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学家揭开太阳系第一艘外星“飞船”的真面目,耐300度高温!

 牛人的尾巴 2017-12-21

氪眼看世界

星际大森林飘落的叶子,被人类稚嫩的小手偶然拾起。

今年十月份,夏威夷大学的天文学家观测到有史以来第一个进入太阳系的星际小行星,兴奋之余,科学家充满期盼的将它命名为“奥陌陌”,在夏威夷土著语言里意为“信使”。

当时“奥陌陌”离地球只有地球到月亮距离的85倍,这在宇宙尺度上可以说“近在咫尺”,就好像外星“信使”已驾临人类“家门”,随时可能按响门铃!

而且“奥陌陌”的外形非常古怪,它状似雪茄,宽度只有长度的十分之一,速度极快,每小时95,000公里,是人类最快的太空飞行器速度的两倍。它自身还在缓慢旋转,似乎在调整姿态。

于是有人大胆猜测,“奥陌陌”可能是外星文明派遣的星际飞船,来到太阳系是为了向人类传递某种讯息!

霍金领导的“突破聆听”项目的科学家们,将世界最大的可转动射电望远镜“绿岸”对准“奥陌陌”,进行了长达6小时的扫描。“绿岸”能侦测到小到一部手机发出的无线电信号,如果“奥陌陌”真是外星飞船的话,一定逃不过“绿岸”的“火眼金睛”。

全世界都屏住呼吸,凝神等待历史性一刻的到来。

结果令人遗憾!对数据初步分析后,科学家发现“奥陌陌”始终没有发出任何信号。也就是说,“奥陌陌”其实是一块锈迹斑斑的古老岩石。

但科学家对这块岩石的神秘身世产生了浓厚兴趣。它来自何方?为何外形如此古怪?成分如何?是否和彗星一样主要由水冰构成?为何能承受太阳的高温?

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班尼斯特博士本周在《天体物理学快报》发表文章,将“奥陌陌”比作一块在烤箱里反复烘烤的蛋糕,之所以能承受太阳高温和星际介质的冲击,原因在于它表面有绝热层,成分可能是有机化合物。

女王大学的菲茨西蒙斯教授在《自然》杂志的子刊《自然·天文学》发表文章,称“奥陌陌”内部可能含有类似彗星成分的水冰,但厚达半米的富含有机物的外壳能隔绝300℃的高温,防止其内部水分蒸发。

班尼斯特博士还将“奥陌陌”比作一块在宇宙中漂流的浮木,向我们揭示银河系远方森林的存在,藉此机会我们可以了解遥远星体的形成过程。

小编在这里不禁感叹:外国人的想象力仅此而已,不知大诗人李白李贺在世,面对千载难遇的奇观,能写出什么样的恢弘诗篇?

也许银河系每时每刻都有无数如“奥陌陌”一样的落叶四处飘散,但以宇宙之大和人类之渺小,我们很难抓到一片落叶一窥究竟。这次“奥陌陌”阴差阳错闯入人类蜗居的太阳系,我们才有机会仔细端详“星际落叶”的脉络,体会其中的奥妙。

“奥陌陌”还要几年才能飞离太阳系,希望人类这次和星际“信使”的邂逅不仅仅是产生一堆论文或媒体报道。在舆论的喧嚣之外,能激起越来越多的人对地球家园的关注和人类未来何去何从的思考,才是最有价值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