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朴树的眼泪里,藏着李叔同的悲欣

 Confucius365 2017-12-20

朴树又哭了。

不知从何时起,那个在舞台上唱着《生如夏花》仿佛会发光的男孩儿,变成了一个有些颓丧的中年人,人们说心疼他,一如心疼拧巴的自己。

朴树的眼泪里,藏着李叔同的悲欣

在最近一期《大事发声》的录制现场,朴树的最后一首歌选了他喜欢的《送别》,歌没唱完,就泣不成声。他曾经说:“如果歌词是我写的,让我死这儿都行。”

的确,“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李叔同的词写得太凄美,从民国流传至今,不知戳了多少人的心。

朴树的眼泪里,藏着李叔同的悲欣

其实这首曲子来源于美国作曲家约翰·庞德,而李叔同为他填词的背后,是一个流传已久的故事:

那时的李叔同还没有成为弘一法师,一日,他和叶子小姐在家,好友许幻园突然到访,他告诉李叔同:“我家破产了,咱们后会有期。”说完便转身离去。

李叔同在大雪中站了一个多小时,任凭叶子小姐在背后喊他,随后,他让叶子小姐弹琴,含泪唱出了这首流传中外的《送别》。

而在过往的演唱会中,朴树为这首歌屡屡落泪,也许除了歌词背后的故事外,朴树也为他和李叔同类似的,跌宕起伏的人生。

朴树的眼泪里,藏着李叔同的悲欣

生在高知家庭的朴树,从小就是北大家属院中的异类文艺青年,李叔同亦是如此。

1880年,李叔同出生在天津卫的巨富李家,父亲曾出任吏部主事,后辞官经商。母亲19岁被纳为侧室,李叔同4岁时,父亲已71岁。父母皆信奉佛教,乐善好施,这为李叔同埋下了佛缘的种子。

朴树的眼泪里,藏着李叔同的悲欣

但和传统家庭中的其他孩子不同,李叔同从小便喜欢音律和戏曲。

意大利公馆送给父亲的钢琴,是他音乐的启蒙;而对戏曲的痴迷,更是让他收获了青涩的爱情。

当时的津门名伶杨翠喜,是李叔同暗恋的对象,当然,杨翠喜也对这位麒麟才子甚为倾慕。每天晚上,李叔同都会到杨翠喜唱戏的“天仙园”为她捧场,散戏后便提着灯笼送杨翠喜回家。

他为杨翠喜解说戏曲历史背景,杨翠喜与他交流身段与唱腔。两人本可以如此琴瑟和谐,共度一生。但无奈,杨翠喜成为了袁世凯的政治工具,被袁世凯手下以10万两军饷买下,赠与清末王爷载振。

朴树的眼泪里,藏着李叔同的悲欣

那时的李叔同,不只感受到失去所爱的痛苦,还有人们无法决定自己命运的悲凉。他左右不了杨翠喜的命运,亦左右不了自己的。

母亲为了让李叔同从杨翠喜的事情中走出来,为他安排了门当户对的茶商女儿做妻子,虽然李叔同对她毫无感情,但二哥许诺,只要李叔同娶亲,便给他30万,独立置办家业。

李叔同极为孝顺,知道作为侧室的母亲,在父亲去世后就一直看人脸色,于是为了母亲,他答应了这门亲事。

朴树的眼泪里,藏着李叔同的悲欣

情场不如意,才子依旧不凡。

在八股文盛行的清末,李叔同因观念激进,被怀疑和康有为是“同谋”,为避风头,遂与母亲和妻子迁居上海。

在黄浦江畔,李叔同度过了八年的学霸时光:师从蔡元培、翻译法学著作、创办沪学会、唤醒民众民权意识……

上海亦没有永久的太平,当时,蔡元培的许多弟子都逃到日本留学,而李叔同由于担心重病的母亲,冒险留在上海。但最终,年仅48岁的母亲还是离他而去。

晚年时,李叔同曾说,和母亲在上海的时间,是他一生最快乐的时光,母亲走后便只剩哀愁,不知何处是岸。

朴树的眼泪里,藏着李叔同的悲欣

李叔同为母亲举办了一场西式葬礼,弹奏钢琴低唱挽歌,这在当时被人们视为奇谈。李叔同自然不在意外人的看法,安葬好母亲之后,他便赴日本留学。

在留学期间,李叔同学习音乐、油画、戏剧等众多科目。自古大才少通才,李叔同却能样样精通。第一次出演《茶花女》,就名声大噪;油画作品也获得日本学界的认可,成为中国当之无愧的艺术先驱。同时,李叔同也结识了自己日后的妻子。

朴树的眼泪里,藏着李叔同的悲欣

学成归来后的李叔同,一心改变中国教育,认为人才乃国家兴盛之本,美育是其灵魂,于是在杭州教起了美术。

说起李叔同的教职生涯,可谓是轰动一时。第一节课,他便让学生学习画裸体素描,别说在当时,就是今天美术老师找模特在课堂上脱衣服,非艺术类的学校也会炸锅。还好朋友夏丏尊作为学监,暗地支持,课程才偶尔得以进行。

朴树的眼泪里,藏着李叔同的悲欣

饶是如此,也没有耽误这位先生教出好学生,丰子恺便是李叔同的得意门生。

一次,丰子恺为了维护同学,与老师争吵,学校打算对其进行开除处分。没有老师愿意多事。都默不作声。但李叔同站起来表态,认为丰子恺只是偶然犯错,以其在绘画方面的天分,将来必成大器,还替丰子恺向那位老师道了歉。

丰子恺一直感谢恩师,李叔同出家后,丰子恺常去探望,后出版《护生画集》完成了老师的遗愿。

朴树的眼泪里,藏着李叔同的悲欣

在杭州教学的经历,也成为了李叔同出家的直接诱因。

同事夏丏尊是居士,曾与李叔同说起一本介绍断食的书,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辟谷”,没想到李叔同真的去了。

在21天的断食中,李叔同不但不觉痛苦,反而觉得身体变好了。而更令他留恋的,是寺庙中清净的生活,僧侣们与世无争的生活状态,让李叔同找到了归属感。

不久后,他便决意出家。

朴树的眼泪里,藏着李叔同的悲欣

没有人知道李叔同出家的真正原因,人们也只是种种猜测。但出家之后,李叔同并没有停止他的精神追求,成了僧俗两界皆有地位的高人。

李叔同出家后号弘一,他选择了佛家戒律最严的律宗进行修行,历时四年,重修经文;苦行全国普及律宗,令自南宋以来中断700多年的南山律学得以重新发扬光大,被佛家尊为“重兴南山律宗第十一代祖师”。

朴树的眼泪里,藏着李叔同的悲欣

佛门也很少有这般精通艺术的大师,李叔同将众多经文,谱成曲子教给僧众们传唱,其中最著名的,是为太虚法师的词谱曲,做成的《三宝歌》,在佛界传唱至今。

1942年3月,一生荣光又朴素至极的弘一法师圆寂,临终前,他写下四个字:“悲欣交集”。这四个字和他的《送别》一样,既为人称道,又为之好奇。它仿佛在讲述李叔同,又像是在讲述泓一。

朴树的眼泪里,藏着李叔同的悲欣

跨越了一个世纪,同样是文艺青年、同样荣极一时、同样在名声大噪时选择出世、同样对自己当下的事做到极致......李叔同与朴树,的确有很多相通之处,这可能也是朴树能够听懂《送别》的原因。

但不同的是,朴树回来了,人们说他尤如少年;而李叔同乘舟而去,再没有回头。世人只能概叹:“半世风流半世僧,世间再无李叔同。”

朴树的眼泪里,藏着李叔同的悲欣

庆幸的是,我们还能听懂朴树。

他的歌陪我们从生如夏花,到平凡之路。让我们明白,无论谁的生活,都不会有预料的那么好,亦没有想象的那么糟,我们都在过着平凡而又复杂的人生。

愿你也能有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

“今日归来不晚,与故人重游,天真做少年。”

朴树的眼泪里,藏着李叔同的悲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