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和孩子三岁以前聊的天,决定了他以后的智力

 鹿苑斋 2017-12-21

虽然很早之前,大家就在提胎教了,听听音乐,和孩子聊聊天。等到孩子出生了,继续努力地聊天,讲故事,向他灌输这个世界的信息。但很多人都觉得这样做很傻,那么小的孩子,他听得懂么?他能学得进去么?

01 奶爸辣妈回忆录

—1—

以前我也觉得和婴儿说话傻爆了,直到我自己有了儿子。

儿子出生第二天在医院检查,我就发现他能分辨出我的声音。医院护士抱他哄的时候一直哭,但听到我的声音就马上安静了。

剖腹产七天后回家,儿子就开始学会寻找声音的来源。我们在聊天的时候必须要让他看到是谁在说话,如果看不到说话的人他就开始闹。

半个月大的时候,我爸发现他对我们的语调有反应,我妈不信。然后我爸假装批评我儿子,然后儿子哇地一声哭了。两三个月的时候,我晚上一边给他做按摩一边逗他玩。当我学着老人、小女孩、粗嗓子说话的时候,儿子就会咯咯笑个不停。

—2—

想起了好多年前孩子出生的那个晚上。

一直注重胎教,之前总是对着老婆的肚子给孩子唱儿歌,有一首歌一唱孩子就会在肚子里动,伸手伸脚什么的,她喜欢我就总唱,为了让她到这个世界一开始就感受到爸爸的温暖。

我看着她,叫着她的小名,而她睁着大眼睛好奇的看着我,然后我就立刻给她唱那首最喜欢的歌,结果她一听哇哇大哭。

原来你一直不喜欢这首歌,在妈妈肚子里扭来扭去是不高兴啊!

—3—

你跟宝宝聊天绝对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做为一名脑洞大开的话唠型爸爸,我在儿子0-1岁期间几乎每天都抱着他讲故事。故事主要有2个主题分别是小红帽系列和龟兔赛跑系列。两个主题差不多分别被我编了几十个续集。另外会给儿子背唐诗,说儿歌,大量,重复。布书和卡片10个月才开始给儿子接触。

目前不到2岁,语言能力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我经常被他怼的哑口无言。我更惊讶于很多话是他在自己建立的逻辑下说出来的,而不是无逻辑的重复。

02 和婴儿聊天,他们真的听不懂么?

1、人类在胎儿时期就已经有了听觉,并且开始学习所听到的声音。

听觉从胎龄第22周开始发育,而足月儿直到37-42周才生产。这段时间内,胎儿虽然隔着妈妈的肚皮,但是他也在慢慢收集外界的声音信息,并且如果你有意识地让他们多多接收外来声音刺激,他们大脑神经元的部分功能水平出生后会优于没有这样做的新生儿。

很多人以为宝宝还小什么都不懂,因为他们发育还不算完善,没有办法进行最有效的语言沟通,但是在他们的小脑瓜里,一切都给了大脑或多或少的印记。他们并不是什么都不知道的肉球,他的一切感官在你还没有意识到的时候就在发展,他能听得到的时候就在听你说,能看得到的时候就会开始看你说。他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想尽一切力量去感受这个世界,即使他还在腹中时候就开始了。

2、新生儿(28天内)的听敏度已经和成人一样,可以分辨声音的不同。

人类天生就对人类的语音敏感,特别是母语、亲密照料者(特别是母亲)等等,他绝对能够分辨这些声音的不同,并且找到最熟悉的声音。

你积极地和他聊聊天,说说话,语调轻柔而快活,他就会知道,他在一个熟悉而安稳的环境中,他有人保护有人照顾,眼前的这个人喜欢他的存在并且给自己食物和温暖。这个过程中,其实最重要的不是说他能学习多少词会多早开始讲话(当然也比较重要),而是感受到安全和爱意,他不担心自己被抛弃,他不舒服了可以敞亮地哭,高兴了可以肆无忌惮地笑。

认真去观察去爱孩子的家长,不是宝宝容易哭就抱怨他难带,而是加之更多的爱意和耐心、更多的陪伴来让宝宝安心。大人和小孩多多聊天多多接触,就是有一部分这样的作用。而那些等孩子再大一些,抱怨“这孩子从小就和我不亲”、“孩子太调皮”“孩子不听话”等问题的父母就是没有做好这些。

03 早点和孩子聊天真的有这么大的好处吗?

有个重要的研究表明:孩子的智力和他在三岁之前所听到的语言多少呈正相关。

最重要的时期是一岁以前,也就是一般人认为孩子还听不懂父母在讲什么的时候最为关键。而那些认为孩子反正听不懂,在他们12个月以前不跟孩子说话的父母,他们的孩子在认知能力上的发展,比一开始父母就跟他们说话的婴儿差了许多。

当这些婴儿长到3岁时,研究者给他们做《史丹佛·比奈智力测验》,发现孩子的词汇与他小时候听到字数的相关系数为0.6,扣除父母平日挂在嘴边的“把饭吃完”“快去洗澡”“快去睡觉”这种例行公事的句子,这个相关系数升到0.78。实验者继续追踪这批孩子到他们9岁,这时,他们在婴儿期所听到的字数与他们在《Peabody图片词汇测验》的相关系数是0.77。

这说明:婴儿期父母和孩子说话的多少,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智力,孩子听到讲话字数的差异就是后来智力的差异。

为什么?

神经学家测量人的脑细胞使用率的方法是看有多少脑细胞上面有“突触”。突触越多,说明脑细胞的使用率越高;突触越少,说明脑细胞的使用率越低。

脑突触形成的最关键时期就是0—6岁这个时期。而0—3岁的婴儿脑突触增长得最快;3—6岁速度减半;6—13岁速度又减半;13岁以后,脑突触虽然也有成长,可是速度相当缓慢了。 所以在关键时期,如果大脑开发得越充分,智商就比较高;相反,智商就比较低。

那么脑突触是如何产生的呢?

当人的感觉器官接收到外界的刺激,脑细胞间就会形成突触。在脑突触高速发展的阶段,接受到相同信息所产生的突触就比较多;相反产生的突触就比较少。脑突触的数量决定孩子的智力和记忆力。

脑突触密集的人,信息传导可达到一半人的2-3倍。这就是为什么老师常常说:同在教室里的人上一堂课的效果完全不一样。那是因为他们大脑接受能力不一样。

04

美国的早期教育专家,哈佛大学的“哈佛学前项目”总负责人Burton L.White在他的《The New First Three Years of Life》(《从出生到三岁》)一开始就说:

在出生后的头8个月中,宝宝的良好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自然成长的结果。如果父母顺其自然,并且给予充分的爱、关注和身体护理,大自然就会很好的眷顾宝宝的学习过程。

我见过不少同事朋友说过,小孩三岁以前,不用管他,反正他们也是吃了睡,睡了吃。其实,父母若是用心带过孩子,还是能够分辨得出,花心思养育的孩子与没有花心思带过的孩子之间的区别,几乎是一眼都能看得出的。

同样是4~5个月的婴儿,花费心思带过的婴儿,反应更灵敏,神情开朗,也更好动一点;整个婴儿期没有大人与他互动的孩子,神情仍是混沌一片,大人对他说话,永远是一副没有回应的神情,有些孩子到这个时候,可能脖子都竖不起来。

等再长大些,与爸妈交流少的孩子相比,经常与爸妈进行高质量交流的孩子词汇量至少是前者的两倍;上学后,这些孩子的阅读、拼写和写作能力也比前者强很多。

但孩子早开口不代表就赢了人生,性格内向不爱说话也不代表他输了人生。教育的衡量标准太多样,不要框死了自己,也不要框死了你的娃。人生是场马拉松,不要当成短跑来看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