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木德》是犹太人成就家庭与事业的教育秘方,通灵的智慧境界,接地气的学习典范,与塔木德为伍,与财智同行:高手+高雅+高尚… 鲁斯·巴德·金斯伯格( Ruth Bader Ginsburg )1933 年出生,现任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她是美国最高法院里第二位女性大法官,也是第一位犹太裔女性大法官。
在美国,金斯伯格堪称 “ 女性 ICON ”。
2015 年,她入选《时代》周刊 “ 全球100位最具影响力人物 ”;她的头像被印在T恤、手袋、手机壳上;她的传记绘本很受小朋友和家长欢迎;她的传记电影,On the Basis of Sex,2018 年即将上映,好莱坞女星娜塔莉·波特曼将在片中扮演金斯伯格本人。
除了自己成就非凡,金斯伯格的一双儿女也都非常成功,女儿简·金斯伯格是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教授,儿子是古典唱片公司 Cedille 的创始人和总裁。
金斯伯格根据自己、女儿和孙女的成长经历,建议父母们,教会自己的女儿6件事。 好好培养孩子热爱阅读好好 这是通行世界的护照 金斯伯格说,不管你对孩子有什么期望,或者你的孩子对她自己有什么期望,“爱上阅读” 都是你能给她的最好的东西。
她认为,阅读能获得智识、塑造思维,是通行这个世界真正的护照。 金斯伯格生在纽约布鲁克林的一个犹太家庭,母亲西莉亚・巴德(Celia Bader)并没有因为金斯伯格是女儿就疏于教育,而是经常带她去图书馆,培养她对阅读的热爱。
金斯伯格说,母亲是我认识的最聪明的人之一,她有很强的求知欲。总是教导我要保持优雅,不要被愤怒、嫉妒、怨恨这类情绪左右。因为,这些情绪只会消耗妳的能量,而且浪费时间。
金斯伯格读高中时,她的母亲一直在和癌症斗争,最终,在金斯伯格高中毕业典礼的前一天病逝。
▲ 年轻时的金斯伯格 好好永远保持独立好好 知道自己是谁
教会女儿独立,是金斯伯格给父母们的第二个重要建议。
她说,社会总会把人朝不同方向拉扯,试图把我们塑造成我们不想扮演的角色,所以,我们,尤其是女孩,永远要知道自己是谁、想要什么。 从小,妈妈就把 “独立” 的重要性,种进了金斯伯格心里。
金斯伯格的妈妈年轻时做过会计,结婚后停止了工作。金斯伯格说,自己的父母后来都认为,如果妈妈能继续工作,她会对生活感觉更满意些。
所以,金斯伯格的妈妈虽然希望女儿能找到自己的白马王子,但更盼望她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独立。
1956 年,金斯伯格从康奈尔大学毕业 2 年后,又进入哈佛法学院学习,当时,500 个学生里只有 9 个女生。
▲ 金斯伯格和法学院同学合影 金斯伯格回忆说,“ 全班的眼睛都盯着你看,我就觉得,我必须做好,不能丢女性的脸。”
读书时的金斯伯格一直都是第一名,在康奈尔时是第一名,在哈佛和哥伦比亚法学院的时候还是第一名。 最终,她以一级荣誉获得法学学位,并成为第一位在两大重要法律评论(《哈佛法律评论》和《哥伦比亚法律评论》)担任编辑的女性。
▲ 金斯伯格毕业照 好好嫁给正确的人好好 他应该对你的想法感兴趣
▲ 金斯伯格和马丁庆祝结婚纪念日 金斯伯格说:“ 没有什么幸运能和嫁给马丁相比。我找不到足够的言辞来形容他的聪明、热情和爱,他是我所有文章、演讲的第一个读者和批评者,他一直陪伴在我身边。没有他,我不可能在最高法院获得席位,这点毋庸置疑。”
好好放下焦虑好好 简单地去努力 半个世纪前,当金斯伯格决定去上法学院的时候,美国只有3%的律师是女性,全美国只有一名女性上诉法官。
要知道,那可是一个女性还不能自己申请信用卡的年代。
所以,金斯伯格 “做个律师” 的职业规划在当时简直不切实际,支持她的丈夫更是不靠谱——夫妻俩同时上课业繁重的法学院,还要照顾一个刚 1 岁的孩子,这日子怎么过?
但金斯伯格的公公给了她一条很有启发性的建议:“ 停止焦虑,找一条路出来。” 求学期间,金斯伯格每天在学校专心学习到下午 4 点,然后接孩子回家,孩子入睡后,她再继续读书。
没想到,不久后,马丁被诊断出了睾丸癌,金斯伯格既要上学,要照顾生病的丈夫、年幼的女儿,还要帮丈夫复习、做作业,好跟上学业进度,每天经常只能睡 2-3 个小时,这样的生活她坚持了整整一年。
▲ 金斯伯格和丈夫女儿
多年后,金斯伯格对公公的话有了更深的体会,60 年代,她前往瑞典做研究,发现在美国女律师只占 3% 的年代,瑞典法学院里的女生已经占到了 20%,这大大震撼了金斯伯格,让她看到了未来的趋势。
她后来说,这对她日后成为一名法学教授、“美国公民自由联盟”的倡导者、地方法院法官、最高法院法官,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 1993 年金斯伯格出任大法官 好好你能让自己更幸运好好 运气是你对环境的反应 金斯伯格的经历让她看起来非常幸运,但实际上,她能取得这样的成就非比寻常。有几个事实能证明这一点:
金斯伯格说,大环境虽然是运气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运气更多的取决于你对环境的反应,懂得这个道理的人更有可能成功。 她希望每个父母都能教会自己的女儿这个道理。
好好人生需要一点聋好好 不管职场还是婚姻 金斯伯格说,她一生中得到的最好的建议来自她的婆婆。 在她结婚那天,婆婆对她说:“每个幸福的婚姻,都需要一点点聋。” 金斯伯格把这个建议用在了婚姻里,也用在职场中 —— “ 当一个不体贴甚至不友善的词冒出来的时候,你最好把耳朵调得聋一点,愤怒和烦恼不能增加你的说服力。”
在长达几十年、为性别平等而努力的过程中,金斯伯格一直秉承这个原则,排除杂音,关注事实本身。
上世纪 70 年代初,金斯伯格成为美国公民自由联盟妇女权利项目的主任,作为首席诉讼律师,她赢得了最高法院审理的6起案件中的5起。
在为女性争取权利的同时,她还提出男权女权并非对立,而应相互促进,男性和家庭也是歧视性法律的受害者,获得了极高的声誉。
现在,作为 “美国女性的 ICON”,金斯伯格的故事被写成绘本故事、拍成电影,她的头像则被各种 “花式” 印在文创产品上。
▲ 金斯伯格和女儿 来源:彩色斑马(ID:colourfulzebr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