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曹叡的“明”字不是乱盖的, 玩弄司马懿, 急死诸葛亮

 思明居士 2017-12-21

曹叡,即魏明帝,字元仲,三国时期曹魏第二位皇帝,魏文帝曹丕长子。与曹操、曹丕并称魏氏“三祖”,但其文学成就不及曹操、曹丕。

而曹叡一上岗,就面临麻烦局面。在诸葛亮的运作下,因关羽结仇的吴蜀两国,通过和亲已结为盟国,对魏国形成左右夹击之势。趁着魏国老皇帝刚死、新皇帝年少,他们先后对中原用兵。

先动手的是吴国。孙权亲领大军北伐,围攻江夏郡,太守文聘坚守城池。朝中大臣纷纷主张发兵援救,而23岁的曹叡显示了他过人的洞察力:孙权的优势在于水战,如今弃船上岸,不过是趁人不备占便宜;前方将士守城力战,已形成对峙,坚城之下,他是不敢久留的。果不其然,孙权最后不得不退兵。

第二就是诸葛亮。公元227年,蜀国国家富足、军队整肃,诸葛亮上《出师表》,决定北伐,目标直指东汉旧都洛阳。

这次魏国、蜀国的大战,魏国方面的主帅,即是魏明帝曹叡本人。诸葛亮出兵之初,进展十分顺利,他先扬言兵出斜谷,派赵云、邓芝为疑兵,吸引了曹真的魏军主力,自己则率军兵出岐山,魏国的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向他投降。一时间魏国大为震动,“朝臣未知计之所出”,而曹叡仍镇定自若:诸葛亮本来拥有山川险阻,现在主动攻打我们,等于中了我们诱敌深入之计。那三郡已成诸葛亮的包袱,让他知进不知退,“今因此时,破亮必矣。”

于是曹叡在洛阳点起五万步骑,前往长安镇守。他命令曹真进攻赵云,张郃进攻街亭的马谡,结果马谡大败,诸葛亮不得不退兵,三郡迅速被魏国平定。

此后诸葛亮数度北伐,双方互有胜负,蜀军取得了一些战果,但北定中原的愿望却无法实现。所以,曹叡也被称为:披着黄袍的将军。

而,公元234年,蜀国、吴国一起向魏国发动进攻,曹叡坐镇洛阳,调兵遣将,面对诸葛亮、孙权的夹攻,丝毫不落下风。曹叡命司马懿率军与蜀军对阵,他命司马懿坚守不战,最后终于急死了急切开战,倾力而来但时日不多的诸葛亮。

还有就是对待司马懿,刘备在临终托孤的时候,运用的是“理由不足效应”。这个榜样就是诸葛亮。曹睿托孤的时候,诸葛亮已经殒命五丈原,用生命实现了他对刘备许下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承诺。

曹睿所要做的就是把诸葛亮当成一个标签,示范给司马懿看。司马懿和诸葛亮是旗鼓相当的对手,两人在各自政权里的职位、地位也大致相当。而且,诸葛亮已经盖棺论定,这个“拟人化的标签”的内涵已经凝固,不可能发生相反方向的变化了。所以,用“诸葛亮标签”来约束司马懿就再恰当不过了。而最重要的是,曹叡在世时,军政大权司马懿还没总揽,一只都是曹叡自己掌握。

所以,对于司马懿有生之年始终不敢叛魏就是因为曹操、曹丕、曹叡三位帝王权术,而诸葛亮输就输在太过于急切,最终还熬不住一个短命的曹叡。

欢迎关注我的大鱼号:历史惊呆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