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万水千山总是情

 昵称42727316 2017-12-21





寒光照铁衣

我是一个在上海生活了近二十年的外地人,小时候对上海的印象就来自于各种商品上画个“上海”两个美术字和单位里的口音不一样的优雅而精致的上海人,后来就是电视剧上海滩,那时的上海对我来讲遥远而陌生,二十年前的一天,我挤在开往上海的长途客车上,等待我的是未知和无法想象的将来,过了南京长江大桥昏昏睡去,一觉醒来的深夜,车子已经在上海的内环高架上了,当时第一眼的感觉就是两个字 ~宏伟,用现在的网络语言说当时心里就是“壮哉!我大上海”。在上海生活久了的人不会有这样的感觉的,反而会觉得内环那样逼仄的路有何宏伟,但是在一个没有见过世面,从小在偏僻矿山长大的孩子,第一次走在内环上,那种高大宏伟让我感觉犹如进入天国,之前去北京都没有这样的感觉。亲身置于童年模糊的遥远世界里,那种感觉是难以表述的。


在开始的几年,从装修队小工、电工和工地上搬砖扛水泥到打零工都做过,这种自然条件下形成的差距很容易让处在低位的人产生愤瞒,也不哀叹过命运的不公,但很少去反思自身能力的有限,特别是我自小没有做过重活,体力较弱,在打工中经常性被他人排斥,这种境遇让我对接触的人和所处的环境都没有个清醒的认识,好几次山穷水尽之时,站在外滩上,看着对岸的灯红酒绿和眼前的滚滚江水,都能想起这首歌,真是一句“爱你,恨你,问君知否”



在这近二十年里,经历过驱赶,经历过收容遣送,经历过为省一块钱从万体馆步行到南站的窘迫,直到现在每年春节回上海,在高速上一看到“您已进入上海境内”标牌,那种 “回家了”的感觉便油然而生。当初的那种爱恨交切早已经没有了,对上海已经是习惯和眷恋,这里的文明、规则和现代契约精神都让我感觉此处便是我目前能力所可选择的最适合我的存在之处。


多少人在外漂泊一生,临终还希望魂归故土,而故乡对我的意义仅仅是青春的记忆,我的精神已经无法寄放在那片前现代中世纪的遗址之上,即使有天离开世界,我的遗愿也是把骨灰洒在上海任意一处草坪上即可,作为一个已经具有现代意识的开化之人,我能预见到这里也将是这片东方古老土地上最早迎接文明曙光的地方。这不是随便说说的,如果我将来写遗嘱一定会有这一条。


人来人往,物是人非,滚滚长江淘尽了这片土地上的过往,再美丽容颜都会化为骷髅成为灰烬回归自然,只有伟大的演化造就的自由意志并在一生运用这些天赋于人的奇迹经过人生提炼后留下来的思想才可能不朽,肉身易灭,只有经过自己终身学习思考提炼,有了属于自己的思想才能使你成为离开世界后仍能影响后人的先行者。我所能留下的思想就是我曾经存在的唯一依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