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的镖局是不是就是今天的顺丰韵达?

 pgl147258 2017-12-20

通俗点说,古代镖局=物流公司+安保公司。顺丰韵达的业务,古代镖局可以做;古代镖局的一些业务,顺丰韵达做不了。


一 ,镖局的起源。

古代镖局的起源,说起来比较复杂。笼统的说,和古代商业的兴起有关系。

最早的镖局叫做标行,和明朝军队的标兵有关系,这个有学者专门做过讨论,不好玩略过。讲点好玩的。《金瓶梅》里的西门庆手下就开过“标行”,《金瓶梅》第五十五回,说西门庆“家里开着两个绫缎铺,如今又要开个标行。”改称镖局,要到清朝末年,随着票号的出现,“镖”前面的金字旁代表刀枪剑戟等等金属打造的十八般兵器,后面的票代表票号的银两,所谓的镖就是用武力兵器来保证钱的安全,而镖局就是这么一个专门机构。

镖局的组织架构包括镖局主人、总镖头、镖头和镖师、大掌柜、伙计和杂役

   镖局主人不需要会功夫,但是要求有人脉,黑白两道通吃,还有一条资金要雄厚,万一被劫镖,像保险公司一样要赔得起。大掌柜讲的是眼明心细算盘精:看货不走眼,估价不离谱。总镖头,通常是叫得响的江湖人物,要么是手底下有真功夫,要么就是退休的六扇门兄弟,总之要明白江湖里面的关门过节。

 二 镖局能干什么业务?

 镖局做生意的形式跟快递公司差不多,按照路程远近和包裹的价格收取费用:“镖利”,还要签订委托合同:“镖单”,注明起运地点、商号、货物名称、数量、运费酬劳。镖局的业务也是在不断拓展和变化,一开始只是送送信,叫做信镖。随着票号兴起,镖局主要业务就是押送银镖,这就形成了镖局两大镖系:银镖和票镖。清末票号衰败,镖局开始保护一些有钱客商人身安全,押送一些贵重的实物细软,就是所谓的人身镖、粮镖和物镖。后来达官贵人的家庭安保工作也找镖局解决。据说李鸿章的家宅,就由大名鼎鼎的会友镖局保安。

  

  三 ,镖局走镖三种商业模式:一是威武镖,二是仁义镖,三是偷镖。

威武镖是在行李上长插一杆大旗,旗上写明镖师的名字。高调闯江湖,明刀明枪喊出自家门号。这一般都是大镖局,或者有高手压阵才敢如此高调。

走仁义镖,那就得下半旗,低调行事,闷声发大财。

 如果某地关卡严格,或者有厉害的江湖人物盘桓,镖局自知不是对手,那就悄悄的进村,打枪的不要,偷偷摸摸过去,这便是偷镖。

 四, 镖师基本业务指南:三会一不

    走镖日夜兼程,风餐露宿,需要学会很多基本生活技巧。
  一会搭炉灶。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时候,会搭炉灶做饭菜才能吃饱饭。
  二会修鞋子。古代保镖行走全靠脚,鞋子很重要。会修鞋才能保证行走顺利。

  三是要会理发。镖师们风尘仆仆,一趟镖走下来一副狼狈相。偶尔拜访地方势力,要把自己收拾体面再去,这时镖师就得学会理发,打扮自己。

“一不”就是不洗脸。人在江湖,风水日晒,不洗脸,一脸油垢正好抵御侵害,其实直到今天,一些游牧民族还是有不洗脸的习惯,因为外面风沙太厉害。所以对于镖师来说,“脸”和“到家”是同义语,镖师说“该洗脸了”,就是该到家了的意思。

  五 保镖六大戒

    一、不住新开店:新店摸不透,不能随便冒险。
  二不住换主人的店:换了老板,人心叵测,可能会是黑店。
  三、不住娼妇之店:后患无穷。
  四、刀不离身;吃饭的家伙必须随身带。
  五、镖不离人:不必多解释。
  六、不可粗心大意。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保持警觉,随时准备战斗。

铁锤砸历史,生产有趣的谈资。喜欢就关注我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