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军事能力要略强。 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刘备要比孙权登上三国的舞台要早很多,刘备在公元184年,就开始打仗了,开始平叛黄巾军。后来和袁绍打,之后和吕布打仗,后来一直和曹操打仗,最后平定蜀汉,于是就构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刘备和孙权最大的不同就是,刘备的江山是自己一手打下来的,而孙权是在自己的父亲孙坚以及孙策手上继承下来的,但是这并不影响孙权成为明君,俗话说“创业难,守成更难”,作为一个守成之君,但是孙权积极的开拓了领土。 虽然我们前期看到的刘备一直在打败仗,首先在刘备接替陶谦做了徐州牧,被吕布偷袭失去了根据地。投奔曹操之后,曹操给与刘备军马攻打吕布,但是还是被吕布打败了,后来等到曹操出马,才把吕布杀死。后来刘备与曹操发生矛盾,以刘备的性格肯定不会寄人篱下的,在豫州想独立起来,但是被曹操击败。于是刘备投奔了袁绍,然后三国演义还发生了关羽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最后袁绍在官渡之战被曹操击败,刘备投奔刘表,最后在赤壁之战后,孙刘联军击败曹操。直到这个时候,刘备的人生才开始出现转机,刘备开始小宇宙爆发了。赤壁之战之后刘备霸占了荆州,刘备开始以荆州为根据地,按照《隆中对》的既定方针攻打益州,在益州刘备一直亲临前线指挥作战,以战养战,实力不断增强,刘备刚进入益州的时候,军不满万,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占领了益州,成功的的付出很大,但是胜利的背后也离不开团队的贡献,比如法正、庞统的谋略以及马超的加盟,益州平定之后开始在汉中和曹操发生一场局部战争。最后在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在定军山扎营,夏侯渊率军前来争取定军山时,被黄忠所杀,这就是大名鼎鼎定军山之战,刘备一举击败了曹操,占领了汉中。 孙权参与的直接战争不多,一般都是部下去出征的,翻阅史料,孙权参与的直接战争是合肥之战。 第一次:208年十二月—209年。曹操于赤壁之战大败,但大军仍驻扎于荆州北部。孙权为了占领荆州,在十二月,派周瑜攻打江陵的曹仁,而孙权则亲自一军进攻合肥,想开拓西、北两边战线。但是,合肥一直没有被攻下,最后无奈退军了。 第二次:215年八月。孙权第二次围攻合肥,这次是因为刘备和曹操正在汉中反生战争,孙权想在背后捅曹操的刀子,随后孙权率十万人北至陆口,出征合肥。最后围合肥十多日,都不能攻下,一直被张辽牵制,又遇上疫疾,便命大军班师,但是在回师的过程中被张辽痛击,这就是张辽威震逍遥津的故事,现在合肥市还有逍遥津公园的遗址。 第三次:233年十二月。在公元230年,魏国于合肥建筑新城,防备吴国。孙权于233年十二月出兵围攻合肥新城,但是因为因城远水,孙权二十余日不敢下船攻击,被满宠打败。 第四次:234年六月至七月。蜀汉丞相诸葛亮进行第五次北伐,便邀请东吴一起出兵前后夹击。孙权答应。随即引发第四次合肥之战,孙权分三路大军,第一路孙权亲率大军进驻巢湖口,攻向合肥新城;第二路派陆逊、诸葛瑾率万余人进驻江夏、沔口,攻向襄阳;第三路,由将军孙韶、张承进驻淮,向广陵、淮阴进逼。形成三路兵马北伐。但是曹魏这一方面也不虚,魏明帝也御驾亲征了,最后孙权作战失利,侄子孙泰被杀,加上吴军中士卒都多有病患,孙权败北。 虽然孙权几次攻打合肥并未成功,但是丝毫不影响孙权的政权,因为在孙策死的时候就评价孙权“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孙权虽然打仗不擅长但是善于治国,孙权礼贤下士,手下也是猛将如云,周瑜,鲁肃、吕蒙、陆逊,他们是吴国四大都督,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故事,周瑜在赤壁击败曹操,还娶了小乔,传为佳话;吕蒙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的故事主角,用计杀了关羽;陆逊在夷陵之战击败刘备,最后刘备在白帝城含恨而终。 踩 要论军事能力毫无疑问是刘备,刘备从征讨黄巾开始一直到新野,他的能力是慢慢增长的。平益州定汉中应该是他最巅峰的一段时间。而在汉中决战中,和他对决的是曹操,他可不是司马懿。曹操个人能力和可动员的资源显然是超过司马懿一节的。从战果和对手来说,刘备高孙权一节没什么问题,刘备自个从中平元年入伍,到死前几乎征战了40年。这是什么概念?那会很多人寿命也就3-40岁而已。与他同时代的没几个比他经验更丰富了。三国演义中比如火烧博望坡等战役其实都是刘备指导的,三国演义中强加给诸葛的功绩,据三国志记载曹操曾经在火烧赤壁败退时说过刘备和自己军事能力相差无几只是兵弱。这就是对刘备军事能力的肯定,而孙权没有刘备那么坎坷,出战少,没有刘备那么多实战经验。唯一一次亲征率10万大军还被张辽的几百人打的落荒而逃,还落得了个孙十万的骂名。可以见得,刘备军事能力强于孙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