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幼童当街被撞飞,司机逃逸,7个大人路过都没救,最终…

 ThinkfunQd 2017-12-20

2006年,南京的彭宇案,让“老人倒地,扶不扶”一度成为热门话题。

 

而这些年爆料出来的“扶不起”,更是伤了我们的心。

 

不是人心太冷漠,不是我们道德丧失,不是我们不想学雷锋,而是有前车之鉴,不敢学雷锋了。

 

毕竟要冒着“倾家荡产”的危险,才扶得起一个老人。

 


前几天,在广西街头出现了令人揪心的一幕。


(图片来源网络)


几个孩子在路上玩耍,一辆三轮车飞驰而来,将其中一个小孩子撞倒。孩子躺在马路中间,挣扎好久也没有爬起来,而肇事司机早已飞车逃走。

 

路上来往的电动车只是避开躺在地上的小男孩,却没有人停下来帮忙 。


这时候,一个红衣男孩跑到马路对面,想请另外一名同伴过来帮忙,然而这个孩子却被家长拉走了。

 

于是,红衣男孩独自来到受伤同伴身边,弯下腰双手把受伤小男孩抱起,拖到了旁边安全的地方,又找来纸巾为他擦拭。

 

路人的冷漠和孩子的行为形成鲜明对比。


 (图片来源网络)


事后,有人找到这个7岁男孩,问他为什么这么做?

 

他说,老师教的,看到别人有困难就要帮助。(为这位老师点赞,老师应该成为我们道德素养教育的使者,在孩子成长的重要阶段,学校是最好的教练场。)

 

在孩子的观念里,他只相信老师教导,他只想做一个有道德的孩子,他没有“世俗经验”,更不知道助人背后,歹人讹诈为自己带来的后果。

 

所以,在道德面前,能保持“纯粹自我”的人才能“不知者无畏”

 

其实,路遇事故“扶与不扶”的争论从未停止。因为被扶人的行为,让我们对倒在地上的人“望而却步”。



在江西省上饶市一所学校门口,一名手拄拐杖的老人在人行道上摔倒,随后,有3名穿着校服的学生前来将老人扶起。

 

(图片来源网络)


扶起来之后,这位老奶奶却抓住他们不放,说是3名同学碰到她拐杖才摔倒的,要求学生给钱买药。

 

先是要50、100、2000,后面又要五千、十万元。

 

无奈之下,三名学生选择报警。

 

在查看路面视频监控录像之后,发现老人在倒地前与学生们身体并没有接触,此时老人便开始装聋作哑,不再强词夺理


(图片来源网络)


幸亏有监控,还了三个孩子清白,不然这事不知道要闹到什么程度(也许这位老人有自己的苦衷,她不清楚自己的行为会伤害到孩子幼小的心灵)。

 

这真的不只是赔钱的事,更重要的是会将三个孩子的爱心抹杀殆尽,甚至影响他们一生。扩散开去,也许他们周围的同学朋友,以后碰到这样的事情,再也不敢伸出自己的手。



我自己也亲身经历过一场虚惊。

 

上大学的时候,和朋友一起吃完夜宵回宿舍。

 

一个醉酒者骑着电动车倒在路旁,呕吐不止,他倒地的时候我们正好路过。


(图文无关)


见此情形,当然不能袖手旁观。

 

询问醉汉电话地址,他一概答不上来。只好从他口袋掏出手机,播了一个电话打过去。

 

那会还不是智能机,不需要开机密码。

 

在等待的过程中,才想起一件事,万一家属认为是我们中的某人撞上的怎么办?

 

我和朋友开始面面相觑,不知怎么办?想要不要先报警,或者找附近监控,或者找目击证人。

 

好在我们的担心成为多余,最后家属没有做负心人,因为他们知道他爱喝酒。

 


这些年,一些扶老人被讹的事情层出不穷,让 “扶与不扶”成了人们热议的话题,也成为有良知的人们左右为难的一件事情,于是就出现了本文第一事例出现的状况,大人们都避而不见,躲之不及。

 

仿佛家里没个几套房,都不敢在路上扶别人。

 

逼的有些想做好事的人出此招来避免被讹——一边拍视频,一边扶人。

 

在贵州贵阳的街头上演了这一幕。

 

一位老人躺在马路上,一名怀抱孩子的男子准备上前去扶。

 

视频的拍摄者说,当时她和丈夫经过这里,发现这位老人倒在道路中间。夫妻俩商量由妻子拍视频录像,丈夫去扶老人。(这个行为虽然看似滑稽可笑,可也是有良知之人保护自己的无奈之举,举手之劳的一个行为却要用证据去证明,不能不说是社会的悲哀。

 

在做好扶老人之前的“预防工作”后,女士的丈夫就上前准备扶老人起来。


可就在她丈夫和老人交流的时候,出人意料的一幕发生了。有几名中学生跑过来,毫不犹豫的把老人扶了起来。

 


孩子的举动,让我们这些还在犹豫的大人,感到汗颜、惭愧。

 

孩子的眼里只有对错,成人的眼里才是利弊。

 

路遇老人摔倒,扶不扶呢?先看看网友怎么说——


@Andrew_嵩:有摄像头的地方就查监控,没有摄像头的地方政府买单,总之不要让好人寒心。

@周末图图:社会道德真的很重要,一直都在对跌倒的老奶奶扶不扶问题纠结许久。

@萧剑臣2013:不要扶,扶了风险很大,成本更大,收益为零。不扶没有成本,也没有收益。

@ettrrtyyt:老人讹诈就可以免罚吗?

@天边滚:这种人加入失信名单,以后什么福利都不给她,看她还敢不敢?

@罗背耳:为啥不能以诈骗罪起诉?

@shaxishaxi:要是没监控咋办?


从网友的议论中,可以看到这已经不是简单的道德问题,更是折射出我们社会一些相关监管的薄弱与制约机制的滞后。

 

做好事可以得到表扬,做坏事却不需要付出代价。

 

助人为乐本是中华民族流传几千年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所推崇的良好行为。但现在被一些素质低下,利欲熏心的人利用,利用这份善良、单纯,变成自己获利的条件和机会。

 

在过去的许多案例中,讹与没讹无法界定或界定不清,最后好人没有得到好报,甚至付出一定的代价。有些就算真相大白,好人的身心也受到双重伤害。

 

对于讹人者,如果讹诈成功,则可以获利。如果不成功,则没有受到任何惩处和制裁,依旧逍遥自在,不需要为自己的恶行付出任何成本和代价。这是一种零成本,零代价的行为,是“无本万利”的买卖。


于是,素质低下、好逸恶劳者专门钻这个空子,滋生出类似“碰瓷”、“敲诈”这类的利益团伙。

 

这些碰瓷者,挡住了我们帮助真正有困难的人的路,迷离了我们的眼睛,让我们不敢轻举妄动。

 

江苏省三名中学生所在的学校校长说,“我们肯定要弘扬正能量,但碰到这种事儿,也要注意保护自己。”

 

在没有健全的相关制度下,我们只能自己保护自己。

 

我们只希望那些碰瓷者不要再消费大家的爱心,这样每一个人在施以援手的时候,都会像这三个孩子一样义无反顾!

 

我们不缺爱心,我们是怕有心之人消费我们的爱心。

 

不要让好事难做,不要让社会上的好人寒心。


我们的家长也不要因噎废食,为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就一味让孩子避开躲开了事,那我们就会看到更多的江歌含冤被害悲剧的发生,社会的道德底线将会被下一代人改写。


关爱是相互的,我们也会遇到困难,我们也会有需要别人伸出援手的时候,还是让这个世界多一些温暖,多一些关爱,教育孩子们多一些正能量吧!


讨论:你觉得遇到老人小孩倒地,该不该扶呢?来投票吧!




▍来源:教育百师通原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