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汉帝国的崩溃(001)驾崩

 金色年华554 2017-12-20

公元168年1月25日,东汉帝国的第十一位君主汉桓帝刘志病逝,时年三十六岁。

即便是在医疗条件远不发达的汉代,倘若出生于富庶权贵之家,寿至花甲之年也是较为平常的事。

作为帝国权力的最高拥有者,在三十六岁的壮年时刻便离开人世,难免令人震惊不已。

更令百官难以接受的是,虽然拥有众多妃嫔甚至以淫乱好色闻名于世,汉桓帝却自始至终没有一个子嗣。

加之其生前并没有指定相应的继承人,因此,当天子去世之后,皇位的继承便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于任何一个庞大的帝国来说,上述两大问题但凡遇到其一,都是异常危险的事情。

不过,本朝却是个例外。

在刘志之前,除了开国之君光武帝刘秀享年六十二、二代君主汉明帝刘庄享年四十八以外,其余的皇帝皆是英年早逝甚至早夭:

章帝年三十三,和帝年二十七,殇帝年仅二岁,安帝年三十二,顺帝年三十,冲帝年仅三岁,质帝年仅九岁。

非但如此,皇帝子嗣的诞生也变得越发艰难。

光武帝刘秀十一子,明帝九子,章帝八子,然而此后情况突变,第四任的和帝仅有两个儿子,其后的安帝、顺帝皆独子。而冲帝、质帝由于年幼更是没有子嗣。

皇子数量的稀缺使得藩王入继大统一再上演。

公元106年,年幼的汉殇帝不幸早夭,在邓太后与其兄车骑将军邓骘的支持下,清河孝王刘庆的儿子刘祜被确立为新一任的皇帝,是为汉安帝。

这是本朝外地藩王入继大统的首例。

其后,伴随着年幼的冲帝去世,勃海孝王刘鸿的儿子刘缵被立为帝,重演了汉安帝的往事。而桓帝亦是在质帝无后的情形下,由蠡吾侯的爵位而登基称帝的。

总而言之,无论是天子早逝抑或无后,对于本朝的吏民来说,早已是见怪不怪了。

太后临朝

虽然一副悲戚的面目示人,但皇后窦妙其实并无多少哀痛。

两年以前,作为窦家长女的窦妙被桓帝纳入后宫,随即被立为贵人。少女怀春总是难免,正值青春年华的窦氏渴望着来自皇帝的怜爱。

然而,真实的情况是,窦氏的充入后宫纯粹是皇帝为了笼络豪族而不得不采取的一种措施,乃是一桩政治婚姻。桓帝对其毫无情爱可言。

真正受宠的是出自民间的田圣等九女。在邓皇后被废黜后,桓帝甚至一度欲立采女田圣为皇后。

光武皇帝以来,以世家豪族之女为皇后一直是默认的游戏规则,故而桓帝的提议甫一抛出,便受到帝国高级官僚一致反对的情形自是不难想象了。

半是被迫半是妥协之下,延熹八年十月,窦妙被立为新一任的皇后。既然是被逼无奈,桓帝自然对皇后更是敬而远之了。

纵然已是后宫妃嫔中最为尊贵的那位,但却受到皇帝的百般冷落,心中的苦楚可想而知。

加之又担忧会遭到废黜的命运,一如刚暴毙不久的废后邓氏,窦妙的日常不免常常笼罩在忧惧不安的乌云之中。

故而,对于皇帝在新年来临之际的突然病逝,窦妙更多的是一种如释重负的轻松与终于能主宰命运的畅快之情。

在大行皇帝去世的次日,被尊为皇太后的窦妙成为帝国的临时代理人。四天后,她大将军一职授予了父亲窦武。

在东汉,以司徒、司空、太尉为首的三公只享有名义上的尊崇而无实权,大将军才是帝国真正的宰相。

由此,外戚势力再次回归权力的核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