虚,则热盛而生风,风热交炽,则津液愈消竭矣。火热烁金而传为喘急息肩者,

死不治。盖胃乃津液之生原,肺乃津液之化原也。按《阴阳离合论》止论足之三阴三阳,此

章亦先论足经,至末章曰三阴俱搏三阳俱搏,是兼手经而言,故曰俱也。曰:三阳为

病发寒热,下为痈肿,及为痿厥腨?。腨,音善。?,音捐。三阳者,太阳

之为病也。太阳之气主表,邪之中人,始于皮毛,邪正相搏,发为寒热之病矣。太阳主开,

病则开阖不得,邪气从之,逆于肉理,乃生痈肿。太阳为诸阳主气而主筋,筋伤则为痿,气

伤则为厥也。腨,腘股也。?,酸疼也。此皆太阳筋脉之为病也。太阳之气主表,而经脉发

原于下,是以始病寒热之在上在表,而渐为痈肿痿厥颓疝之在内在下也。其传为索

泽,其传为颓疝。太阳之经气生于膀胱。膀胱者,主藏津液,气化则出。太阳之气

病热于表,传入于里,则水津枯索而泽竭矣。颓疝,小腹控卵肿痛,所谓膀胱疝也。盖始病

标而及本,始病气而及经与筋也。曰:一阳发病,少气,善咳善泄。一阳者,

少阳之气病也。少阳主初生之气,病则生气少矣。足少阳相火主气,气少则火壮矣。火烁

金,故善咳。木火之邪贼伤中土,故善泄也。其传为心掣,其传为隔。饮食于

胃,浊气归心,脾胃受伤而为泄,故心虚而掣痛矣。《灵枢经》云:脾脉微急为膈中。又

曰:饮食不下,膈塞不通,邪在胃脘。此皆少阳之木邪干土,亦始病气而后及经与府也。

二阳一阴发病,主惊骇背痛,善噫善欠,名曰风厥。二阳一阴者,阳

明厥阴之为病也。东方肝木,其病发惊骇。足阳明之脉病,闻木音则惕然而惊。背为阳,厥

阴主春阳肝木,故引背痛也。邪气客于胃,厥逆从上下散,复出于胃,故为噫也。欠者,气

引而上也。胃是动病,善伸数欠。此厥阴风木厥逆之为病也。风木为病,干及胃土,故名风

厥。二阴一阳发病,善胀,心满善气。二阴一阳者,少阴少阳也。少阳之气,

生于肾藏水中。经云:肾气实则胀。三焦病者,腹气满,小腹尤坚,此肾气与生阳并逆,故

善胀。心肾之气不能相交,故心满善气也。善气者,太息也。心系急则气道约,故太息以伸

出之。三焦,气也。此一阳之气病,故引论于三焦。三阳三阴发病,为偏枯痿

易,四支不举。三阳三阴者,太阳三阴之为病也。偏枯者,半身不遂。痿易者,委弃

而不能如常之动作也。太阳为诸阳主气而主筋,阳气虚则为偏枯,阳虚而不能养筋则为痿。

脾属四支,故不举也。此水府为病而逆乘脾土也。

鼓一阳曰钩,鼓一阴曰毛,鼓阳胜急曰弦,鼓阳至而绝曰

石,阴阳相过曰熘。钩当作弦,弦当作钩。此论四经之脉以应四时也。鼓,动也。

一阳之气初升,故其脉如弦之端直,以应春生之气也。一阴之气初升,故其脉如毛之轻柔,

以应秋阴之气也。阳气正盛,故其脉来盛去悠,如钩之急,以应夏热之气也。至者为阳,阳

气伏藏,故脉虽鼓至而断绝,以应冬藏之气也。熘,滑也。阴阳相过,其脉则滑。长夏之

时,阳气微下,阴气微上,阴阳相过,故脉滑也。此言人有四经,以应四时之气也。阴争

于内,阳扰于外。内为阴,外为阳;藏为阴,府为阳。承上文而言人之经气,阴阳

相贯,外内循环。如阴不得阳气以和之,则阴争于内矣;阳不得阴气以和之,则阳扰于外

矣。高士宗曰:此言阴阳之气不和,则为阳结阴结之病。若夫刚与刚,是阳传于阳,阴传于

阴,乃阴阳相绝之死候也。魄汗未藏,四逆而起,起则熏肺,使人喘鸣。

此言阴和于阳而阴液不宜外泄者也。汗者,血之液也。魄汗,肺之汗也。夫经气归于肺,肺

朝百脉,输精于皮毛,皮毛汗出而精血仍藏于阴。如魄汗未藏,是夺汗而伤其精血矣。藏真

高于肺,主行荣卫阴阳,肺藏之阴液外泄,则四藏之阴并逆而起,起则上熏于肺,而使人喘

急喉鸣。盖五藏主藏精者也。精化而为血,血化而为汗,百脉虽朝于肺,而五藏相通,移皆

有次,四逆而起,则失其次序旋转之机矣。阴之所生,和本曰和。此言阳和于阴而

后谓之和也。夫外脉为阳,府脉为阳,然皆本于五藏五行而生,故曰阴之所生也。阴之所生

之阳脉,与所本之阴脉相和而始名曰和。盖阳予之正,阴为之主。既有所出,当有所入。是

故刚与刚,则阳散而阴亡矣。是故刚与刚,阳气破散,阴气乃消亡。刚与

刚,是阳不与阴和矣。阳不归阴,则阳气破散,阳气外散,而孤阴亦内亡矣。淖则刚柔

不和,经气乃绝。此言柔与柔而生气绝也。淖,和也。阴与阴和而刚柔不和,则阴

无所生之阳矣。孤阴不生,则经气乃绝。经气已绝,不过三日四日而死也。死阴之属,

不过三日而死;生阳之属,不过四日而死。五藏相克而传谓之死阴,相生

而传谓之生阳。属,类也。如肝之心,心之脾,脾之肺,肺之肾,皆谓之生阳。如心之肺,

肺之肝之类,皆谓之死阴也。以阳藏相生而传,故不过四日之偶数而死;以阴藏相克而传,

故不过三日之奇数而死也。莫子晋曰:三日者,不过天地之生数;四日者,不能尽五行之数

终。所谓生阳死阴者,肝之心谓之生阳,心之肺谓之死阴。之,往

也,传也。夫肝脉传肺,肺传大肠,大肠传胃,胃传脾,脾传心,心传小肠,小肠传膀胱,

膀胱传肾,肾传心包络,包络传三焦,三焦传胆,胆传肝,一藏一府,一雌一雄,阴阳相

间,循环无端。如肝之心,心之肺,肺之肾,肾之脾,此皆经气绝而死不治者也。肺之

肾谓之重阴,肾之脾谓之辟阴,死不治。肺之肾亦生阳之属,因肺肾为牝

藏,以阴传阴,故名重阴。辟,偏辟也。以水藏而反传所不胜之脾土,故谓之辟阴。此皆不

治之死候也。

结阳者,肿四支。此言阴阳之气不和,自结而为病也。四支为诸阳之本,气归

形,气结故形肿也。此概三阳而言也。结阴者,便血一升,再结二升,三结

三升。阴气结于内而不得流行,则水亦留聚而下泄矣。一阴结便血一升,二阴并结便血

二升,三阴俱结便血三升。此概三阴而言也。《辨脉篇》曰:脉有阳结阴结者,何以别之?

答曰:其脉浮而数,能食不大便者,名曰阳结也。其脉沉而迟,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

硬,名曰阴结也。盖欲审别阴阳之气结者,当以脉之去至动静浮沉迟数以分阴阳。以证之肿

四支,知三阳并结;便血三升,知三阴并结也。以证之消,知结在二阳,当以二阳之法治

之;证之膈,知结在三阳,当以三阳之法治之可也。阴阳结斜,多阴少阳曰石

水,少腹肿。结斜者,偏结于阴阳之间也。夫外为阳,内为阴,胃为阳,肾为阴,此

结于形身之内,藏府之外,胃肾空廓之间而为肿也。石水,肾水也。肾者胃之关,关门不

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此多偏于肾藏,故为多阴少阳而少腹肿也。二阳结,谓之

消。二阳,阳明胃气也。消,消渴也。盖阳明气结则水谷之津液不生,以致消渴而为病

也。按《灵枢》以五藏之脉微为消瘅,盖水谷之津液不资,则五藏之精气俱微弱矣。三阳

结,谓之隔。三阳,太阳也。太阳为诸阳主气,太阳之气生于膀胱,从内膈而出于胸

胁,从胸胁而达于肤表,阳气结则膈气不通。内膈之前,当胃脘贲门之处,膈气逆则饮食亦

隔塞而不下矣。三阴结,谓之水。三阴,太阳脾土也。脾为转运之官,脾气结则入

胃之水液不行,而为水逆矣。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一阴一阳者,厥阴少阳

也。厥阴风木主气,而得少阳之火化,风火气结,则金气受伤,是以喉痛而为痹也。痹者,

痛也,闭也。阴搏阳别,谓之有子。阴搏者,尺脉滑利而搏击应手也;阳别者,与

寸口之阳似乎别出而不相贯也。此当主有妊,盖有诸内而是以尺脉滑利如珠也。吴氏曰:此

以下论脉也。阴阳虚,肠澼死。阴阳,指尺寸而言。肠澼,澼积下利也。夫荣卫气

血,皆由水谷之所资生。胃为受纳之府,肠为传导之官。阴阳两虚而又失其所生之本,故无

望其生机矣。此言阴阳由肠胃水谷之所生也。阳加于阴,谓之汗。汗乃阴液,由阳

气之宣发,而后能充身泽毛。若动数之阳脉加于尺部,是谓之汗。当知汗乃阳气之加于阴

液,而脉亦阳脉之加于阴部也。阴虚阳搏,谓之崩。阴虚阳盛,则迫血妄行。

三阴俱搏,二十日夜半死。搏,俱音博。三阴者,太阴也。俱搏者,脾肺

二部俱搏击应手,而无阳和之气也。二者偶之始,十者阴之终。夜半者,阴尽而将一阳初生

之时。太阴者,至阴也。以至阴之气而绝无生阳,故死于阴极之数也。董帷园曰:阴结阳结

者,论阴阳之气结也。刚与刚者,言府脉传府,藏脉传藏也。阴搏阳搏者,言十二经脉之阴

阳不和也。二阴俱搏,十三日夕时死。二阴者,少阴也。俱搏者,心肾二部俱搏

击应手也。少阴主水火阴阳之气,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十三日者,

成数之终也。夕时者,日之终也。以水火之阴藏,故死于成数而终于日终也。一阴俱

搏,十日死。一阴者,厥阴也。俱搏者,肝与心主二部俱搏击应手也。十日者,阴之

终也。厥阴者,阴之尽也。以阴尽之气,而死于阴数之终也。三阳俱搏且鼓,三日

死。三阳者,太阳也。鼓,动也。俱搏且鼓者,手足太阳之脉俱搏击而且鼓动,阳极而绝

无阴之和也。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并主水火之气。天一生水,地二生火,以水火之阳府,故

死于天地之生数也。盖天为阳,地为阴,天主生,地主成,故太阳死于生数,而少阴死于成

数也。三阴三阳俱搏,心满,腹发尽,不得隐曲,五日死。三阴三阳

者,五行之气也。阴阳二气俱搏击而不和,故尽五行之数终而死也。心满,阳搏于上也。不

得隐曲,阴搏于下也。腹居身半之中,阴阳相交者也。腹发尽者,阳尽发于上,阴尽发于

下,而无阴阳中见之和也。此言上下阴阳之病,下文言寒热阴阳之病。二阳俱搏,其

病温,死不治,不过十日死。二阳者,阳明也。俱搏者,手足阳明俱搏击也。

病温者,病寒热也。夫人之阴阳,由阳明水谷之所资生。二阳俱搏,则绝其阴阳所生之原

矣。阴不得阳则病寒,阳不得阴则病热,阴阳俱绝,不治之死证也。九乃阳之终,十乃阴之

尽,不过十日者,死于阴阳之交尽也。上节言三阳在头,三阴在手,所谓一也。阴阳二气不

能一以贯通而自相搏击,其为病死也若此。此言胃脘之阳以生养阴阳五藏,二阳俱搏则阴阳

并绝,其病死也如此。故末二节独表出其病证焉。

灵兰秘典论篇第八

黄帝问曰:愿闻十二藏之相使,贵贱何如?六藏藏神,六府藏物,

六藏六府皆谓之藏,故云十二藏也。相使者,六藏六府相为传使也。受清者贵,受浊者贱,

五藏之中,惟足太阴独受其浊,故曰脾胃者,仓廪之官。岐伯对曰:悉乎哉问

也!请遂言之。上章论手足三阴三阳之经脉,阴阳相间而传,然所本于六藏六府,故

帝复问藏府之相使贵贱,而伯称其详悉焉。王子方曰:血者神气也。心藏神,心主脉,故十

二藏府经脉皆以心为主。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位居南面,灵应万

机,故为君主之官。清静虚灵而主藏神,故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

焉。位高近君,犹之宰辅,主行荣卫阴阳,故治节由之。肝者,将军之官,谋虑

出焉。肝气急而志怒,故为将军之官,主春生之气,潜发未萌,故谋虑出焉。胆者,

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胆秉刚果之气,故为中正之官。有胆量则有果断,故决断出

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膻中者,心主之宫城。心主包络位居膻中

而代君行令,故为臣使之官。心志喜,心主代君宣布,故喜乐出焉。脾胃者,仓廪之

官,五味出焉。脾胃运纳五谷,故为仓廪之官。五味入胃,脾为转输,以养五藏气,

故五味出焉。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大肠居小肠之下,小肠之受盛

者,赖以传道,济泌别汁,变化糟粕,从是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

焉。小肠居胃之下,胃之运化者,赖以受盛,而凡物之所化者从是出焉。肾者,作强

之官,伎巧出焉。伎,多能也。巧,精巧也。肾藏志,志立则强于作用。能作用于

内,则伎巧施于外矣。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决,通也。渎,水道

也。三焦下俞出于委阳,并太阳之正,入络膀胱,约下焦。实则闭癃,虚则遗溺。三焦主

气,气化则水行,故为决渎之官也。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

能出矣。膀胱为水府,乃水液都会之处,故为州都之官。水谷入胃,济泌别汁,循下焦

而渗入膀胱,故为津液之所藏,气化则水液运行而下出矣。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

失也。十二官者,经脉相通,刚柔相应,失则灾害至矣。故主明则下安,以此

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五藏六府,心为之主,君主神

明,则十二官各安其职。以此养生则寿,终身而不致危殆,盖心正则身修也。以此而及于治

国平天下,未有不大昌者矣。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

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心者,

离也,离也者明也。心为一身之主,即我之神明,心主不明,则十二官皆不安矣。心主包络

为臣使之官,代君行令而主脉。脉者,血脉也。血者,神气也。神明昏乱,则血脉凝泣而使

道闭塞矣。血气者,充肤热肉,渗皮肤,生毫毛,濡筋骨,利关节者也。血脉不通,而形乃

大伤矣。故以此养生,则殃折不寿。在治天下,则其宗大危。正心明德之道,岂不重可戒

哉!此言心为一身之主,主明即可以养生,推而大之,可以治国平天下。如心不明,即此身

亦不可保矣。至道在微,变化无穷,孰知其原?承上文而言,修身养生以及于

为天下之至道,始在于微。盖心之变化无穷,苟正其心,在养生则寿,为天下则昌。其心不

正,在此身则殃,为天下则殆。当知寿夭治乱之机,在此心一念之发萌,而人莫知其原也。

窘乎哉!消者瞿瞿,孰知其要?闵闵之当,孰者为良?窘乎哉者,叹

其至道之难明而窘极也。消者,消息其道之微。瞿瞿,惊顾貌。视其道之要妙,而孰能知之

也。闵,忧也。忧其理之切当,而孰者为良也。恍惚之数,生于毫厘,毫厘之

数,起于度量,千之万之,可以益大,推之大之,其形乃制。恍

惚,谓心神之萌动生于毫厘之间。度量,长短轻重也。言毫厘之间而有邪正明昧之分,以至

于千之万之,不可胜极也。制,正也。以毫厘之诚意,推而大之,其形乃正。言其心正而后

形正也。黄帝曰:善哉!余闻精光之道,大圣之业,而宣明大道,

非斋戒择吉日,不敢受也。精,纯粹也。光,光明也。言正心明德之道也。大圣

之业者,能正心修身以及于治国平天下也。斋戒者,诚意涤虑也。择吉者,从善避恶也。

帝乃择吉日良兆,而藏灵兰之室以传保焉。良,善。兆,吉也。灵兰之

室,心之宫也。乃择其良善,而藏之于心。以传保者,保于无穷,流于无极,守而勿失也。

按《灵枢经》曰:五藏六府,心为之主,肺为之相,肝为之将,脾为之卫,肾为之主外。大

肠者,传道之府;小肠者,受盛之府;胆者,中精之府;胃者,五谷之府;膀胱者,津液之

府;三焦者,中渎之府也。吴氏曰:灵台兰室,黄帝藏书之所。秘典,秘密典籍也。

六节藏象论篇第九

黄帝问曰:余闻天以六六之节,以成一岁,人以九九制会,

计人亦有三百六十五节,以为天地久矣,不知其所谓也?天以六六之

节者,十干主天,六十日甲子一周而为一节,六六三百六十日以成一岁也。人以九九制会

者,人为九窍九藏,以会合生五气三之数也。《灵枢经》曰:岁有三百六十五日,人有三百

六十五节。言人亦有六六之节,以应天六六之数也。按下文曰地以九九制会,盖人有九窍九

藏,地有九州九野,以合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故先言人以九九制会,而后言地

以九九制会也。按此篇乃论岁运之总纲,天之十干成六六之节,以应一岁。而天之十干,化

生地之五行;地之五行,上呈天之六气。《五运行论》内云:帝曰:寒暑燥湿风火,在人合

之奈何?伯曰: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是在天之六气,在地之五行五味,而

又化生人之五藏也。然人之五藏,地之五行,皆由天之十干所化,故曰《六节藏象论》也。

夫人之五藏,又化生六气。六气者,即末章之所谓人迎一盛病在少阳,二盛病在太阳是也。

盖人之五藏应地之五行,食地之五味,人之六气复应天之六气,气亢害而无承制则为病矣。

夫先以九九制会以应六六之节者,言地有九州,人有九窍,天有六节,而皆合乎生五气三之

数。岐伯对曰:昭乎哉问也!请遂言之。夫六六之节,九九制会

者,所以正天之度,气之数也。昭,明也。遂,因也。言六六之节,所以正天

之度。盖岁有三百六十五日,而天有三百六十五度也。九九制会,所以纪气之数也。天度

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气数者,所以纪化生之用也。制,度也。天

度者,周天三百六十五度,日日行一度,一岁而一周天,月日行十三度,一月而一周天,盖

以天之度数以纪日月之行也。气数者,生五气三之数也。化者,阴阳之化,在天而成六六,

在地在人而成九九,皆阴阳气化之为盛也。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

阴。行有分纪,周有道理。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而有奇焉,故

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而成岁,积余气而盈闰矣。此复申明天度以纪日月

之行也。行有分纪者,谓日月之行有分野纪度。周有道理者,谓日月之周天有南道北道之理

路也。按历法,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左旋于地,一昼一夜,则其行一周而又过一

度。日月皆右行于天,一昼一夜,则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十九分度之七,故曰有奇也。故

日一岁而一周天,月二十九日有奇而一周天。以二十九日有奇,故有大月小月也。每岁朔虚

五日有奇,故止三百五十四日,又气盈五日有奇,合气盈朔虚而闰生焉。故每岁连闰,共计

三百六十五日有奇也。《汉·律志》云:日月五星,从西而循天东行,天道从东西行,一昼

一夜,日月随天西转一周。如蚁行磨上,磨转一回,而日往东行止一度,月从西而东行十三

度,故月行疾而一月与日一会而一周天。是以每岁冬至夏至,日行有南道北道之分;每月上

弦下弦,而月有南道北道之分也。立端于始,表正于中,推余于终,而天

度毕矣。立端,竖端正之木以正天表也。上古树八尺之臬,度其日出入之影,以正东

西;参日中之影与极星,以正南北。以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之余四分度之一,推日月行度之有

奇。气盈五日之有余,朔虚五日之有余,推而算之,以终一岁之数,以终天道之周,而天度

毕矣。帝曰:余以闻天度矣。愿闻气数,何以合之?帝复以九九之数以合

六六之数而为问也。岐伯曰:天以六六为节,地以九九制会。首言人之九

九以应天之六六,此言地之九九以应天之六六也。天有十日,日六竟而周甲,

甲六复而终岁,三百六十日法也。此言天以六六为节,而成一岁也。十干主

天,故曰天有十日。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其气九州九

窍,皆通乎天气。此言地之九九、人之九九而通乎天之六六者,皆本于阴阳。阴阳

者,五行所生之三气也。是以地之九州,人之九窍,皆通乎天气。盖天有此三气,地有此三

气,人有此三气也。故其生五,其气三。生五者,天之十干化生地之五行也。气三

者,五行所生三阴三阳之气也。承上文而言,以五行所生之三气,而后能合六六九九之数

也。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以此三气,三而三之,以成天之六气,

地之六气,人之六气也。天之六气者,以冬至后得甲子少阳王,复得甲子阳明王,复得甲子

太阳王,复得甲子厥阴王,复得甲子少阴王,复得甲子太阴王,所谓天以六六之节以成一岁

也。地之六气者,显明之右,君火之位也。君火之右,退行一步,相火治之;复行一步,土

气治之;复行一步,金气治之;复行一步,水汽治之;复行一步,木气治之;复行一步,君

火治之。此地理之应六节气位也。人之六气者,藏府三阴三阳之气也。是以人迎一盛病在少

阳,二盛病在太阳,三盛病在阳明;寸口一盛病在厥阴,二盛病在少阴,三盛病在太阴。所

谓亢则害,承乃制,害则败乱,生化大病也。三而三之,合则为九。九分为九

野,九野为九藏。再以天地人之六气,三而三之,合则为九九。九九分为地之九

野,人之九藏,盖以九州配九窍,九野配九藏,故日九野为九藏也。以地之九州,通乎天

气,天之三气,分为九野,是地以九九制会,而合天之六六也。以人之九窍,通乎天气,天

之三气,分为九藏,是人以九九制会,而合天之六六也。高士宗曰:邑外谓之郊,郊外谓之

牧,牧外谓之野。野,附城郭者也。《胀论》曰:胸腹,肠胃之郭也。膻中者,心主之宫城

也。盖以九野在内,九州在八方之外;九藏在内,九窍在形身之外,故曰九野为九藏也。以

九野之草生五色,普遍于九州八荒,是五色之变,不可胜视矣。五气五味,藏于心肺肠胃,

外使九窍之五色修明,音声能彰,此五味之美,不可胜极矣。是人之九窍与天气相通,而九

藏之又与地气相通也。故形藏四,神藏五,合为九藏以应之也。形藏者,

藏有形之物也。神藏者,藏五藏之神也。藏有形之物者,胃与大肠小肠膀胱也。藏五藏之神

者,心藏神,肝藏魂,脾藏意,肺藏魄,肾藏志也。盖五味入口,藏于肠胃,津液藏于膀

胱,以养五藏之神气,故以形藏神藏合而为九藏,以配地之九野九州也。按藏府各六,止五

藏藏神。肠胃膀胱,受盛水谷;胆乃奇恒之府,不藏有形;三焦虽主决渎,乃无形之气,而

亦不藏有形者也。故以九藏在内,以应九野;九窍在外,以应九州。而王氏诸贤妄以头角耳

目为形藏,即《三部九候论》之所谓天以候头角之气者,候足太阳膀胱之气也。地以候口齿

之气者,候足阳明胃府之气也。人以候耳目之气者,候手太阳小肠之气也。岂可以头角耳目

为形藏乎?

帝曰:余已闻六六九九之会也。夫子言积气盈闰,愿闻何谓

气?请夫子发蒙解惑焉。三五十五日为一气,每一气盈二十一刻有奇,合气盈朔

虚而生闰,故曰积气盈闰也。此以下论五运之主岁主时,各有太过不及,故复设此问。岐

伯曰:此上帝所秘,先师传之也。上帝贵道而秘密,师所以传教者也。莫子晋

曰:上帝,天帝也。天不言而四时代序,惟师能阐明而传道之。帝曰:请遂言之。

王氏曰:遂,尽也。岐伯曰: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

四时谓之岁,而各从其主治焉。《月令》曰:立春节,初五日,东风解冻;次

五日,蛰虫始振;后五日,鱼上冰。故五日谓之候,候物气之生长变化也。三五十五日而成

一气,六气九十日而为一时,四时合二十四气而成一岁,以四时之气而各从其主治焉。五

运相袭,而皆治之。终期之日,周而复始。时立气布,如环无

端,候亦同法。此论五运之主岁也。甲己之岁土运主之,乙庚之岁金运主之,丙辛之

岁水运主之,丁壬之岁木运主之,戊癸之岁火运主之,以五行之相生,沿袭而各主一岁。一

岁之中,所主之气而皆治之,终期年之三百六十日,五岁一周而复始也。时立气布者,一岁

之中又分立五运所主之时,而分布五行之气,五气相传而如环无端。其候环转之气,亦如五

岁沿袭之法同也。故曰: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

可以为工矣。每岁有六气之加临,五运之太过不及,气有盛衰,则虚实之乘侮胜复所

由起也。岁气之盛虚,主民病之生死,故不知气运者,不可为良工也。帝曰:五运之

始,如环无端,其太过不及何如?五运之始,始于甲已化土,土生金,金生

水,水生木,木生火,火复生土。五岁而右迁,如环无端。五行所主之岁,而各有太过不

及。岐伯曰:五气更立,各有所胜,盛虚之变,此其常也。五运之

气,五岁更立,太过之年,则胜已所胜,而侮所不胜,不及之年,则为已所不胜而胜之,已

所胜而侮之,故各有所胜也。所胜之气,不务其德,则反虚其本位,而复受其受乘侮。此盛

虚之变,理之常之。帝曰:平气何和?岐伯曰:无过者也。无太过不及之

岁,是为平气。故曰无过者,谓不衍常候也。帝曰:太过不及奈何?岐伯曰:

在经有也。此篇乃岁运之提纲。后《天元纪》《五运行》《六微旨》《气交变》《五常

政》《至真要》诸篇,详论天地有淫胜郁复之变,生物有草木昆虫之眚,民病有胸胁腹背之

灾,故日在经有也。帝曰:何谓所胜?岐伯曰:春胜长夏,长夏胜冬,

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所谓得五行时之胜,各以气命其藏。

此言五运之所胜也。春应木,木胜土;长夏应土,土胜水;冬应水,水胜火;夏应火,火胜

金;秋应金,金胜木。所谓得五行之主时而为胜也。春木合肝,夏火合心,长夏土合脾,秋

金合肺,冬水合肾,各以四时五行之气以名其藏焉。帝曰:何以知其胜?岐伯

曰:求其至也,皆归始春。未至而至,此谓太过。则薄所不胜,

而乘所胜也,命曰气淫不分,邪僻内生,工不能禁。此论岁运之气

至,有太过不及,而皆归始于春,盖春为气之始也。《六元正纪论》曰:运太过则其至先,

运不及则其至后。此天之道,气之常也。运非有余,非不足,是谓正岁,其至当其时也。是

以春未至而天气温和,此为至先,运之太过也。主岁之气太过,则薄己所不胜之气,而乘侮

己所胜之气也。《至真要大论》曰:气至谓之至,气分谓之分,至则气同,分则气异,所谓

天地之正纪也。如所主岁运之气,惟太过淫胜而不分,则民之邪僻内生,虽有良工不能禁

也。下经曰:太过者暴,不及者徐。暴者为病甚,徐者为病持。是以太过之岁,如木淫不

政,冲阳绝者,死不治。岁火太过,太渊绝者,死不治。故不及之气止云所生受病,而不致

于工不能禁也。至而不至,此谓不及,则所胜妄行,而所生受病,所

不胜薄之也,命曰气迫。春已至而天未温和,是至而不至,此谓气之不及也。主

岁之运气不及,则所胜之气妄行,而所生受病,所不胜薄之也。如岁木不及,则己所胜之土

气妄行,而所生我之水汽受病矣。木火之气虚,则已所不胜之金气薄而侮之也,名曰气迫。

谓主气不及,而所胜所不胜之气交相逼迫也。所谓求其至者,气至之时也。谨

候其时,气可与期。失时反候,五治不分,邪僻内生,工不能禁

也。此复申明气淫不分之义。所谓求其至者,求其四时之气应至而至之时也。谨候其春夏

秋冬之时,则春时之气可期而温,夏时之气可期而热,秋时之气可期而凉,冬时之气可期而

寒。失时反候,而五行所主之时气不分,以致邪僻内生,而工不能禁也。朱济公曰:此节添

一也字有意。帝曰:有不袭乎?袭,承袭也。木承水而王于春,火承木而王于夏,

土承火而王于长夏,金承土而王于秋,水承金而王于冬,五运之气交相沿袭而主治也。岐

伯曰:苍天之气,不得无常也。气之不袭,是谓非常,非常则变

矣。言苍天之气,四时代序,自有经常。然五运之气,有德化政令变异灾眚之不同,设有

不袭,是谓反常而变易矣。变易则为民病之灾眚矣。帝曰:非常而变,奈何?岐

伯曰:变至则病,所胜则微,所不胜则甚,因而重感于邪则死

矣。故非其时则微,当其时则甚矣。五运相袭,气之常也,反常则为变易

矣。变常之气至,则为民病矣。如春木主时,其变为骤注,是主气为风木,变气为湿土,变

气为主气之所胜,而民病则微。如变为肃杀,是主气为风木,变气为燥金,变气为主气之所

不胜,而民病则甚,因而重感于邪则死矣。故变易之气至,非其克我之时为病则微,为其克

我之时为病则甚。

帝曰:善。余闻气合而有形,因变以正名,天地之运,阴阳

之化,其于万物,孰少孰多,可得闻乎?此复言地气与天气相合,而后化

生万物之有形也。《五常政论》曰:气始而生化,气散而有形,气布而蕃育,气终而象变。

然而五味所资,生化有薄厚,成熟有多少,终始不同。盖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合而

化生万物。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物变已成而后定名。此皆天地之运,阴阳之化,然生

化有厚薄,成熟有多少,故帝设此问焉。岐伯曰:悉哉问也!天至广,不可

度,地至大,不可量,大神灵问,请陈其方。所谓太虚寥廓,肇基化元,

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总统坤元,幽显既位,寒暑弛张,生生化化,万物咸章,

故曰大神灵问。神灵指天地阴阳而言,言大哉天地阴阳之间也。陈其方,言其略也。草生

五色,五色之变,不可胜视;草生五味,五味之美,不可胜极。

草者,五谷五菜,概及果木而言也。盖天三生木,故先言草木,而及于昆虫万物也。草生五

色者:其色为苍,其化为荣;其色为赤,其化为茂;其色为黄,其化为盈;其色为白,其化

为敛;其色为黑,其化为肃。物极而象变,不可胜视也。草生五味者:其味为酸,其味为

苦,其味为甘,其味为辛,其味为咸。以草生之五味,而及于五菜五谷五果五畜之美,不可

胜极也。嗜欲不同,各有所通。言人之嗜欲不同,而五味各归所喜,如苦先入心,

酸先入肝。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五味入口,以养五气,故各有所通也。天食人以五

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臊焦香腥腐也。在天为气,故食人以五气。在地为化,

化生五味,故食人以五味也。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

能彰。天位居高而包乎地之外,故五气从外窍而内入于心肺。心肺居上为阳也。心荣色

而华于面,故使五色修明,肺主声,故音声能彰也。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

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地位居下而处乎

天之内,故五味藏于肠胃,以养五藏之气,气得味养,则阴阳和而相生矣。水谷皆入于口,

其味有五,津液各走其道,气和津成,而五藏之神乃自生矣。济公曰:神气为阳故曰生,津

液为阴故曰成。

帝曰:藏象何如?象者,像也。论藏府之形像,以应天地之阴阳也。岐伯

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

之太阳,通于夏气。心主血,中焦受气取汁,化赤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

故为生身之本。心藏神而应变万事,故曰神之变也。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

于面,心主血脉,故其华在面也。在体为脉,故其充在血脉。其类火而位居尊高,故为阳中

之太阳,而通于夏气,夏主火也。济公曰:荣为根,卫为叶,荣血为阴阳血气所生之本。

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为阳中之太

阴,通于秋气。肺主气而藏魄,故为气之本,魄之处也。肺主皮毛,故华在毛,充在

皮也。藏真居高而属阴,故为阳中之太阴,而通于秋气,秋主肺也。肾者,主蛰,封

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少阴,通于

冬气。冬令之时,阳气封闭,蛰虫深藏,肾主冬藏,故为蛰封藏之本。盖蛰乃生动之

物,以比生阳之气,至春一阳初生,而蛰虫复振矣。肾为水藏,受五藏之精液而藏之,故为

精之处也。发乃血之余,血乃精之化,故其华在发。肾主骨,故其充在骨也。肾为阴藏而有

坎中之阳,故为阴中之少阴,而通于冬气,冬主水也。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

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其味酸,其色苍。此为阳

中之少阳,通于春气。动作劳甚谓之罢。肝主筋,人之运动皆由乎筋力,故为罢极

之本。肝藏魂,故为魂之居。爪者筋之余,故其华在爪,其充在筋。肝属木,位居东方,为

发生之始,故以生血气。酸者,木之味。苍者,木之色。木旺于春,阳气始生,故为阳中之

少阳,以通于春气。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荣之居也,

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

肌,其味甘,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足太阴独受水谷之浊,

为转输之官,肠胃主受传水谷,三焦主决渎水道,膀胱为水精之府,故皆为仓廪之本。脾藏

荣,故为荣之居。器者,生化之宇,具升降出入之气。脾能运化糟粕,转味而入养五藏,输

出腐秽于二阴,故名之曰器也。四白,唇之四际白肉也。口为脾窍而主肌,故华在唇四白,

其充在肌。甘者,土之味。黄者,土之色也。脾为阴中之至阴,通于土气。此节指脾而言,

以肠胃三焦膀胱并受传水谷之精粗,故总为仓廪之本。受浊者为阴,故曰至阴之类。凡十

一藏,取决于胆也。五藏六府,共为十一藏。胆主甲子,为五运六气之首。胆气

升,则十一藏府之气皆升,故取决于胆也。所谓求其至也,皆归始春。故人迎一盛病

在少阳,二盛病在太阳,三盛病在阳明,四盛以上为格阳。此论藏

府之六气,以应天地之六六也。左为人迎,右为气口。盖阳气从左而行于右,阴气从右而行

于左,故以人迎以候三阳之气。故者,承上文而言人之藏府以应三阴三阳之六气也。一盛病

在少阳,少阳主春升之气也。太阳主夏,阳明主秋,四盛以上者,言人之阴阳惟阳太盛,名

日格阳。盖阳主在外,阳格于外,不得三阴中见之化以和之,此三阳之太过也。寸口一

盛病在厥阴,二盛病在少阴,三盛病在太阴,四盛以上为关阴。

寸口,手太阴之两脉口,以候三阴之气也。厥阴,主乙木春生之气,故寸口一盛,病在厥

阴,二之气少阴,四之气太阴。四盛以上者,人之阴阳惟阴太盛,名曰关阴。盖阴气主内,

关阴于内,不得三阳中见之化以和之,此三阴之太过也。此论寸口人迎之病脉,以应四时之

三阴三阳,即四时之六气不平,而亦为三阴三阳之民病也。故《六微旨大论》曰:至而不

至,来气不及;未至而至,来气有余。物生其应也,气脉其应也。《灵枢经》曰:持其脉口

人迎,以知阴阳有余不足,平与不平,天道毕矣。所谓平人者,不病。不病者,脉口人迎应

四时也,上下相应而俱往来也。上下相应者,脉口与人迎平等,所谓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也。此言天地之阴阳以应人之藏府,藏府之六气以应天地之阴阳也。人迎与寸口俱盛

四倍以上为关格,关格之脉赢,不能极于天地之精气则死矣。俱四

倍以上者,阴阳俱亢极也。赢,盈同。极,至也。盖天有阴阳,地有阴阳,阳盛之下,阴精

承之,阴盛之下,阳气承之,阴阳承制,而交相生化者也。人生于天地气交之中,阴阳和

平,是为无病。如阴阳俱盛而不和,是不能及于天地阴阳精气之承制,则死矣。此即《六微

旨》之所谓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外列盛衰,害则败乱,生化大病。

献花(0)
+1
(本文系bifangjin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