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鱼事鱼情(六)

 凡凡人人人 2017-12-20


没文化真可怕!


小编:金鱼妹    图片来源:网络


养了几年的金鱼,尽量保证每天陪金鱼的时间多一些,淋漓尽致地思考了一下金鱼这个东东,有了点儿感悟,希望和大家分享。说的不对的地方也希望大家见谅。


消费者往往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我们要做的就是告诉他们需要什么。——史蒂夫·乔布斯



对一个超级发烧友来说,金鱼、热带鱼和其它观赏鱼所体现出的自我表现力,和饲养他们所得到的享受是完全不同的,我们不会为一个更鲜艳的颜色而改变初衷。但广大的观赏鱼生产者如果仅依靠对发烧友的销售来生活,恐怕都得饿死。更多对观赏鱼了解不多的人们,才是最广大的消费群体。而在大多数人看来,血鹦鹉、红剑、红琉金、红小丑鱼、红鲤鱼都是能从水族市场轻易买到的红色品种。他们在挑选饲养对象的时候,选择的就是哪种个头大,哪种爱游泳,那种更便宜,哪种颜色更鲜艳一些。但是,还有比这更重要的,那就被文化引导的印象消费。 



只要是搞过海水观赏鱼贸易的人都知道,在美国动画片《海底总动员》播出后,公子小丑(nemo的原形)一越成为了全球销量最高的海水观赏鱼,而且直到现在一直居高不下,供不应求。即便不养鱼,也根本不了解水族的人,只要在水族箱里看到这种鱼,都会欣然地叫出,这是小丑鱼。这就是文化传播对相关产业的重要作用。而这种促成销售的文化不是靠消费者自己想出来的,他们原本就不关心这些,也没有必要关心这些。你也不能守株待兔地等着美国人再给你拍一部《鱼缸总动员》,不现时。能帮助商品生产者完成商品文化树立的人只有商品生产者本人,因为没有人比你更了解你的产品。 



《海底总动员》全片反映了一种向往自由的观点,主题歌中“想飞,越过海洋,让梦,穿越时光……”。也许就唱到了许多人的心坎里,激起了心灵的波纹。于是,nemo似乎成了一种有个性的鱼,它成了鱼类自由**的领袖和代名词。其实,小丑鱼根本不懂这些,它们的脑仁儿还没有小米粒大呢,表现不出这么复杂的情趣。设计nemo精神的是人,相信精神的还是人,无意或有意的,这种鱼出名了。 



承载着浓厚中国文化的金鱼,却没有被认为是一种文化产品。一直以来,它就是被在古代被当成街边玩意儿,现代是一个特种经济鱼类。它们被放在凌乱而潮湿的街头、鱼店里出售,没有人在乎是否应当对消费者讲解一些诗情画意的知识,更没人愿意为金鱼做相关的文化宣传。好不容易,前两年有个国内动画片《小金鱼大战赖皮蛇》,我本以为这是一个能唤其人们重视金鱼文化的事情,谁知道看了两集心就凉了。那金鱼整个一个变异了的蚕豆,而且还和海水鱼类生活在一起。摆脱,编导人员能不能有点自然科学常识呢?或者自己养几条鱼看看,这片子可是给小朋友看的啊,误人子弟啊。无独有偶,前年我在张家界考察大鲵的时候,看了当地保护中心制作的动漫,那大鲵宝宝的形象还是让韩国人帮设计的,整个一个夜叉,一点中国式柔美和包容都没有了。为什么不像画《大闹天宫》《金刚葫芦蛙》那样创作小金鱼和大鲵宝宝呢?为何不介入一些传统文化元素呢?显然,在这个行业里文化是多么的稀缺,让我们一起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吧,多读读古人的书,不要人云亦云,要始终惊醒,没文化真可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