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山东,酒文化了得,来了客人,甚至亲朋好友聚会,壶光交措,举杯豪饮,一醉方休,以表达亲朋好友之间的感情深厚。山东人的好客,在酒桌上发挥得淋沥尽致。 但是我们以为南方不是这样,是随意不劝酒的,因此回故乡,并没有做好喝酒的准备。 在阜宁,侄子一家盛情款待,也使我领教了江苏的酒文化。 接风的酒宴上,姐姐们在阜宁长大,她们情同手足的姐妹兄弟在一桌上交流。我和侄子、二位侄女以及侄媳、侄女婿们一桌。我是地道的山东人,酒桌上不能把山东人的豪爽丢掉。虽说论辈分我长一辈,但实际年龄比他们大不太多,我们的气氛很活跃。侄子尽地主之谊,两桌照顾,他酒量很大,谈吐幽默,看着他喝酒的样子,我戏称李白斗酒诗百篇,志宏斗酒字飞扬。酒不仅在酒桌上,还要延续到文化,所以中国就有了酒文化。 两位侄女都是大美女,皮肤白净,身材高挑,一点都不显年龄。小侄女自己开店,练就了泼辣和豪爽,喝酒不用讲了,一口一杯,喝酒的场面不亚于山东。 大侄女婿下班后赶到酒店,我是第一次见他,人很潇洒干练,卫生局的干部,谈吐不俗。我看也就30多岁的样子,其实他快50了。令我感慨南方人貌相的年轻。大侄女说他不能喝酒,可今天亲戚面前,他喝的很高兴,喝了不少。我们喝的是高度酒,当地的名酒,什么名不记得了,我感觉他至少也得喝半斤以上。 散席以后,侄子侄女们送我们回宾馆,侄女婿骑电瓶车回家,谁知因为喝多了酒,为躲避行人,他自己摔了一跤,脸都擦破了好几块皮。第二天我们才知道他的惊心动魄故事,心里很过意不去。但这也让我深深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感受到了中国的酒文化,其实是不分地域的。 酒文化是把亲情、把感情交流在相互敬酒时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和升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